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樓萌主
-
2 # 魚包同學
謝官方邀。現代歷史的普遍觀點是,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但是此戰對於曹操的影響究竟是什麼,究竟有多大,本文和大家共同探討和學習一下。
208年,這一年官渡之戰已經八年之久,曹操大軍南下,不費兵戈而豪取荊州,此時,天下十三州,曹操獨佔其九,剩下的四個州由馬超、韓遂、劉璋、張魯、劉備、孫權、士燮等分處。
一時曹操志得意滿,橫槊賦詩,何其壯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只待橫掃江東,一統霸業就盡在眼前,誰知諸多原因之下,赤壁大戰失敗而回,如果忽略短暫統一的西晉,中國南北合一的歷程竟然被延長了三百年。
赤壁之戰的發生地,具體發生過程,現在史學界仍然爭論不休,堪稱史學界的“赤壁鏖兵”。赤壁大戰本身是軍閥混戰的產物,也沒有正義與否一說,對於百姓來說,在哪方勢力統治之下,區別不大,可是對於曹劉孫來說,意義重大,接下來我們詳細討論一下對於曹操的影響。
第一,赤壁之戰後,曹操再也沒有了統一天下的雄心208年的赤壁之戰後,曹操已經五十餘歲了,用他的話說已經是“烈士暮年”了,晚年的曹操再也沒有了統一天下的雄心了。
這個時期,曹操不得不承認,一統天下的偉業只能交給後人去完成了。此後無論是漢中與劉備爭鋒,還是合肥與孫權切磋,都更像是比武的“點到為止”,而不是生死相搏。
“親率精銳步騎五千人,軍隊人銜枚,馬勒口,夜襲烏巢”,這樣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鬥方式,曹操再也沒有考慮過,對於勝利,對於統一,他在意的事情變成了“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的身份,變成了“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特權。
曹操的歷史角色在赤壁之戰後,從周公旦變成了周文王。
第二,曹魏集團再也沒有成功的建立一支水軍劉表養了十八年的荊州水軍,黃祖和孫權戰鬥十餘年的強大荊州水軍,那個時代唯一可以和東吳匹敵的荊州水軍,在赤壁一役灰飛煙滅。
208年,曹操曾在玄武池訓練水軍,我們可以把這算作曹操統一南方意願的具體體現,可是赤壁戰敗後,曹操再也沒有訓練過水軍,他可能內心中已經開始承認,北人不善於乘船,不擅長水戰,即便自己如何花錢花時間,也無法訓練出自己曾經見識過的周瑜水軍。
此後長江上再度出現一支強大水軍的時候,不但曹操已死,甚至連魏國都一去不返了。
第三,曹操心目中唯一的對手劉備,得以野蠻生長即便在文章的開頭,我們已經歷數了赤壁之役前的幾大割據勢力,可是在曹操心中,真正的對手就只有劉備一人。曹操大軍浩浩蕩蕩席捲南下,也只為梟下劉備的首級,可是赤壁之戰後,劉備卻反而開始坐大。
赤壁之戰是劉備一生事業的轉折點,這距離劉備慨嘆“髀肉復生”一生漂泊,未能建功立業,也僅僅數年。赤壁之後,劉備開始奪荊州,襲益州,奪漢中,漢中爭鋒時,曹劉再度相見,劉備終於不是四處漂泊的客將,而是能夠和曹操分庭抗禮的諸侯。
行文的最後,我本應簡單做一些評價,可是有一位曠世偉人已經作出了評價,我就直接引用於文末——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
3 # 大飛熊騎士
對曹操是有影響的,不僅初步奠定了三國格局,也讓曹操停止了擴張,影響了日後的夷陵之戰。
第一,停止了南侵。
赤壁之戰後,曹操停止了南進之路,轉攻為守。
第二,丟城失地。
赤壁後,曹操佔領了荊州北方地區,其他地區被孫,劉瓜分了。西北方,夏侯淵戰死,漢中,上庸被劉備佔領。
第三,反曹勢力興起。
赤壁之戰後,許昌,汝南群盜峰起,都自認為關羽的支黨,包括孫狼等都準備迎接關羽北上。曹操一度想著遷都。
第四,劉備的鼎峰。
赤壁之戰後,曹操無暇南顧,劉備趁著曹操新敗,入住四川。那時候,劉備擁有益州,益州門戶漢中,上庸,大部分的荊州等地區。
第五,夷陵之戰。
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向孫權借下荊州,但是地盤卻都是孫權的上游,對孫權構成極大的威脅。這讓曹操和孫權成了暫時的盟友,坑了關羽。所以,赤壁之戰也為夷陵之戰做了伏筆。
