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勇敢影片剪輯
-
2 # 火火
漢武帝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高祖劉邦的曾孫;
長沙王劉發是漢景帝劉啟第七個兒子,就是劉徹的哥哥;
而光武帝劉秀是劉發的後人,所以劉徹和劉秀都為漢高祖劉邦的後人,劉徹為劉邦的第三代後人,劉秀為第九代後人。
1、劉徹
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漢武帝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
在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由官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並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設立太學。
對外,漢武帝採擴張政策,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北韓、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闢西南夷。此外,還有創設年號、頒佈太初曆等舉措。
但他崇信方術、自奉奢侈,兼以窮兵黷武,引發統治危機,晚年爆發巫蠱之禍,後因對外擴張受挫而頒《輪臺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
2、劉秀
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省棗陽市)人。東漢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九世孫。
西漢建平元年,生於陳留郡濟陽宮。適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亂。作為漢室宗親,隨兄劉演起兵於南陽郡,號“舂陵軍”。
更始三年(25年),公開決裂更始政權,即位於河北鄗縣南千秋亭,尊奉漢元帝為皇考,光復漢室,定都於洛陽。
經過長達12年統一戰爭,滅亡河北、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勢力,結束農民戰爭、軍閥混戰與地方割據局面。平定動亂之後,勵精圖治。
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飭官風吏治,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休養生息,恢復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開創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擴充套件資料:
1、漢武盛世:
漢武盛世時期,文學、史學、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等方面,在這一時期都有相當程度的發展。漢武帝身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時代所產生的政治思想與規劃,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漢武帝時代,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的鞏固,漢文化的主流形態基本形成,開啟了中國文明富強的序幕。漢武帝時代的政治體制、經濟形式和文化格局,對後世留下相當重要的歷史影響。
2、光武中興
光武中興或稱建武盛世,指的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
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採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發展社會生產,緩和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
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恢復和發展經濟。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對功臣賜優厚的爵祿,但禁止他們干政。
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書的尚書之權,全國政務經尚書檯總攬於皇帝,在地方上廢除掌握軍隊的都尉,遣散地方軍隊,廢除更役制度,簡政減吏,裁併400多縣;
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曾頒佈釋放奴婢詔令,規定殺奴婢者不得減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為庶人,廢除奴婢射傷人處極刑的法律。
恢復西漢較輕的田稅制,實行三十稅一。組織軍隊屯墾。放免刑徒為庶民,用於邊郡屯田。下令度田、檢查戶口,加強封建國家對土地和勞動力的控制。
文化上還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
3 # 最愛肉丸子先生
對於瞭解兩漢歷史的都知道,西漢和東漢各都有一個“武”帝,一個是漢(孝)武帝劉徹和漢光武帝劉秀,那麼他們倆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先來講講漢武帝劉徹和漢光武帝劉秀二者為何得“武”諡號?記得初中學習歷史的時候,對劉秀的“光武帝”帝號的理解是“光復漢武帝”基業,所以才會被稱為“光武帝”的。
從《諡法解》的方面來解釋的話:
光——
“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這與劉秀的功績和個人品格是相符合的,在政治上劉秀平定動亂,光復漢朝,勵精圖治,恢復經濟、優待功臣,在文化上,他興儒學以“仁”待人,他的時代被後世盛讚為“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武——
