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字學生
-
2 # 白馬君
“哈德良長城”修築時間耗時6年,全長117公里,西起愛爾蘭海,東到北海,把英格蘭和蘇格蘭分隔開來;“哈德良長城”的城牆高約4.5米,底部寬約2.5-3米,頂部寬約2.1米,在城牆上還設有木柵;在城牆南北兩側還有壕溝,北側壕溝寬8米,深4米,南側壕溝寬2米,深3米。另外羅馬帝國還圍繞“哈德良長城”建造了龐大的防禦體系。
古羅馬為何要修建哈德良長城?哈德良長城是為了防禦誰?
在“哈德良長城”北面每隔約1500米修建有一座能容納60人的裡堡,在兩座裡堡之間修築兩座塔樓作為哨所使用,一旦發現敵情就以火光為訊號,軍隊就會集結待命準備作戰。在“哈德良長城”城牆南面每隔8000米就建有一座要塞或堡壘,一共16座,裡面有指揮部、營房、糧倉、醫院、甚至廟宇等功能性建築,是“哈德良長城”防禦的核心節點。
在“哈德良長城”上長期駐紮著一萬多軍隊,這些人徵召於帝國各地,獨立編制屬於常備野戰部隊,戰鬥力強悍;在“哈德良長城”南部還有3個羅馬軍團幾萬兵力存在,可以說是完美的保護了羅馬帝國的領吐。
古羅馬為何要修建哈德良長城?哈德良長城是為了防禦誰?
但是再宏偉的防禦工事、再強大的軍隊也抵擋不住羅馬帝國內部的崩潰。隨著羅馬帝國內部的腐敗、內鬥不休,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無力支撐不列顛島的防禦,於383年主動棄守“哈德良長城”,放棄英格蘭的領土。曾經雄偉的“哈德良長城”只能在風雨中慢慢損毀,就如步入死亡的羅馬帝國一樣。
-
3 # 廣元飛龍
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有共同的祖先——CELTIC人,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也有一樣的“臭脾氣”——倔強。因此,在英語寫就的歷史中,這兩個民族都是難以征服的。公元前55年,愷撒大帝登陸不列顛,掀開英國曆史的第一頁。從公元43年到410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羅馬人佔據著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大部分地方。然而,英勇善戰的羅馬人沒有徵服蘇格蘭。
曾經的大英帝國也多次征服蘇格蘭。大多無果而終。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逝世,指定繼承人正是蘇格蘭在位國王詹姆斯六世(英格蘭的詹姆斯一世)。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從此形成共主聯邦。今天蘇格蘭要和英國鬧離婚。英國苦苦挽留也於事無補。說穿了他們“結婚”,離“離婚”都是錢在作怪。
羅馬帝國東征西討。建立起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國。羅馬帝國為什麼沒有徵服蘇格蘭。其實原因是蘇格蘭特別難搞。現在的蘇格蘭的精華地盤當年都屬羅馬)利用價值不高,蘇格蘭人還特別難纏。所以沒征服蘇格蘭很正常(有點像歷史上中原王朝不怎麼願意開發蒙古高原)一樣。
別看羅馬人喜歡打打殺殺。其實羅馬帝國是個重商主義國家。國家四處擴張給國家的消耗也是巨大的。當年蘇格蘭都是窮鄉僻壤。對羅馬人的吸引力不大。在加上地理條件也特別惡劣。對於羅馬軍隊的後勤造成極大的壓力。投入和收益根本就不成比例。在加上蘇格蘭人神出鬼沒。羅馬軍隊也難已招架。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修築長城打擊蘇格蘭人的貿易往來。這就是羅馬沒有徵服不列顛南部的原因。哈德良長城也大致是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分界線。羅馬人不止修建了哈德良長城,還深入蘇格蘭腹地修築了安東尼長城。當然他們都沒法和中國的萬里長城。相提並論。
-
4 # 史話海說
是真的征服不了啊。
羅馬與不列顛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確實是在羅馬共和國末期——凱撒時代,當時凱撒正在主持征服今法國一帶的高盧戰爭。當戰爭打到第四年,即公元前55年,凱撒發現高盧人把不列顛地區作為了一個根據地,當壓力過大時便收縮至不列顛,羅馬軍隊撤走時便回大陸反攻。為消除這一隱患,凱撒於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對不列顛發起兩次遠征。雖然遠征取得了一定戰果,但險惡的北海風浪阻止了凱撒的腳步,同時考慮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仍然在歐洲大陸,凱撒最終放棄了對不列顛的征服。
凱撒像
隨後,羅馬進入帝國時期。從公元43年的克勞狄皇帝開始,歷任帝國皇帝都對不列顛發起了長期的征服戰爭。此時正處於帝國結束內戰並向和平時期過渡階段,尤其是公元96年開始的“五賢帝”時期,羅馬帝國國勢蒸蒸日上。到公元122年哈德良皇帝在位時,羅馬帝國已經征服了幾乎整個英格蘭地區,即不列顛島的東南部。而羅馬帝國也就止步於此了。那麼原因何在呢?
