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學小陳
-
2 # 文化自然講
判斷一個作家是否偉大,其實就看兩點,文字的駕馭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度。
這兩點,魯迅先生是劃時代的存在。
常用的漢字就那麼幾千個,但有的人,能用它寫出令人頭皮發麻的作品,有的人寫的東西,你扔垃圾箱裡都覺得侮辱了垃圾。
我每次看有人黑魯迅文筆差我就想笑,合著你們就知道“兩顆棗樹”的故事?
你們看看魯迅的幾篇經典小說,對人物的刻畫與描寫,哪個不是簡單幾筆,就讓一個人物立起來甚至栩栩如生?
孔乙己的梗,網友們玩得這麼HIGH,寫過東西的人,看了絕對起一身雞皮疙瘩,描寫迂腐文人的作品很多,但像魯迅先生這樣不到幾百字,把一個人寫活甚至過目不忘的,又有幾個?
這才是真正的文筆,真正的功底,比那些無病呻吟的文字震撼多了,可以說,入木三分就是為魯迅先生設計的成語。
至於思想高度,魯迅先生的作品傳下來差不多一百年了,你們看看現實,魯迅先生哪裡有說錯?
一個文字駕馭能力頂尖,同時具備深刻思想深度的作家,怎麼不配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
關於文筆這事,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從個人觀感上來說,沒有好壞之分,小四的粉絲還覺得郭敬明文筆很棒呢,嚶嚶嚶。
但從寫作的角度來看,優秀的文筆應該是這樣的:
1、能用最合適最簡潔的文字,讓讀者“身臨其境”。在這裡,我推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大神的一部作品《檀香刑》,看看人家描寫凌遲的文字,但我先鄭重宣告如果看完之後,引起不適請別怪我,要怪請怪莫言大爺文筆太牛。
從這個角度看,大劉在《三體》中描寫水滴擊毀人類艦隊,二向箔降維打擊的文字,不僅是在挑戰影視鏡頭的極限——這也是目前中國電影拍不了《三體》的原因,更是在挑戰人類想象力的極限,你不敢想的,大劉都用文字把它展現出來了···
然後你說大劉文筆不好?哈?你覺得雨果獎的評委都是傻逼,那當我沒說。
還是那句話,所謂文筆,看你要用它來幹什麼,不是一定要細膩和抒情才是好文筆。
2、在自己的作品中,能用塑造一個或多個個性鮮明的人物角色。
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作品,免得有裝逼之嫌,就用《三國演義》和《三體》吧,關於《三國演義》的人物塑造,我直接引用先生的文字吧,“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簡單來說,就連魯迅都覺得,《三國演義》的人物塑造太簡單粗暴,太臉譜化,這句話說得對不對,當然很對。但羅貫中文筆好不好呢?好,因為起碼這些角色,我記住了。《三體》中人物塑造臉譜化嗎?當然臉譜化,尤其是終極舔狗雲天明,堪稱舔中楷模,但你記住他了嗎?記住了。
注意先生的措詞,大作家基本上是不寫廢話的,如同大導演不會在電影裡搞無用鏡頭一樣,先生只是說羅貫中塑造劉備忠厚形象和諸葛亮足智多謀的形象有點過了,從來沒說羅貫中塑造得不好。
3、能準確表達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
你讓一個作家跟歷史學家比歷史觀點,跟一個社會學家比社會理解,更一個育兒專家比兒童教育,在同等水平下,作家基本上是被完虐的。
那麼問題來了,那你吹個毛的作家思想性啊?魯迅怎麼就成思想家了,額,不好意思,開啟百度百科,魯迅後面有個括號,人家還真是文學家+思想家,歷史上能享受文學家與思想家雙料加成的人並不多。
至於你讓我評價魯迅的思想,得了吧,我算是個什麼玩意,敢評價魯迅的思想?我能看懂他文字裡傳遞的思想,我都覺得自己很牛逼了——起碼我在中文系交的那點學費,我沒白交。
就像我說了,魯迅的思想是超越當時他所處的時代的,甚至百年之後,他對於某些人某些事的看法都是一針見血,這樣一個大牛,誰敢評價他?
