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姓沈836

    這是《西遊記》中關於諦聽的描寫:

    六耳獼猴化為孫悟空,諸天人眾不能辨別,二人打打鬧鬧到了陰間地府,十大閻王也不能分辨。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遂讓諦聽出來辨別,諦聽即時俯伏在地,須臾對地藏菩薩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當面說出便怎麼?"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

    諦聽的來歷:

    諦聽的來歷據認為,唐·開元末年,古新羅(今南韓)王子24歲的金喬覺,看破紅塵,攜白犬一隻浮海來華,削髮為僧。白犬伴金喬覺一路顛簸,卓錫九華。在共同苦修的75載中,白犬與金喬覺晝夜相隨,處處使其逢凶化吉。貞元十年(794)農曆七月三十日金喬覺坐化,白犬亦隨之傍息。三年後,金喬覺屍身開缸,見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鎖。根據佛經曰:"菩薩鉤鎖,百骸鳴矣!"。眾人都為金喬覺而感嘆--金喬覺乃是地藏菩薩化身,故建寺連白犬同請供奉。金喬覺被佛門認定為地藏菩薩之應化,稱金地藏。這隻神犬也因是金喬覺的信物、愛物、寵物和護身之物,被佛教尊稱為神犬。後人更神化為神犬諦聽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徵。

    諦聽具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瑞獸,貌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獨角表公斷力,如《論語》中孔子認為子路說一不二,"片言可以折獄"。龍身表吉祥,虎頭表示智勇,犬耳表善聽,獅尾表有耐性,麒麟足表四平八穩 以善為寶,是人們想象中的徵物,社會上又緣稱"九不像"。

    民間廣泛認為諦聽沾有"九氣",即"靈氣、神氣、福氣、財氣、銳氣、運氣、朝氣、力氣和骨氣"。能起到"辟邪"、"消災"、"降福"、"護身"等作用。一些虔誠的佛門信眾更是相信沾上諦聽的"靈氣"即能使家運昌隆,基業常青;孩子帶上它則茁壯成長,長大能成為誠者、賢者、智者、悟者、覺者、壽者。成年人帶著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後人更神化為神犬諦聽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徵。

    文物諦聽

    神犬諦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扮演著信者和吉祥之物。諦聽造型各個年代也有所不同。如宋代,強調獨角,民國以後,突出龍身獅尾造型。清代康熙年間,善男信女們募化集資,由姑蘇梅誠吾用純青銅鑄造了工藝精美、造型別致、想象豐富的有形諦聽神物。

    該物像叢集獸之像鑄於一身,聚眾物之優容為一體,長84.5釐米,高72.5釐米,重125公斤,獨角、犬耳、龍身、虎頭、獅尾、麒麟足。這就是今存放在九華山文物館,作為展示珍品的國家級文物"諦聽"。她是中國四大佛山--九華山鎮山之寶。該文物形狀為一獨角獸猛然回首,低部標識"姑蘇梅城吾造",屬國家重點保護文物,1987年5月入藏九華山開山祖寺---化城寺(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屬九華山寺廟傳世文物。

    角,民國以後,突出龍身獅尾造型。清代康熙年間,善男信女們募化集資,由姑蘇梅誠吾用純青銅鑄造了工藝精美、造型別致、想象豐富的有形諦聽神物。

    該物像叢集獸之像鑄於一身,聚眾物之優容為一體,長84.5釐米,高72.5釐米,重125公斤,獨角、犬耳、龍身、虎頭、獅尾、麒麟足。這就是今存放在九華山文物館,作為展示珍品的國家級文物"諦聽"。她是中國四大佛山--九華山鎮山之寶。該文物形狀為一獨角獸猛然回首,低部標識"姑蘇梅城吾造",屬國家重點保護文物,1987年5月入藏九華山開山祖寺---化城寺(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屬九華山寺廟傳世文物。

  • 2 # 漠帥

    說起諦聽得從我們耳熟能詳的西遊記中說起

    《西遊記》第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兩猴競鬥,唐僧無法辨別,隨後鬧到了地府。地府小仙法力低微,更是無從分辨。就在此時,閻王轉念想起地府中有一奇獸或可辨別真假,於是身為地藏王菩薩坐騎的諦聽便出場了。

    原著是這樣描述的:

    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麟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鑑善惡,察聽賢愚。”

    意思就是天上地下沒有諦聽聽不出的東西,堪稱一個巨大資料庫外加牛掰的搜尋引擎。

    那獸奉地藏鈞旨,就於森羅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須臾抬起頭來,對地藏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地藏道:“當面說出便怎麼?”