羅馬征服下的不列顛形勢
首先我們簡單說下不列顛的歷史。大約在公元前800年以前,歐洲大陸上的凱爾特人便已經抵達了不列顛島,並且憑藉更行進的生產工具與更高的技術水平征服並統治了島上的原住民,在此基礎上逐漸漫延至全島。在此過程中,東南不列顛,即英格蘭地區由於地勢較為平坦,地理條件也更為適合農耕,再加上歐洲大陸有較為直接的接觸與交流,逐漸走進農業社會。尤其是凱撒征服之後,與羅馬人的接觸日漸增多,因而其文明程度比之北方蘇格蘭地區的凱爾特人更為先進。而走進蘇格蘭地區,尤其是蘇格蘭高地一帶,由於地理氣候條件惡劣,難以發展農業,更與歐洲大陸基本脫離了接觸,因此這一帶的凱爾特人在經濟形態上仍然處於原始的狩獵採集間作農業的階段。相對於英格蘭地區,蘇格蘭人更落後,更原始也更封閉,但惡劣的自然條件也賦予這些居民強健的體魄與倔強的性格以及彪悍的戰力。即使是當時世上最強大的羅馬帝國,也始終難以在蘇格蘭地區站穩腳跟。
另外一個原因便是,英格蘭,已經是龐大帝國的肢端所在,再要向前一步,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與成本。而蘇格蘭地區的惡劣自然條件與這些彪悍的原住民,也使得羅馬人不得不慎重考慮一下投入產出的問題。雖然說羅馬帝國很大程度上是在戰爭與擴張維持其發展的,但蘇格蘭顯然不像英格蘭那樣可以獲得可觀的戰爭紅利。即使能夠征服這一地區,也要面對無休止的反叛與戰爭,而本地產出毫無疑問是無法彌補這種消耗的。而在哈德良時期,擴張的帝國在在擴張的同時也在應付著層出不窮的叛亂與暴動,難以擠出資源投入到對蘇格蘭的征服上。所以,即使從經濟角度考慮,羅馬帝國也只得放棄對蘇格蘭人的征服。
哈德良長城與安東尼長城
以上兩個原因,決定了羅馬帝國不得不放棄對蘇格蘭地區的征服。然而,封閉且惡劣的條件還賦予了蘇格蘭人簡單粗暴的社交方式——搶劫。羅馬人對英格蘭的建設是卓有成效的,大量以退伍軍人為骨幹的殖民者在英格蘭開發了大片農田,並建立了大量城鎮,以此為節點,羅馬人修建了羅馬大道,在英格蘭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統治。當英格蘭地區逐漸變得富庶之後,他們便不得不面對來自北方蘇格蘭人的軍事壓力,雖然大多是以搶掠物資為主的小規模襲擾,但羅馬人也不勝其擾。而對付這種小規模襲擾的最好辦法就是修建防禦工事,於是哈德良長城的修建便提被上了日程。
哈德良皇帝雕像
公元122年,哈德良皇帝蒞臨了英格蘭,考察過當地情況之後便下令修建哈德良長城。在三個羅馬軍團的參與下,歷史14年,哈德良長城終於建成。哈德良長城全長117公里,高度與寬度根據不同地形以及建設條件各有不同,大體為3至6米寬,3.5米至6米高,並且配套有壕溝以及成體系的堡壘,還有後方的羅馬大道作為戰略支撐。
哈德良長城遺蹟
不得不說,哈德良長城的修建,在有效防禦蘇格蘭人襲擾的前提下,大大減少了對邊防軍數量的需求。常態下,117公里的長城大約需要9000人駐守,大約只相當於兩個常備軍團的規模。公元142年,安東尼皇帝還曾經以哈德良長城為後方,將對蘇格蘭人的戰線向北推進了160公里,佔領了大部分的蘇格蘭低地地區,並且在戰線前沿修建了安東尼長城。
哈德良長城對保衛南部英格蘭地區意義重大,曾經多次在抵抗蘇格蘭人的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直到公元383年羅馬帝國國勢衰頹,進入戰略收縮階段才被放棄,此後十幾年,帝國便撤離了不列顛島。羅馬人撤出之後,那位亞瑟王賴以抵抗北方蠻族的,便是這條哈德良長城。哈德良長城被廢棄後逐漸成為廢墟,而今天,它卻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世界文化遺產。
-
5 # 心向青山
一個經常被我們忽略的事實是,英國的緯度其實很高,以倫敦為例,倫敦位於北緯51度左右,而這一位置與中國的最北端漠河很接近,漠河位於北緯53度左右,中國的哈爾濱則位於北緯46度左右。
