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中,在宮廷為君王及其親屬服務的人員,統稱為“宦官”。
宦官制度是一種扭曲的、泯滅人性的封建制度。這種制度不僅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存在,在國外某些國家也曾出現過。
不過,宦官由勞役人員轉變為干預政權的情況,僅在中國古代出現過,比如秦、漢、唐、宋、明等朝代。
通常,我們所理解的宦官都是指受到閹割後進到宮廷服役的人員,所以也稱其為“太監”或“公公”。
但是,實際上在東漢以前,宦官這個龐大的群體不僅僅是指那些被閹割後失去男性生理能力的人,也包括君主身邊執掌具體事務的正常男性。
比如,秦朝九卿中的少府,他們掌管著整個皇室的衣食住行,履行的是宦官的職責,也被稱為宦官,但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是有著正常生理機能的成年男性。
直到東漢開始,由於東漢的皇帝通常都是“少年得志”,皇太后便走出後宮,垂簾聽政,為了保證後宮的純潔性,於是對宮廷中照料君主日常起居的宦官全部換成經過閹割手術的人。
宦官之所以在宮廷中有其生存的土壤,是因為有些工作對體力的要求比較高,一般女性無法勝任,而失去正常男性生理特點的男性,不但可以勝任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而且不會危及到君王的“夫權”,對皇室的正統血緣傳承沒有威脅。
因此,這一制度一路行來,竟保持了近兩千年。
歷史上第一個開了把持朝政、一手葬送王朝命運先河的宦官,應該是秦二世身邊的趙高。經他一人之力,不僅讓丞相李斯妥協,讓公子扶蘇伏法,還牽著秦二世胡亥的鼻子走,將其玩弄於股掌之中,最後葬送大秦幾百年的基業。
前車之轍,後車之鑑;此後的朝代對宦官的防範可謂是圍追堵截、嚴防死守。然而,最後卻是防不勝防,宦官干政甚至直接把持朝政加速王朝走向滅亡的事情層出不窮。
外戚干政、宦官掌權,是整個東漢王朝兩顆最大的“毒瘤”,更為可惡的是,這兩者不但相輔相成,而且總是此消彼長交替進行,漢皇帝夾在兩者之間忽左忽右,總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東漢時期,後宮的垂簾聽政,直接造就了宦官的地位。
道理很簡單,後宮一旦執掌大權,為了進一步鞏固自身的地位,會大量任用自己的家族成員,想方設法讓他們擔任要職,死死扼住王權的咽喉,這就是所謂的“外戚干政”。
皇帝雖然小,但並不都是傻子。一旦皇帝成年,當然要想方設法奪回皇權,可是在外戚干政的情況下,朝廷內外,軍政要職皆由外戚把持。
皇帝能用的、相對較為忠心的人,幾乎就只剩下身邊那些朝夕相處的宦官了。於是皇帝透過宦官,聯絡宮外良心未泯的忠直大臣,設法透過兵變,為皇帝重新奪回皇權。
如果失敗了,皇帝重新做回傀儡,或者直接被廢,由外戚再從皇族中找一位“英雄出少年”的成員頂替。
如果成功了,皇帝真正擁有了皇權,對先前的外戚勢力斬盡殺絕、清附淨盡。這時,先前忠心的宦官便是勞苦功高,權傾朝野。
古往今來,權利都是個好東西。因功勞而倍受寵愛的宦官得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之後,人性的慾望驅使他想得到更多、更高的權利,巴不得將皇帝趕下臺,自己坐上龍椅。
對於皇帝來說,剛到手的權利還沒來得及捂熱,轉手又送給了別人,當然心有不甘。怎麼辦?此時朝中上下,早已唯宦官是從,哪裡還有忠心不二的人可用?
還好,華人講究“血濃於水”,關鍵時刻,還得親人幫忙。親人很多,請誰呢?叔侄嗎?當然不行,大家同祖同宗,都是皇祖後裔,龍椅你坐得,叔侄為何就坐不得?
