-
1 # 千佛山車神
-
2 # 青年史學家
在現當代歷史上,戰後日本經濟的復甦問題,可謂是經典案例,直至今天,日本戰後的經濟政策、發展策略依然是中國及其他國家值得借鑑的。總體來說,戰後日本的迅速恢復和成功復興,不僅有內部的多方面改革和推動,更有外界因素的促進。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日本雖然經過了長期的戰爭動員和對外侵略,但明治維新以來半個世紀的資本主義和工業化基礎,並沒有讓日本徹底破產;雖然經歷了原子彈的爆炸損害,但日本境內的絕大部分並沒有直接受到戰爭的波及和破壞。可以說,相比於被侵略的國家,日本本土的經濟、社會基礎是相對完整的。其戰後的恢復和發展具有仍然具有良好的基礎。
一方面,戰後日本從天皇集權制轉向民主制,國家的首要目標不是對外輸出軍國主義,而是轉向內部建設和經濟發展。因此,非軍事化的政策使得政府有足夠的人力物力來發展經濟。具體政策方面,比如大力發展出口產業,擴大海外市場,戰後日本迅速的恢復發展離不開海外市場的擴充套件;發展高科技產品,也是日本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工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同時,進行農地改革,注重鄉村的建設和城鄉一體化。這些都保障了日本內部的穩定和持續發展的基礎。
此外,戰後美國的支援或扶持是日本迅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美國除了在佔領地的直接投資和建設外,對於日本整體採取扶植的政策,簽訂貿易合作條約,尤其北韓戰爭和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對日本的軍事訂貨,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利潤。
-
3 # 湮滅達人
二戰之後,日本整個國家都是滿目瘡痍,國家陷入混亂,經濟陷入癱瘓,但是在戰後,日本人透過不懈努力最終實現了經濟的復甦,這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是如何復甦的呢,首先制定了好的國家政策,因為戰後日本政治上比較穩定,政府能有效的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來引導經濟重建,經濟上,透過引進技術,學習和吸收西方的先進技術來振興本國的經濟,在國際大環境下面,因為,技術產業的遷移,日本緊緊抓住了機會,所以大量的高技術企業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在日本開始成長,現在日本經濟已經位居世界的前列,整個六七十年代日本的經濟是高速發展的,日本人用他們的實力再次站在了世界的前列,大的外部環境也給了日本不錯的發展機會,比如,北韓戰爭,日本接受美國的訂貨,所以,需求非常旺盛。等等還有很多
-
4 # 一知
1950年6月25日,北韓戰爭爆發。7月8日,以麥克阿瑟將軍為司令的聯合國軍決定將日本作為向北韓出擊的據點,他致電吉田茂內閣,命令日本“建立75000人的警察預備隊,海上保安廳增加8000人”,理應放棄軍備的日本重又有了軍備。此外,日本還成為了可以向北韓戰場上的聯合國軍提供物資及勞務的重要兵站基地。聯合國軍急需採購無數的軍用毛毯、棉布及構築戰鬥工事用的麻袋,這就是所謂的“特需”。不僅紡織工業沾了特需的光,與戰爭更加直接有關的炮彈,飛機用燃料桶、軍用汽車等行業也接到了大量的訂單,日清紡、豐田等的銷售額大大增加,此外,向松下電器那樣乍看與特需無關的企業也沾了大光,他們最早接受的訂貨是乾電池和蓄電池,後來還有電報機等。
據統計,在連續3年的北韓戰爭期間,日本在軍用物資方面的收入累計高達9.8億美元,合3528億日元。如果算上停戰協定簽訂以後的一段時間,把聯合國軍士兵到1955年為止在日本購買東西所花的錢都算上,這種特需收入共達35.6億美元,合12816億日元。
另一方面,北韓戰爭的爆發使世界各國都感到了擴充軍備的必要性,因此掀起了購買物資的熱潮,國際貿易也驟然間繁榮了起來。藉助這一浪潮,日本的一般出口貿易也大幅增長,其中出口最旺盛的是鋼鐵和纖維。以特需和出口為轉機,戰後的日本經濟迅速走上了復興的道路。
-
5 # 浩漢防務論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幾乎被美國夷為平地,所有的工廠和建築都受到了美國有計劃的轟炸,甚至直到60年代,東京還有相當大的範圍仍在清理當中,然而,在1985年,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的實體經濟體,經濟總產值超過1萬億美元,幾乎是同時期中國的數十倍以上。那麼,這30年內,究竟發生了什麼,日本又是如何在如此嚴重的經濟創傷中復甦過來的呢?首 先,就是美國的經濟和技術援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由於歐洲馬歇爾計劃的進行,美國對日本的投資僅僅停留於最低限度的人道主義。但是,北韓戰爭的爆發使得日本迅速的成為了美國炙手可熱的前線生產補給基地,在3年的北韓戰爭中,日本有160多家企業在美國的援助下復甦並且生產各種產品。其中,就包括日本戰前最大的軍火製造公司——三菱重工。而在隨後,蘇聯太平洋艦隊的崛起和新中國的威脅又再度加強了美日之間的合作,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已經不止是世界第二大實體經濟,還是一個隨時會超越美國的經濟大國,若沒有廣場協議,按照發展趨勢,日本必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實體經濟。
