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蜜蜂文學
-
2 # 煙花三月是隻貓
要知道古人起名的講究,就要先搞清楚古人的“名”、“字”和“號”到底是怎麼回事。
古人的“字”、“名”和號是怎麼回事?古代時,小孩剛一生下來,是沒有名字的,要等到小孩100天的時候,由父母,當人主要是父親給孩子起個名,有了名了,父母叫孩子也就有了稱呼了。別的長輩見了孩子,也就可以稱呼了。
古人的這個名,主要是由父母長輩來稱呼的。當然和現在一樣,“名”也寄託著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或者美好祝願。
古人的“字”一般是孩子成人的時候給孩子起得。為什麼孩子都成人了。還要給孩子取個“字”呢?這個和咱古代的禮儀有關係。小孩成人之後,就要走向社會了,孩子的社會交往就大了,那麼,和這個孩子平輩的人,就要叫這個孩子的“字”,如果叫他的名,顯然是不禮貌的,因為名是讓長輩和上級叫的。
男孩子在自己成年禮“加冠”禮的時候,就獲得父母給起得“字”,而女孩子在成人禮“及笄”禮的時候,獲得父母給的字。古代的女子是有字的,比如漢代的蔡文姬,名琰,字文姬。班昭,字惠班。
有了“字”的女孩子,那是說明“名花有主”的意思。比如《紅樓夢》裡,賈寶玉見到林黛玉,問黛玉的”字“,黛玉回答還不曾有”字“,這裡面有意思,沒有字,就是還沒有訂婚的意思。成語”待字閨中“就是這麼來的。,
字也不是胡亂起一個。一般來說,“字”是對名的意思的延伸。也可以是相對。比如,杜甫這個名字,“甫”這個字就是“美好,有文采”的意思。他“字”子美,就是對“甫”的解釋。又如韓愈,名“愈”,就是前進的意思,所以他的字就是“退之”,一進一退,就剛好符合中庸之道。
另外,自己稱呼自己的時候,要稱自己的名字,表示對對方的尊重。比如特別有名的、《出師表》,諸葛亮稱呼自己的時候就是“臣亮言”,就是表示對劉禪的尊重。
古人的號,都是自己給自己起的,一個人可有幾個,也可以一個都沒有。那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給自己起的,可以表明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性格特點,也或者生活經歷有關。
比如歐陽修,有兩個號“六一居士”和“醉翁”。“六一”是從他的愛好琴棋書畫和茶、酒這個方面說的。而“醉翁”則是指他曾經被貶滁州醉翁亭。
李白的名、字和號的分析李白的名字來歷有一個故事。
就是李白的堂叔李陽冰的《草堂集》序中說:
“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範傳正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中寫道:
“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複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鹹取所象”
這兩個記載說明了李白這個名字的來歷;因為李白的母親生李白之前,李白的父親在李樹下決定恢復自己的李姓,然後李白的母親還夢到了“長庚“也就是太白金星,所以李白就叫李白,字太白。至於“青蓮居士”則是自己給自己命名的,也沒有什麼,就是自己故鄉的名字,李白生活在四川江油縣,青蓮鄉。
-
3 # 崇陽37
一、古人的名、字、號。
姓名學是中國的國粹,淵源於中國古代諸多先賢的哲學思想。古人的名,是在嬰兒出生3個月的時候父親給取的,而男子到20歲加冠禮的時候還要取字,女子到15歲結髮加笄的時候也要取字。名和字一般都是有關聯的,最常見的就是名和字為同義或近義的關係。例如李白,字太白;諸葛亮,字孔明。古人在名和字之外,還有號。號一般是自己取的,也有少數是後來由別人贈與的。如李白,號青蓮居士;蘇軾,號東坡居士。
二、取名的講究(習俗)
孔子曾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蘇東坡也說,“世間唯名實不可欺”,都道出了姓名對人的重要性。因此,取名之事實乃人生之大事,輕視不得。所以,在民間取名有很多講究(習俗),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節令法:根據孩子出生時的節令與花卉取名。如春花、夏雨、蘭貞、雪梅等,常見於女性。
地名法:如沈申(上海)、袁晉(山西)、黃雲生(雲南)等。也有從祖籍及出生地中各取一字,綴聯成名,主要是紀念為主。
盼子法:父母連連產下女嬰,盼子心切,便會在為女兒取名時用一些諧音字,如根(跟)弟、玲(領)弟、招弟、盼弟等。
抱子法:夫婦膝下無子,從外地或外姓抱養一個孩子。此類孩子的名字中,常有一個“來”字,如來寶、來嬌等。
體重法:魯迅的小說《風波》中描繪:“這村莊的習慣有點特別,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歡用秤稱了輕重,便用斤數當作小名。如“九斤老太”,這是流傳在浙東民間的一種特殊取名風俗。
排行法:兄弟取名,其上字或下一個字相同,叫排行。如我們熟悉的《水滸傳》中的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五行法:根據五行缺行取名。舊時民間取名,要請算命卜卦者推算小孩的“五行”和“八字”。假如某人命中五行缺少某一行或二行,那就得用缺行之字,或用缺行作偏旁的字取名補救,否則孩子會命運多舛。如魯迅小說《故鄉》中閏土名字的由來:因為他是“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
-
4 # 愛豆2老者也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古人起名大有講究,首先姓氏為名之首,其父李客,李為唐王之族姓,名白是父母所命之名,白栺此子面板與像貌潔白而俊俏,喜愛之意。字為太白,其母懷孕將生白之夜夢見天上太白金星入懷,可能是長庚星降世,故為太白。號為自已用的,李白故鄉在四川江柚青蓮鄉,低頭思故鄉,自命號為青蓮居士。古人起名是十分講究的,根為姓氏,名為父母長輩所賜,字大都乜是父輩命名,只有號為自已用之。
-
5 # 三輔客
