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瞥驚鴻
-
2 # 科普道人
《知史以明鑑·查古以至今》
從皇太極開始,皇權越來越集中,公元1643年,皇太極猝死,這時羽翼豐滿的多爾袞是最有資格來繼承皇位的,可事實卻告訴我們,多爾袞在大清朝雖然掌管所有權力,但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卻從未當上皇帝,那麼在皇太極死後,多爾袞為何不自己當皇帝呢?
第一:權利分散
皇太極雖死,多爾袞其實只是手中有權力,實際上這個權利是攝政王和大臣之間相互牽制的,而且多爾袞手上也只有兩白旗和一鑲藍旗,兩黃旗肯定孝莊和康熙手中,其他三旗的立場也並不明確,如果多爾袞要當皇帝,滿洲八旗分裂,只會讓明朝得到好處,所以多爾袞當時只能讓皇太極的子嗣成為皇帝。
第二:沒有子嗣,得不償失
多爾袞本人沒有子嗣,若奪位自己也要揹負罵名。更何況,他要是奪得帝位,也只能傳給他的養子,而福臨同樣是他的侄子,他沒必要這麼做。
第三:已有皇權之實
多爾袞死時順治才十三歲,所以多爾袞在此之前代行皇權,和皇帝沒有什麼區別。等到順治成年,想獨掌皇權也是不可能的。
第四:兩虎相爭
皇太極死後,在皇位繼承上大臣們就分為兩大派,一派支援多爾袞,另一派則支援皇太極的長子豪格。
豪格這個人他比多爾袞還要大上三歲,在努爾哈赤時代就跟著衝鋒陷陣了,而且他與多爾袞並肩作戰,為大清朝也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豪格手中也握有兵權,多爾袞心裡很清楚與豪格相爭,自己也未必能佔到便宜。為了打破僵局,多爾袞出人意料地推舉出只有六歲的福臨來繼承皇位,這個決定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
至於電視劇中多爾袞與孝莊的密事,都是無稽之談而已。兩個權利巔峰的聰明人,萬千種方法,何必行男女之事,來留下千古罵名。
-
3 # 小鹿君剪輯
首先,如果說多爾袞當時已經完全把握朝政,能夠完全控制整個局面,那麼生在皇室家族的他肯定會選擇廢掉自己的侄子來當這個皇帝。但是當時他所面臨的政治局勢顯然不支援他來做這樣的選擇。可以從以下四點來分析:
1.多爾袞本身就是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最大的成就就是指揮清軍入關,是清王朝入駐中原的功臣,因此他在八旗子弟中擁有很高的聲望,靠此功勳,他也成為了白旗的旗主。所以他是有資格擁有更大的政治野心的,但他沒有自己當皇帝,不是他不想當,而是條件不允許。當時的多爾袞雖然有權利,但是也受到了朝廷上許多的大臣的相互牽制,皇太極敢給他大的權利必然是有同等的制衡存在,這是中國皇帝們的必備skill。
2.清朝雖然入關了,但是明朝力量並沒有完全被消滅,這個新興的王朝也還沒有站穩腳跟。若此時多爾袞政變,搶奪皇位,那必然是滿洲八旗分裂,內部流血衝突,這樣的後果必然是魚蚌相爭,漁翁得利,那老朱家自然樂見其成。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肯定是不會幹出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混蛋事兒的。
3.多爾袞他名不正言不順呀,古代皇室立儲那是有很嚴格的長幼嫡庶的祖宗章法的,老哥兒子還在呢,當叔叔的橫插一腳,宗室那兒沒法交代啊。況且歷史上當時多爾袞並沒有兒子,心想我這費勁吧啦的搞了個皇帝當,最後也得便宜其他人,不划算,還不如讓順治幹著,自己還能搞個攝政王乾乾,皇帝年幼代行皇權不也挺好的嗎。
4.孝莊太后從中斡旋,野史上說多爾袞與孝莊之間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老多同志為愛犧牲啥的。這點我覺得多是電視劇編輯的花痴想法。歷史上多爾袞本是一個貪圖美色之人,妻妾成群更是標準配置,史料記載這傢伙連侄兒的老婆都搶來為妾,所以不放過嫂子當然瓜友們應該能理解。孝莊太后,從她歷經三朝而不倒可見其本身是一個極其有手段的女人,為了保全兒子的皇位,得到老多的支援,委屈求全下嫁小叔子也必然是權益之計。但是枕邊風的作用肯定一點沒少,這一點對於遏制住老多同志野心也是有作用的。但是這段與嫂子的愉快經歷也給老多後來悲催的結局埋下了伏筆。最後福臨老弟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欺負他老媽的人呀,所以呢我們老多同志剛翹辮子一年,就被順治爺給剝奪封號,挖墳鞭屍,落了個謀反的罪名。
總之,老多沒有當皇帝,不是不想,是條件不允許啊。
-
4 # 英雄悲歌
你以為他不想當皇帝嗎?呵呵……傻子才不想!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極是老八),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上面還有好多哥哥,下面還有弟弟。皇太極也有好幾個兒子,況且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比他還大3歲,你說,多爾袞是相當就能當的嗎?
