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妙蛙粽子

    幾乎可以肯定,物聯網就是下一個風口。

    5G是物聯網必備條件的最後一塊拼圖

    阿莫西夫的科幻裡邊幾十年前就有類似物理網的創想,而這幾十年來人類一步一步的完成能夠形成物聯網的拼圖,計算機科學、雲計算、邊緣計算,本次全球幾十個國家各種組織花大價錢從第四代行動通訊升級到第五代行動通訊,幾乎大部分的5G協議都在解決物與物的通訊問題,解決包括車聯網、遠端醫療等情況下的極端低時延需求、包括大規模終端接入情況下的通訊模組功耗問題。

    強勢資本力量介入

    2018年阿里巴巴資深副Quattroporte、阿里雲Quattroporte胡曉明在會上宣佈:阿里巴巴正式進軍 IoT,這將是阿里巴巴集團繼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之後的一條新的主賽道,同時華為、騰訊等都推出了自己的物聯網平臺及物聯網作業系統。還有國外的Google、亞馬遜等都在加大物聯網領域的投入。當全球這麼多強勢資本同時介入一個領域的時候,它一定會成為一個“風口”。

    大量的商機及就業機會

    隨著4G網路及手機的普及,運營商及裝置生產商的業務增長逐漸減緩,連只能手機都變成了紅海市場,只剩下幾家頭部企業在廝殺。物聯網及5G的到來,一方面幾年內會釋放出原有的大量通訊裝置及手機市場,而更多的能夠帶來比手機數量大很多的物聯網裝置。權威機構預測2025年物聯網裝置的接入數量將是手機的5倍。

  • 2 # 前瞻產業研究院

    ——物聯網發展前景看好,理由如下:

    物聯網的市場規模飛速擴張,感知層、傳輸層市場高速增長

    近年來,物聯網的市場規模正處於飛速擴張的趨勢。預計到2018年中國物聯網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05萬億元,而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24萬億元。

    移動互聯向萬物互聯的擴充套件浪潮,使中國創造出相比於網際網路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產業機遇。廣東省佔比超過40%,其中支撐層、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以及應用層分別佔比2.7%、22.0%、33.1%、37.5%和4.7%。而物聯網感知層、傳輸層參與廠商眾多,成為產業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

    從感知層的情況來看,物聯網晶片、感測器、模組的未來規模持續擴大,形勢樂觀。晶片的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30億元到2017年的295億元,預計2018年以後還將繼續保持上漲態勢;感測器的市場規模走勢與晶片的趨同,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4億元。

    從網路層的情況來看,近年來模組的市場規模和運營商蜂窩物聯網流量收入也是一路上揚。中國模組的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90億元激增到2017年的177億元,增速高達96.7%,預計2018年以及未來到2020年模組的市場規模依舊持續增長。再看運營商蜂窩物聯網流量收入情況,從2016年的97億元到2017年的146億元,預計2018年將達到234億元,隨後繼續保持高增速。

    中國物聯網連結數量呈現爆發性增長.2015年中國物聯網連結數量為6.39億個,到2017年達到15.35億個,相比2016年增長了69.8%。預計未來中國物聯網連線數量仍保持保增長率,到2020年物聯網連線數達到40億個,增速為28%。

    實際應用展現產業巨大發展潛力,消費級IOT銷售額快速增長

    物聯網作為電信領域最為引人注目的新技術,是未來通訊領域最有可能開啟廣闊增長空間的產業之一。隨著運營商將發展物聯網列為未來發展戰略的最高優先順序,並著手開始建設全面覆蓋的物聯網網路,物聯網的應用場景得到了迅速的豐富,層出不窮的實際應用向展示了物聯網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隨著物聯網行業的迅猛發展,消費級IOT銷售額快速增長。2017年全球消費級IOT銷售額為4859億美元,同比增長29.5%,並首次超過全球智慧手機銷售額。各類物聯網應用場景不斷細化,預計2020年全球消費級IOT銷售額將達到10689億元,屆時其銷售規模將達到智慧手機的約2倍。

