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過AA

    >> 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為依歸的,所謂“天命靡常,惟德是親”。這可說是第一次將道德的意義超越人類力量的命運。

    >> 郭店文書《性自命出》說:“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這裡的“天”,不一定是一個有意識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間各種力量的總和;在這個宇宙力量的總和中,每一個人有天生的稟賦,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詞。

    【如何理解“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天命,其中是否具有道德意義?

    “天命”體現了“人”的意識的覺醒,延自周易,所謂命運的力量也一定程度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種種抉擇影響著命運發展的軌跡,之後孔子對“命、性、仁”的觀念給出了系統的理解,仁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代表善和美的人性的本質,但是需要自己的探索和有意識地培養,這便是“性”的體現,在道德品質的完善和踐行種,得以窺探出自己的天命,成為理想社會這個有機系統中的一元。“天命”的學說反映了古代華人對宇宙的思考,賦予政治統治的正當性和個人價值體系在社會整體價值中的定位。但是“天命”也有其本身的侷限性,這種觀念僅停留在政治層面,這種道德思想的萌芽,沒能轉化成像佛教和道教一樣的宗教,原因大致在於其政治性和抽象性。於是宗教世界的留白給了外來佛教和本土民間道教發展的空間,使得世俗文化、政治文化、本土文化、外來文化等等有機成分相互交融,互相影響,豐富了中國古代人民的精神世界。】

    >> 志怪小說在兩晉南北朝頗為發達,其中緣故頗可探討,至少有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佛教經典中本有許多故事,傳教講經常以這些故事說明經義。儒家一向不談怪力亂神,但在佛教瀰漫各處時,中國的文人學士,也會致力於描述靈異事件。

    >> 《再生緣》的女主角易釵為弁,文武雙全,使男子低頭。樊梨花與穆桂英,則更以武藝壓倒夫婿,勒逼這些勇將娶自己為妻。這是民間對於正統社會秩序的抗議。

    從《三國演義》桃園結義的故事,可覘見民間文化強調個人與個人之間建立的“義氣”。義氣的位階高於君臣與夫婦諸倫。在說唱與戲劇中,許多英雄以義氣為重

    ,為朋友可以犧牲性命;反之,背義的奸人,永遠被世人唾棄。於是,瓦崗與梁山的結義,在民間社會不斷被當作結合個人為自願群體的模式。

    佛教的命運與報應觀念,深入民間文化。冤仇相報,固是前述朝代遞換的解釋,也是人際關係的解釋。於是,羅成與唐太宗的深厚交情,一世不能了,還須在羅成轉世為薛仁貴後,再一次以“白袍小將”立保駕之功。不幸死於非命的張飛,兩次轉世,一次是張巡,一次是岳飛,都是雄武過人,又都是死於非命。包公是魁星下凡,岳飛是大鵬金翅鳥轉世,皆說明了他們的非凡性格。

    【民間所流行的小說,映射出民間文化的形態。一是世俗文化的發展,例如宋人的筆記小說,元代的戲曲,清朝的白話文小說,豐富記敘了民間生活的細節,二是這些小說以推崇美好的愛情和肝膽相照的俠義,反映了民間的在忠孝倫理之外形成的價值取向,三是這些內容豐富的民間小說,也體現了社會整體思想基調的進步,例如對正統社會秩序的反抗,女權平等意識的覺醒。

    令人欣喜的是,中國民間文化保持著欣欣向榮的律動,印刷技術的基石和對文化教育的重視,培植了這方沃土,不僅形成了令人神往的文化風貌,還鍛接了一套穩定執行的道德約束系統。

    民間秩序的執行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道德力量,正如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的理論,每個人在社群扮演著獨有的角色,以小我融入大我,既是監督者,又是被監督者。作者在《中國文化的精神》一書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中國傳統中的這一差序格局的特色,與今日西方文明中個人主義的極度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現今的中國社會,文化的交融也帶來了文化的入侵,西方式的“原子化的個人”現象開始出現,個人的孤獨和社群的渙散成為當代社會之痛。

    傳統道德的力量隨著宗族社會的崩塌開始瓦解,社群向心力開始減弱,西方文化中自由思想和主觀世界崇高性也開始發生流變,道德監督的外力開始消解,不論是“基督已死“還是宗族社會的消亡,人們失去了向上攀登的定力,“向下墮落”這一黑洞的引力開始變得更為強大。】

