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活到120歲的方法

    因為關稅和鴉片稅給清政府提供了穩定的財政收入,明朝只有農業稅,明朝末年天下大旱農業崩潰所以農業稅收不上來大明就沒錢用了。

  • 2 # 小白嫩嫩

    不用爭清明宋誰強誰弱,都不咋地,工業革命不可能產生這幾個朝代,做個有趣的假設,如果西方文明沒穿過來,現在的你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

  • 3 # 愛看愛思考

    第一,大明王朝並非如此貧困潦倒,是大明朝廷沒有有啥錢。事實上在大明的民間(當然是利益既得利益者)相當的有錢!歷經了明朝和清朝的兩代的累計清朝也是相當的富裕,要不然,也建造不了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了。由於中國是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對於工業品?需求並不旺盛,由此帶來的和外國的貿易都是順差。為了彌補貿易的不平衡狀態,英國商人開始大規模的販賣鴉片到中國來販賣,由此引發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先後兩次)清朝戰敗了,於是被迫開始了工業化程序史稱同治中興。就是由李鴻章,張之洞等人開創的。在那時滿清朝廷的收入劇增,於是由發生了中日甲午戰爭和後來的八國聯軍進北京的庚子戰爭。徹底將滿清朝廷打落了神壇,使中國的戰爭賠款要到1948年以後才能全部賠付完畢。在兩次鴉片戰爭後?滿清朝廷還是有一些實力的話?那麼國內的太平天國運動,對於滿清朝廷來說,絕對是災難性的!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900年庚子國變時間整整是60年,所謂的同治中興?也發生在這段時間。60.年整整一個甲子。

  • 4 # 鄉村吳大叔

    明清兩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末代,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書寫了各自的史實,兩朝都經歷過發展的巔峰與歷史的低潮期,乃至退出中國歷史舞臺的悲歌。而為什麼明末國家經濟窮困潦倒,無力戡亂,清朝末年則國家花大筆的錢財鎮壓叛亂,建立北洋海軍,給列強賠上鉅額的戰爭賠款,個人認為主要原因無外乎以下:

    一,明朝末年大部分社會財富被統治階級的既得利益集團收颳走,官僚腐敗,貪汙盛行,土地兼併嚴重,農業生產力受到破壞,財政困難,加之崇禎皇帝接手的是大明帝國留下來的爛攤子,雖然他想恢復大明國力,自己清廉,以身作則,但無力阻止大明上上下下官吏的各種腐敗,而且這樣的情況在他繼位後更加嚴重,自然災害,社會更加動盪,明政府無力控制國家經濟,土地被地方豪強兼併更加嚴重,許多失去土地的農民起來造反,成為流寇,對明朝地方經濟的發展衝擊可想而知,最後在鎮壓李自成農民軍的過程中連軍費都不能籌集。一方面官僚階層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良田千畝,另一方面,政府無力籌集軍費,軍糧,用於戡亂,處於破產邊緣,農民起義對國家和社會的衝擊造成經濟衰退。一個連軍費軍糧都無法籌集的國家即使再有像崇禎帝,孫傳庭,袁崇煥這樣的仁人志士,也無力阻止明帝國的覆滅。

    二,與明朝末年不同的是,清末政府控制著大量的經濟資源,賦稅,財政收入等,自鴉片戰爭開啟國門後,西方列強紛紛來華投資,開礦,建廠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晚清的經濟發展,這是其軍費戰爭賠款,海軍軍費的主要來源。其次清政府通過出讓出賣給列強築路權,開放港口,向列強貸款等,獲取大量收入,也是財政收入的一部分,另外,雖然清末也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但是戰爭只是對部分割槽域的經濟造成破壞,在鎮壓叛亂的過程中還會得到列強的支援,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軍費開支的壓力。最後是在戡亂的過程中政府發動地方豪強辦理軍務,自籌軍費開支,也為清政府減輕壓力,緩解軍費開支起到了巨大作用。洋務運動的發展,建立了初步的近代化工業,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國家經濟得到發展,取得一定的財政收入,這些都為晚清鎮壓起義提供了巨大的經濟能量。

