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水滸傳》裡宋江吳用數人極力促成招安,卻有如李逵魯智深武松阮氏三雄等極其反對的,那麼假如諸君為梁山眾多頭領中一員,就當時情形又是否同意招安?
5
回覆列表
  • 1 # 小綿羊DV

    在某平臺上,有這麼一句話:

    梁山聚齊一百單八將後,有且只有三條路可走:推翻宋朝奪位、維持現狀、招安。

    按照水滸傳一書,最後沒有推翻宋朝,而是被招安,並沒有維持現狀。也就是在結尾部分,有寫到梁山一眾人被招安後的局面,以及在最後那一段劇情是,宋江和李逵服毒自殺那一段,也不是自殺吧,是皇帝賜的毒酒。

    我在前前面的幾道有關水滸的答題裡,我就說過水滸傳分三類人,一類是想被招安,報效朝廷的人;一類是憎惡朝廷的人;一類是逃避朝廷的人。這三類人都直指朝廷,也就是說當時的局勢,招安重在與第一類人。也就是宋江和吳用這一類人。當然了,最後被招安,也是預算之中的事情,因為晁蓋退位後,上位的就是宋江,宋江是誰?梁山泊一哥。大哥的話,誰敢不聽?而且,身後還有一個足智多謀的智多星吳用出謀劃策,當然會非常順利地走向招安之路。

    李逵且不說他願不願意招安,但他是一定會跟隨宋江的,毋庸置疑他。而魯智深武松阮氏三雄這一群人是屬於第三類,並不是屬於第二類人。他們都是朝廷要犯,殺過人的,犯了重罪之人,恨不得逃之夭夭,遠離朝廷呢!!

    假如我是領導人,比宋江的位置更高一層,也會遵照書中劇情來走,因為在一本非常寫實的書籍裡,所寫之人之事,必定有其道理所在。所以,招安是必然的結局。

  • 2 # 燭影斧聲

    宋江之所以到現在都被人罵,其最大原因就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是說實話,招安是梁山唯一的出路,只有接受招安才有可能為梁山保留下種子。

    很多人覺得梁山人強馬壯,幾次擊退了朝廷的征剿,所以應該爭奪天下。但是如果你把局面放大,就會發現,在大宋面前梁山是如何的微不足道。

    首先看梁山軍的戰鬥力,盧俊義、五虎、八彪、魯智深、武松、石秀、孫立這是最能代表梁山實力的大將,但是這些人除了盧俊義、石秀、史進和穆弘,其他要麼是朝廷降將,要麼曾經做過官,而史進的本事也是從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那裡學的。由此可見,真正撐起梁山戰鬥力的還是出自朝廷的官員,而梁山上的朝廷官員相比於整個大宋來說不過是冰山一角,可見在為將上大宋是遠遠強過樑山泊的。

    其次,梁山之所以屢次挫敗朝廷的圍剿,一來是朝廷將領統兵無方,更重要的是梁山的地利優勢,依託有利地形,展開反擊這才是梁山決勝的砝碼。

    如果梁山不趁著朝廷重視他們的時候接受招安,而真的打出去爭霸天下會怎樣呢?

    梁山的地理位置靠近京城,宋徽宗絕不會容忍這裡出現一支可以威脅到他的武裝力量,到時候再派去圍剿梁山的,很可能就是大宋戰力最強的西軍。在失去了地利,整體戰鬥力再不如對方的情況下,只要朝廷指派的主將不是太菜,不出三個月就可以把梁山的編制打殘,讓他們從此變成流寇,在排軍隊圍剿,相信不用一年就可以將整個梁山軍消滅。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是以歷史上宋江起義的三十六人為原型進行改變和加工的,而梁山的整體戰力是以歷史上方臘起義的規模和實力來進行塑造的。無論是歷史上的方臘起義還是宋江起義,或者是兩者結合,都不可能會取得成功,就看朝廷願不願意徹底將他粉碎,。方臘在江南,隨意維持時間較長,梁山就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其實除了招安和造反,還有一個當時就是像公孫勝那樣隱居,但是梁山上多數的人不經歷一些事,他是不可能急流勇退的,所以即使這是一條出路,選的人也沒有幾個。

    所以,起義全軍覆沒和招安死傷大半,兩害取其輕,招安還是更實際的做法。

  • 3 # 萌二青年

    依照我的個人看法,我認為是不應該接受招安的。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接受招安的結果是梁山人馬損失慘重,108將最後僅僅剩下正偏將佐36人。

    招安之後,朝廷奸臣當道,每次作戰都把梁山人馬當炮灰,攻打方臘時,張叔夜拒不配合,致使梁山人馬在蘇州城外損失慘重,最後攻打杭州湧金門、幫源洞,童貫等又想來搶梁山功勞。在那個昏暗朝廷,梁山人馬結局只有一個,兔死狗烹。