不行,得換個思路!於是乎,皇帝自然而然會想到母親或皇后的孃家人。靠著他們再次奪回權利,成功與失敗與此前類似。
如此一來,宦官與外戚相互更替,成為東漢揮之不去的夢魘。
說到東漢宦官干政,不得不提兩個開創性的人物:一是漢元帝劉奭;二是宦官石顯。
漢元帝劉奭是漢宣帝劉詢的長子,宣帝臨終前,為了使江山永固,皇權不落於旁人之手,為劉奭選好了三位輔政大臣,分別是史高、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傅周堪。
其中,史高是漢宣帝祖母的兄弟史恭的長子,是漢宣帝的表叔,典型的外戚身份。而太子太傅蕭望之則是元帝的老師。在輔政過程中,元帝非常器重蕭望之,引得史高嫉妒。
於是,史高勾結宦官群體,與蕭望之明爭暗鬥,鬥爭的結局是以石顯為首的宦官團體勝出。
石顯是西漢濟南人,很早就受過閹割之刑,漢元帝認為他熟悉各類法令,況且沒有結交外戚勢力,想透過重用他來牽制外戚。
於是,石顯職務一路高升至中書令。再加上漢元帝身體狀況不佳,便把許多政務交給石顯。石顯因此得以“口銜天憲”、“狐假虎威”。
而朝中大部分大臣都是識時務的“俊傑”,石顯得寵,其他人便紛紛向其聚攏。有了百官的歸順逢迎,石顯更是不可一世,不斷培植自己的勢力,打擊異已。
《漢書卷九十三•佞幸傳第六十三》:
顯與中書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為黨友,諸附倚者皆得寵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綬若若邪!”
石顯與牢梁、五鹿充宗勾結,連民間的歌謠都在傳唱他們的事情:
牢梁呀石顯呀,都是五鹿充宗的常客呀!在他們手中的官印是多麼多!他們身上佩的綬帶是多麼長!
直到漢元帝去世,漢成帝劉驁繼位,在外戚的協助下罷免了石顯及其黨羽。然而從此以後,王氏外戚又逐漸掌權,為西漢的“權利交接”埋下了禍根。
每一個朝代的開國之君,在總結前朝敗亡原因的時候,往往會總結出一套預防性的管理措施。
比如:漢朝以秦趙高為前車之鑑,嚴防宦官干政;宋朝以兵變奪得江山,因此遏制武將;明朝以百姓作為載舟之水而嚴懲貪官;清朝以明君之昏庸為鑑而加強子孫教育等等。
上述這些朝代,要麼防不勝防,要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唐朝因“玄武門兵變”而對同宗嚴防死守,由此還聯想到防止外戚。除開宗室和外戚,能信任的估計就是宦官了,這是唐朝宦官得以干政的原因之一。
唐朝的宦官能發展到擁立、廢除皇帝的地步,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唐朝末期,皇帝大多早逝,皇子年幼,但又不願依靠宗室和外戚扶持,給了宦官可趁之機。
所以,唐朝後期有六、七位小皇帝的廢立大權,竟然被宦官所掌控,此時的宦官,學起了三國時期的曹丞相:“挾天子令諸侯”。
這就是唐朝宦官干政相比其他朝代更為嚴重的原因所在,可以說,唐朝末期,整個朝廷完全是宦官掌權,他們私自擁立、廢除甚至殺害皇帝,極盡所能地為禍唐朝皇室,直至將唐王朝推向毀滅。
這個劉克明之所以在幾千年的宦官群體中“脫穎而出”,是因為他做了其他宦官想做卻不敢做的兩件大事:一是為皇帝戴了頂帶色的帽子;二是弒君!
