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聞聲36

    對於這個問題我沒有注意過,也沒有聽到過任何資訊,如若事實真是這樣,談一點個人的看法:

    我們知道,今年的小麥,從全國來看,由於各種自然災害,使得小麥明顯地減產二成到四成,此外某些地方的小麥品質又不好,這是國家沒有開倉收糧的主要原因。

    不開倉收糧說明國家儲存的小麥充足。此外,重要的一點,就是為滿足市場的需求,不與市場爭購小麥,這是國家宏觀調控市場,為穩定市場小麥價格暴漲,進而引來其它物價猛漲的重要舉措吧!

  • 2 # 老張談三農

    問題:今年國庫為什麼不收購小麥?

    老張:今年國庫不是不收,是收不到!

    最近一位河南平頂山麥農向老張抱怨說今年自家麥子今年都沒人上門來收的事情,問老張今年是怎麼了,往年麥子再不值錢也有人上門來收的。老張告訴他今年河南一反往常的沒有啟動小麥託市,而且今年小麥託市的省份也都成績慘淡。

    下面先來看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新的公告,這份資料統計老張認為真實性還是沒有問題的:

    今年國庫對小麥的收購工作一直在進行,但是收購數量卻很差,尤其是今年受災的河南、安徽兩個重災區,收購缺口分別達到782.7和394.7萬噸!其他各大小麥主產區省份相對情況比較好一點。

    今年國庫收購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今年小麥全國範圍減產、中原地區小麥質量嚴重下滑,據悉今年小麥整體減產達到20-30%,河南、安徽地區今年不光產量跟不上,質量更是下滑嚴重,老百姓手裡糧食不多,有糧食的也不達標的糧食居多,導致要收購的糧食標準達不到,因此出現夏糧收購“糧荒”,國家收不到好的糧食,老百姓手裡劣質的小麥賣不出去的情況。

    有一個行內訊息是隨後國家會下調採購標準,加大對超標小麥的收購計劃,這個或許是對今年麥農們來說最大的好訊息了,所以大家耐心等候一下的,尤其是河南、安徽兩個省份。

  • 3 # 糧小咖

    國庫收購小麥,這些年來一般分為三個性質:一是根據國家要求,收購託市小麥;二是按照每年的輪換任務,收購儲備小麥,包括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三是收購一部分貿易糧。

    從2018年夏糧收購來看,國庫沒有不收購小麥。一方面,正常的輪換收購是必須要完成的,而且對小麥品質要求高,完成時間也有限制,高價搶收的現象也時有發生。6月份主產區小麥價格的快速上漲,就和糧庫收購有著較大關係,特別是質量好的小麥。

    截至目前,糧庫的輪換收購逐漸完成,入市積極性下降,而託市收購在市場上質量好的小麥供應下降、價格高於政策底價等影響下,也基本上收不到多少,使得市場收購成為今年小麥收購的主力。但由於麵粉加工企業的庫存在前期得到有效補充之後,受制於麵粉消費處於季節性淡季、開工率水平偏低,對新麥收購的力度也有所下降,甚至也出現了玉米深加工企業那樣根據廠門前送糧車的多少,來隨時調整掛牌收購價的情況。

    但由於今年小麥減產減質,市場上質量好的小麥供應,隨著不斷的消耗逐漸減少,後期在中秋國慶等節日效應的帶動下,麵粉加工企業的採購積極性會隨著開工率的提升而逐漸提高,小麥的價格也將受到提振而開啟穩步走強趨勢。

  • 4 # 糧油市場報

    今年國庫為什麼不收購小麥?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因為今年中國的小麥託市收購不論是在啟動區域還是收購量上都是大不如以前。而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品質問題,一個是價格問題。

    2018年產新麥品質產量雙降!

    我們先來看看品質的問題,今年中國大部分小麥產區受到氣象災害的影響,新麥品質大不如往年,不論是在春播時期,還是在拔節和灌漿期,甚至到了最後的收穫季節,很多地區的小麥都面臨著惡劣天氣的影響,中國幾大小麥主產區中除了河北以外,幾乎無一倖免。

    其中,河南部分地區的小麥在秋播時期遭遇持續降雨天氣,部分麥田播期推遲15-20天,小麥冬前積溫不足,

    黃淮海等小麥主產區在清明節前後則遭受了一次大範圍大幅度降溫天氣,影響小麥穗粒數形成。

    安徽、湖北和河南南部地區的小麥在灌漿收穫期間遭遇長時間陰雨天氣,最終導致小麥出芽黴變,影響品質。

    同時產量也下降明顯,所以,今年的託市收購量肯定不及往年。

    2018年,託市收購價格優勢不再!