至於大劉的思想,不說別的,黑暗森林理論,對於人性的看法,不說絕對正確,起碼讓人醍醐灌頂,發人深省。
說句有點晦氣的話,大劉如果這幾年死了,地位可以再上一個臺階,那時候你在知乎黑大劉文筆差,會被群起而攻之;他死後,再過上那麼十幾年,我們的後人,會把他吹成神···
為什麼?因為作家的思想性,要經過時間考驗,一百年後,我們才真正意識到魯迅的偉大,等我們意識到大劉的偉大時,估計在座的各位都白髮蒼蒼了。
====================================================
本來不想囉嗦的,但實在受不了回覆裡有人說魯迅先生不抗戰的言論,甚至連魯迅和日本人把酒言歡的話都說出來了,用六老師的話來說,你們這是要向全華人民謝罪的···
沒看過魯迅先生的大多數作品不是你們的錯,畢竟你們不是這個專業的,不瞭解魯迅先生的生平也不是你們的錯,畢竟你們不用學文學史,但看到幾篇公知文字,瞄過幾本地攤文學,就在知乎這個大平臺上以訛傳訛,這就不對了。
下面簡單科普一下魯迅的生平,以及簡單介紹幾篇關於魯迅先生抗日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魯迅生於1881年9月25日,卒於1936年10月19日,你說魯迅沒有參加八年抗戰是對的,畢竟魯迅是戰士,但不是亡靈戰士。但你說魯迅不參加八年抗戰,這就有點居心叵測了,當年張居正坑高拱,都沒這麼過分的。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文化界的“民間抗戰”,從來沒有停止過。魯迅就是文化界抗戰的核心人物之一。
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魯迅主要乾了三件事:
1、1930左聯成立,魯迅是主要發起人,並把自己的稿酬捐給左聯,9.18之後,左聯陸續發表了《告無產階級革命作家及一切愛好文藝的青年們》宣言、《東洋人出兵》、《告國際無產階級及勞動民眾的文化組織書》、《告無產階級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愛好文藝的青年》等作品,主要目的是揭露日本軍隊暴行,號召人民抗戰。
2、推薦青年作家,1935年8月和12月,蕭軍的小說《八月的鄉村》和蕭紅的小說《生死場》在魯迅的幫助下,終於出版發行。魯迅為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來自東北淪陷區的年輕作家,親寫序言,讓全華人民知道了東北到底發生了啥事,那時候,距離魯迅去世,不到一年···
3、陸續寫了《三月的租界》、《華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的問題》等文,主張作家應在“抗日”的旗幟下聯合起來,甚至認為當時左翼的“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和右翼的“國防文學”這兩個口號側重點不同,可以在“抗日”的旗幟下並存。
可以說,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魯迅作為一箇中國作家,血是熱的,脊樑是硬的,就因為他早年在日本留學,就傳出來魯迅不抗戰的言論?
如果有人不知道魯迅的這段故事,那我就權當免費科普一下,目的就一個,希望你以後不要瞎傳什麼魯迅不抗日了,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說錯話沒關係,別繼續傳謠就成。
-
3 # 崔再純
亂世出英雄,魯迅生於亂世,但他敢於以文弱書生的氣質挑戰封建的邪惡,喚起民眾的覺醒和良知,是真正看到中國封建王朝的劣根性,是幾千年來的第一人。無論是屈原、李白、杜甫或者其他學者,都沒有他那樣敢於面對列強,不畏艱險,直面筆書,很多作家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沒看到根源,沒有從骨子裡去痛斥,或者是為了苟且偷生,不敢直言。魯迅做到了,他喚醒了民眾。他的風采永遠不會消失,因為中國的歷史永遠長存,人性的本質永遠存在,人性的本質永遠都不會改變。
-
4 # 泥古丁
縱觀古今,一個人的成就莫不與時代大環境、家庭背景和個人早期經歷閱歷息息相關。就如當代的馬雲,若沒有改革開放的環境、網際網路技術的興起和應用,教書匠恐怕是他一生的職業了。而對於魯迅,這位世界級文豪,也不例外。
首先魯迅早年正處於大清末期。即將滅亡的大清王朝自然是中央無能,地方貪腐,民不聊生。加上列強環視,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撕裂大清。一個如此動盪不安的年代,鮮有人能獨善其身。
其次魯迅家庭變故。魯迅年少時家庭是很殷實富足的,在當地也算得上名門之家。他的爺爺中過翰林,外放過知縣。他的父親及族人大多都飽讀詩書,所以魯迅童年應當是在衣食無憂的私塾中度過。不幸的是魯迅的爺爺、父親為尋求更大的政治提升,親自策劃並實施了一樁行賄弊案。案發後爺爺入獄,家庭敗落。魯迅時年十三歲,親眼目睹經歷了家道中落,世俗冷眼,生活拮据的樁樁事事,現實在他的內心留下抹不去的印痕。
成年後,魯迅遠赴日本學醫。在日本他又親眼目睹了日本人對中國同袍的肆意侮辱和欺凌,更激起他內心的反叛和抗爭。
國弱不足以御外侮,身單無以救國家,能夠喚醒華人起而抗爭的唯一手段就是拿起筆桿當槍使,當刀用。
就這樣魯迅沒有成名醫,卻用如槍似刀的筆,對萬惡的舊社會作了無情的鞭撻,對麻木的華人注入了強心劑,對腐敗的政府給予無情的抨擊。
魯迅的作品影響了一個時代,激勵了無數華人,促進華人奮起,家國進步,其文壇地位無可撼動。
-
5 # 焱之
在中國,魯迅先生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家,魯迅先生的作品,我們在初中課本上就學習過,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出自魯迅先生之手。魯迅是上世紀初新文化運動的代表。魯迅先生作為文學大家,其人生經歷,家國情懷,形成了他獨特的人生觀。下面我們大概說一下魯迅先生的經歷。
