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97944542892

    (一)積極應對,主動求變,適應職能轉變和工作要求。

    作為基層資訊中心,應正確認識工作中面臨的問題,以積極的態度應對新形勢下的職能轉變和工作要求。

    首先,充分認識到資訊中心的作用與地位。資訊化建設任重道遠,資訊中心工作事關全域性,責任重大,地位十分重要。應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自豪感、責任感與使命感,站在全域性的高度來思考與把握自身工作,要把工作放在整個稅收工作中去衡量去把握,放眼全域性,積極主動,圍繞全域性的工作中心來開展技術支援和服務工作。

    其次,正確認識和對待資訊中心職能變化。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一體化、集中處理是稅收資訊化建設的發展趨勢,也是稅收徵管改革不斷深化的結果,對因此而產生的巨大變化,不怨天尤人,也不妄自菲薄;要根據形勢的變化以及工作的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主動研究,積極思考,創新思路,調整自身心態與工作重點,把握好發展方向,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最後,明確工作思路。基層資訊中心應圍繞稅收工作大局,以提高自身能力為突破口,把工作重點放在對稅收業務的資訊化支援和保障上來,加強隊伍建設,完善運維體系,強化資訊保安,深化資料利用,夯實管理基礎,推進技術創新,為促進國稅事業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援與保障。

    圍繞一箇中心:圍繞國稅中心工作的要求來開展工作。

    搞好“兩個保障”:保障網路、裝置和資訊保安,建立健全安全防護體系;保障稅收資訊系統高效執行,完善市、區局兩級運維體系。

    實現“三個轉變”:在系統運維方面,實現從“消防員”向“防疫員”轉變,變“被動”運維為“主動”運維;在管理方面,實現從靜態的、事後結果處理的粗放式管理向運用現代資訊科技進行實時動態的、監控過程的集中式可控性管理轉移;在應用工作方面,由側重硬體網路建設的事務處理型逐步轉向深度挖掘資源的資訊服務型轉變。

    提高“四種能力”:增強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執行維護能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技術服務水平。

    (二)明晰職能,把握角色,找準職責定位與發展方向。

    弄清崗位職責、找準職能定位是履行資訊中心職能、做好資訊中心工作的重要前提。當前資訊中心的主要職能是:承擔本系統資訊化建設的技術服務、技術支援和技術保障工作;承擔稅收管理資訊系統的執行維護工作;組織本系統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與運維;參與擬訂稅收管理資訊化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參與稅收管理資訊化建設專案立項、技術標準、業務需求、資金使用等工作;組織本系統資訊保安管理與實施。這不僅規定了資訊中心的職能,同時對確定資訊中心的主要工作、業務方向、服務物件具有權威性和指導性作用。基層資訊中心應圍繞“一個目標”、處理“兩個關係”、履行“三項職能”、擔當“四個使者”、建設“五大中心”,把握好角色定位。

    1、圍繞“一個目標”,明確職能定位。

    圍繞資訊化建設的總體目標,省、市、區三級資訊中心根據工作側重點不同,明確職能定位。

    省局資訊中心作為全省資訊化建設的主體,其職能定位是:研究、規劃全省國稅系統資訊化發展戰略、發展方向,制定資訊化建設總體規劃;組織、指導和實施全省國稅系統資訊化建設;制定全省國稅系統各項資訊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規範;領導全省國稅系統的各類軟體開發、測試及推廣應用;實施全省各類資訊系統的建設、執行和維護;負責全省國稅系統資訊保安體系的建設和管理;規劃並組織全省國稅系統資訊科技人員的培訓等。

    市局資訊中心的職能定位是:在省局資訊中心的統一領導下,承擔起全市的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執行維護、資訊保安工作,以及總局、省局下發軟體的推廣應用工作;根據本地實際需要開發簡單、實用的應用軟體,主動開展資料分析應用工作;在市局領導支援和相關部門配合下,積極開展對稅務幹部的計算機知識培訓,不斷提高全體稅務幹部的計算機知識水平與實際操作技能。