    反觀明清兩朝晚期,不同的情況,相同的歷史結局,都為中國歷史車輪的前進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 5 # 陳悅漫步海邊

    中國古代,國家財政收入的重頭戲是土地稅(田賦)、鹽稅,在田地總面積、鹽灶數量沒有大的增長的情況下,國家收入的規模總體上不會有大幅度的增長,因而一旦發生天災人禍或者戰亂,往往國家財政就會陷入窘迫。

    到了清王朝末年,之所以清政府面臨鉅額的軍費開銷、洋務開銷以及賠款的情況下,國家收入能夠支撐,甚至於到了宣統時代出現瞭如同迴光返照一樣的國家收入大幅增長,最主要的就是清末國家財政收入的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

    海關新稅·厘金

    在傳統的田賦之外,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對外通商開始,事實上帶來了鉅額的海關關稅收入。在乾隆時代,土地稅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大致佔到70%至80%,而清末隨著海關新稅的出現,海關稅以及太平天國戰爭後出現的厘金收入,成為了清政府國家收入的大頭,佔到一半以上,而傳統的土地稅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則降低。

    洋務事業收入

    除了海關薪水外,19世紀60年代後,清政府新建了大量洋務事業,諸如輪船招商局、中國電報總局等等,到了光緒末年,鐵路又成為國內建設的新的增長點,而隨之帶來的收入也非常客觀。

    根據宣統初年的統計,僅鐵路一項,每年的營收大約在2000萬兩以上,中國電報總局的電報收入則在1000萬兩左右。這兩宗相加,幾乎就相當於土地稅的全部收入。

    借款融資

    清末財政能夠支撐鉅額財政支出的另外的原因,就是借款融資。

    洋務運動初起時,對於“借款”,尤其是借洋債這個概念,清政府還不敢輕易嘗試,唯恐引來不可預料的外交危機。而左宗棠西征時,左宗棠經胡雪巖操辦,借了讓人瞠目結舌的鉅額高息洋債,算是對洋債這個問題做了破題。

    (清政府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發行募資的鐵路建設債券)

    在此之後,借洋債,即到國際金融市場融資,成了清政府在遇到鉅額開銷時經常的辦法。不僅僅馬關條約賠款、庚子賠款是依靠洋債支撐,後來修建鐵路乃至很多洋務建設,也往往都到西方金融市場去發行國家債券融資(洋債本金利息的支付比例,約佔國家年財政支出的17%左右)。

    到了宣統三年時,清政府的國家年收入已經從甲午戰爭時代的每年7000萬兩至8000萬兩,增長至年收入3億兩,這種巨幅的增長就是清王朝為什麼能夠支撐鉅額支出的重要原因。

  • 6 # 不沉的經遠

    清末一樣缺錢,不缺錢清政府又怎麼會放權給地方督撫,讓他們自籌軍餉自建軍隊。

    清政府財政緊張,其實從乾隆晚年就開始了,他的十大武功是個很燒錢的事,像大小金川花了7000多萬兩白銀,而臺灣林文爽之亂則耗費了5、6000萬兩,而到嘉慶年間的白蓮教起義更是花了1億兩白銀。

    這麼幾次折騰下來,清政府的國庫裡基本是沒什麼庫存了,所以太平天國起義一開始,馬上財政就開始捉襟見肘。僅第一年,戶部就調撥出去各種款項880萬兩白銀,當時戶部清帳,外銀庫總計還有白銀40萬兩,看著不少,不過這是要應付整個朝廷開支的,根本不夠用,所以咸豐從自己的內孥裡調撥了60萬兩給戶部應急,至於內銀庫就是徹底空了,最後把庫裡的銀渣湊一起,只有20多兩。

    所以實在沒辦法,清政府只能放權給地方,讓他們自籌軍餉,自己招募軍隊,這其實就是藩鎮化,這裡面的問題清政府不是不知道,只是沒辦法而已。這權力放出去容易收回來難,此後地方督撫實力增強,不過好在西方的入侵帶來了一個意外的好處,就是關稅。