  • 3 # 居安才能思危

    現在物聯網以成為天下人人皆知的行業,硬體設施一到位,就看如何去發展,在細節上作文章,讓物聯網人人參遇,人人賺。

  • 4 # IT人劉俊明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當前的物聯網領域已經逐漸成為了一個創新、創業的熱點領域,而且隨著5G通訊的落地應用,未來物聯網領域會逐漸整合大量的社會資源,所以物聯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處在風口上了。

    物聯網的風口與之前科技領域的幾次風口有三點不同,其一是物聯網領域幾乎整合了當前最為流行(有前景)的幾大技術,包括大資料、雲計算、邊緣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所以說這些領域的風口最終都會彙集到物聯網領域,這就會導致物聯網領域的風口在規模上可能會更大,在資源整合能力上也會更強,涉及到技術資源、行業資源、人力資源、資金資源等等。

    其二是物聯網涉及到的行業領域非常廣泛,其中產業領域將是物聯網重點的發力領域之一,所以在當前產業結構升級的大背景下,物聯網將會獲得產業領域的廣泛重視,由於產業結構升級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所以物聯網的風口也會持續很長時間,這會促使物聯網領域具有持續創新的能力。

    其三是物聯網與移動網際網路的整合會藉助消費網際網路的資源來促進自身的發展,這在5G通訊落地應用之後,會有越來越明顯的體現,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把移動網際網路的風口引入到物聯網領域,會促進物聯網的全面發展。實際上,移動網際網路要想進一步向實體領域發展,必然需要藉助於物聯網。

    綜上所述,未來物聯網領域不僅會成為風口,而且很有可能會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風口。

  • 5 # 愷易物聯網

    物聯網是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中國已將其列為“十二五”國家重點培育的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中國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跨越轉型的大幕也由此拉開。農業部明確提出了全面推動農業物聯網發展的戰略,相繼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保障物聯網工作的推進和措施落實。

    目前中國農業物聯網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有專家預測,農業物聯閘道器鍵技術和產品的發展需要經過“培育、成長和成熟”的過程,大約需10年左右,預計應用將在2020年前後成熟。未來幾年,農業物聯網的發展將朝著感測器微型智慧化、移動互聯操作便捷化、與雲計算/大資料深度融合、服務智慧農業的方向發展。

    中國農業物聯網的發展影響因素很多,農業、網際網路行業技術的發展,農業人口素質提高,國家加大農業投入等各方面均可對其產生積極作用。隨著土地流轉加速必定催生大規模農場主的出現,種植大戶為了提高產量並減少人力成本,會有加大科技投入的意識,對物聯網的應用才會逐漸形成氣候。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拓荒者的路總是很艱辛,要想成為下一隻風口上的豬,還是得先自己長出翅膀,耐心等待風起的時候。

  • 6 # 姚鶴鶴

    “風口”這個詞,最早我是從雷軍的一句名言中聽到的:“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如果按照這個指標來理解的話,我的看法是:

    物聯網是現在科技發展的趨勢,並且可能影響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市場容量巨大,可以滿足很多有想法的人在這個舞臺上展示自我,但是物聯網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題主問這樣一個問題,我猜是想了解“物聯網這個行業是否可以深耕”。如果問題是這樣的話,有以下:

    物聯網的盤子足夠的大,是機會,也是挑戰

    事實上,物聯網已經發展了很多年,說的簡單點,手機也算得上是物聯網的一個裝置節點。還有之前風靡一時的智慧穿戴,智慧音箱等等,可以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行業可以將中國14億人拉入場,其滲透性和影響力可想而知。