其次,就是日本自身的努力,二戰結束後,日本仍具備一定的軍工生產能力,然而由於東南亞對日本有偏見,所以日本都將商品以賠償的方式免費贈與各國,表面雖然是好事,但是用了日本的東西,就需要日本長期的零件供應,日本品牌也因此打向了海外市場,並在1975年成為僅次於美國的高新產品出口國。
-
6 # 歷史知識
在二戰結束時,日本基本上已經滿目瘡痍,在1945年10月中旬美國總統特使交給當時美國在總統杜魯門的一份報告中說到:“日本大城市的整個經濟結構已經被摧毀”。當時的日本基本上可以用廢墟來形容。為什麼在戰後日本竟然近乎奇蹟的速度實現了經濟復甦呢,其實日本真的要好好謝謝佔領它的“美國爸爸”
在戰後,美國麥克阿瑟五星上將成為了駐日本的最高司令長官。當時日本因為在戰爭失敗,是的非常多的人居無定所、食不果腹。麥克阿瑟向美國總統和兩院寫了一封公開信,使得美國在本土調來無數的麵粉和物資。拯救了無數的流浪的難民,同時也安定了日本的民心。與此同時,麥克阿瑟拒絕了美國國內的建議,拒絕拆除日本的工業設施,保留了日本的工業基礎,為日後日本的經濟崛起打下了非常牢靠的基礎。
隨著時間推移,在1950年北韓戰爭爆發。這時的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非常鮮明的體現出來,大量的美國訂單被派發到日本的各個現存的工廠,是的大量的勞動力有了就業機會。而因為地理位置的突出性,日本成為了當時美國軍隊重要的中轉區和後勤基地,也大大拉動了日本的內需,使得日本快速在戰後的創傷中恢復元氣。
在1951年美國聯合48個戰勝國同日本簽訂了著名的《舊金山和約》,名義上結束了對日本的佔領,也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款要求,其中明確要求日本不能擁有軍隊,這可有少數本分正常的警察和少數自衛部隊,在這中條件下大大的減輕了日本的負擔和支出。
加上日本從明治維新一直推崇教育興國,也為日本積累了大量的可用人才。到1968年日本經濟在戰後短短二十年一躍成為資本主語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甚至在經濟方面隱隱追超蘇聯的趨勢,直到2010年被中國超過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總量強國。
正式因為種種歷史空擋,使得日本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從二戰後短短二十年重回巔峰!
-
7 # 鄧海春
我們做事,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不得不說,日本在戰後完成的經濟復甦,這三者都佔。
正如“和平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二戰後,國際局勢雖然走向冷戰的兩極相對,但資本主義世界內部,還是趨於穩定的。正是這樣的國際環境,給了日本安心發展的機會。
同時,日本在地理位置上處於美蘇對抗的前線,成為美國重點扶持的物件。美國給了日本多方面的支援。
在經濟上,美國開設“自然纖維週轉基金”等專項基金,支援日本穩定國內經濟局面。在北韓戰爭和越南戰爭期間,美國還讓出大量軍火訂單給日本。這些直接的經濟手段幫助日本走出戰後廢墟,迅速走向發展正軌。此外,美國還不斷督促日本教育發展。二戰後,日本廣泛推行基礎教育,大量培養普通技工,適當培養中高階科技人才。實體經濟向來是一個國家經濟要謀發展的基礎,日本此次教育側重不斷培養出了眾多能夠滿足實體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為其戰後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奠定了基石。
而在日本經濟恢復期間,廣大亞非拉國家也紛紛獨立。這些更加落後的國家透過向國際社會大量銷售初級農礦產品而獲取發展資金。日本在這種情況下成功撿漏,用更少的資金換來更多的資源,以緩解國內資源匱乏的壓力。
而除了這些外部因素,日本國內也做出了巨大付出。
就政府而言,學習羅斯福國家干預經濟。在經濟復甦階段,日本政府對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正確的規劃。“中長期計劃”、“國土開發綜合計劃”等都為日本經濟的有序前進做出了合理的安排。
