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吃熱狗早教育兒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一個好的習慣往往能令人終身受益。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良好的時間觀念與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密不可分的。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的時間意識呢?馬來西亞的專家認為:“時間”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很難透過解釋說明的方式,讓孩子瞭解到它的意義。因此,家長應該透過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將時間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讓吃飯、睡覺,都變成培養時間觀念的一個環節。 

    孩子沒時間觀念?寫作業拖拖拉拉?做什麼事情都不緊不慢?火上房都不著急?家長急的團團轉,孩子反而“從容淡定”這種情況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經常能遇到?孩子每時間觀念,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感覺到緊迫性,在年齡比較小的時間沒什麼太大問題,可是將來步入社會呢?當今社會生活工作節奏是如此的快,能否跟的上這個快節奏呢?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所以我們要在孩子還沒有完全形成壞的習慣之前,培養出孩子的時間觀念以及對時間的管理!

    生活習慣

    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快。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

    讓孩子可以自己支配時間給他這個機會

    孩子沒有成人那種“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概念,這就需要父母能夠觀察孩子,瞭解孩子,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幫助孩子樹立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時間觀念,以便積極應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挑戰。把每天孩子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每次給1-2小時就可以了,也不需太多。

    參照時間表規律生活

    有了“時間”這根無形的指揮棒,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孩子也比以前更“聽話”了,做事也不會那麼磨蹭了。以前孩子做事也許總是愛拖拉磨蹭,引入“時間”後,只要孩子想故意磨蹭,家長就可以指指牆上的時鐘,或者問他現在幾點幾分了,孩子就會明確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至於起床、刷牙、洗臉、吃飯這類每天必做的事情家長也不用再反覆催促了,孩子會乖乖聽“時間”的指揮了。用規律生活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需要家長的身體力行,如果家長本身的生活就沒有規律,孩子在認識時間、遵守時間方面就會無所適從。只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才能使幼兒對“時間”這個抽象概念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制定時間表

    做作業時,家長不妨與孩子商量好做作業的時間和休息的時間,這樣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緊迫感,加強了注意力,最終使其學習效果得以提高。孩子自己制訂計劃表,能夠讓他明白時間的重要性,計劃好的事情要按時完成,否則後面的計劃就無法完成。制定計劃表,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珍惜時間。

    保持良好環境 孩子的書桌上儘量不放平日他最感興趣的非學習用品以免分心。既然有了規定,家長就不必陪讀或監督,只需做自己的事情即可,但家中不要有過多的噪聲,如搓麻將、看肥皂劇等。一定要在家裡給孩子提供相對安靜的學習環境。

    獎懲分明

    如果剛開始孩子還沒有時間觀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先約法三章,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和親子關係危機。由於都是事先約定好的,到了約定的時間,就一定要遵守約定。可能剛開始孩子會耍賴,家長可以事先承諾:如果遵守約定,將會得到一定的獎勵。有了獎勵的刺激,孩子會更認真地遵守約定。例如看電視或DVD,約定好這個節目結束或看20分鐘,等到時間到了或演完,讓孩子自己關閉電視機。對於“屢教不改”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比賽“遵守約定”,互相監督。不管是誰,沒有遵守時間的,就要受到一點小懲罰,而遵守約定的人可以得到獎勵。有了比賽這一動力,孩子會積極爭取勝利,遵守約定就在遊戲中做到了。

    當孩子按規定去做取得初步成效時,家長必須及時給予肯定和獎勵,這種獎勵應以精神獎勵為主也可輔之以必要的物質獎勵。反之則必須給予應有的懲罰。

    我們不能只著眼於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書本上的知識,要培養孩子的多項生活能力!培養的是學習力而不是讓孩子去學一些符號,要學真知!如果一個孩子長大後連自己最起碼的生活都不能規劃好,如果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情!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2 # 久隱517

    培養時間觀念四法

    1

    培養時間自主感

    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如果孩子能夠得到自我管理的機會和支援,他們就會發展出自主性,獨立行為的能力和意志力——自由選擇和自我控制行為的能力。

    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已學會認識鐘錶,並對時間以及與時間相關的規則有一定概念,比如看懂課程表,知道作業完成和上交的期限等。對於那些早就對權力和控制問題比較敏感的孩子來說,完全有意願和能力自由支配本就屬於自己的時間。但是,有些家長經常會出於擔心孩子遲到、害怕孩子浪費時間等方面的考慮,總喜歡不厭其煩地跟著孩子,馬不停蹄地催促孩子。孩子幾乎失去了對所有時間的自主支配權,晚上睡覺得聽大人的,早上起床需要大人提醒,做作業更需要大人守護。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就會迷失自我,找不到自我存在感。

    小鬧鐘培養出“時間自主感”

    伊伊剛上小學的前兩週,由於起床時間比幼兒園階段更早,大多數時候不能自己按時醒來,需要大人叫醒她才能起床。同時,由於每天的作業會擠佔一部分時間,所以練鋼琴和畫畫就需要打破以往放學回家就開始的規律,只能等到做完作業或者吃完晚餐以後進行。剛開始的時候,她仍然需要大人提醒才能想起這些事情來。

