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筆不意馳

    元朝沒有接受高潮文化的同化,所以很快就被推翻了。

    清朝接受了同化,所以活了兩百多年。

    中國文化的特質就是:要麼接受被同化,要麼被推翻。

  • 2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很多人說“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將元朝和清朝看做中華文明的亡國時期,明末學者顧炎武更是將明亡視為“亡天下”,似乎元朝和清朝就是外來殖民時期,是中華民族最黑暗的時代。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如何看文明是否中斷呢?標準是什麼呢?“靜Yes”認為應該有以下標準:

    1、主體始終是中華民族

    中華文明最強大的一點就是,儘管歷史上面臨多次外來入侵,但始終能夠涅槃重生。

    而在強大的政權依靠蠻力征服中華民族後,很快就會被中華民族先進的文明反征服,最終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在歷史上,元朝如此,清朝亦是如此。

    因為蒙古人和女真人除了軍事強大,其他方面都非常落後。

    而想要統治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不是靠武力就可以的,它需要的是具有中華民族自身特色的統治方式。接受,就可以成功,不接受,就必須失敗。

    所以元朝和清朝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

    最後,元朝表面上接受了漢人的先進文化,但是並沒有深入學習,仍然保持著自己蒙古人的小驕傲,結果就是僅僅過了98年,龐大的元朝就灰飛煙滅。

    相比之下,清朝接受漢文明的程度要遠遠比元朝深入,這決定了清朝可以比元朝獲得更長的生命。所以清朝成為一個享國時間近300年的大一統王朝。

    2、奉行大一統的思想

    判定一個王朝是不是中國的王朝,只需要看它是不是奉行了一個皇帝的原則。簡單說來,就是奉行大一統的原則。

    大一統是什麼?是從秦始皇時代就定下的中國王朝的基本基調,比如實施皇帝制度,比如進行專制集權,比如加入君權神授的體系,比如推行儒家思想。

    而這些,元朝和清朝都在做。

    元朝的國號,取自《易經》“大哉乾元”之意,這是忽必烈接受中原王朝思想的最典型體現。

    作為一個接受漢法的皇帝,忽必烈刻意將自己打扮成中國王朝的合法繼承者,而將南宋等視為蠻夷,這為元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正統王朝打下良好基礎。

    而到了清朝,這種趨勢更加明顯。歷史學界給清朝的定義是“清承明制”,可見清朝接受明朝文明的程度之深。

    從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佔領中原,到接連消滅南明政權,宣揚自己的正統性地位,最終清朝獲得了天下人的承認,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

    所以,元朝和清朝,不是中華文明的斷代,元朝和清朝都是中國的朝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兩個非常重要的時期!

    另外我們要明確:在宋朝前,沒有國家的概念。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是以民族為理論基礎的,是在清朝滅亡後逐漸形成的,到抗戰時期中華民族才真正形成民族的向心力,也就是國家的概念。

    那麼,這裡的“中國”就是指的古代忠君愛國背景下的“家天下”。也就是,我們高呼萬歲的趙氏君主,被外姓取代了,所以這個“中國”亡了。如果這個論斷成立,那麼漢代秦、唐代隋就都是“無中國”,很明顯這不是既有論斷裡的“無中國”。大家在乎的,是不屬於中華漢族的外來姓氏,如“孛兒只斤”、“愛新覺羅”來當家作主,外姓人坐江山,無論如何都是自己社稷的覆滅,所以叫“無中國”,或者叫“亡天下”(顧炎武)。

    這種狹隘的民族觀念在民族大團結的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但事實上,努爾哈赤是明朝奴兒干都司下的建州鐵嶺衛的世襲武官,做了二百年的明朝下屬,一朝烏鴉變鳳凰,做了中原的主人。而元朝也長期是金國的臣屬。這樣的王朝為何會稱為外族入侵呢?

    文明的消亡是什麼?是像西夏那樣被徹底抹去痕跡,像古印度一樣民族被徹底換血。反觀元朝,在征服和統治過程中暴戾恣睢,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元朝並沒有對漢文明徹底顛覆。相反,從忽必烈開始,就嘗試用漢法統治帝國。在元朝的統治下,中華文明繼續發展,為明朝的漢人復國打下了基礎。

    如果中國真的在崖山海戰後斷裂了,那麼明朝算什麼呢?