而日本政府也拿出了社會投資的大部分,給中小企業許多切實優惠,以幫助經濟恢復活力。
就日本國民而言,一方面是勤懇的民族性格,一方面節儉精神。日本國民不僅投身經濟建設熱情很高,還大量儲蓄。這些來自民間的資金,佔到了這段時期日本經濟建設投資資金的三分之一。可以說,正是在這樣有諸多便利的時代,日本才能很快走出戰爭陰霾,實現自己趕超歐美的目標。
-
8 # 四川達州人
有很多啊。
比如PAA,也就是整個世界歷史上,唯一由國家政權組織本國婦女向佔領軍賣淫的特殊慰安組織。此機構前後存在一年,後因為美國婦女組織向五角大樓抗議(日本女人令美國士兵染性病)才被駐日美軍司令部明令解散,並隨後轉入地下。前後有大約七萬日本婦女被財團與黑社會控制參與賣淫,為日本財團及黑社會賺取不少於2億美元的純利潤,估計總營業額約5億美元以上。
此外,北韓戰爭爆發之後,美國國防部透過美國承包商向日本企業轉包軍火軍需訂單,總額600億美元。日本軍工及服務業因此訂單得到了極大發展與促進。
最後,在1946至1970年間,日本完全處於美國軍事保護下,軍費開支得到極大節省。同時因處於美國經濟圈,貿易、技術及產業升級等都得到支援。
-
9 # 稻門YAO
日本在二戰之前,已經積累了很強的工業基礎,這一點和歐洲比較類似。所以在戰後,日本、歐洲這些傳統發達國家的經濟復甦都比較快。但是日本的經濟復甦也得益於其遇到的一些重要機遇,有點類似於我們所說的戰略機遇期。
最關鍵的就是1950到1953的半島戰爭,日本作為美國在東亞最重要的基地,承擔了重要的物資供給和生產的任務,日本的工業機器得以迅速恢復。在韓戰景氣的推動下,日本的經濟快速成長,各項經濟資料都迅速回升,到50年代中期的時候,日本經濟基本上就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
50年代,吉田茂主導下的日本發展路線可以歸納為"重經濟,輕軍備"。戰後日本在美國的民主化改造下,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經濟增長,而非軍備建設上。實際上,戰前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主要的行政官僚,都在戰後扮演著重要的地位。在美軍的保護下,日本並不需要承擔太多的國防和軍隊開支。
另外一個,可能和日元的匯率有關。戰後規定的美元和日元的固定匯率是1:360,可以說日元的匯率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而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之下,美元和黃金掛鉤,美國無法對匯率進行調整。在這樣的條件下,低匯率促進了日本對外出口的迅速發展。50.60年代,日本發展起了一批大型的出口行業,例如汽車和電子。
可以說,在冷戰時期困難的國際環境下。日本在美國的庇護下表現的相當低調,在美國主導的自由經濟體系中,日本經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不僅取代蘇聯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甚至開始對美國構成威脅。
-
10 # 海佑講史
像以前一樣,日本戰敗後,他們國家的女人,可為了國家重建以及經濟恢復貢獻了不少力量啊。
戰敗對於日本來說,打擊是巨大的。由於打仗需要消耗大量的男丁,日本全華人口本來也沒多少,打到後來甚至連八九歲的孩子都被迫上戰場。戰敗之後,日本國內就出現了很多無力供養自己生活的女人。
戰敗之後,日本成了美國事實上的殖民地,美國派遣了大量軍人進駐日本,並且修建軍事基地。由於大量女人失去生計,日本政府就想了一個辦法,讓這些女人去做“事務員”。
雖然說這個“女事務員”,表面上聽起來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實際上,這些女人的工作卻是為美軍駐紮士兵提供特殊服務。儘管是做這種工作,為了維持生計,當時仍然有大量的日本女子參與到了“事務員”的競選中,在這些女孩裡邊,甚至不乏一些貌美如花的少女,真實令人感到惋惜。
在這種情況下,當時很多日本女子都成為了“女事務員”。然而,由於這種職業一時間的興起與氾濫,導致很多美國士兵因此染病。在這個時候,美軍也對日本當地的娛樂場所進行了搜查與整改,很多女子從此也就失去了“事務員”的資格。
在這些女事務員重,雖然大部分人只是透過這種卑微的方式,去換取生存的資本。但裡面也產生過愛情,生下了不少混血的孩子。以前日本人特別矮,被我們華夏稱為“倭人”,但鏡袋特別是二戰之後,日本人的身高有了不少的提升,不知道跟這個有沒有關係。
對於戰敗後的日本來說,縱然之前的日本政府有著怎樣強大的政治軍事以及經濟實力,但是經過戰爭的摧殘之後,其內部社會也變得混亂不堪。從日本的經歷中就可以看出,和平對於每一個國家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
11 # 小姐姐講史
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日本在短短的幾十年就恢復了經濟。那麼日本是如何恢復經濟發展的呢?