    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

    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

    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

    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

    地藏早已省悟,即對行者道:“你兩個形容如一,神通無二,若要辨明,須到雷音寺釋迦如來那裡,方得明白。”

    可見,諦聽不僅有一身好本領而且會察言觀色,可見其情商之高,自知說出來會引火上身,還不如送他們去靈山把麻煩事推給如來。

    民間有傳說:

    相傳,諦聽的原身是一條白犬,為地藏王坐騎。大約在唐開元年間(西遊雖描寫唐貞觀時事,但成書卻在明朝),地藏王化身古新羅(今南韓)王子金喬覺(根據佛喻,佛、菩薩常化身凡人,於人間修行普法,比如觀音菩薩,就有三十三分身之說),大概為大唐文化深深吸引,遂攜白犬一隻,浮海過水來華,削髮為僧,修行七十五載,圓寂之時,白犬亦隨之傍息。這隻白犬,大概意昭忠誠,就成了諦聽的雛形。

    在後來民間的演化中,諦聽的形象漸漸豐滿起來,成了一隻具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瑞獸,貌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的神獸。

    以至於到現在隨著電腦手機遊戲與網路小說的快速發展,諦聽在其中擔任的基本都是神獸的角色。

  • 3 # 註定不平凡的大叔

    能力就是反映出作為個別神仙在某種情況下也得自保,折射出社會百態。有時候作為一頭牲畜比人更能分辨是非。至於來歷各有各的說法,都是靠個人想象沒有真正的來歷!

  • 4 # 廣湘情緣

    諦聽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著的通靈神獸,可以透過聽來辨認世間萬物,可以探聽前世、今生、未來。尤其善於聽人的心,能分辨真假善惡,在名著《西遊記》中,有述說諦聽辨別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它叢集獸之像於一身,聚眾物之優容為一體,有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子、麒麟足。

    關於他的來歷:諦聽原來是一隻白犬,因為地藏法門以孝道為基,狗性忠誠,就如同文殊之獅子表智慧,普賢之白象表大行一樣,地藏之諦聽表忠誠不二之心。

    唐·開元末年。古新羅王子24歲的金喬覺,看破紅塵,攜白犬一隻浮海來華,削髮為僧。白犬伴金喬覺一路顛簸,卓錫九華,在共同苦修的75載中,白犬與金喬覺晝夜相隨,處處使其逢凶化吉。

    貞元十年(794)農曆7月30日,金喬覺坐化,白犬亦隨之傍息。三年後,金喬覺屍身開缸,見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鎖。根據佛經曰:“菩薩釣鎖,百骸鳴矣!”眾人都為金喬覺而感嘆,金喬覺乃是地藏菩薩化身,故建寺連白犬同請供奉。

    金喬覺被佛門認定為地藏菩薩之應化,稱金地藏,這隻神犬也因為是金喬覺的信物、愛物、寵物和護身之物。被佛教尊稱為神犬,後人更神化為神犬諦聽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徵。

  • 5 # 劉雨霖鈴的紅茶館

    據文字記載,諦聽具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瑞獸,貌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獨角表公斷力。它的犬耳是聽宇宙之音訊、傳遞給信者分辨是非,它的龍身示為吉祥如意,它的虎頭表示智勇,有困難勇往直前,決不退讓,它的獅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辦任何事堅持就是勝利,它的麒麟足視為四平八穩,與人為善、和睦相處、為善為寶。可以坐聽八百里臥聽三千.聽過去未來,比麒麟都厲害!