-
4 # 蘑菇頭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這個時期很像中國近代的民國時期的軍閥混戰一樣,那些軍閥們也都特別的無知。特別是摧殘文化的劊子手,這一點東漢時代的諸侯紛爭之類也就很相近了。
在三國時代的赤壁之戰對曹操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據史料記載,當時曹操在赤壁之戰的總兵力達到30多萬。而孫劉聯軍總共加起來大概也就3.5萬到5萬,孫權方面投入的也就3萬多。所以在這種兵力差距懸殊的情況下。導致了曹操在戰略心理上的大意,以至於失敗告終。
這一場戰役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之一,那麼赤壁之戰的失敗對曹操有哪些影響呢?赤壁之戰之後,改變了曹操兵力太多而不可戰勝的戰爭局面,也是之後三國局面形成的分水嶺。
-
5 # 星辰小故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聯合東吳孫權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史稱“赤壁之戰”。赤壁之戰的失敗,對曹操的影響是很大的。
首先,在赤壁之戰前,曹操可以“挾天子以令”,在政治上是漢朝統治者的正統執行者,可以向天下臣民發號使令,其他大臣基本沒有這樣的實力和影響力。赤壁之戰後,他的影響力下降了,其他諸侯一看曹操失敗了,就不是很服從他的指揮了。
其次,赤壁之戰前曹操擁有的軍隊很強大,打敗袁紹統一北方,穩定了西涼局勢,之後降服劉表,控制了荊州,可以說他有統一天下的實力。赤壁之戰失敗,曹操從長江上游撤退後,就再也沒有組織過如此規模的南征了。最終也沒有實現其統一華夏的政治抱負。
第三,赤壁之戰前,曹操是諸侯中的老大,基本上沒有誰能與其對抗。劉備是一直被曹操追著跑的,沒有多少實力,孫權所在的東吳地盤也不大,並且如果被曹操佔領江夏,就面臨著被滅掉的危險,實力同樣也不大。在赤壁之戰後,隨著曹操的影響和實力雙雙下降,劉備終於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孫權一個勁地搶地盤、擴人口穩固自己的家園,至此三分天下成定局,曹操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只能抱憾而終了。
-
6 # 中原一哥
導語: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指出:三足鼎立之勢,只是這場戰爭來的早了點--赤壁之戰--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那麼這場戰爭給曹操都有什麼影響,對於現在我們又什麼深刻教育意義呢?
直接影響
赤壁之戰對曹操的直接影響是阻止曹操一統天下,促成三足鼎立後,自古以來都有得中原著得天下,曹操佔據中原廣大地區,加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局勢,歷史證明只是延緩了統一時間。
間接影響
一、不能高估自己、不能自傲。官渡之戰可以看出,曹操謙虛謹慎,能接納能人之言,取得最終的勝利,這全在於用人之道,反觀赤壁之戰,曹操的表現,自我膨脹等。二、任何事都不是輕而易舉的。赤壁之戰前曹操佔領荊州大部分地區,在得天獨厚的條件下,不是穩紮穩打,以蠶食鯨吞打敗孫權(歷史證明可以繞道打),妄圖用荊州投降的水兵一舉拿下東吳。
三、不用自己擅長的兵力。北方兵,擅長騎兵、步兵、淄種武器、攻城利器,對於北方的旱鴨子來說,水戰無疑是自尋死路,擅長的一切等於零。赤壁之戰對於現在的影響
當你仕途或者經商一帆風順時,要知道禍患也隨著而來,做為領導者任何時候都要居安思危,有危機感,不能驕傲自大,自我膨脹,聽不見別人的意見,一定要謙虛謹慎。
做自己擅長的事,在擅長的領域發揮自己的特長,用自己的特長為自己創造財富,對於自己的不懂的,不輕易下手。失敗就是失敗了,勇於面對錯誤,承擔責任,學會在失敗中總結,成功離你不遠。
-
7 # 知常容
我發現三國的問題都有一種興奮感,因為不需要查資料。但是我發現我能回答三國問題越來越少,因為大部分都回答過了,所以第一個反應是去翻一翻,有沒有回答過,幸好這個問題沒有回答過。