“剛強直理曰武;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威強睿德曰武;除偽寧真曰武;威強恢遠曰武;帥眾以順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剛強以順曰武;闢土斥境曰武;折衝禦侮曰武;除奸靖難曰武;拓地開封曰武;肅將天威曰武;安民和眾曰武;克有天下曰武;睿智不殺曰武;恤民除害曰武;赴敵無避曰武;德威遐暢曰武。”
漢光武帝劉秀的“武“主要表現在“克定禍亂”的平定戰亂,克定天下上面;而漢武帝劉徹的“武”主要體現在“威強睿德”、“威強恢遠”和“闢土斥境”等開疆闢土,驅除外患上面。
那麼兩位“武帝”是什麼關係呢?先來講個漢武帝老爸漢景帝劉啟的小故事,眾所周知漢景帝是個比較好色的君王,其姐館陶公主經常給他物色侍妾,不知道其寵妾程姬是不是館陶公主物色的。在劉啟還是太子的時候,有一次準備召程姬侍寢,此時程姬因月事不能侍寢,又不想失去太子爺的恩寵,於是就李代桃僵,將自己的侍女唐兒打扮好,送給漢景帝進行侍寢,春風一度生下了第六子劉發。
由於唐兒出身卑微,一點不受寵,母卑則子亦卑,劉發也備受冷落,劉發被封在溼貧的地方為長沙王。正式陰差陽錯的臨幸,讓漢王朝有延續了近兩百年。
根據《後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第一上》記載——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出自景帝生長沙定王發。發生舂陵節侯買,買生鬱林太守外,外生鉅鹿都尉回,回生南頓令欽,欽生光武。”
可見劉發的次子劉買被漢武帝封在零陵郡泠道縣的舂陵鄉(在今湖南省寧遠縣柏家坪鎮)為舂陵侯;舂陵侯的爵位由其長子劉熊渠繼承,次子劉外擔任鬱林太守;劉外之子劉回擔任鉅鹿都尉,劉回則生有劉欽、劉良、劉歙三子,其中劉欽之三子為劉秀。
漢武帝劉徹是劉啟的第十子,劉發的弟弟,劉秀在西漢不過是個旁系宗室,根據“推恩令”的原則,劉秀父親劉欽只不過是南頓縣令,其叔父劉良也只是蕭縣的縣令,不過這些漢室的宗親還是能領到朝廷分發的微薄祿米,生活也算得上無憂。
等到王莽篡漢,這些個南陽宗室一下子從皇室米蟲變成了一介布衣平民,劉秀年輕的時候也比較善事隴畝,其兄長劉縯經常取笑他,將他比做劉邦的兄弟劉喜。
如果非要定義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的關係的話,那就是都是劉邦的後裔,劉秀的六世祖劉發是劉徹的哥哥。
劉秀其實自認漢武帝的玄孫漢元帝為父,其關係又進一步了作為漢皇室的旁系,打著中興漢室的旗幟,卻無承繼皇位的名分,為了讓自己能“名正言順”,劉秀將問題拋給大臣討論,君臣商討下來,最終下詔——
“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親廟,宣、元皇帝尊為祖、父,可親奉祠,成帝以下,有司行事,別為南頓君立皇考廟。其祭上至舂陵節侯,群臣奉祠,以明尊尊之敬,親親之恩。帝從之。是時宗廟未備,自元帝以上,祭於洛陽高廟,成帝以下,祠於長安高廟,其南頓四世,隨所在而祭焉。”
劉秀最終尊漢宣帝為祖父,漢元帝為父親,漢宣帝為漢武帝的曾孫,那麼這麼算來劉秀在法統上就是漢武帝的來孫。
-
4 # 澳古說歷史
劉秀,東漢開國皇帝,諡號光武皇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諡號孝武皇帝。
這兩位皇帝都是劉邦的後代,死後的諡號也都帶有“武”,可謂是淵源甚深。但是實際上,他們之間的真實關係早已出了五服之外,幾乎已無多少的血緣關係。當然,從法統上來說,劉秀和劉徹的關係還是蠻深的。
首先真實的關係。劉秀是劉邦的耳孫,也就是九世孫。他的父親劉欽是舂陵節侯劉買的曾孫,長沙定王劉發的玄孫,也就是說劉秀是長沙定王劉發的來孫,也就是五世孫。
劉發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六子,也就是說劉啟是劉秀的烈祖父,劉秀是劉啟的晜孫。
而武帝劉徹則是劉啟的第十子,那劉發就是劉徹的哥哥,也就是說劉秀是劉徹的侄來孫,而劉徹就是劉秀的伯天祖父。可以說從真實的關係來看,劉秀與劉徹的關係僅僅就只是同宗同族的關係,幾乎已無血緣關係。
但是如果按照法統來說,劉秀確是劉徹的直系後裔。劉秀即位後,為了表示自己是大漢正統的身份,他就尊奉漢元帝劉奭為父。也就是說自此之後,劉奭就是劉秀的父親。而劉奭就是漢宣帝劉詢的兒子,也就是劉秀是劉詢的孫子。
而劉詢是劉徹的曾孫,也就是說劉秀就是劉徹的來孫,也就五世孫,而劉徹就是劉秀的天祖父。當然劉秀是劉徹的玄孫只是名義上的,而非事實。
-
5 # 歷史在記錄
漢景帝與程姬的侍者唐兒(即唐姬)生長沙定王劉發。劉發,生舂陵節侯劉買。劉買,生舂陵戴侯劉熊渠和鬱林太守劉外。劉外,生鉅鹿都尉劉回。劉回,生南頓令劉欽和劉良。劉欽,娶樊重女樊嫻都,生長女劉黃、次女劉元、長男劉、次男劉仲、三男劉秀、三女劉伯姬。
-
6 # 小妖精小姐
雖然都姓劉,但是位面之子光武帝劉秀與疑心病重的漢武帝劉徹關係不大,血緣關係很薄弱。
劉秀的爺爺的爺爺是漢武帝的兄弟,他們的血緣關係出五服了,只能說他們都是漢景帝劉啟的血脈吧。
劉秀的諡號也是武,因為他和哥哥在王莽奪位,天下大亂的時候加入綠林,擁護更始帝劉玄。後來刀光劍影,金戈鐵馬,親哥哥被殺,他只好自己立起來,因為他有漢室血統,先後娶了陰麗華、郭聖通為妻,自己上前線打仗也很英勇。他帶兵運氣還特別好,有次他帶領兩萬人被對面幾十萬人懟了,眼看快要輸了,天降隕石正好砸在敵軍主力部分,劉秀躺贏,所以說他是位面之子,非自然死亡的話還真死不了。
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的開國君主,有勇有謀,打仗首當其衝,“武”字用的恰當,這個“武”是他自己打出來的天下。
漢武帝劉徹生在西漢最好的時候,經過爺爺和父親“文景之治”國庫充盈,他又有衛青、霍去病等良將輔佐,把匈奴打得南下不敢牧馬,是西漢王朝武力的鼎盛時期。劉徹的“武”是他北擊匈奴,對大漢的子民功績。
回覆列表
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是西漢景帝的兒子——也就是漢武帝的兄弟,長沙王劉發的後代。劉邦生漢文帝,漢文帝生漢景帝,漢景帝生長沙王劉發,劉發生舂陵侯劉買,劉買生鬱林太守劉外,劉外生鉅鹿都尉劉回,劉回生南頓令劉欽,劉欽生光武帝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