唐敬宗李湛時期的宦官劉克明,本來是另一個宦官劉光的養子,憑著養父的權勢,劉克明未淨身便進宮當了宦官。
劉克明聰明機警,攻於心計。他入宮後,陪在李湛身邊,花言巧語與李湛走馬遛狗,博得了李湛的歡心和信任。
16歲的李湛做了皇帝之後,在劉克明的唆使下,整日只知玩耍而不理朝政。這讓假宦官劉克明對後宮有了可趁之機。
劉克明先是勾搭宮中的侍女,繼而發展到與漂亮的董貴妃、王昭容等妃子廝混。
時間一長,雖然未被皇帝李湛發覺,但劉克明做賊心虛,處處小心翼翼。
某次,劉克明陪李湛外出遊獵,李湛不小心一箭射中了劉克明的大腿根部,險些傷了他的“命根子”。
做賊心虛的劉克明以為李湛發現了他的不軌之事而藉故除掉自己,所以劉克明惡向膽邊生,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立即聯絡其他宦官,趁李湛醉酒之際,將其殺害。
事後,賊心不改的劉克明還準備擁立新君,但是另一個勢力更大的宦官王守澄先他一步,擁立了李涵為帝。
劉克明見事情敗露,如驚弓之鳥,最後,在驚恐之中投井而亡。事後,被其他宦官撈出來戮屍洩憤,算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為什麼這樣說呢?
本來,為了防止宦官干政,朱元璋不但禁止入宮的宦官涉入政務和任職,而且還不准他們讀書學習。看來,農民出身的他非常明白知識的重要性,不準宦官讀書學習,宦官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成不了大事。
看看,這個邏輯思維是非常對的。為了讓後代能謹遵祖訓,朱元璋甚至將這一規定作為一項制度寫下來掛在牆上,以此警示後人。
然而,他不知道正是他自己間接促成了明朝宦官干政的局面。
開國皇帝朱元璋,明白江山來之不易,他容不下大臣們有半點私心,不論工作中還是工作之外,每個人都必須對他忠誠。
為了更好地掌控大臣,他建立了明朝第一個特務組織:錦衣衛!這一機構為之後的“東廠”、“西廠”、“內行廠”等建立者開了思想上的先河。
正因為朱元璋建立了“錦衣衛”,所以後來的朱棣學葫蘆畫瓢,也搞了類似的機構:“東廠”!
皇帝身邊的人除了宗室、外戚便是宦官。於是,朱棣建立的“東廠”,其組成人員大多是宦官。他的行為,直接為明朝的宦官干政打下了基礎。
或許同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起於布衣,他以及他的幾位後代,似乎都沒有拋棄一些”鄉土觀念“。
比如:後來的木匠皇帝、擺地攤皇帝、修道皇帝、不上朝的皇帝等等,簡直出了無數奇葩。
皇帝不務正業、不理朝政,那麼行走在皇帝身邊的宦官自然會幫忙打理,時間一長,宦官們”口銜天憲“為所欲為!
據說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幹起木工活的時候,神情專注,不喜歡被政務打擾,魏忠賢摸準朱由校這個脾氣後,專挑朱由校幹活正起勁的時候。
因為這個時候,專注於木工活的朱由校便會說:你自己看著辦,以後這些事少來煩我!