    區局資訊中心作為全省資訊化建設的基礎,支撐作用仍然很重要,應當在上級資訊中心的業務指導下開展工作,其職能定位是:承擔本單位的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執行維護、資訊保安工作,配合市局資訊中心完成各類軟體的推廣應用工作,積極向上級資訊中心反映本單位在資訊化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需求,做好技術服務,及時解決故障,完成操作培訓,確保基層應用到位。

    2、處理好“兩個關係”,把握職責定位。

    一是處理和協調好上下關係。加強與上下級資訊中心的溝通與聯絡,資訊中心的工作專業性很強,資訊化工作本身非常複雜、變化較快,在落實執行上級工作安排與部署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要及時聯絡,加強上下溝通,以獲得幫助與支援。二是處理與協調好與業務部門的關係。在日常工作中,應主動與業務部門接觸和協調,協助他們解決工作中的技術問題,幫助他們提高計算機操作應用水平,同時還應該經常深入徵管一線,瞭解稅收業務流程,熟悉業務操作技能;在為其他部門的同志解答難題或排除故障時,要謙虛,有耐心,切忌以“師傅”自居,以“專家”自詡;在配合或協助業務部門工作時,要以大局為重,以工作為重,不要過多地關注和計較部門得失、個人得失,在工作面前多一些主動,在成績和榮譽面前多一些謙讓;在應用軟體開發過程中,要虛心向業務處室的同志學習,徵求他們的意見,傾聽他們的呼聲,採納他們的建議。

    3、履行好“三項職能”,提高工作水平。

    當前,資訊中心要履行好“三項職能”:一是履行好“服務員”職能。資訊中心的工作職責決定了其定位於服務的角色,即:為稅收業務服務,為基層單位服務,為納稅人服務。二是要履行好“協作員”職能。要主動配合業務部門、積極協作,紮實做好資訊化工作。三是履行好“輔導員”職能。積極開展計算機操作應用培訓,幫助稅務幹部排除計算機故障,不斷提高稅務幹部計算機操作應用水平。

    4、擔當好“四個使者”,把握自身角色。

    基層資訊中心在資訊化建設中充當宣傳者、探索者、實踐者、守護者等角色。所謂宣傳者。主動向本單位的領導和稅務幹部宣傳稅收資訊化建設的重要性、長期性、複雜性,爭取領導的支援和稅務幹部的理解。所謂探索者,就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積極探索為稅收資訊化提供技術管理、技術支援和技術保障的有效途徑,不斷為省局資訊中心提供有效的建議和可靠的協助,實現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相結合,推動稅收整體工作全面、協調發展。所謂實踐者,就是基層資訊中心應該充分發揮自己身處技術與業務“交集”的優勢,主動實踐,及時總結,為資訊化建設積累實踐經驗,為上級資訊中心的決策和工作部署提供參考依據。所謂守護者,基層資訊中心應以安全體系建設為己任,充當資訊化建設的守護者,切實提升本單位的安全防護能力,提高稅務幹部的安全防護意識,確保網路及各類應用系統的平穩執行。

    5、建設好“五大中心”,安置功能定位。

    根據新時期的資訊中心職能,可以認為基層資訊中心有五大功能定位:分別是網路服務及安全保障中心、裝置管理維護中心、資料儲存(備份)挖掘中心、系統運維管理中心、技術支援中心。

    加強技術支援分中心建設,充分發揮技術支援分中心在資訊化工作中的作用。

    (三)苦練內功,提升能力,在資訊化建設工作中再立新功。

    搞好資訊中心工作,關鍵在於人才隊伍,其中隊伍素質是前提,能力建設是基礎,激發潛能是關鍵。

    1、採取措施,穩定發展隊伍。

    健全資訊中心組織機構,調整充實技術隊伍,最佳化人力資源配置和人才結構,採取有效措施,穩定技術隊伍,在政治上愛護、生活上關心、工作上支援、學習上鼓勵、專業上尊重,暢通成長路徑,搭建成長平臺,努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條件,使人才“育得好、用得當、留得住”。