    >> 唐玄宗時,大將高仙芝在怛邏斯戰役敗於阿拉伯軍(751),唐軍的造紙工匠被俘,將中國造紙技術傳入阿拉伯,自此撒馬爾罕紙聞名歐亞,取代了羊皮及埃及莎草片。自此,造紙技術逐步傳入歐洲各地。

    >> 隋、唐兩朝皇室的血統都是胡漢混血的。

    【戰爭對於文化流動、民族融合的例證。縱觀中國歷史,戰爭也帶來了一系列積極影響,舉例言之,春秋戰國群雄爭霸,國家在互相戰鬥和兼併中,發展出高效強大的集權國家,使得資源和社群有效地集聚起來;漢朝時期對匈奴的擊潰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帶來歐洲史上的蠻族入侵,但也牽動了歐亞大陸的族群分佈,對西部地域的開發也開闢了促進貿易和文化交流的絲道貿易。但總體來看,軍事國家並不能帶來長期的繁榮和摧殘。

    近代中國自太平天國戰爭以後,即出現了一步步走向“武化”的現象,首先是地方勢力對中央集權的蠶食,始終不能形成調動全域性的物資網和健全長久的體系,其次是維持龐大的武力是對人力和物力的極大浪費,作者認為中國百年來建設不如人意,其中有相當程度是由於耗費巨資於維持武裝力量。最後,反觀日本明治維新期的武化現象,日本軍人缺少和保守派的利益裙帶,遂能掀起狂風亂潮,但也在武力擴張中一步一步走向戰爭,也一步一步走向敗亡。這種黷武行為所反應的他們“武士道”的本性,是大和文化分流嬗變的一支,體現了孤島海魂中命定的民族基因。】

    >> 宋代科舉比較能得人才,推究其中緣故,當因考試製度嚴密,彌封考卷,關說無所插手,考者不靠真才實學,頗難躐等。

    >> 不過,換一個角度看,士大夫一旦束帶立朝,終身不得擺脫公務員的身份。以蘇東坡為例,他一生負盛名,入仕之初,即為社會公認是宰相之材,但是仕運不順,除了一度擔任“知制誥”的學士(皇帝的秘書),終生在貶逐之中,甚至最後遠貶瓊密。若在別的朝代,他大可辭職高蹈,像陶淵明一樣,不再在宦海沉浮。然而,宋代士大夫未有如此的自由。是以,宋代儒生出身計程車大夫,雖受空前絕後的優遇,卻也是依附政府豢養。宋代政爭此起彼落,士大夫進進出出,范仲淹、王安石諸人銳意改革,也還只是在原來結構中修補缺失而已。

    【宋朝具有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一個文官系統,在科舉制健康執行的時期,世家大族的勢力就會削弱,既得利益集團對中央集權的蠶食就會減弱,相對可以形成一個動態制衡的局面,利於人才湧現和政治清明。但作為唯一可與君權抗衡的社會力量,士大夫階層的壯大最終卻演變成了皇權的猜忌和黨派的紛爭,嚴重阻滯了制度的革新。

    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帶來了武臣地位低下,軍力不足的弊端,也使得黨派鬥爭日益嚴峻,政治統治變成了權術遊戲。但是反觀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後,君臣關係滑入另一個極端,君臣關係的主奴性又開始強烈顯現,朝廷內外大臣成為忽必烈的家奴,僅是元順帝執政期間,殺掉的一品大臣則有五百餘人,這和宋代不殺文臣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照。在這種人的地位極度卑微的情況下,人的創造性思維和勞動生產力受到極大的摧殘,“天命”思想下個體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開始消亡。西方文明隨著“人”的大寫開始崛起,而中華文明層隨著“人”的墜落開始衰落。】

    >> 尤可注意者,李、朱、楊諸人都以聚徒教授數學為生,而且都是河北人,活動地區都在今日河北西南一隅。河北一隅,儼然是數學教研的一箇中心。朱世傑、楊輝等人都著有便於學習的計算歌訣,而且也有專用於商業的商用數學。

    >> 這些北方的學者,身處北族征服地區,也許正因為已經絕念於中國讀書人的以儒術取功名,他們竟有較為自由開放的求知態度,不再為正統思想桎梏。同時,他們的學問遂偏於實用。