首先他的家庭生活的變故,使他過早地體驗了人生的艱難和人情的冷暖,也是他從少年時代起就接觸了下層人民,體驗到他們的痛苦和麻木。
這一切奠定了他後來成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礎。魯迅先生在五四運動之後,他的思想透過文學作品表達出來,譬如《狂人日記》表達了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對人精神的壓制和迫害,把全部的人生體驗和思索訴諸筆端。
最後,魯迅先生透過他的作品,關注社會,反映各色人物的不同生活,其運用語言的功力爐火純青。魯迅先生的雜文充滿正義感,"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毛主席這樣評價他。在各種文體的創作中,都有所創新。一路走來,魯迅先生成為了受人尊敬的文學大家。
-
6 # 觀人說史
魯迅是第一個真正看到中國幾千年來骨子裡的劣根性的人。無論屈原、李白、杜甫或者其他都沒有他那樣將華人骨子裡的病看出來。很多作家都只看到事物的本事,而沒有從根源,從骨子裡去診斷。所以魯迅的偉大就偉大在他喚醒了華人的心。魯迅的風采永遠不會消失,因為中國的歷史永遠不會消失,人性本身的東西永遠都存在。兩千年了,人性可曾變化過?
-
7 # 南山採藥人
魯迅是怎樣成為偉大的作家的?首先在那個時代,魯迅先生是無意於成為偉大作家的。但他最終卻成為現代最偉大的作家。原因何在呢?首先就在於,他無意於成為作家,不以成為一個作家為目標而侷限自己。這就可以讓他的胸懷更加寬廣,他的視野更闊大,他比那個時代的人看得更深,更遠。再者他本來的用意是為了喚醒華人,這就不得不倒逼著他去用最準確最有感染力的文字,冒著那些有形和無形的槍林彈雨的危險,去闡述他那最深刻的思想,叫醒沉睡的華人。最後,魯迅先生不僅僅只是一個坐在象牙塔裡的不接觸實際社會生活的學者。相反,他廣泛接觸社會,激勵青年,與當時社會各種腐敗現象鬥智鬥勇。所以說,正是因為魯迅先生無人可比的胸懷、勇氣、視野、深度和廣泛深厚的社會接觸面才成就了他作為最偉大的作家這一個稱號。
-
8 # 禾西
1.洞察國民之劣根性,促發華人自省自勉自勵。
2.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參與者,促進了華人的思想開放和文化的大眾普及。
3.展示了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風骨,雖然與人論爭不斷,但其人格主流和情懷主體是令人欽慕的。
4.棄醫體謀生之小我,赴醫國民人性謀民族振興之大我。
回覆列表
魯迅是中國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早年在日本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習.
一天,在上課時,教室裡放映的片子裡一個被說成是俄國偵探的華人,即將被手持鋼到的日本士兵砍頭示眾,而許多站在周圍觀看的華人,雖然和日本人一樣身強體壯,但個個無動於衷,臉上是麻木的神情.這時身邊一名日本學生說:“看這些華人麻木的樣子,就知道中國一定會滅亡!”魯迅聽到這話忽地站起來向那說話的日本人投去兩道威嚴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裡像大海一樣洶湧澎湃.一個被五花大綁的華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腦海閃過,魯迅想到如果華人的思想不覺悟,即使治好了他們的病,也只是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現在中國最需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他終於下定決心,棄醫從文,用筆寫文喚醒中國老百姓.從此,魯迅把文學作為自己的目標,用手中的筆做武器,寫出了《吶喊》、《狂人日記》等許多作品,向黑暗的舊社會發起了挑戰,喚醒了數以萬記的中華兒女,起來同反動派進行英勇鬥爭.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夜以繼日地寫作.
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電影.
這兩件事對探索救國救民之道的魯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國弱民倍受歧視的悲哀,激發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為拯救民族、富國強民的鬥爭精神.“終於這流言消滅了”,魯迅的正義鬥爭終於取得了勝利.“看電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魯迅.他極為沉痛而憤慨地寫道:“中國是弱國……也無怪他們疑惑.”用這樣的反語來表達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傷,思想上所受到的極大的震動,以及改變志向,棄醫學文的決心.是因為中國民眾的 愚昧、麻木,使他深感醫學只能解救病人肉體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 人的精神,喚醒民眾的覺悟.魯迅的這種將個人的志願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精神,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