    2、深教嚴育,培養人才隊伍。

    加強技術隊伍的培養、使用和管理,培養既精通技術、又熟悉業務的複合型人才,鍛造一支具備良好素質、結構合理、能滿足軟體開發、系統維護和具體操作運用需要的、紮實肯幹、相對穩定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3、苦練內功,提升素質能力。

    採取專案練兵、學習培訓、技術交流等形式,不斷更新和提升技術人員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資訊中心的同志要自覺加強學習,提高專業技術、稅收業務、協調溝通、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4、以人為本,激發隊伍活力。

    著力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啟用人才”的良好氛圍,營造使他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諧相處的工作環境,用良好的人文環境凝聚人,用人性化管理激發人,充分調動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總之,資訊中心要加強自身素質能力建設,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和超前性。資訊中心的同志要繼續發揚勇挑重擔,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精神,在資訊化建設工作中建功立業,為推動國稅事業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四)發揮優勢,務實創新,推動資訊化工作深入發展。

    基層資訊中心應充分發揮具有一定技術力量,同時又接近基層、熟悉稅收業務的優勢,結合實際情況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緊緊圍繞“基礎管理、應用支援、技術服務、安全保障”方面下功夫,要突出重點抓基礎,聯絡實際抓運用,最佳化支援抓服務,強化安全抓保障,注重創新抓管理。

    第一,加強資訊保安工作。決定資訊保安成敗的重要因素,除了技術,就是管理。安全技術是資訊保安控制的重要手段,但僅有安全技術還遠遠不夠,要讓安全技術發揮應有的作用,必然要有適當的管理程式支援,否則,安全技術只能趨於僵化和失敗。當然,無論是選擇技術產品還是實施管理程式,要想真正實現資訊保安,必須充分考慮資訊保安多樣性和動態性等特點,結合各種安全因素,從整體上把握資訊保安建設的方方面面。

    第二,增強執行維護能力。要按照要求,做好運維隊伍、運維制度、運維流程三項基礎性工作,以“服務”為核心,業務需求為驅動,按照規範的制度流程和一定的技術手段來加強系統事件管理、問題管理、變更管理和日常作業管理,完善運維體系建設,提升運維效率,確保全市各應用系統安全、穩定、高效執行。

    第三,積極參與資訊管稅。資訊中心在實施資訊管稅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有許多工作可以做,對此,專業技術人員要有清醒的認識。資訊中心不僅具有掌握資料、懂技術、業務中立的優勢,而且具備資料分析的能力,要站在國稅工作全域性的高度,緊緊圍繞服務稅收核心業務,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參與“資訊管稅”工作,把工作重點轉向資料資源的深度利用上來,充分發揮資訊科技對納稅服務、稅收徵管及制度創新的支撐和促進作用。充分利用先進的資料倉庫技術和資料探勘技術,建立分析指標體系和分析模型,有針對性地利用現有資訊進行綜合性地分析和比對,並將分析結果迅速轉化為指導稅收工作的有效資訊。要緊密圍繞內部所有稅源資料、稅收收入資料和外部經濟資料等各類歷史資料的彙集,對大量涉稅資料的各項業務指標從不同角度進行深層次、多維度分析,及時將稅收資料分析的結果轉化為現實的稅收徵管工作成果,保障稅收收入的平穩較快增長,從而有力地推動全市“資訊管稅”工作的深入開展。

    第四,加強內部管理。最佳化管理機制,做到分工精細化。以規範管理、提升效能為目標,以崗責、制度建設為重點,健全資訊中心內控機制。健全計算機類裝置管理維護制度,加強對裝置使用人員及管理者的管理。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制度和隨機抽查制度,加強對軟體推廣運用、系統升級、網路安全等工作的考核落實。

    第五,推動工作創新。技術、管理

    面對資訊中心工作職能轉變,只要積極應對,主動求變,大膽探索,創造發展條件,不斷探索和創新工作方法,謀求發展新思路,用科學的方法強化管理,用先進的技術提高成效,資訊中心工作大有作為,資訊化建設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麥積山美景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