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求圓4
-
2 # 蝸居齋主人
專制國家家天下的接斑人遇上既無治國之能而又好大喜功如魏惠王者,欲挾先輩餘威窮兵贖武,又所用非人未有不破國亡家者!
-
3 # 王鐵堯
魏國在用人上出了大問題。
文侯時代,用吳起為西河守。
吳起在魏三十年,文侯未用之為相,可見其見識不足。
自吳起奔楚,公孫鞅奔秦。
楚秦強,魏代衰。
魏之敗,勢也。
-
4 # 用易3化
魏文侯治國有方,魏武侯征戰有功,為何魏惠王把一手好牌打稀巴爛?這問題問的......我幾乎無言以對,魏文侯治國有方,魏武侯征戰有功,魏惠王把一手好牌打稀巴爛。事情你都定性了,然後問為什麼,你是要炫耀還是邏輯思維......?姑且按你認定的為史實來考慮,原因只有一個,春秋以爭霸為主的思想在戰國初期仍然影響著各諸侯國,沒誰產生一統天下的心思,所以對於武侯,惠王來說前方已經沒有了路,因為這樣的思想心性認知所指導下的行為自然就會導致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發生。
-
5 # 寂寂無人
魏惠王是春秋戰國時期魏國的第3代國君,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於前319年卒,魏惠王在魏國鼎盛時期即位,擁有廣闊的領土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是當時諸侯中的超級強國,但這樣一個稱王稱霸的國家卻在魏惠王的帶領下走向戰敗亡國的泥潭,成為歷史長河中的失敗者,甚至被人列為戰國時期敗國的三個君王之一。那麼歷史上魏惠王是如何將一手好牌打爛的?
三家分晉後的超級強國公元前453年,魏、韓、趙三家瓜分了原先晉國的土地,成為戰國的標誌性事件。魏國的開國之君魏文侯雄才大略。他手下最重要的三個人物李悝、吳起、西門豹,都是平民出身的優秀人才。魏文侯在諸侯國中率先推行變法,聯合韓趙形成戰略同盟,魏文侯在位50多年,魏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蒸蒸日上,大大減輕了魏國的生存壓力。第二任君王魏武侯威武賢明,帶領魏國繼續開拓疆土,聯合韓、趙與楚國在大梁、榆關(河南中牟)一帶展開激戰,大敗楚軍,佔據大梁,奪取了中原地區的大塊土地,經過魏文侯和魏武侯兩代國君的努力,魏國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武卒強盛,成為戰國初期最早稱霸的諸侯國。輪到魏惠王執政時,上任積攢下的優越家底很快被敗壞一空,讓我們來看看魏惠王終究犯了哪些不可饒恕的錯誤!
第一個錯誤是無識人之明,錯失商鞅,逼走孫臏錯失商鞅:商鞅年輕時在魏國國相公叔痤下任中庶子,即相國的侍從,公叔痤有知人之明,深知這個年輕的才能,公叔痤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說:“商鞅年輕有才,可以擔任國相治理國家”,又對魏惠王說:“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別國。”魏惠王認為公叔痤已經病入膏肓,語無倫次,於是皆不採納。公叔痤轉而讓商鞅趕緊離開魏國,由此商鞅投秦,在秦國實行商鞅變法,讓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魏惠王錯失了商鞅這個人才,不但未聽從公叔痤的建議,還親手將如此厲害的人物送到敵人手中,假如魏惠王啟用商鞅,在魏國推行變法強國,恐怕統一六國就沒有秦國什麼事了,不知歷史上的魏惠王可曾有過後悔。
孫臏投齊: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二人一起拜師學習兵法。龐涓後來擔任魏惠王的將軍,但是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於是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並在他臉上刺字,想使他埋沒於世不為人知,而魏惠王全然不知其中利害,導致孫臏入齊。在以後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二度為齊軍孫臏所敗,魏軍主力幾乎全軍覆沒,先後失去龐涓、太子申、公子昂三位優秀將領後,魏國軍事實力嚴重削弱。
沒有強大的武力作為保障,佔據著中原最富庶地區的魏國,就成了強國競相攻擊的目標。魏國無力阻擋秦國,霸業漸漸走向衰落,以至於魏惠王感嘆“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而促成這一切的正是因為魏惠王錯失人才!