一般人先有明,後有字,字是對名意思的延伸,比如袁術,術是“路,途徑”的意思,所以他的字叫“公路”,但李白可能比較特殊,生下來面板潔白俊美,應了其母懷孕時的太白金星入懷,所以取名“白”,後來字也取“太白”既是對名意思的延伸,又紀念了太白入懷之事,號自然是因出生地江油青蓮鄉而來的。一般窮人家庭不講究,取名也隨便,甚至按順序隨便起名,不取字,更無號,比如漢高祖,就沒有字號,他的字也是四十多歲以後為了體現身份才取的,李白為大唐國姓家庭,字自然是必不可少。
-
6 # 文藻巧翁
李白,“謫仙”雅號的來歷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年青時就才華橫溢。他剛到長安時,老詩人賀知章到旅舍看他,讀到他的《蜀道難》一詩,再三擊節稱讚,並給他起了“謫仙”的雅號。當時兩人越談越投機,賀知章當場解下佩在身上的“金龜”(當時高階官員的特殊佩飾)換酒,與李白邊喝酒,邊暢談。後來,這一“金龜換酒”的佳話一傳開,李白的詩名也就更響了。
-
7 # 流溪文學
古人取名分為:名、字、號。“名”是姓名,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母起名。“字”是男子20歲舉行成人禮加冠時取的名字叫做“字”,一般古人取“字”最常見的方法是名與字含義相同或相近,起到彼此解釋相互呼應的作用。如:諸葛亮,字孔明,他的名字“亮字與明”意思十分相近,使人看到字就能想到名。“號”是:使用者本人自己起的名字,類似於現在的筆名或藝名。封建社會中的中上層人物,尤其是文人志士,都喜歡給自己起個“號”。號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如:“鬼谷子”,“盧醫”(扁鵲)等。
回覆列表
所謂“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號以寓懷”,此三者包含著個人的全部品格。這裡筆者分別說下名、字、號供大家閱覽。
“名”:
聖人孔子經典名言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每個人的名都將跟隨他一生,因此取名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視的事,為了給人命名的慎重,春秋時代還講究“命名之道”。
關於古人取名的原則,《左傳·桓公六年》寫得明確:“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信,指的是人與生俱來的一些標記和特點,比如某種特殊形狀的胎記,與眾不同的長相等。《紅樓夢》中賈寶玉因含玉而誕,故名為“寶玉”,當然這有神話的色彩。
義,指的是某人出生時伴隨的祥瑞現象。
象,是以相似之物來命名。孔子名“丘”,因為他生下後頭頂是凹下去的,即所謂“圩頂”,父親便以此為他命名。
假,是指假託萬物之名。孔子有了兒子後,魯昭公送給他一條鯉魚,於是他就給兒子取名“鯉”,遵照的就是“取於物為假”的原則。
類,指的是可以取與父親相似的名字。
此外,古人還提出了取名需避開的六條禁忌,分別是: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
如果人名與這幾樣東西重名,會造成諸多不便。
晉國的僖侯名為“司徒”,宋武公名“司空”,就廢了司徒、司空這兩個官名,而魯獻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廢了具、敖兩座山的山名。
從宋朝開始,取名的講究就更多了,家族輩分、生辰八字、生肖屬相等都納入了考量的範圍。
古人的名字中,流淌著家族的血脈傳承,寄託著長輩的殷殷期望,象徵著人的身份、地位,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重要依託。
“字”:
古人的“字”是“名外之名”,字數上可以取1-2個字,大多數情況下,字的選取與名有一定的聯絡。說起名與字的關係,大約有以下幾種:
並列式,也就是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是並列的關係。比如,屈平,字原。古語中“廣平曰原”,所以兩者意思相同。再比如,孟軻,字子輿。軻、輿在漢語中都表示車的意思。
輔助式,是說字的意思和名相近,但不完全一樣,可以互為補充。比如陸機,字士衡。機、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相輔相成。
矛盾式,即字和名兩者意思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則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
補充式,意思是字與名意思相順承、互為因果或可以用來解釋名,比如趙雲,字子龍。
因果式,《周易》說:“雲從龍,風從虎。”屬於同在一句話中,意思相順;而於謙,字廷益則來自《尚書》的“謙受益”,兩者互為因果。
引申式,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是對白字意義的延伸。
而且,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並非男性的獨佔。《紅樓夢》中賈寶玉問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無字。”這一方面說明黛玉還未到十五歲,也未婚配,不到取字的年齡,另一方面也說明古代女子是可以取字的。
“號”:
相比名和字,古人別號的選取顯得更加自由,無論是字數、個數還是字詞的選用,都沒什麼限制。
上文說過,別號一般是文人雅士之間用來互稱或自稱的,多寄託主人的情懷、品格、興趣愛好和生活經歷等,是人生追求的體現。
比如蘇軾號“東坡居士”,居士表明他信仰佛教,而他曾在黃州城東打理過一片荒地,“東坡”就是那片荒地的代稱。
有時候,也可以用人的官職、故鄉等為號,比如王維的號“王右丞”,柳宗元的號“柳河東”。帝王、士大夫等死後還被冠以“諡號”、“廟號”,也是別號的一種。如“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之類。
古人的名、字、號中,包含著他們的文化意蘊、生活態度。
瞭解了這些講究,閒來無事時,可以為自己取個別號,不僅怡情養性,更在方寸之間,自成雅趣。
傳統華人的名、字、號講究頗多,既體現了泱泱大國的文明禮儀,也展示了古人生活多彩豐富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