多爾袞出生於明萬曆40年(公元1612年),生母為阿巴亥。天啟6年,努爾哈赤病逝,阿巴亥被逼殉葬,這時的多爾袞才15歲,還是個孩子,就隨皇兄皇太極征討蒙古,於戰場上磨練。 1629年又進攻明朝,逼近北京城,大破明軍!崇禎四年(1631年),多爾袞率部攻打錦州,又擊敗了錦州祖大壽部。
可以說,多爾袞多次進攻明朝,勝多負少,沉重地打擊了明朝的統治,動搖了大明朝的根基,也樹立了自己在清軍中的威信,被皇太極封為和碩睿親王,時年僅24歲!
崇禎16年(1643)年,皇太極猝死,他生前未立太子,於是皇位的繼承出現了真空!究竟誰來繼承皇位,大家爭吵的是面紅耳赤,差點兵戎相見。這時的多爾袞只是一個有力的競爭者,或者說是有可能上位。因為滿清與漢族朝廷繼位制度不同(大家都知道嫡長子繼承製度),多爾袞才可以說是有希望。否則,按中原王朝的繼承製度,他半點希望都沒有!皇太極有好幾個兒子,長子豪格比多爾袞還大3歲,也是戰功顯赫,有許多人支援豪格。兩黃旗及正藍旗都支援由長子豪格即位,而兩白旗支援多爾袞,兩派人馬劍拔弩張,隨時可能火拼!氣氛緊張萬分!
8月14日,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及多爾袞齊聚崇政殿,舉行最後會議,商定接班人問題。矛盾最後集中在多爾袞與豪格身上,雙方互不相讓,會議一時間委決不下。為尋找突破點,打破僵局,最後,多爾袞提議由皇太極第九子、年僅6歲的福臨即位,這是一個折中的方案,沒想到大家一致同意!就這樣,6歲的福臨即位,是為順治帝。因此,多爾袞不是不想當皇帝,是當不成,條件不成熟,他的資源與背景其實還不如豪格,畢竟豪格是先皇的長子,無論哪個方面都不次於他,支援率也一度高於他,最後選擇了順治,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
5 # 海浮人
愛新覺羅·多爾袞,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少年時多出徵蒙古與明朝,當時他才16歲,便屢建功勳。皇太極死後,立愛新覺羅·福臨為帝,打敗李自成,攻佔北京,順利入關,成就大清一統。
那麼一個直處在皇權中心,權利、實力那麼大的人,為什麼皇太極死後他不登上帝位呢,而是由皇太極的第九子愛新覺羅·福臨繼位,多爾袞則以攝政王的身份執掌朝政。
從他的前半生和後半生分析,我想其因有四:
年少地位底下,錯失先機在多爾袞出生一百天,努爾哈赤就滅亡了多爾袞母親的母國——烏拉。母子二人面臨打入冷宮的風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後,多爾袞以八齡幼童躋身於參預國政的和碩額真行列,但他一開始還不是貝勒,而僅與其弟多鐸各領十五牛錄,他畢竟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政治地位不如阿濟格,甚至不如多鐸。在眾多重大朝賀活動中,多爾袞很少出現,而且他不被允許叩拜宗室顯貴。
再後來,皇太極繼位,他透過三份效忠的誓詞把他兄弟們的地位貶低很多,皇太極為了加強皇權,處處壓制他們的兩白旗勢力。連代善、阿敏和莽古爾泰三大貝勒都處處受擠,多爾袞又也沒能倖免。
在這種地位之下,打磨了他的底氣,讓他無心也無力爭帝位。
權臣反對,爭議不下皇太極死後,生前未立子嗣。在當時,真正有實力參與到皇位爭奪戰的是睿親王多爾袞和肅親王豪格,雙方相爭,委決不下。
肅親王豪格來說,是皇太極長子,時年35歲,正值英年且軍功顯赫,有皇太極親率的正黃旗、鑲黃旗的支援。並且皇太極生前一直做集權努力,使得豪格極具優勢的參加到了競爭中來。但是多爾袞的實力也不在豪格之下,初次出征蒙古察哈爾多羅特部便立下戰功,被皇太極賜予墨爾根岱青的稱號,在之後的征服北韓和攻打明朝的戰爭中更是屢立戰功。
皇太極在去世之前也一直是由多爾袞統攝六部,參與朝政。並且有自領的正白旗與鑲白旗效忠自己,加上哥哥阿濟格和弟弟多鐸的支援,多爾袞更是如虎添翼。