    諦聽是地藏菩薩的坐騎,就是《西遊記》中的一個小嘍囉。傳說地藏菩薩的原型來自於新羅,也就是南韓。

    因為他出身於新羅的王族,又稱他為“地藏王菩薩”。而諦聽是跟隨他來的一條白狗,後來隨著修為的加深,成了一條神犬,能夠通曉人性,趨避邪惡。

    在《西遊記》裡,地藏王菩薩掌管陰曹地府,諦聽身為他的坐騎,其實也就相當於心腹了。在電視劇中諦聽透過在地上聞來聞去,才辨認出了真假,行為和動作根本不像一個人,倒很像某種動物,所以諦聽的原型應該是上古神獸。

    根據記載,諦聽長著老虎的頭、狗的耳朵、獅子的尾巴、龍的身體、麒麟的爪子,總之就是一個只存在於想象中的動物。諦聽原型的不同部位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我們華人一直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所以諦聽的龍身象徵著吉祥幸福。麒麟是祥瑞之獸,麒麟的爪子象徵著平穩安定,狗的耳朵相當靈敏,一點微小的聲響都可以聽見,所以諦聽的犬耳意味著他善聽。總而言之,諦聽原型可能就是上古祥瑞之獸,善於辨別真假和不同,甚至還可以明善惡,聽賢愚。後來,跟隨地藏王菩薩成了仙,變成了他的座駕,也成了陰曹地府的一名小官。

  • 6 # 西府趙王爺

    神獸諦聽,《西遊記》中佛教大能地藏王菩薩坐騎,以善聽明辨著稱!

    吳承恩說它”可以照鑑善惡,察聽賢愚“

    “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麟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鑑善惡,察聽賢愚。”

    而在真假孫悟空面前”聽“破不說破後,面對地藏王菩薩的質疑,一句”佛法無邊“,卻成了”慫“字最好的藉口!

    那獸奉地藏鈞旨,就於森羅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須臾,抬起頭來,對地藏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當面說出便怎麼?”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諦聽的原型

    一、獅子

    佛教典籍中,並沒有所謂“諦聽”這尊神獸,而地藏王菩薩的坐下神獸,在敦煌莫高窟的佛教壁畫中,是一隻無名的“金毛獅子”。

    另外,唐代異志小說《道明和尚還魂記》中也提到,地藏王菩薩的坐騎是一頭“金鬃青面獅”。

    二、白犬

    藏傳佛教中有一則故事,記錄了地藏王菩薩在九華山修行時,身邊有一隻白狗相隨,但故事中並沒有形象的描繪“白狗”的樣貌、體型。直到明代,學佛者將金毛獅子與白狗相結合,創造出了“獅子體型的白狗”,這條白狗便是吳承恩老先生在《西遊記》中所描繪的神獸——諦聽。

    (《西遊記》出版之前,地藏王菩薩的坐騎並沒有名字。)

    “諦聽”名稱的由來

    “諦”是佛教名詞,形容無上無謬的佛學大道,“聽”是動詞,形容聽某種聲音的行為。 所謂“諦聽”的含義就是“認真聽”、“仔細聽”。“諦聽”一詞,是根據三國時期的漢化版佛經《大莊嚴論經》中的一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而來,是一個典型的“漢化詞語”。

    《西遊記》中的“諦聽” 《西遊記》中的諦聽有這樣幾個特點:

    ①諦聽有明辨善惡、傾聽萬物的神通

    ②諦聽從如地藏王菩薩,其職能應該是幫助地藏王菩薩獲取情報

    ④智慧頗高,明明能夠分辨出美猴王的真假,但害怕兩位美猴王會鬧翻地府,而故意不說出真相,並且有計劃的將兩位美猴王推至如來佛祖面前。

    “諦聽”並沒有複雜的神話背景,在《西遊記》中也只不過僅僅出現了一次,它之所以被廣大讀者印在腦海裡,並不是因為它的法力有多麼強大,而是因為它“看破,卻不說破”的處事哲學!

    佛曰“不可說”,正是這個道理!

  • 7 # 行走的水

    啼聽神獸見過,那年在地鐵中捧著《地藏菩薩本願經》來讀,陡然見眼前來了很多人,黑壓壓一片,有點亂,這個時候啼聽猛然出現,擺了一下頭然後伏在前面,那些黑壓壓的人群便自覺的排隊,我讀完迴向完就沒有了,比這張圖要細長,更兇猛些,很有威懾力,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菩薩摩訶薩

  • 8 # 在逢時

    《西遊記》之《真假美猴王》中,六耳獼猴化為孫悟空,諸天人眾不能辨別,二人打打鬧鬧到了陰間地府,十大閻王也不能分辨。但地府有一神獸:"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麟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鑑善惡,察聽賢愚。”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遂讓諦聽出來辨別。

    諦聽即時俯伏在地,須臾對地藏菩薩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當面說出便怎麼?”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

    諦聽雖一眼就看出了“六耳獼猴”的真相。但因忌憚不敢說破,這也讓六耳獼猴成為《西遊記》裡最大的謎團。

    那麼諦聽為何物,為何這麼厲害?