桂陵之戰是歷史上一次著名截擊戰,發生在河南長垣西北。公元前354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內空虛,於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孫臏卻在桂陵伏襲,打敗魏軍,並生擒龐涓。孫臏在此戰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成為兩千多年來軍事上誘敵就範的常用手段,此戰使成為魏國由盛轉弱的的分水嶺。第二個錯誤缺少戰略眼光魏國地處中原,北鄰趙國,西接秦國,南連南韓和楚國,東邊是齊國和宋國,可以說地理位置是四通八達,在軍事上會出現易攻難防的情形,作為這一點,魏惠王的戰略決策就顯得猶為重要,但遺憾的是魏惠王缺少足夠的戰略眼光,四面樹敵,西線有秦國咄咄逼人,東線的齊國同樣氣勢洶洶。田齊桓公高舉老牌諸侯國的牌子,擴充套件自己的朋友圈,也對魏國構成了直接威脅,公元前353年,魏惠王發兵霸凌趙國,招致齊國不滿,出兵救趙,魏軍大敗。魏惠王把南韓趙國魏國分晉建立的良好統一戰線破滅殆盡。魏國因為戰略選擇出現失誤,因而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局面。
第三個錯誤輕信人言進而稱王在魏惠王稱王之前,魏國在桂陵之役後,國力已經大不如前,魏國與齊國的對攻戰正在加劇,對於魏國軍力有著摧毀性破壞的馬陵之役即將發生,而魏國顯然還沒有意識到危機的所在,而商鞅在進入秦國主持政務之後,敏銳的看出了魏國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首要障礙,因此想要首先滅掉魏國,但又不想秦國自己出手,於是就給魏惠王灌迷魂湯,魏惠王受到商鞅的蠱惑,“廣公宮,制丹衣,旌建九旌,從七星之旊”,儼然用了天子的規制,超越了作為諸侯的本分。事實上,魏惠王對於這一個王的名號,早已垂涎已久,但是擔心周圍其他國家的反對,如今既然已經有秦國的支援,他也就無所畏懼了。於是魏惠王高高興興的舉辦了一場氣派的諸侯盟會,真真是賺足了面子。可是好景不長,魏惠王稱王的舉動使他成為了眾矢之的,後齊國和楚國相繼忍受不了魏惠王的自大和狂妄,諸侯彙集到了齊國,一起去討伐魏國,魏國10萬大軍都覆滅了。從此之後,魏國的霸權終於瓦解,魏國統一天下的可能性也無法挽回了。
馬陵之役: 齊魏馬陵戰役發生於魏惠王二十九年,魏攻韓,齊救韓,齊魏兩軍交戰於馬陵地區,齊軍勝,魏軍敗。馬陵之戰是戰國初期齊魏兩國爭霸中原的決定性戰役,也是魏國繼桂陵戰役後失敗後最為慘痛的戰爭。經此一役,魏國力日漸衰退,從而結束了自己盛極一時的歷史。結論:魏惠王時期魏國霸權中衰的原因除了先天不利的地緣格局外,與魏惠王自己識人不明,缺少眼光有很大的關係,而他的稱王行為,除了滿足了他的虛榮心外,沒帶來任何益處,反而讓魏國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最終被秦國一腳掃開,成為戰敗者的形象記錄史冊。
-
6 # 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魏國魏文侯和魏武侯是兩位有作為的君主,他倆的勵精圖治使魏國成為戰國七雄之首,而魏惠王即位時,魏國的國力日益衰弱,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爛,我分析有以下幾點:
第一魏國拿出主要力量發展經濟,並且籌劃了黃河灌溉計劃,忽視了軍事指導規劃。遷都大梁是國策最大失敗,魏趙韓聯盟破裂,外交統一戰線失去強有力支援,為以後失敗埋了隱患。
第二國君心胸狹窄,人才流失嚴重,逼走吳起,商鞅,猜忌信陵君,這些人都國家把尖人才,失去了人才,就失去了人心和凝聚力。
第三地理位置四通四達,無險可守。魏國據守中原,四面門戶大開,易攻難守,隨著齊秦崛起,對魏國形成東西夾攻之勢,失敗在情理之中。
第四頻繁戰爭,敵多友少。主要有兩次聞名的戰役,一是桂陵伏擊戰,圍魏救趙,田忌和孫臏揚言攻佔大梁,迫使龐涓回兵大梁,田忌,孫臏指揮軍隊在路上埋伏,以逸待勞,在桂陵突擊魏軍,魏軍大敗。二是馬陵之戰,但這次是攻魏救韓。孫臏利用逐日減灶的辦法引誘龐涓追擊齊軍,追至馬陵全軍遭受埋伏,魏軍喪失了進攻能力,十萬魏軍全部被殲滅,馬陵之戰重創了魏軍。接著齊、秦、趙又從東、西、北三面夾擊魏國,齊、宋聯軍圍攻魏國的平陽,這樣更加削弱了魏國的力量。三是齊威王六年,齊威王和魏惠王互尊為王,史稱徐州相王。實質上是魏惠王向齊國屈膝為王,自此,魏惠王徹底喪失了魏文侯以來形成的霸主地位。
