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香學社

    古典詩歌鑑賞題的十大置疑角度 下面結合相關試題,淺談幾點古典詩歌鑑賞題的置疑角度,以期為考生提供幫助。

    一、 從重點詞語處置疑。 理解詩歌中的重點詞語,是鑑賞詩歌的第一步。只有充分地理解古典詩歌中的重點詞語,才能較為準確地鑑賞詩歌。因而,理解重點詞語便成為古典詩歌鑑賞題的置疑角度。

    例如: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詩後的試題。 暮 江 吟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問題:殘陽照射在江面上,詩人不說“照”而說“鋪”,有什麼表達效果?

    【分析】:古典詩歌往往寓情於景,每句詩都有它的意境,且意境與意境之間均有緊密聯絡,只有充分地理解詞句,才能更好地理解詩句意境。根據詩意可知,這時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的,故用“鋪”更準確、形象。運用“鋪”字,更能表現了秋天夕陽的柔和與江面的平靜,給人以安閒、舒適之感。

    二、 從關鍵語句處置疑。 所謂的關鍵語句,多指詩詞中的“詩眼”句,即能揭示詩的主旨、藝術內涵的語句。這些句子多對錶達主題,深化意境,突出形象等起著關鍵作用。只有準確地把握這些關鍵語句,深入地剖析,才能找到切入全詩的關鍵點,進而深入地把握全詩內涵。

    例如:2、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試題。 更漏子溫庭筠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夜夜,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 2 # 六龍

    看詩所處的時代,作者所處的人生階段,所經歷的不同於同層級同年齡的遭遇所表現出的不同於常人的感悟,最後看詩意是如何超越作者所處的時代,對我們現代有什麼影響和借鑑。

  • 3 # 老叟歸鄉

    情 當時的遭遇心情

    境 當時的社會環境

    物件 詩的內容

  • 4 # 阿蠻教你寫作文

    下面我的回答只針對古詩詞部分。現當代的自由詩也可以參考,但兩者不一樣。一、先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創作背景

    作者的生活經歷很重要,不同階段,他有不同的遭遇和心境。另一方面,大的歷史背景也非常關鍵。一個作者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創作出了一首詩都是有原因的。背後可能會涉及到:官職調動,戰亂,重大事件,甚至是風俗習慣等等,都應該瞭解並介紹一下。只有聯絡寫作背景,才能更好,更全面地來理解一首詩,才不會牽強附會。

    比如杜甫的詩,咱們讀杜甫詩歌的時候,瞭解它的創作背景就是必要的。因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他寫的詩歌都是有感而發的,不是無中生有。大的歷史背景把握住了,就能更好地理解一首詩有什麼主旨,包含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二、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寫作技巧包含非常多的內容。總結一下大概有下面這些:

    從表現手法來說:有託物言志、情景交融、虛實結合、直抒胸臆、借古諷今、欲揚先抑等等;

    從修辭來說,就有比喻、借代、對偶、誇張、對比、雙關、設問、通感、互文、用典、等等;

    從題材來說,有田園詩、邊塞詩、詠史詩、送別詩、諷刺詩、哲理詩、詠懷詩等等。

    三、語言藝術

    古詩詞的語言和咱們現在用的很不一樣,它是詩歌的載體。只有準備理解詩歌語言,才可能進行下一步的鑑賞和評價。

    語言的風格大概有:清新的、平淡質樸的、絢麗奇幻的、簡潔明快的、含蓄委婉的等等。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語言風格;同一個詩人,在不同的生活時期,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語言風格。這就需要我們結合具體情況加以分析。

    四、古詩詞鑑賞的基礎

    還是需要多閱讀,多積累。平時的基礎知識紮實了,各個時代、不同詩人、不同風格的作品讀得多了,很快就會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了。大家一起加油吧。

  • 5 # 紫嫣冰荷

    詩言志。情動於中而言於外,言之不足而歌詠之,歌之不足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大凡發之心扉之聲,都有感人之處。而詩之最大特點是以形象說話(以意象達意),用最簡潔生動且具音樂美感的語言表達情感。