一、日本進行比較廣泛的社會改革。1868,日本明治維新改革,從此日本走上了近代軍國主義道路,君主立憲制半封建半近代化的社會改革,日本取得近代亞洲唯一一個工業化國家,但政治體制存在巨大弊端,1945年,日本戰敗,美國佔領日本,廢除了日本軍國主義,日本組建西方政治體制內閣會議,進一步消除了生產關係中的封建落後因素,實事經濟民主化。
二、美國扶植日本。1947年,丘吉爾“鐵幕演說”,拉開了冷戰序幕,1949年,新中國成立,此時,冷戰東西方兩大集團開始對峙,日本作為第一島鏈,圍堵蘇聯跟中國大陸,作為戰敗國,美國廢除日本戰爭賠款,開始援助日本,著名“馬歇爾計劃”援助日本跟西歐各國。
1950年北韓戰爭爆發,進一步刺激日本經濟發展,日本成了美國北韓戰爭大後院,美軍大量軍火訂單刺激日本經濟飛速發展,為日本賺取大量外匯。1962年,美國正式介入越南戰爭,越戰歷史13年結束,日本都是這兩場戰爭美國在亞太地區大後院,軍火訂單、衣食住行都刺激日本經濟飛速。
三、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眾所周知,日本是十分重視教育,日本諾貝爾獲獎者目前是世界前五。二戰結束後,日本經濟還是一窮二白情況下,開始實行在全國推行免費義務教育與醫療。
日本是一個資源緊缺的島國,日本政府一直重視國民教育,為日本培養大量人才,同時也帶動日本科技發展,在2006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日本一共有68家企業入選,如:豐田汽車、松下電器、索尼、三菱重工、富士通等等。日本在電子產品、航經航天、汽車、家電、精密機床等等都是享譽世界前列,日本製造產品無論是質量還是口碑享譽全球,得益於日本科技不斷創新。從1955年開始之後的10年間,日本經濟實際平均增長率為8%,幾乎在長達1/4個世紀內,日本經濟以世界最高的增長率持續發展。
回覆列表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近代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戰爭,人員傷亡巨大,物資損失不可計數。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和德國戰後更是一片廢墟。
日本雖然作為一個島國,擁有著比較安全的地理環境,直到最後投降前夕,盟軍地面部隊也沒能登陸其本土四島。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日本就能安然無恙。從1944年起,美國對日本本土進行了無差別的大轟炸,將整個日本變成一座火海。以致日本戰後滿目瘡痍,國民經濟頻臨崩潰。
(1945年2月起,美國對東京採取大規模燃燒彈攻勢,將東京變成一片焦虛。圖中為遭受轟炸後的東京)
但就是這麼一個此棘手的爛攤子,日本卻只用了十幾年的功夫就奇蹟般的完成了復興,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二號經濟強國,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日本之所以能實現如此快速的經濟復甦,這裡面首當其衝,離不開美國的扶持。(盟軍駐日本最高軍事長官——麥克阿瑟。1945年9月2日,他代表美國政府接受了日本投降。正是在他管轄日本時期,拒絕拆除日本的工業設施,保留了日本的工業基礎,為日後日本的經濟崛起打下了基礎)
美國在佔領日本後,進行了民主化改革,制定了新的《和平憲法》,廢除了日本軍隊,也限制了日本對武力的使用,這使得日本在戰後的軍費支出比較低。
而且因為戰後國際形式的變化,特別是韓戰爆發後,美國迅速轉變了對日本的態度,開始扶持日本。日本的軍工企業也及時地抓出這次戰爭機會,收穫了美軍大量軍事物資訂單,帶動了日本整個工業的復興。
像是本田、豐田等公司,當年就是靠著美軍的訂單活了下來。(北韓戰爭時,豐田公司為美軍生產的越野車。這也是如今豐田蘭德酷路澤車型的前身)
到了1951年,美國聯合48個戰勝國同日本簽訂了《舊金山和約》,結束了對日本的佔領,也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款要求。中國政府雖然沒有承認過此條約,但也在70年代,以中日友好大局為重,放棄了對日的戰爭賠款。
這樣大大減輕了日本戰後的財政負擔。
而日本政府也積極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制定經濟增長計劃,重視教育,鼓勵技術引進,支援產業發展,成功地實現了日本經濟復興。
到1968年,日本超過西德,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直到2010年,其經濟總量才被中國超越,退居世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