    諦聽具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瑞獸,貌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獨角表公斷力。傳說是地藏菩薩的坐騎,諦聽的原身是一條白犬。

    傳說,釋迦牟尼說法四十九年,所說的法被比喻成了“乘”。因為眾生先天具有五種本性,這是由阿賴耶識中沒有被汙染的無漏種子所決定的,定義為五種本性,又叫五種性。所以釋迦牟尼針對不同種姓,總結出了五種修佛方法,分別為,人乘法、天人乘法,聲聞乘法,緣覺乘法、大乘法。五種修佛法種,人乘法、天人乘法是專門給六道輪迴中人界和天界眾生修為的佛法,因為佛祖認為在人界和天界的眾生都沒有脫離世俗,有慾望和執念,所以是初等的世間法,可以求的解脫。而聲聞法和緣覺法,則是出世的修行方法,更高階。聲聞乘法和緣覺乘法以及大乘法並稱為三乘佛法。釋迦牟尼在鹿野苑,為橋陳如等五個弟子所講的四個真理,分別為“苦集滅道”,也稱“聽聞四諦法”。聽聞後獲得四種境界的佛果,到了第四級就是阿羅漢級,受人界和天界供養。

    聲聞四諦即是諦聽的含義,神獸諦聽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四諦”是遞進的因果關係,苦是集的果,集為苦的因,滅是道的果,道為滅的因,也是世間眾生的一切因果迴圈,所以神獸諦聽可以根據因果關係辨別世間萬物,尤其善於聽人的心。

    諦聽的來歷

    唐·開元末年,古新羅王子二十四歲的金喬覺,看破紅塵,攜白犬一隻浮海來華,削髮為僧。白犬伴金喬覺一路顛簸,卓錫九華。在共同苦修的七十五載中,白犬與金喬覺晝夜相隨,處處使其逢凶化吉。貞元十年農曆七月三十日金喬覺坐化,白犬亦隨之傍息。三年後,金喬覺屍身開缸,見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鎖。根據佛經曰:“菩薩鉤鎖,百骸鳴矣!”。眾人都為金喬覺而感嘆——金喬覺乃是地藏菩薩化身,故建寺連白犬同請供奉。金喬覺被佛門認定為地藏菩薩之應化,稱金地藏。這隻神犬也因是金喬覺得信物、愛物、寵物和護身之物,被佛教尊稱為神犬。

    民間廣泛認為諦聽沾有“九氣”,即“靈氣、神氣、福氣、財氣、銳氣、運氣、朝氣、力氣和骨氣”。能起到“辟邪”、“消災”、“降福”、“護身”等作用。一些虔誠的佛門信眾更是相信沾上諦聽得“靈氣”即能使家運昌隆,基業常青;孩子帶上它則茁壯成長,長大能成為誠者、賢者、智者、悟者、覺者、壽者。成年人帶著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後人更神化為神犬諦聽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徵。

    神犬諦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扮演著信者和吉祥之物。諦聽造型各個年代也有所不同。如宋代,強調獨角,民國以後,突出龍身獅尾造型。清代康熙年間,善男信女們募化集資,由姑蘇梅誠吾用純青銅鑄造了工藝精美、造型別致、想象豐富的有形諦聽神物。

    該物像叢集獸之像鑄於一身,聚眾物之優容為一體,長84.5釐米,高72.5釐米,重125公斤,獨角、犬耳、龍身、虎頭、獅尾、麒麟足。這就是今存放在九華山文物館,作為展示珍品的國家級文物“諦聽”。它是中國四大佛山—九華山鎮山之寶。該文物形狀為一獨角獸猛然回首,底部標識“姑蘇梅城吾造”,屬國家重點保護文物,1987年5月入藏九華山開山祖寺——化城寺(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屬九華山寺廟傳世文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尿病真的比高血壓可怕嗎?多久查一次血糖和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