    現在國儲庫點給的價格沒有了優勢,自然也就成了明日黃花,不再有往日的火熱態勢。

  • 5 # 鄂東三農

    問題:今年國庫為什麼不收購小麥?

    答案:今年國庫不是不收購小麥,而是很難收購,甚至收不到小麥。

    第一,去年冬天,連續一月的,冰雪過程,小麥受到凍傷。去年年底,連續一個月的冰雪低溫天氣,造成大面積的小麥苗凍傷凍死,嚴重的風口地方,麥苗凍死後青綠所剩無幾。這是造成今年夏糧減產的原因之一。

    第二,今年開春不久兩次倒春寒,小麥受到又一次凍害。今年清明節前,小麥苗剛恢復生機,又突然兩股寒冷的反春寒,突然襲擊各自,受去年凍害的小麥苗又遭遇到寒冷天氣,真是雪上加霜。這又一次造成小麥減產的原因之一。

    第三,四五月份,高溫高溼天氣,造成赤黴病發生,影響很大。小麥赤黴素每年都在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中旬發生。這兩個月正是高溫,同時下了多次雨水,加大土壤溼度。在高溫高溼的環境,小麥赤黴病大量發生。今年,赤黴病因天氣阻隔,大部分農民失去了防治赤黴病的良機。導致普遍暴發赤黴病。這是減產的第三個原因。

    第四,夏糧收割時連續陰雨天氣,造成小麥發芽發黴。今年夏糧收穫期,各地都下起了不同成度的連陰雨,造成小麥收穫不及時,許多農戶小麥發芽發黴,變成垃圾和飼料了。這是造成夏糧減產的第四個原因。

    總之,今年小麥受這四個自然因素影響,造成大面積小麥產區夏糧減產。

  • 6 # 鍾情三農

    出現這樣少見的情況,無外乎內因和外因。具體來說如下:

    內因主要就是2018年中國的小麥託市收購標準提高了不少,往年能夠進入庫點的國標四等和五等麥不能進入庫點,所以,今年的收購量自然少了很多。

    外因主要是因為今年的小麥質量和產量遠不如往年,市場糧源不足,市場收購價格明顯高於託市收購標準,農民自然也就不願意再把小麥賣到國儲庫點了。

    2018年小麥託市收購標準提高!

    熟悉國內小麥託市政策的朋友都應該知道,與往年相比,今年中國的小麥託市政策有比較大的差別,其中最為主要的一點就是將最低收購價糧食的質量標準從國標五等及以上提高到國標三等及以上。

    這也就意味著,往年也能夠進入托市收購行列的國標四等和國標五等的小麥,在2018年是無緣進入托市收購庫點的。但是由於這種因素,大家也知道,今年全各大小麥產區中,真正能夠達到國標三等及三等以上的新麥總量可以說是大不往年。

    往年在國儲庫點門前出現的賣糧長龍今年幾乎沒有出現,反而是出現了門可羅雀的奇特景象,一些庫點為了收購到糧食,甚至讓員工下鄉挨家挨戶做工作,甚至到田間地頭和農民打交道,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收不來糧食,因為收購標準的提高,能夠滿足收購要求的糧食真的是太少了。

    綜上所述,今年的國儲小麥收購量才會呈現出如此“暴跌”的態勢,說其是斷崖式下跌都不為過。

    截至目前,2018年小麥都已經上市1個多月了,但是全國各大產區的託市收購量好像還在200萬噸左右徘徊,要知道往年的這個時候,全國小麥託市收購量估計也就突破1000萬噸了。