    今天的我們,仍然可以吟誦3000年前的《詩經》經典,書寫2000千年前的文字,使用1000千年前成型的四大發明,這是文明從未斷裂的象徵。歷史也在不斷證明著:正是中華民族的強大生命力,才保證了我們這個民族在經歷了一次次烈火的淬鍊後,更加鋒利堅韌。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3 # 繪圖小民工

    你這是想讓中華文明斷根呀,不知道你是哪國的貨,有點狠,這樣你去把炎黃二帝什麼的呢些大佬拆了,然後說不留灰不留碑,把太祖也從呢個房子里弄出來,小樣弄不死你。

  • 4 # 秋宜聲

    以漢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從未中斷過的文明,這是毫無爭議的。雖然歷史上入主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也有多個。但因為中原漢文化中有儒家文化,具有腐蝕任何政權和民族個性、文化的超強能力。所以,征服者都被同化。

    中國歷史上先後有幾個其它民族統治過中原,除了南北朝時期的短暫政權,主要是元和清,猶以滿清統治達二百多年,但最終結果,都是融入漢文化。

    北方少數民族在透過戰爭入主中原之前,他們都是農奴制、馬背上的遊牧民族,但人口和經濟、文化遠不如中原漢族。其強大戰鬥力主要來自“全民皆兵、勝利後論功行賞、草原民族大聯合統一行動”。而漢族是農耕民族,居住分散,且很早就進入常備軍時代。打仗主要是軍隊的事,大的戰爭則需要先進行動員,動員能力才是漢人政權軍事力量的關鍵。而且漢人軍隊的訓練和指揮,兵器的正規化都遠非草原民族可比。所以,在中原漢人政權國泰民安、經濟穩定時,草原民族遠非漢人軍事力量的對手,根本不敢大規模南下。但當中原各種矛盾激化,政權腐敗缺乏動員能力、又發生內亂時,草原民族才趁機大舉南下佔據中原。歷史上每一次遊牧民族南下成功,都是以中原政權的腐敗、內部矛盾激化和內亂為前提條件的。事實上,中原百姓一旦團結、動員起來,其力量可以隨時將入主中原的遊牧民族軍事力量“擊碎”!

    由於這些原因,草原民族佔據中原後,其實施統治的關鍵,是如何分化瓦解漢民族百姓的團結和反抗精神,找到維護其統治的理論體支撐和經濟支撐。這個時候,“儒家文人”和漢人地主豪紳也就"閃亮登場"了!

    但草原民族並不瞭解中原漢人的輝煌文明中,有個表面看似從不排外、極具親和力的"儒家文化"的殺傷力。儒家的“忠”是完全不分對像的。儒家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根本不是什麼道德標準,而是孔子一生落魄後教育弟子要去巴結掌權集團的“厚黑學”,"有奶就是娘",誰當權就巴結誰、誰得勢就給誰打工,聯合起來用知識壓迫人民!儒家就是一個專門存在於剝削社會的”文化僱傭軍”。任何時候,儒家都可以在風雲變幻中不斷地改換門庭、一直成為各個剝削政權都需要並大力使用的“忽悠工具",一直是封建社會的"高階打工"!元朝如此、清朝亦如此。滿洲軍隊取得軍事優勢後,儒家文人又即攀附而上,最典型的就是揚州的張庭玉父子,高居宰相、共享太廟。白蓮教、天地會等所謂"反清復明"的組織完全沒有看清,從清軍和吳三桂軍聯合入關起,滿洲勢力己經演變成為滿州貴族勢力和反明的漢人軍閥勢力、與及部分儒家文人的聯合集團。那場戰爭已經演變成為滿漢聯合集團同明朝朝庭勢力、與及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三方角逐控制中原的爭奪戰爭,而部分儒家文人和漢人軍閥,從一開始就是幫助滿人入關的重要為量。那場戰爭在本質上早已經不是民族之間的戰爭了。

    於是乎,這些曾經馬背上團結一致對付中原漢人的民族,在入住中原後,其權貴很快就和漢人中的儒家勾結在一起了,用各種“孔孟”之道給各族人民洗腦,分化、瓦解漢人百姓的團結精神和反抗精神,壓迫、剝削各族人民。階級矛盾很快取代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他們在享受儒家文人、漢人地主的“幫助”、得到征服者利益的時候,統治物件也就變成了所有人民,這也包括他們本民族的人民。他們的政權也就很快變成了和儒家文人、漢人地主的聯合政權。在不知不覺中,草原民族特有的“全民皆兵、論功行賞、草原民族大聯合統一行動對付漢人”的特點和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了。事實上,從清軍入關起,民族差別和民族對抗就已經淡化和消亡。直至後來,滿清權貴們一天也離不開儒家文人出謀劃策了。由於統治管理龐大的漢人是政權的主要任務,滿漢聯合政權又離不開儒家文人和漢人地主的力量。而且漢人的文化又更先進,民族敵對又已經總體上消失。以上諸多原因,他們也就不可避免地、必須要學習漢文化了。