    針對以上詩歌特點,欣賞詩歌,首先應從把握詩歌的意象入手,理解意象的特質。比如,欣賞《詩經.關雎》,對睢鳩,荇菜,琴瑟,鐘鼓,這些意象能準確理解,那麼就能把握這首詩的情感了,也就能理解之所以稱之為"思無邪"的道理了。瞧鳩,對伴侶忠貞;荇菜,可薦廟堂之潔物;琴瑟鐘鼓,合於禮制之雅器。——由此便能感受,這首詩是對純潔美好愛情的嚮往和歌頌。

    其次,是對藝術表現手段的分析。詩歌用意象表達情感。沒者意象的詩絕不是好詩,用形象說話,一定要有畫面感。分析作者選取的意象與所要表達的情感是否一致,意象是否典型。是否能構成完美的意境。

    再次,是分析詩歌的音樂特質。詩即是歌,是必須具有音韻美的特質。對古體,律絕,則是分析平仄,對仗,韻腳;現代詩則需對節湊,用韻有一定要求。

    最後,分析用語是否簡潔生動形象。

    總之,一首好的詩,必定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

  • 6 # 有山有水有點田

    品詩如診詩,同樣內外都要兼顧。不要急著扒別人的解析,先試著自己去判斷,最後用別人的解析來給自己查漏補缺,能更好幫助自己記憶和理解。

    ◎我們看到一首詩,首先會對這首詩做出一個基本的判斷,也是一個表面的判斷,包括這首詩的類別,是山水,田園,戍邊,詠物,寫景,愛國,抒懷,節日…等等。

    這裡面細分你就會注意,哪些是寫日常生活的,哪些是直抒胸臆的(表達主觀情緒),哪些是和政治有關的,哪些是遊記日記,哪些是以景入情的等等,根據類別去看它的開篇佈局,起承轉合和結尾。

    ◎瞭解這首詩後再去品味詩裡的意境,作者想表達出一種什麼的畫面和情感,是用什麼語言和手法變現出來的?你認為哪句話突出了主題?哪句話中哪個字哪個詞用的特別好?他為什麼要這麼寫?他的用意在哪裡?是襯托?是比喻?是誇張?是通感?是擬人……這一步你會因為具體的詩句而有不同的疑問和思考。

    ◎之後我會再深挖作者的生平背景,生活年代,社會狀況,風俗習慣,生活環境,家庭狀況,個人性格,寫作風格等等,為全詩的高度再增加一個緯度的理解。原先的疑問也幾乎在這個階段徹底解決了。

  • 7 # 書涯教育

    要解析一首詩,我的觀點是從三個方面入手:題目,作者和創作背景。

    1.題目,都說題目是一首詩的總結,題目裡面就包含了整首詩所要表達的內容,解析一首詩,要先從題目開始

    3.創作背景,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任何事情都會有一個引起他的訊號,詩歌也不例外,比如李白的詩《早發白帝城》就創作在被流放夜郎的路上赦免之時

    以上就是我對解析詩歌的看法,也是常用的方法,比較有效果,最後要做的就是熟讀詩歌哦!

  • 8 # H藍色心情

    解析一首詩要從創作背景入手,作者所處年代、當時心境。如杜甫 《春望》,春天的眺望。杜甫生活的晚期,755年安祿山、史思明發動政治判亂,史稱"安史之亂",歷時七年零兩個月,他一直心繫戰局,想給唐朝軍隊寫信,出謀劃策,可這根本就是自己的“愁坐正書空”,做著無用功。因而,他終究是坐不住,所以就在長安城裡到處走走,看看。這一走出來,發現春天來了,長安城竟如此衰敗,於是寫下了《春望》這首詩,體現了杜甫當時心境,戰亂帶來的國破家亡、人民流離失所的憂國憂民思想。這樣對掌握理解這首詩有很大的幫助。