也就是說,比倫敦還要靠北的哈德良長城緯度非常靠北,貝加爾湖也才北緯52度左右,而這裡在古代是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向北的極限。
西歐有北大西洋暖流,所以英國並不像北亞那麼寒冷,但高緯度日照少,在古代一樣不適合農耕文明的存在。
羅馬帝國的長城,其實與中國古代的長城類似,是農牧兩區的分界線,對於羅馬人而言,長城以南是文明世界,而長城以北便是野蠻人。
歐洲有三大蠻族:日耳曼人、凱爾特人、斯拉夫人,哈德良長城與安敦尼長城、日耳曼長城(德國長城)共同組成了古羅馬阻擋三大蠻族的長城體系。
具體到哈德良長城,其位於英國的不列顛島上,是羅馬帝國的西北邊界,防禦的正是凱爾特人。
至今蘇格蘭的主要民族依然是凱爾特人。
與因此,羅馬人不征服不列顛北部的原因與中國古代的中原王朝不佔領蒙古草原一樣,那裡不適合農耕文明的存在。
在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之前,農耕文明的擴張是有極限的,農耕世界與遊牧世界一直處於此消彼長的狀態,而兩者之間的分界線常常以“長城”的形式存在,中國也好,歐洲也罷,莫不如此。
回覆列表
除了中國著名的“萬里長城”外,古羅馬也有引以為豪的“千里長城”。 修建於公元2世紀初的古羅馬長城是古羅馬帝國用以抵禦外族入侵的邊牆,根據帝國邊境自然地勢,因地制宜,時斷時續,分佈在從英國、德國至黑海、紅海,經北非至大西洋的廣闊地區。長達數千公里,其中位於現在德國和英國境內的長城最為有名,並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古羅馬,是現代西方文明的歷史源頭之一。當代西方的政治和文化,一直深受古羅馬穿越千年的巨大影響。曾有人說,不瞭解古羅馬,就無法深刻了解今天的西方世界。但是,古羅馬歷史已經過去近2000年,由於記錄者的主觀偏見,轉述者的扭曲歪解,我們所瞭解到的羅馬歷史,與真實發生的羅馬歷史,可能已經大相徑庭。
比如,拿哈德良長城來說,在主流的歷史觀點中,它和絕境長城一樣,也是用於阻擋“蠻族”的防禦工事,然而,這種觀點卻難以經受推敲。哈德良長城建成時僅僅高約5米,2.5-3米寬,從西段開始,用草泥建造,後來才全部改用石塊。如此脆弱的牆體,如果遭遇到敵軍入侵,必定不堪一擊。
英國著名古典學家瑪麗·比爾德在《羅馬元老院與人民》中指出,哈德良長城是在宣示羅馬對於這片土地的控制權,並暗示它帶有某種終點的意味。相對防禦工事來說,將哈德良長城作為羅馬帝國邊界的一種標誌,這種觀點聽起來更為合理。而且,在哈德良長城建造的時代中,羅馬帝國的其它邊界地帶也出現了不那麼宏偉的長牆、堤壩和要塞,這些也在佐證這一觀點。
羅馬北部地區比較荒涼,就算征服後也意義不大,與其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征服,倒不如建立一個長城。長城的意義並不只是低於外敵更多的可以居住軍人,以及經商的口岸。
人類歷史上的兩個偉大工程雖然相距萬里,但是羅馬長城的修建受到了中國長城的影響。雖然目前無法證明是直接影響,但是間接影響是肯定的。”—匈牙利佩齊大學古代史與考古學系教授威茲·佐特
威茲·佐特認為,通常看來東西方歷史上兩個偉大的帝國之間距離遙遠,中亞又擁有眾多不同的民族和相異的文化,其間的任何聯絡好象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確實能發現許多雙方有時能彼此獲得對方資訊的情況,特別是當一方或另一方變得更強大並能實施計劃以走近對方之時。”
他認為,更重要的是兩個偉大建築間存在許多相似處。兩個帝國都想建立一個強大的邊防,雖然漢帝國的長城是連線在一起而羅馬長城是斷續的,但是作為建築二者沿長城一線都有一條軍事道路,也有精確計算後修建的瞭望塔。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幾乎一樣的相互傳送訊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