    文治武功都堪稱俊傑的乾隆皇帝,其實說的是漢話、學習漢人的詩詞、典籍,還寫得一手非常好的漢字。而乾隆皇帝也以自己也成為漢文化的才子精英而十分得意,留下墨寶甚多。

    有人會問,他們為何不繼續馬背民族的特徵,以保江山永續?這個問題也很好回答:"戰爭"本身從來不是目的,掠奪財富和富足生活、奢侈生活、實施統治才是戰爭的目的。這些遊牧民族取得戰爭勝利後,他們的權貴要的當然不是繼續戰爭,而是得到利益。儒家文化,很快便將他們拖入靠剝削各族人民獲得醉生夢死的生活、在儒生和地主們提供的各種服務中"墮落"、內部團結一致對漢的聯盟迅速分崩離析、直至拖入政權滅亡的深淵!

    滿洲人統治中國兩百多年後,其實也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馬背民族了。當初不可一世的“八旗軍”的後代們此時已經“找不到北”了!他們既不再放牧,也沒學農耕,也不經商,更沒去學習中原諸子百家的各種學問 ……而多數是靠權利而得到儒生和漢人地主的孝敬、靠特權壟斷各種交易收取利益、進入中原的許多普通滿人生存能力極低,最後不斷靠出賣祖輩得的封賞生存。其素質能力的下滑,可想而知。

    所以,中華文化之所以一直延續不斷。正因為儒家的“厚黑”特性!具有潛移默化地腐蝕馬背民族”意志"、瓦解民族對抗、摧毀其軍事優勢的能力。儒家文人的"見權就忠","厚黑無度",對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實在是“功不可沒”!

    假如上世紀日本的侵華戰爭,不是很快被同盟國打敗,而是形成持久戰、長期對峙達數十年、上百年。那麼,日戰區那麼多的漢奸、儒家文人、孔孟之道,封建地主,會不會也讓日本軍隊陷入那個“厚黑”而"溫柔"的陷阱,因奢侈腐化,無需戰爭就已喪失戰鬥力了呢?!但應該是非常有可能的事。畢竟戰爭不是目的,日軍也不可能擺脫這個怪圈。

    把"馬背民族"入主中原的結果看得最清楚的,莫過於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敏銳地看到了北魏政權的鮮卑貴族和漢人儒家、漢人地主勾結一氣,迅速墮落的問題。他看到了如果再有戰爭,自己的民族精英們哪裡還有戰鬥力?長此下去只有一個結果:垮臺!但政權垮臺後,若能全民族回草原那還算幸運的了,只怕是政權垮臺後、原先的民族壓迫導致的漢民族的報復情緒可能帶來的屠殺。拓跋宏看清了這種逐步喪失本民族精英人才和戰鬥實力的、卻又帶有民族等級特徵的政權統治,對自己民族人民的未來實在是太危險了。於是,拓跋宏作出了驚人決定:"鮮卑族全民漢化",下令鮮卑族人穿漢服、說漢話,起漢姓、學漢文化、行漢人禮儀、從漢人的生活習慢。於是,鮮卑族很快整體融入了漢民族。到北魏政權垮臺的時侯,拓跋宏的子民們已安然融入漢人了。從此鮮卑族人與原先中原的漢人共同生活,同呼吸、共命運,傳為歷史佳話。北魏孝文帝敢於放棄狹隘的民粹自尊,讓鮮卑族人放棄作為統治民族的優越感和特權意識,勇於改變遊牧文化而學習更先進的中原漢文化,並徹底消除了兩個民族再對抗戰爭的可能,為鮮卑族人民的長久生存及幸福生活尋找到了一條永久出路。縱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君王,有如此眼光與胸懷的,僅此一人。大愛之心,可昭日月,讓人敬佩!

    需要指出的是,北魏是非常推崇漢傳佛教的。從孝文帝的偉業,隱隱約約能看到玄藏大師倡導的"普渡眾生"的思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清照和李白寫的所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