赤壁之戰跟官渡之戰一樣都是以少勝多,同樣的敗方實力沒有多大損失,曹操還是擁有不可戰勝的實力,當年袁紹同樣擁有曹操不能戰勝的實力。
赤壁之戰對於曹操來說是什麼呢?就代表曹操的勝利步伐到此止步,也代表著整個大戰略出現了錯誤,從北方一直往南方平推的方式是不適宜的。所以後來曹操創立了新的戰略大迂迴戰略,這個大迂迴就是先平涼州,然後取漢中,拿下巴蜀,最後兩面夾擊,拿下東吳。
這種戰略成了後世的經典,北方建立的政權,統一全國的方法,基本都是這樣走的,包括45年之後的三年大戰實施的大戰略,你仔細去看一下也是大迂迴。赤壁之戰意義在於江東有能力自保,僅僅是自保,這也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初步的輪廓,曹操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唯一機會。
為什麼說曹操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唯一機會?因為時間不等人,已經開始老了,如果他的時間足夠長的話,大迂迴戰略還是能統一全國的,這個戰略最後被東晉完美的實施了。
-
8 # 剛剛圖774
從表面上看,赤壁之戰只是一場普通的戰役,但是卻是曹操對整個大局調整戰略的轉折點!也是奠定了三足鼎立之戰。
在此之前,曹操不斷用兵,徵呂布、滅袁術、打袁紹……即使偶爾有戰敗,但是從來沒有像赤壁兵敗一樣損失慘重,因為赤壁之戰可是全軍覆沒啊!曹操也意識到,統一的時機還沒有到,不能夠再窮兵黷武了。
所以曹操退回北方後轉變了方略,對南方以防守為主,在北方實行屯田策略,恢復生產發展。另一方面,曹操回到北方後進一步加強了自己的威勢,進封魏公、魏王,並消滅了漢中張魯、西涼馬超。
而對於孫權、劉備,爭取到了發展的時間。孫權利用時間鞏固了內政,清理了境內山匪盜賊,並向南發展了很大的一塊地盤。
而劉備,爭取到了攻取西川的時間,劉備的勢力範圍連跨荊州、益州,盛極一時。
正如諸葛亮隆中對所說,曹操坐擁中原,連兵百萬,誠不可與之爭鋒…待天下有變,可舉兵北伐,一師出荊州、一師出益州。但是劉備、諸葛亮等了一輩子,都沒有等到中原有變的日子,所以劉備諸葛亮的蜀漢勢力一點兒一統天下的機會都沒有!一統天下的兵馬只能由越來越強大的中原兵馬。
-
9 # 朱洪海
赤壁之戰之前,曹操志得意滿,天下大半已經收入囊中,我們講逐鹿中原,在曹操之前的中國歷史,無論是秦滅六國,還是劉邦項羽楚漢相爭,還是劉秀中興漢室,包括商、周兩朝代的奠基,決定性的戰役都是發生在中原地區,一旦中原初定,基本上也就大局已定,隨後逐步經略江南及其他偏遠地區即可平定天下,江南力量登上舞臺改變中國歷史程序,赤壁之戰是第一次。
設想如果曹操贏得赤壁之戰,勢必大軍跨江南下,此時孫權的軍事力量已經崩潰,無力再戰,而作為孫劉聯手配角的劉備集團本身實力並不大,並且連敗於曹兵,自然也無實力抵抗。那麼經過漢末短暫的諸侯混戰後,中國重新統一是大機率事件。
但是赤壁之戰曹操大敗,暫時失去攻擊能力,孫權、劉備不失時機地發展、壯大了各自的實力,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中國陷入分裂、混戰的命運不可避免,如果不算中間短暫的西晉時代,直到幾百年後,一個統一的中國才重新出現。
混戰的直接受害者就是黎民百姓,無法計數這幾百年間有多少死於非命,但是華人口從漢代的五六千萬人口降到三國時期的八百萬,可以想象得到那些悲愴場面。
此外,儘管曹操已經能左右漢獻帝的命運,先一生殺董貴人後殺付皇后,但是終其一生未稱帝,這是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他的選擇,但是如果他贏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再完成統一的霸業,他還會以魏王的身份告別人生?
所以說,赤壁之戰這一仗,對曹操對中國的影響都是顯而易見的,也正因此,赤壁之戰才會被後人屢屢提及,因為它的歷史地位太重要了。
推遲了中國統一的時間
稱帝
回覆列表
對曹操來說,赤壁之戰影響不是很大,更重的是朝廷內部,擁漢派和擁曹派的對立,他急需整頓許昌內政,無暇南顧,另兩方合起來與他維持均勢,他對任一方擁有絕對優勢,自留給後代來處理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