於是,魏忠賢如獲得”假節“特權一樣,政令由自己隨心所欲下達,在朝中大權在握。當朱家皇帝反應過來時,大明王朝已是岌岌可危。
由於宦官身份及工作性質的特殊,他們大多陪伴在皇帝左右,對皇帝的脾性瞭如指掌,很容易將朝政大權握到手中。通常,皇權一旦落入宦官手中,他們便為所欲為,只能是為害朝廷、禍害百姓。
縱觀歷史,除了清朝,幾乎所有的朝代都有宦官干政、亂政的現象,但是正如題主所言,東漢、唐、明這幾個朝代,宦官干政、亂政是最為嚴重的。
雖然封建統治者們也非常清楚宦官容易引起禍患,並且也在積極防止,但往往是防不勝防。原因在於,封建制度為宦官干政提供了一定的歷史背景和滋生的土壤,
古代社會中,在宮廷為君王及其親屬服務的人員,統稱為“宦官”。
宦官制度是一種扭曲的、泯滅人性的封建制度。這種制度不僅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存在,在國外某些國家也曾出現過。
不過,宦官由勞役人員轉變為干預政權的情況,僅在中國古代出現過,比如秦、漢、唐、宋、明等朝代。
通常,我們所理解的宦官都是指受到閹割後進到宮廷服役的人員,所以也稱其為“太監”或“公公”。
但是,實際上在東漢以前,宦官這個龐大的群體不僅僅是指那些被閹割後失去男性生理能力的人,也包括君主身邊執掌具體事務的正常男性。
比如,秦朝九卿中的少府,他們掌管著整個皇室的衣食住行,履行的是宦官的職責,也被稱為宦官,但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是有著正常生理機能的成年男性。
直到東漢開始,由於東漢的皇帝通常都是“少年得志”,皇太后便走出後宮,垂簾聽政,為了保證後宮的純潔性,於是對宮廷中照料君主日常起居的宦官全部換成經過閹割手術的人。
宦官之所以在宮廷中有其生存的土壤,是因為有些工作對體力的要求比較高,一般女性無法勝任,而失去正常男性生理特點的男性,不但可以勝任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而且不會危及到君王的“夫權”,對皇室的正統血緣傳承沒有威脅。
因此,這一制度一路行來,竟保持了近兩千年。
歷史上第一個開了把持朝政、一手葬送王朝命運先河的宦官,應該是秦二世身邊的趙高。經他一人之力,不僅讓丞相李斯妥協,讓公子扶蘇伏法,還牽著秦二世胡亥的鼻子走,將其玩弄於股掌之中,最後葬送大秦幾百年的基業。
前車之轍,後車之鑑;此後的朝代對宦官的防範可謂是圍追堵截、嚴防死守。然而,最後卻是防不勝防,宦官干政甚至直接把持朝政加速王朝走向滅亡的事情層出不窮。
東漢的宦官外戚干政、宦官掌權,是整個東漢王朝兩顆最大的“毒瘤”,更為可惡的是,這兩者不但相輔相成,而且總是此消彼長交替進行,漢皇帝夾在兩者之間忽左忽右,總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東漢時期,後宮的垂簾聽政,直接造就了宦官的地位。
道理很簡單,後宮一旦執掌大權,為了進一步鞏固自身的地位,會大量任用自己的家族成員,想方設法讓他們擔任要職,死死扼住王權的咽喉,這就是所謂的“外戚干政”。
皇帝雖然小,但並不都是傻子。一旦皇帝成年,當然要想方設法奪回皇權,可是在外戚干政的情況下,朝廷內外,軍政要職皆由外戚把持。
皇帝能用的、相對較為忠心的人,幾乎就只剩下身邊那些朝夕相處的宦官了。於是皇帝透過宦官,聯絡宮外良心未泯的忠直大臣,設法透過兵變,為皇帝重新奪回皇權。
如果失敗了,皇帝重新做回傀儡,或者直接被廢,由外戚再從皇族中找一位“英雄出少年”的成員頂替。
如果成功了,皇帝真正擁有了皇權,對先前的外戚勢力斬盡殺絕、清附淨盡。這時,先前忠心的宦官便是勞苦功高,權傾朝野。
古往今來,權利都是個好東西。因功勞而倍受寵愛的宦官得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之後,人性的慾望驅使他想得到更多、更高的權利,巴不得將皇帝趕下臺,自己坐上龍椅。
對於皇帝來說,剛到手的權利還沒來得及捂熱,轉手又送給了別人,當然心有不甘。怎麼辦?此時朝中上下,早已唯宦官是從,哪裡還有忠心不二的人可用?
還好,華人講究“血濃於水”,關鍵時刻,還得親人幫忙。親人很多,請誰呢?叔侄嗎?當然不行,大家同祖同宗,都是皇祖後裔,龍椅你坐得,叔侄為何就坐不得?