    比如杜甫另一首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此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當年正月史朝義自縊,安史之亂結束。杜甫聽到這訊息,不禁驚喜欲狂,手舞足蹈,衝口唱出這首七律,與上面那首《春望》相比,完全是不同的心情。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要掌握作者的詩內容,運用的手法,比興、反問、暗喻等,以及詩眼是什麼?一般一首詩都有它的表意和實意,傳達一種什麼心情思想或境遇。

    這樣才能更好地讀懂一首詩。

  • 9 # 詞林青築

    解析一首詩是要從多方面入手的,如詩的平仄格式、所用的是什麼韻部的平水韻;詩中每一聯的形式,上下聯的連線關係;值得要注意的是詩中引用的歷史典故;還有就是作者的歷史背景、生活狀況,情感走向等等。從而一一瞭解作者寫詩的目的,表達怎樣的一種情感。現在我們拿李商隱的一首七言律詩無題來解析一下:

    無題 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

    車走雷聲語未通。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我們先來看這首詩的平仄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韻腳平水韻部用“通”“紅”“風”是一東上平韻;詩的第一頷聯的“重”“縫”是借用鄰韻二冬韻部;這種情況在律詩中首聯借韻是比較常見的。接下來我們先了解每一聯的意思,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鳳尾香羅:以鳳凰尾羽織成細紋之鳳文羅。

    碧文圓頂:一種碧青色波紋圓頂百折羅帳。

    解析:本想送鳳紋香羅給你,又怕你嫌薄,於是在深夜趕織縫青色圓頂羅帳。

    “扇裁月魄羞難掩,

    車走雷聲語未通。”

    解析:就算將扇剪裁成月亮圓圓的形狀,也難以遮掩臉上的嬌羞。看著你急促地驅車經過,可惜因為嬌羞而沒能與你說上一句話。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

    解析:因為思念都不曾記得有多少次在寂寞的夜裡看著燈燭的燃盡,怎麼也聽不到你的訊息,轉眼又是一年石榴花開的季節了。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斑騅,引用樂府《神絃歌·明下童曲》“陸郎乘斑騅,徘徊射堂頭,望門不欲歸。”

    西南風,引用曹植《七哀》“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解析:心上人的座騎就係在楊柳的岸邊,只是他不知道離他不遠處有個想念他的人兒。何時才能化作西南風,繾綣投入你的懷抱。

    我們將每一聯都串連起來,就得到了整體詩的意思了。但是隻是詩的表面意思,我們還要懂得其中深含的喻意。李商隱受牛黨之爭所累,官場上屈屈不得志。他經常寫詩給舊東家之子令孤綯,希望令孤綯能令舊情,能提攜一下他。這詩就在這樣的情境下所作,李商隱把自己暗喻成一個痴心的女子,日夜盼望能得到令孤綯的好訊息。就這樣,一首詩就完整解析清楚了。

  • 10 # 信敏498

    在網上我們經常看到為了一首古詩的解析,吵得不可開交。其實,在宋代之後詩詞評論家們,對不同詩作,早就有不同的褒貶。這說明對詩的“奇議相與析”是沒有什麼特定的方面的。當然,所謂解析大多是分析詩句的含義,和詩的質量。我個人覺得,好的詩尤如一曲交響樂,它的意境由讀者自己去體會最好,犯不著去爭。因為每個人的文化程度和心境不同,有共識最好,理解不同,也很正常。

    其次關於詩的質量好壞,我覺得要看詩是否有主題,整篇詩是否緊緊圍著這個主題展開,詩家是否有自己的特色語言,是否有獨到的含義和構思的境界。我們現在網上看到許多關於春秋四季,風花雪月,酒醉茶後,眷戀相思的詩。其中雷同較多,疊詞架句,缺乏新意,因而感人不深。最後,我覺得詩的結句極為重要。詩和文章一樣,要有好的起,承,轉,合。一首詩的結尾軟弱無力,拖拖沓沓,那就完了。結句好,能收到“餘音嘹亮尚飄空”的效果。所以有人稱之為詩眼。“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都是畫龍點睛的句子,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餘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薛定諤的貓”背後的物理學道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