    2018年對於新麥市場而言,真的是一個災年。

  • 7 # 三農一姐

    今年國庫為什麼不收購小麥?這個問題提的有點莫名其妙,今年國家能不收購小麥嗎?從高角度看,這是戰略儲備物資。在去年12月份就已經公佈了小麥最低保護價收購價格,而且是1.15元/斤。今年國家託市收購截止日期為九月底,用事實說話,看一下國家今年收購小麥數量:從截圖看,不是國家不收購新小麥,而是沒有收足,這其中原因如下:一、自然災害導致小麥減產。由於“清明節”前後出現“倒春寒”,低溫時間長,導致小麥抽穗晚,造成大面積減產,至少比去年減產4000萬噸。二、自然災害造成了新麥質量差。在小麥收穫期,陰雨連綿,耽誤小麥收割,部分小麥主產區小麥出現黴變,或者小麥發了芽,“功虧一簣”,不符合收購質量標準。三、由於自然災害,小麥產量低,儘管小麥價格上漲明顯,從開市收購價為0.44元/斤的虧本價,漲到目前在1.22元/斤左右,但小麥每畝減產30%,平均每畝減產400斤左右,小麥出售依舊虧本,農戶出現了惜賣小麥現象。四、小麥商販囤積新小麥,抬高小麥收購價格,導致託市收購小麥無利可圖,以至於收不到糧食。總之,今年國庫不是收不到小麥,而是小麥總產量比去年減少,小麥質量差,成交量少。媒體、網路宣傳,在一定的影響到農民不賣了糧。

  • 8 # 我不是馮鞏

    產量和價格是種糧農民追求的目標,而質量永遠是國儲糧收購的基本要求。最大限度做到保護農民利益,只要你夠質量,不怕你多,應收盡收,這也是國儲糧收購工作的宗旨。新一輪收購政策不僅函蓋了世界多邊貿易的因素,也有收購質量提高的原因。

    中國放開國內糧食市場,也對接國際糧食大市場,大幅降低進口關稅,進口關稅幾乎為零,所以中國進口糧食有很大靈活性。糧食供應呈現高品質多渠道,就算今年風調雨順小麥豐收,小麥價格下調每斤1角錢,它不是偶然,也是必然。國內糧食生產有它的短板,種國的農民大多是中老年農民,他們在生產糧食過程中,受體力能力限制,大部分農戶所有生產過程全靠機械操作,這些都是要花錢的,再加上受天氣因素影響,在收穫時沒有跟老天爺抗衡的信心,不能曬乾整淨,既收既賣,將本該自己的操作程式轉交給收購商,自然要讓他們賺取操作費,糧價自然打折扣。

    這樣的質量國家糧食倉庫是不會收的,特別是近兩年,糧食收穫季節天氣條件惡劣,糧食質量很難邁上國家收購門坎。今年春季,天氣更加異常,小麥先是遇低溫倒春寒,後又慘遭陰雨導至赤黴病大發生,全國大部分地區受災嚴重,百分之六十小麥先後發生赤黴病和芽麥,產量和質量大打折扣。在今年小麥受災前後,國家糧食收購部門密切注意天氣變化,經過小麥因災造成的產量質量狀況進行評詁,全國小麥僅有四成優質達標小麥,如果開倉收糧,質量不容樂觀不.說,還遠遠不夠庫容,所以放棄了小麥收購。好在國內糧商收購門坎低,部分優質小麥可以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價錢賣給他們,這部分小麥可以填補國內部分需求空缺,其價格隨行就市屬自然調控。

  • 9 # 科學興農

    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局面,同中國糧食收購有很大的關係。糧儲收購的是質量高的小麥,而農民方面今年的糧食質量又普遍偏差!於是就導致了有價無市,而作為國家收儲單位來說,國家已經制定了最低收購價,對於質量差的小麥也不可能降價收購!於是就出現了有價無市的局面!

    今年由於小麥收穫期雨水問題,質量產量雙雙下降,市場優質糧源供給缺乏,而對於市場僅有的優質糧源來說,用糧企業的收購價位又比糧儲方面高,自然而然的糧儲方面也就找不到糧源了。

    像往年,糧儲收購站點基本上都拍滿了前來售糧的農戶以及糧販,但是今年卻出現了糧儲工作人員下鄉動員農戶售糧的舉措,也足見今年糧儲之尷尬。

    與之同時,今年糧儲方面不僅降低了收購價位還提高了糧食收購標準,比如江蘇、安徽地區嚴查嘔吐素,對於超標小麥一律拒收。無形中也增加了農民售糧的難度。

    恐怕上述也是有人認為糧儲會拒絕收購糧食的原因吧。然而從實際情況看卻並非這樣,反而糧儲方面非常渴望能夠收到糧食。

    於是近期有了超標小麥放寬標準的出臺,以便解決農民售糧難的問題。

    綜上來看,所謂的糧儲不收糧的說法確實不是事實,所謂的不收糧只是不收那些“超標”小麥,而非市場優質小麥,然而真正的優質小麥,農民又怎麼肯低價賣給國儲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空調出風口尺寸多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