不行,得換個思路!於是乎,皇帝自然而然會想到母親或皇后的孃家人。靠著他們再次奪回權利,成功與失敗與此前類似。
如此一來,宦官與外戚相互更替,成為東漢揮之不去的夢魘。
說到東漢宦官干政,不得不提兩個開創性的人物:一是漢元帝劉奭;二是宦官石顯。
漢元帝劉奭漢元帝劉奭是漢宣帝劉詢的長子,宣帝臨終前,為了使江山永固,皇權不落於旁人之手,為劉奭選好了三位輔政大臣,分別是史高、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傅周堪。
其中,史高是漢宣帝祖母的兄弟史恭的長子,是漢宣帝的表叔,典型的外戚身份。而太子太傅蕭望之則是元帝的老師。在輔政過程中,元帝非常器重蕭望之,引得史高嫉妒。
於是,史高勾結宦官群體,與蕭望之明爭暗鬥,鬥爭的結局是以石顯為首的宦官團體勝出。
宦官石顯石顯是西漢濟南人,很早就受過閹割之刑,漢元帝認為他熟悉各類法令,況且沒有結交外戚勢力,想透過重用他來牽制外戚。
於是,石顯職務一路高升至中書令。再加上漢元帝身體狀況不佳,便把許多政務交給石顯。石顯因此得以“口銜天憲”、“狐假虎威”。
而朝中大部分大臣都是識時務的“俊傑”,石顯得寵,其他人便紛紛向其聚攏。有了百官的歸順逢迎,石顯更是不可一世,不斷培植自己的勢力,打擊異已。
《漢書卷九十三•佞幸傳第六十三》:
顯與中書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為黨友,諸附倚者皆得寵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綬若若邪!”
石顯與牢梁、五鹿充宗勾結,連民間的歌謠都在傳唱他們的事情:
牢梁呀石顯呀,都是五鹿充宗的常客呀!在他們手中的官印是多麼多!他們身上佩的綬帶是多麼長!
直到漢元帝去世,漢成帝劉驁繼位,在外戚的協助下罷免了石顯及其黨羽。然而從此以後,王氏外戚又逐漸掌權,為西漢的“權利交接”埋下了禍根。
唐朝的宦官每一個朝代的開國之君,在總結前朝敗亡原因的時候,往往會總結出一套預防性的管理措施。
比如:漢朝以秦趙高為前車之鑑,嚴防宦官干政;宋朝以兵變奪得江山,因此遏制武將;明朝以百姓作為載舟之水而嚴懲貪官;清朝以明君之昏庸為鑑而加強子孫教育等等。
上述這些朝代,要麼防不勝防,要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唐朝因“玄武門兵變”而對同宗嚴防死守,由此還聯想到防止外戚。除開宗室和外戚,能信任的估計就是宦官了,這是唐朝宦官得以干政的原因之一。
唐朝的宦官能發展到擁立、廢除皇帝的地步,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唐朝末期,皇帝大多早逝,皇子年幼,但又不願依靠宗室和外戚扶持,給了宦官可趁之機。
所以,唐朝後期有六、七位小皇帝的廢立大權,竟然被宦官所掌控,此時的宦官,學起了三國時期的曹丞相:“挾天子令諸侯”。
這就是唐朝宦官干政相比其他朝代更為嚴重的原因所在,可以說,唐朝末期,整個朝廷完全是宦官掌權,他們私自擁立、廢除甚至殺害皇帝,極盡所能地為禍唐朝皇室,直至將唐王朝推向毀滅。
唐朝宦官劉克明這個劉克明之所以在幾千年的宦官群體中“脫穎而出”,是因為他做了其他宦官想做卻不敢做的兩件大事:一是為皇帝戴了頂帶色的帽子;二是弒君!