    即使最後所剩36人,也沒有好下場。宋江,李逵飲毒酒身亡,盧俊義喝了摻了水銀的酒而毒發墜淮河而死,吳用、花榮吊死宋江墓前。沒死的幾個人,也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防止他們再聯絡。

    如果他們要是不招安的話,朝廷肯定還會派大軍來圍剿。剛剛開始可能梁山人馬會勝利,但梁山始終在八百里水泊之中,如果朝廷集合大軍圍剿,把梁山團團圍住,梁山最後也會因為彈盡糧絕而被全殲,也許突圍的話,能有一些人突圍成功,可能他們也會隱姓埋名,重新變成一個小老百姓。也有可能像李俊一樣流落到南洋,飄揚海外,了此一生。總之,不招安的結局會好一點。

  • 4 # 瓜子歷史

    我的觀點是應該接受招安的,如果不接受招安只有死路一條,自古以來沒有那個佔山為王有好下場的,你再強大也不可能和一個國家機器抵抗。如果相互抵抗,可能會有短暫的勝利,只要朝廷使勁,你也只能是螳臂當車而已,只有死路一條。

    再有就是招安也是農民起義的一條出路,108將中大部分的兄弟還是希望歸順朝廷的,謀個一官半職的,總比一直當被別人唾棄的草寇來的強。這種招安思想在當時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的,也就只有武松李逵等一些自家兄弟反對招安而已。

    就是從現實功利角度來看,對於這樣的農民草寇來說,招安是做官,是實現夢想的一條大的捷徑,可以快速實現個人和集體利益的最大化,宋江為自己和身後的眾兄弟們著想,最終也還是選擇了招安,不能說他的選擇不對。

  • 5 # 生在北方望江南

    起義的原因是無法保障基本的生存,起義的目的還在於安身立命,當這一目標實現時,接受招安是理所當然的選擇。革命的目標就是為了化解矛盾。

  • 6 # 大眾公說

    如果按照小說裡的梁山是可以不接受招安的,因為梁山兵力還是有的,戰鬥力也很強,山寨大小肯定會為了自己的現有生活努力拼殺,而且當時的宋朝政府軍備還不具備攻打大型的拒險而守的勢力,腐朽的政治下,梁山可以打通附近州府勢力官員,而且朝廷軍力已經贏弱不堪,所以,當時梁山有能力做到不國而國。

  • 7 # 幡然醒悟白翻譯

    個人認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應該接受招安。梁山雖然號稱一百單八將,但很多名不副實。武力出眾的不少,可為將。帥才很少,缺少能統御全軍的人物。梁山一號軍師吳用,格局不夠,只能在戰術層面當個參謀,缺少輔佐明君治理天下的政治眼光。頭領宋江小吏出身,可能在公門中太久了,他所求的只是為梁山兄弟謀求一個光明正大的出路,不再做賊。另外一點,他沒有看到整個朝廷的腐敗,認為只是贓官作祟,就和義和團一樣,扶清滅洋,可是朝廷已經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更像一個組織罷工遊行示威的領導,談判妥協是唯一的出路。最後一個,水滸英雄很多為杜撰的,宋江領導的起義只是小打小鬧,一味頑抗,最後只能滅亡。