    這樣持續了大約半個月以後,我發現伊伊的時間觀念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些退步,還不如幼兒園階段。於是,我開始尋思如何做才能讓她有所改觀。後來正好在微博上看到有位媽媽分享了一個好辦法,給孩子買一個鬧鐘,作為定時器,到點自動提醒孩子。

    沒過幾天,我帶著伊伊一起到超市去選了一款她很喜歡的“米妮”鬧鐘。回家以後,我就立馬開始教伊伊學會自己給鬧鐘定時,一旦把時間調好,鬧鐘就會及時提醒。從未自己使用過鬧鐘的她,卻對自己挑選的這個鬧鐘情有獨鍾,無論做什麼事情,她都會提前調好時間,只要鬧鐘開始“呼喚”,就立即開始行動,絕不磨蹭。

    2

    增強時間感

    每一個人的時間感都不一樣,如果我們的主觀時間跟客觀時間不一致,對自己可以用多少時間將事情做完沒有概念,就可能導致拖延。對於認知能力遠不及成人的小學生來說,在完成一件任務的過程中,就更加難以準確把握時間的進度。尤其是做作業時,經常會出現一些小狀況,比如鉛筆斷了需要重新削鉛筆、默寫漢字時把筆畫寫錯、讀英語時把單詞讀錯等等。如果孩子過於糾結這些細節,就會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作業。

    巧用倒計時,增強“時間感”

    伊伊剛開始上學的一個月左右,大多數時候都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家庭作業。但有時也會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因為一些小事,耽誤很長時間,最後導致當天花在作業上的時間比較多。後來,我和伊伊媽媽商量了一個辦法來糾正她的這個不良習慣。每天放學回到家以後,我們首先翻開家校聯絡冊,根據當天老師佈置的作業量,預估完成作業所需時間。當時間過去一半時,我們會提醒她一次;還剩十分鐘時,會再次提醒她;還剩五分鐘時,會最後提醒一次。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比,我們發現伊伊完成作業的效率在逐漸提高,對於出現的很多小狀況,她也能快速處理。

    3

    提高集中力

    仔細觀察和分析喜歡拖延或磨蹭的孩子就會發現,他們大多數時候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做很多事情都沒有時間約束。在始終感覺自己擁有充足時間的情況下,孩子們也不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一件具有緊迫性的任務。

    不受時間限制的主觀感覺所產生的後果,既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當孩子們玩電子遊戲或者看電視時,就容易感到自己進入了一個不受時間限制的領地,似乎可以超越時間的邊界。雖然不受時間限制的感覺會在揮霍的那個當下讓人感覺很愉悅,身心很舒暢,但因此而落下的很多事情仍然會把我們拉進現實,讓人嚐盡拖延或磨蹭的苦頭。

    限時法提高“集中力”

    限時法是一種可以幫助孩子在一定時間內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可以給孩子設立時間限制的。比如從小出去玩的時候,我們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一次玩多長時間就要回家,到點就按照約定執行;吃飯的時候,可以約定一頓飯最長可以吃多久,到時間就收走所有飯菜;完成每天的作業和其他任務,同樣可以根據當天的具體任務跟孩子約定一個完成時限。

    同時,我們還可以藉助電腦等資訊科技手段,來幫助孩子做一些時間限制的練習。例如有這種軟體,讓孩子每天花一定時間進去練習20以內的加減法。其中有一個模組,一次練習做五道題目,但系統會自動顯示完成所需時間。由於感覺像跟時間賽跑一樣,孩子就會非常喜歡做這個練習,每一次都想挑戰已經取得的最好成績(所需時間最少、全部做對)。而在做題的過程中,孩子非常投入,也很專注,不會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擾。

    一段時間後,我們發現孩子在進行加減運算時速度又變得很快。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採用類似的“限時鼓勵法”,讓孩子對時間很敏感,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4

    學會目標管理

    喜歡拖延的人,一般來說,都沒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甚至常常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過日子,做任何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即使他們會設定目標,往往也是模稜兩可的目標,更沒有可操作的措施和清晰的步驟。

    不管我們設定的目標是大還是小,達成一個目標基本上都需要一步一步來,分解成幾個小的、明確的步驟。當目標得到明確、任務得到分解以後,我們還需要為每一個階段的目標和任務設定完成時限。有了具體任務和完成時限,我們的目標感就會更強,孩子也一樣。

    分解任務,學會“目標管理”

    伊伊在有一段時間在數學學習上有很大的問題,我們就跟她一起分析這個原因,並跟她約定需要每天加強練習,爭取下一次比這次考得更好。跟她明確這個目標以後,我們就把加強練習這個任務進行分解,第一週先練習10以內的加法,第二週練習10以內的減法,以後根據情況再練習連加和連減,等10以內的加減法相當熟練之後再練習20以內的加減法。當把這些任務層層分解以後,伊伊每天做完學校佈置的作業就開始主動練習,每一次都很認真。設定的目標,基本上都能提前完成。