    >> 金元四大家均出現於中國北方,其地區與數學北方學派的地域相疊合。這一地區是漢地,卻已長期在漢人地方勢力與北族政權控制之下,為南宋治權所不及。這樣的“甌脫”地帶,文化傳統可能較弱,學者可以突破傳統的思考,於是竟能別出機杼,創新觀念。

    【數學北方學派的出現,一是源自這裡遠離中央統治,不受儒家學派抽象理論的影響,二是這裡常受北族的侵擾,北族注重實用技術,燒殺搶掠之處,有技藝傍身的人可被留下性命。

    由此可見,儒學學派注重道德教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中國文化和民族秉性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其主張的仁愛、寬恕、和諧、平衡對於當前人與自然的命題、國家與國家的關係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這種抽象理論的過度衍生下,人們思想也出現了僵化,或是拘泥於抽象理論的無止境探討中,或是聚焦於對典籍細枝末節的考察中,忽視了實用技術的發展。在科學技術漸漸佔據世界舞臺主流之時,中國沒能迎流而上,因此錯過了發展的先機。】

    >> 明軍主要的戰果,卻是覆滅了建國異域的華人聚居地,將南洋的舊港(亦稱巨港,今日蘇門答臘之巴鄰旁市)等地的華人首領,抓回中國。

    >> 明祚二百餘年,其實不能與漢唐泱泱大國之風相提並論。其中緣故,可能由於開國之初,太祖立下“皇明祖訓”,嚴囑子孫不得輕易改變他訂立的典章制度。

    >> 由於中國科舉取材,以八股考試考儒生對於儒家經典的理解程度,而又以朱熹理學的闡釋為正統的儒學,因而科舉制度防弊的方法越細密,越追求對於經典理解的正統化與標準化,終於考試考的是文章形式與教條,不是發揮經典的含義,更不容許從文字中提出新的闡釋。這種選士的方式與過程,發展為後世指責八股取士的病根!明代如此,清代也沿之未改!

    >> 文官系統只能為君權奴役,不能以其儒家意識形態,有效地制衡全無約束的君權,甚至不能抵抗狐假虎威的宦官弄權。

    【明朝的政治體制與宋朝相比,呈現出更為嚴重的病態,也成為了封建社會制度積弊的一個重要縮影。細數其中,當以明朝政府守勢內斂、保守固執的心態為重要原因。除了對外來文化封閉的態度,還有絕對君權的陰影下扭曲的政治現象。以黃冊制度為例,明太祖為了能將皇權之手延至每一個角落,建立了龐大的黃冊來記載百姓資料。然而,制度積弊下,沒有出現可圈可點的改革亮色,只是在利益集團的衝突中重複著對百姓利益的盤剝。豪強鄉紳勾結裡甲胥吏、肆意塗抹黃冊、欺瞞中樞,於是,精英集團俘獲截阻了其中利益,百姓的負擔卻越來越重,正如顧炎武所說:“富戶操贏以市於吏,有富之實,無富之名。貧者無資以求於吏,有貧之實,無貧之名。”】

    >> 簡單地用今日的名詞說,他(黃宗羲)盼望中國發展一個文化精英的民主政治與社會,以學校為議政之地,轉變中央集權的帝制為相當程度的地方自治。“

    >> 程、朱、陸、王都在學問思辨上,有重大貢獻,但若是學者只著力於學問思辨,而缺少身體力行,上述內外兼修而又相合的工作,便無著落。

    >> 顏元對於現實政治,亦有批判。他大致主張學問須能經世濟民,因此所著《存學》《存性》兩篇,都堅持“學”與“習”不能分開。他的教學專案,不僅包括儒家傳統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而且兼及實用的兵、農、錢、谷、水、火、工、虞……用今日的學術專案言,即軍事學、經濟學、工業技術、農牧生產等項。他的關懷,在於正德、利用、厚生,而且不僅正一身之德、厚一身之生,更須擴而大之,由身及眾,由家及國,以教育正一國之德,以政治利一國之用,以生產與福利厚一國之生。這是從內聖走向外王的志業了。如果顏李學派能有更大的發展,清代教育制度當有相應的改革,而清代學術界與文化界的面貌精神,也會有極大的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福島汙染這麼嚴重,俄羅斯科學家提出的用氫彈轟擊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