唐敬宗李湛時期的宦官劉克明,本來是另一個宦官劉光的養子,憑著養父的權勢,劉克明未淨身便進宮當了宦官。
劉克明聰明機警,攻於心計。他入宮後,陪在李湛身邊,花言巧語與李湛走馬遛狗,博得了李湛的歡心和信任。
16歲的李湛做了皇帝之後,在劉克明的唆使下,整日只知玩耍而不理朝政。這讓假宦官劉克明對後宮有了可趁之機。
劉克明先是勾搭宮中的侍女,繼而發展到與漂亮的董貴妃、王昭容等妃子廝混。
時間一長,雖然未被皇帝李湛發覺,但劉克明做賊心虛,處處小心翼翼。
某次,劉克明陪李湛外出遊獵,李湛不小心一箭射中了劉克明的大腿根部,險些傷了他的“命根子”。
做賊心虛的劉克明以為李湛發現了他的不軌之事而藉故除掉自己,所以劉克明惡向膽邊生,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立即聯絡其他宦官,趁李湛醉酒之際,將其殺害。
事後,賊心不改的劉克明還準備擁立新君,但是另一個勢力更大的宦官王守澄先他一步,擁立了李涵為帝。
劉克明見事情敗露,如驚弓之鳥,最後,在驚恐之中投井而亡。事後,被其他宦官撈出來戮屍洩憤,算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明朝的宦官明朝宦官地位的提升,直接原因在朱棣,間接原因在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什麼這樣說呢?
本來,為了防止宦官干政,朱元璋不但禁止入宮的宦官涉入政務和任職,而且還不准他們讀書學習。看來,農民出身的他非常明白知識的重要性,不準宦官讀書學習,宦官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成不了大事。
看看,這個邏輯思維是非常對的。為了讓後代能謹遵祖訓,朱元璋甚至將這一規定作為一項制度寫下來掛在牆上,以此警示後人。
然而,他不知道正是他自己間接促成了明朝宦官干政的局面。
開國皇帝朱元璋,明白江山來之不易,他容不下大臣們有半點私心,不論工作中還是工作之外,每個人都必須對他忠誠。
為了更好地掌控大臣,他建立了明朝第一個特務組織:錦衣衛!這一機構為之後的“東廠”、“西廠”、“內行廠”等建立者開了思想上的先河。
正因為朱元璋建立了“錦衣衛”,所以後來的朱棣學葫蘆畫瓢,也搞了類似的機構:“東廠”!
皇帝身邊的人除了宗室、外戚便是宦官。於是,朱棣建立的“東廠”,其組成人員大多是宦官。他的行為,直接為明朝的宦官干政打下了基礎。
導致明朝宦官干政最主要的原因或許同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起於布衣,他以及他的幾位後代,似乎都沒有拋棄一些”鄉土觀念“。
比如:後來的木匠皇帝、擺地攤皇帝、修道皇帝、不上朝的皇帝等等,簡直出了無數奇葩。
皇帝不務正業、不理朝政,那麼行走在皇帝身邊的宦官自然會幫忙打理,時間一長,宦官們”口銜天憲“為所欲為!
據說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幹起木工活的時候,神情專注,不喜歡被政務打擾,魏忠賢摸準朱由校這個脾氣後,專挑朱由校幹活正起勁的時候。
因為這個時候,專注於木工活的朱由校便會說:你自己看著辦,以後這些事少來煩我!
於是,魏忠賢如獲得”假節“特權一樣,政令由自己隨心所欲下達,在朝中大權在握。當朱家皇帝反應過來時,大明王朝已是岌岌可危。
由於宦官身份及工作性質的特殊,他們大多陪伴在皇帝左右,對皇帝的脾性瞭如指掌,很容易將朝政大權握到手中。通常,皇權一旦落入宦官手中,他們便為所欲為,只能是為害朝廷、禍害百姓。
縱觀歷史,除了清朝,幾乎所有的朝代都有宦官干政、亂政的現象,但是正如題主所言,東漢、唐、明這幾個朝代,宦官干政、亂政是最為嚴重的。
雖然封建統治者們也非常清楚宦官容易引起禍患,並且也在積極防止,但往往是防不勝防。原因在於,封建制度為宦官干政提供了一定的歷史背景和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