    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很多寶媽都遇到了是否該讓寶寶識字的問題。作為過來人,我覺得應該尊重寶寶的意願,不能強迫他識字。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透過遊戲和故事來接觸文字,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同時與寶寶多互動,呵護孩子的興趣,讓他真正喜歡上識字。

    有些寶媽應該和我一樣平常工作忙,陪伴寶寶的時間少,爺爺奶奶帶孩子可能會遇到口音重,或者不識字的情況,購買讀物沒人陪寶寶互動,寶寶的興致也不高。面對這種情況,給寶媽們推薦一個APP【貓小帥學漢字】,同類型的產品有很多,但是為什麼我就推薦這款呢?因為它課程全部免費哦!

    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課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

    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小朋友的用眼習慣哦。

  • 3 # 小林子啦啦啦

    兒童的拖延症,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者乾脆不寫作業,原因之一是沒有時間觀念。從這個角度出發,避免孩子感染拖延症的最好辦法,莫過於在孩子開始正式學習之前提前滲透和加強時間觀念,讓嚴格的時間觀念成為孩子做事和學習的好習慣,用時間管理來預防和克服拖延症。

    細心觀察一下,幼兒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他們遊戲、活動、吃飯幾乎都是隨心所欲的:餓了就吃,困了就睡,來了興致扔下飯碗就開始遊戲……儼然整個世界都是為自己而存在的,一派天真,無拘無束。進入幼兒園之後,即便剛上小班,教室裡都會張貼一張作息時間表,儘管孩子看不懂,老師依然會反反覆覆、不厭其煩地向孩子解釋:什麼時間遊戲,什麼時間加餐,什麼時間上廁所……其實就是在向孩子滲透時間觀念。

    儘管都是剛上幼兒園,也能看出有些時間意識較強的幼兒,自理能力明顯好於其他幼兒:吃飯的時間能主動拿飯碗,休息的時候能主動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很少在上課或者遊戲時間上廁所。相反,有的孩子到了吃飯時間還在貪玩,不管老師如何勸說都回不到餐桌旁;上課時哭著要上廁所,說著哭著就尿褲子了……這就是時間觀念的差異。

    如果孩子能在上學前就形成嚴格的時間觀念,意識到所有的活動和作業都需要按時完成,上學以後一定受益匪淺,不僅可以遠離拖延症,還能表現得更加優秀。

    幼兒的生活無外乎生活和遊戲這兩大類,培養時間觀念也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做到生活起居有規律,娛樂遊戲有節制。

    生活起居有規律

    飲食是孩子生活中的大項,一日三餐要努力做到基本定時,不可以太隨意。比如可以告訴孩子:“寶貝,看鐘表,那根最短的針還沒有到12那裡,堅持一下行不行?來,我們玩會兒遊戲。”孩子儘管不懂,可久而久之就會像銘記爸爸媽媽模樣一樣,慢慢形成時間的意識:要到一定的時間才可以吃飯。

    正餐之間可不可以加餐?可以,但也需要定時,量不僅要少,而且必須是在幼兒願意吃的前提下,絕對不可以喧賓奪主,讓輔助性加餐轉變成為正式飯食,進而讓孩子的飲食時間觀念發生紊亂,引起孩子厭食、挑食,最終因營養不良影響到身體發育。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能幫助孩子加強時間觀念,對孩子一生的身體健康都有益處。

    幼兒生活中另一個重大問題是作息。有些家長基本按照孩子的意願行事,孩子困了就讓他睡覺,孩子醒了就開始玩。久而久之,“夜哭郎”現象頻頻出現,家長可能還以為是孩子睡反覺了,其實主要原因是家長沒有及時培養孩子有規律的作息節奏。

    家長應該努力讓孩子白天遊戲、晚間睡覺。孩子如果白天發睏,可以想辦法引起孩子的興趣,努力避免孩子睡長覺;即便孩子想睡,也要想辦法控制時間,不要讓孩子睡到自然醒。這樣慢慢養成習慣,孩子的作息就正常了。

    娛樂遊戲有節制

    娛樂遊戲是孩子的權利,遊戲時一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搭積木時,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時間:“孩子,看到沒有,鐘錶上的黑色長針是分針,那邊是5.當這個分針到5的時候,就5分鐘了,我們爭取搭好這個小房子。”從簡單的遊戲到複雜的遊戲,逐漸向孩子滲透時間觀念,讓孩子心中明確:做事要儘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這樣的訓練歷經一段時間後,還可以在時間觀念的基礎上加強質量意識:“孩子,我們來試試,是不是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做得更好?”於是,孩子就會努力在完成的基礎上把事情做得更好,努力提高質量,為今後高質量按時完成作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家長在生活和遊戲兩個方面幫助孩子學習切實有效的時間管理,會讓孩子將按時完成作業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遠離拖延的侵擾,變得勤奮上進和高效。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安全風險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