  • 8 # 葉青漁

    題外話,中國古代歷史上除了朱元璋是真正由農民登上寶座的外沒有他人,重點在於當時是蒙元統治。

    用不好聽的話說,這是民族與民族的戰爭。

    宋朝的一個核心重點,是以文官集團為執宰核心。說點扯淡又會被噴的話,文官文人更會蠱惑人心。

    用不好聽的話說,梁山還沒有牛到可以逆轉乾坤的程度。

    宋江與吳用這些想招安的人,是因為他們屬於文人底層,自然還是知道大宋朝這個實質核心的,所以想拼命的進入這個階層。

    只是宋江太天真了,文人集團的軟刀子可比武人的紅刀子厲害多了,何況是想要打破他們核心利益的人。連狄青這樣的人物都被嚇的神經過敏,鬱鬱而終。

    為什麼宋朝西北的種家軍、折家軍以及姚家等這些實質上的大軍閥不造大宋的反?真正的天武、捧日、龍衛這些精銳正規軍並沒有傳聞的那麼弱,而是在北方防禦遼、金。

    用不好聽的話說,梁山要嘛接受招安,要嘛就從此亡命天涯。至於奪天下這種事,拋開盧俊義、關勝這些原本就不願意的人,108好漢中有幾個能擔當大任的。

    招安也好,不招安也好。這畢竟是水滸的事,梁山好漢說白了都只是文官制度下的底層可憐人。

    以上所言,純屬無聊所言。

  • 9 # 教育無限好

    我覺得不應該,首先從一百單八將的人員構成來說,在眾兄弟中大多數都是曾經朝廷命官,他們都是看清了當時官場的腐敗,魚肉百姓已成為家常便飯,大多數將領都是對當時的統治者有很多不滿的情緒的,有些甚至對當時的朝廷有仇恨之心的,比如,魯智深、李逵等性格耿直的眾頭領,因為眾多頭領是沒有辦法才上梁山的,終於不用再官場小心翼翼的生存,最起碼在梁山上不用老是受他人的氣,在精神方面得到滿足,況且很多梁山頭領在上梁山之前不少人都是得罪了不少的官員,再看吳用等沒有做過官的,都是閒雲野鶴慣了的,受不了官場的諸多規矩,尤其是像李逵、魯智深等性格耿直的梁山好漢,如若入朝為官,被將給梁山好漢帶來滅頂之災。

    在看看梁山眾兄弟大多數是犯了重罪甚至是死罪的,他們很清楚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只能跟梁山綁在一起,再看看當時的宋朝,國力已經在逐漸衰落,重文輕武,具有很高軍事指揮才能的人很少了,南方加上方臘起義,北方遼國入侵,宋朝已是焦頭爛額了,疲於應對了,當時的宋朝能抽出的軍力來消滅梁山的兵馬是不太可能了,而北宋招安梁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個問題,北宋軍力不足了,希望透過招安來消滅跟自己作對的勢力,又將梁山的兵馬來平定北方遼國的入侵和方臘的起義力量,順便削弱梁山勢力,真是一箭三雕啊。

    在看看梁山的地理位置,雖然不能跟方臘佔領的面積相比較,但是足以供梁山一百單八將以及梁山兵馬的正常軍需。

    而招安後的結果是北平遼國入侵,南定方臘起義,而征討方臘的過程中,一百單八將損失慘重,以及梁山十幾年萬兵馬都戰死沙場,這些兄弟本可以得以善終的,卻因招安而不得善終。

  • 10 # 嘉道文流

    我覺得梁山應該接受招安,原因如下:

    招安是梁山唯一的出路

    當時擺在梁山面前的路無非這三條:推翻朝廷、維持現狀、接受招安。

    推翻朝廷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梁山不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他們之中缺乏出謀劃策的謀士、也缺乏領兵作戰的將領。曾經有道問題就是,把《水滸傳》中的人物放進《三國演義》中是什麼水平?大家都知道,將他們放進三國,那就是個笑話了。梁山眾人根本不具備推翻朝廷、逐鹿中原的實力。

    維持現狀也不是長遠之計,《水滸傳》中給梁山開了主角光環,因此他們能戰勝朝廷的數次討伐。但是捫心自問,真要是朝廷大軍壓境,他們有可能戰勝嗎?就算僥倖戰勝了一次兩次,但是長遠來看,梁山必敗無疑。朝廷僅圍而不攻,就能把梁山給活活耗死。

    剩下的,就只有接受招安這一條路可走了。雖然這條路前途未知,但是最起碼是受到朝廷的認可了,自己不用再揹負賊寇的罵名。按宋江的話講,就是可以封妻廕子。你自己可以被人罵為是反賊,但是你總不能讓你的家人後代一起跟著你揹負罵名吧!

    招安是梁山內部的主流思想

    在梁山上,真正反對招安的,只是極少數人,梁山主流思想還是贊同招安的!

    首先,宋江、吳用、盧俊義等梁山政治局常委都是主張招安的,你下面的人反對也沒用;其次,梁山上有一大批原來朝廷的降將,比如關勝、呼延灼、楊志等等,這些人出於一時無奈,才暫時委身於梁山的。宋江勸降時說以後可以招安,他們才乖乖上了梁山的。假如宋江說咱們以後不招安了,他們肯定第一個跟宋江急;

    第三,梁山上最大一部分人,這批人和朝廷並無深仇大恨,如果現在給他們一個步入仕途的機會,他們肯定也是要的。這就好比現在給你兩個選擇,一個是公務員,一個是通緝犯,你願意選擇哪一個?

    梁山最終的悲劇,原因不在於招安

    梁山上的許多人,他們的悲劇都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比如晁蓋、吳用,放著好端端的日子不過,非要去劫生辰綱。他們最開始的路都已經走錯了,所以註定了日後的悲劇。再比如林沖,他是想好好過日子的,但真是被步步緊逼。不過林沖既然選擇反抗,為何不去尋找方臘這種起義隊伍,偏偏選擇梁山這種不成氣候的小犯罪團伙?選擇不對,只能跟著受窩囊氣。

    所以梁山眾人悲劇的根本原因,每個人不盡相同,但並不是僅僅因為招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椰子砍哪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