    衣,小米手環很多人也都用過,作為智慧穿戴的代表產品,實時收集身體資訊。

    食,智慧傢俱隨著小米和天貓生態走入越來越多人的生活中,現如今定時熬粥起床吃現成也不是夢。

    住,智慧水錶再也不需要專人上門抄水錶,透過聯網可以做到資料實時收集實時更新。

    行,共享單車大戰我們還都記得,摩拜手機掃碼開鎖,APP定位輔助找車也都是物聯網的應用。

    上圖是目前物聯網的九大行業領域,物聯網所要表達的是萬物互聯,無論具體應用場景如何,在架構上主要有三部分構成,即:雲端服務(雲),通訊鏈路(管),負載終端(端)。

    從上表可以看到一個完成的應用所涉及的內容何其之多。從硬體端射頻天線的處理,到雲端資料的儲存和資訊決策,所覆蓋的範圍之廣是之前所有“風口”產業所不具備的,要想在物聯網場景下做出代表作,需要更多的分工協作。

    物聯網所依賴的外部環境

    物聯網的成熟,是當前所有尖端科技的整合和標準落地的產物。

    在技術維度,物聯網依賴從感測器,到資訊收集,到通訊鏈路,到通訊協議,到雲端大資料,到人工智慧等多項科技的發展。

    例如,在上一節中的自動駕駛產業來說,所需要依賴的技術覆蓋在下面的方方面面中。

    基本上很難有一家企業可以完成上面所有技術環節,即使在科技領域,巨無霸到BAT等級,也無法在圖中紅圈標記的技術環節做到面面俱到。

    同樣,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也需要資本市場的投入。

    物聯網產業作為一個雲+端的聯合方式,為了日後更好的協作,必然會逐步形成各種協議規範,而協議規範的制定,是需要用市場規模來制定的,這其中是需要資本運作的推動。

    例如,在硬體場景,目前還沒有一個面向物聯網的作業系統出現,雖然各家企業均對外宣稱公司自行研發面向物聯網場景的作業系統,但是由於硬體端的差異性,很難快速形成一個可以複用性高,類似ubuntu一樣全球開發者進行維護的OS出現,來快速提升研發效率,和介面標準。

    助力物聯網發展

    目前5G技術的發展已經人工智慧的發展大大助力物聯網的快速崛起。

    首先,5G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

    在5G技術之前,很多事情受到延時無法接受的影響,是必須在本地來執行操作的,例如VR眼鏡。很多體驗過VR技術的人也許知道,人們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帶上厚重的眼鏡,手握兩個感應器,並且需要一臺強力的帶有顯示卡的電腦才能承載。這是由於遊戲互動對延時的容忍度較低,很多的影片編解碼,體感資料分析均需要在本地完成,如果將這麼大量的資料透過網路鏈路傳輸,那麼體驗肯定不會太好。

    而5G技術出現之後,大大的降低了對硬體端的要求,我們可以選擇成本較低,算力不高,儲存空間有限的硬體作為終端載體,透過高速的網路將一大部分運算移到雲端執行。

    這樣的思路對於物聯網技術同樣適用,物聯網需要萬物互聯,為了在消費級殺出一片天,為了可以更加深的影響所有百姓的日常生活,端的成本一定要低。5G技術和基站的不斷建設,對物聯網的發展可謂是最大助力。

    同樣,人工智慧技術和大資料對於繁雜的資料處理提供瞭解決方案。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我們身上有各種智慧穿戴產品,對於心跳、血壓、體溫、運動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那麼可想而知,一天的資料量有多麼的驚人;現在將這樣的資料乘以14億,這樣的資料可以算是全華人民的生理資料。

    這樣的資料量全部傳輸到雲端,各種特殊情況,異常資料等,若不依賴人工智慧技術和大資料技術來處理,我們只是將資料收集起來,而不知道如何使用,那麼是無法達到“以人為本”的物聯網核心要義。

    只有依賴智慧化資料處理,資訊分析,實時響應,這樣萬物互聯才有意義。

    總結

    物聯網是大勢所趨,其程度和深度受到目前各種技術和市場環境的影響。其前景和體量值得我們付出,更值得我們期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家裝流行什麼裝修顏色?如何搭配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