多爾袞的阻力主要來自於原皇太極手下的親信。鑲黃旗護軍統領鰲拜手握重兵,他與兩黃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譚泰等八人會集於豪格府邸,共立盟誓,願死生一處,密謀擁立肅親王豪格為帝,以保證他們的優越地位,情形可畏劍拔弩張。
權衡利弊,考慮大局睿親王多爾袞在兩黃、兩紅和兩藍六旗不支援的情勢下,若自己強行登位,只有兩白旗支援,明顯不佔優勢,還勢必引起兩白旗與兩黃旗的火併,其後果可能是兩敗俱傷。
解決皇位繼承難題的途徑不外三條:一是強自為君,得不到兩紅、兩藍旗的贊同,還會引發兩黃旗的強烈反對;二是讓豪格登極,自己既不甘心,還怕遭到豪格報復;三是讓年幼的皇子福臨繼位,而自己同濟爾哈朗攝政,可收一石三鳥之利———打擊豪格,攝政掌權,避免內訌。
顯然,在上述三種解決辦法中,以第三種解決辦法比較切實可行,兩黃、兩白、兩紅、兩藍各方都可以接受。睿親王多爾袞,能知時務,聰睿機智,權衡利弊後,才贊同立先帝第九子福臨
猶豫不決,家無子嗣順治繼位以後,多爾袞帶兵南下征戰,征討明朝李自成農民進攻,明清兩軍兵臨京城之下,究竟誰能逐鹿得手呢?歷史的偶然性歷史的偶然性使吳三桂扮演了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最後他助清軍入關。多爾袞也攻下了京城,一統中原。這個時候,是他稱帝的最好時機,但他還是將幼小的順治皇帝迎入了京城。他需要透過順治定都北京等一系列政治運作來確定以清代明這個事實,以此來穩定民心。
另外,多爾袞無子,只有一個養子多爾博。他並不想將皇位傳給一個養子。
從以上種種原因來看,多爾袞有奪帝位的野心,但遲遲未動,總是在等,最終英年早逝,永遠當不上皇上了。
浮人結語多爾袞是滿清入主中原的主要功臣之一,雄才大略,居然死於打獵墜馬,死法確實窩囊,死後還被順治帝剝奪諡號,掘墳暴屍,幸虧乾隆皇帝還是肯定了其歷史功績,為其恢復了名譽,究其一生,是一個非常有作為的人,有大功於滿清。
回覆列表
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個兒子,母親是滿泰的女兒阿巴亥,阿巴亥是當時努爾哈赤的大福晉。可惜努爾哈赤病逝後,阿巴亥被逼殉葬了當時多爾袞還佷年輕沒有什麼勢力,身後也沒有八旗大臣的支援。所以多爾袞就這樣與皇位檫邊而過,最後皇太極繼任了皇位。後來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之中,他生前未立太子。按照滿蒙當時的情況,皇帝死了兄弟和兒子都可以繼位的。皇太極生前經過種種努力將滿族社會日益給封建化了,當皇太極離世之後,自然封建思想讓皇太極長子豪格繼位的呼聲最高。豪格軍功多,又有才能。雖然當時多爾袞已經久經沙場,在當時也得兩白棋的支援,但當時如果多爾袞要自立的話,條件還不夠成熟,阻力來自兩黃旗,一些皇太極手下的親信舊臣。後來多爾袞看到了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當時順治帝福臨才六歲,立了福臨做皇帝,他還是個孩子,不可能參與參政,自己做攝政王的話,政權還是在自己的手中,即便後來福臨長大,他最多也就是個傀儡皇帝。而且這樣的話還可以清除兩黃旗皇太極舊臣阻力。在當時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上上之選。但如果當時多爾袞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自立的話,皇位能不能坐上還真不好說,因為豪格年紀與多爾袞差不多,又有兩黃旗支援名義上面又是皇太極長子繼位合情合理。即便成功多爾袞的地位也會受到八旗貴族的質疑,後面還有可能會有其他皇子發生政變奪權。所以當時多爾袞沒有選著自立而是選擇當了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