總之,魏惠王在位時,遷都大梁,外交聯盟破裂,人才流失,戰爭失利等等一系列決策,把魏國一把好牌打得稀爛,導致了魏國國力日益減弱,終失七國之雄霸主地位,魏惠王負有主要責任。
-
7 # 知憶史話
依我個人看,魏國之所以一蹶不振,主要原因就是魏惠王是個志大才疏,不識英才之人。
先說志大才疏,在魏文侯、魏武侯時期的李悝吳起變法,使得魏國空前強大,版圖也是三晉中最大的。接過強大魏國的魏惠王便開始不安分了,人的野心,是會隨著實力的增長而增長的。
魏國是同南韓、趙國都是晉國分化而成的,所以魏惠王一直想再回復昔日晉國的國土,想收復趙國、南韓疆土。於是就有了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桂陵之戰通常稱為圍魏救趙的那一戰役,馬陵之戰是攻打南韓,解南韓之圍的還是齊國,這次魏國損失更慘,主帥龐涓自殺,太子被俘虜。
再說不識英才,張儀、商鞅、吳起、孫臏、范雎,這些人後來所建的功業鑑於問題內容我就不再贅述,但是他們有的想過要在魏國效力的,如商鞅、范雎、孫臏。也有的曾經在魏國效力,結果還的分道揚鑣,如吳起。也都是魏惠王時期,結果無一例外的成了他國的柱石。
-
8 # 曉天講歷史
魏文侯的確是治國有方,為魏國的強盛奠定了穩固的根基,只是傳到魏武侯手中的時候,雖然魏武侯的確能征善戰,征戰有功,但是在全域性觀上比起魏文侯來說還是差了很多。魏文侯總是能夠運籌帷幄,總覽全域性,但是魏武侯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普通君主,還算不上特別厲害的明君。
我們現在所稱的“魏文侯”、“魏武侯”稱號裡面的“文”、“武”都是在君主去世之後根據他這一生所做出來的一個總體的評價,所以我們從魏武侯名字裡面的“武”字就可以看得出來,魏武侯一生都是征戰四方,若是有很好的全域性眼光也就算了,偏偏魏武侯沒有,最後的結果就是雖然四處征戰,但是到最後不僅收效甚微,而且四面樹敵。
所以其實魏國到魏惠王手裡的時候,雖然依舊強盛,但是霸權已經並不是那麼穩固了,很多大國都在損耗著魏國的霸權。不過若是魏惠王能夠勵精圖治,還是可以大有一番作為的,可是最後魏國卻在魏惠王這一代徹底走向了衰落,這是為何?
第一,放任人才流失在這一點上最顯著的代表就是商鞅,魏相公孫痤再三叮囑魏惠王對於商鞅此人,若不能用,必要殺之,可魏惠王依舊沒有聽從,放任了商鞅離開,結果就是商鞅幫助魏國旁邊的秦國變法,秦國強大之後第一個攻打的國家就是魏國。
第二,龐涓兩次戰爭失利魏惠王重用龐涓,原本孫臏也來投魏惠王,但是卻受到了龐涓的陷害,魏惠王不知道龐涓和孫臏之間發生的這些事情,依舊重用龐涓。後來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魏軍兩次被齊軍打敗,魏國的軍事實力大受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第三,周邊國家的崛起此消彼長,在魏國逐漸變弱的時候,魏國周邊的國家卻在逐漸變得強大,對於四面樹敵的魏國來說,任何一個國家強大起來對魏國都是一個威脅,但是魏惠王對此卻無能為力。除了齊國之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秦國,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之後,實力大增,並出兵攻打魏國,而連續歷經了兩次失敗的魏國,明顯已經阻擋不了秦國的攻打,只能割地求和。
其實分析這些原因來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君主是否能夠正確用人,秦孝公可以任用商鞅而變得強大,魏惠王也可以任用奸佞而變得弱小,選賢與能,是戰國乃至任何時候一個國家能夠強大的根本。
回覆列表
繼任的魏武侯,主要是繼承魏文侯的基業,在守成方面還可以,但沒有什麼大的建樹,留不住像白起這樣的人才,實際上魏武侯時期,魏國就出現了由盛轉衰的跡象。
魏惠王上任後,也想建功立業,但他不自量力,任用龐涓指揮魏國的軍隊攻打趙國,被齊國的軍隊,採取軍事家孫臏的圍魏救趙的戰略打的大敗,過了若干年,又挑起了攻打南韓的戰爭,齊國的軍隊在孫臏的指揮下,在馬陵道設下埋伏,全殲了龐涓帶領的魏國軍隊,這場戰役以後,使魏國一蹶不振,這些都暴露了魏惠王在政治、軍事能力方面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