    清末關稅的收入佔比很大,以1885年為例,關稅收入1584萬兩白銀,此外清政府還在地方設定釐卡,徵收厘金,1885年厘金收入是1425萬兩,兩項相加就是一年增加了3009萬兩的收入,幾乎和田賦的總收入相當,佔1885年財政總收入40%。這筆錢無疑是清政府能續命的重要原因。

    不過也僅僅是續命而已,這點錢平時開支也是量入為出,錢不夠就先省省。像建設海軍,原來計劃是南洋和北洋每年各撥款200萬兩作為海防經費,但是僅僅是計劃而已,實際前兩年南北洋僅僅收到海防經費100萬兩,只有1/4。到甲午為止的20年裡,北洋水師共收到海防經費2300萬兩,比計劃少1700萬兩,差不多夠買10艘定遠級鐵甲艦。

    而一打仗就更麻煩。左宗棠西征花了白銀6000多萬兩,因此不得不借了800萬兩外債應急。甲午戰爭軍費開支6000萬兩裡有4000萬兩是借的外債。而《馬關條約》的賠款,則是全靠外債來賠付,此後清政府在財政上已經徹底破產,基本就是靠不斷借外債來維持。辛亥革命爆發以後,列強拒絕借款,清廷立刻就歇菜。

    所以清末一樣缺錢,只是多了點收入,還有能借外債來維持一下,所以沒有馬上崩盤。

  • 7 # 熊大不英俊

    因為明末地方政權在士紳手中,他們佔地壓迫老百姓,利益並未大量輸送到朝廷,朝廷又因外敵和內寇兩線作戰,越大越窮。

    清末,地方政權在各地督撫手中,他們要遵大義,不會直接背叛朝廷,還有北洋軍這支尊君太師李鴻章領導的新式政府軍在手,基本朝廷旨意還是可以到達地方的。最後袁世凱繼承北洋軍後不就,各地督撫和革命黨同時發動,而老袁又想拿權,才各種混亂。

  • 8 # 深度工場

    我們可以看到,明朝首先收入太低,其次是分配非常不合理, 據隆慶五年禮部報告,當時除宗女儀賓外,僅親王郡王和各級將軍中尉,歲支祿米共870萬石有奇,約佔全國各地存留糧總數的80%。明宗室消費佔財政開支比例之大,是歷史上罕見的。

    皇帝和宗室就吃了一年收益的80%,留給官員俸祿,軍費和賑濟還能有多少錢?而清朝,在康乾盛世歲入不過四五千萬兩,19世紀後期局勢日糜,洋貨傾銷白銀外流,財政收入卻突飛猛進,甲午年便達到了約九千萬兩,庚子之後幾年更是破億的規模,到了最後達到了年收入3億兩白銀的中國王朝時代財政收入最高數字。

    從數字來看,在1842年,田賦收入2900萬兩,佔了總收入的76%,而到了1911年,田賦收入只佔到了27%。也就是說清朝到了後期,已經不靠田賦這種傳統收益了。關稅反而佔到收入的30%。

    此時,官辦農林試驗場、農林講習所、實業學堂、桑蠶實業學堂、水利公司、進口提油煉油裝置的延長油礦與獨山子油礦、製革廠、金礦、鐵路郵政。已經遍佈帝國,沒有看錯,清朝確實已經開始開採石油,在1907年清朝第一口油井延長油礦開始出油。

    另外,國有鐵路收入,僅關外鐵路年收入就達數百萬兩,超過一省的稅收;還有就是由鐵路帶來的商業繁榮,使各地關稅大增。從1896年到1906年,十年,清朝投入1.8億兩白銀,修建鐵路2100多公里。

    清朝有錢了,在1909年11月,海軍大臣載洵一到德國,就受到了高規格接待。因為,清朝要重建海軍,在7年時間採購7艘戰列艦和20艘巡洋艦。而且,要制定德國施羅特公司為大清設計國會大廈,體量是德國國會大廈的兩倍,電梯,暖氣,電話都必須有。在1910年開始規劃打地基。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這一切也就都取消了。

  • 9 # 葭明通半瓶歷史

    先解釋一個概念,國家層面來說錢不是錢。貨幣只對於個人有意義,國家需要的是財政力量。

    貨幣單位可以理解為是調撥物資的某種工具。既然是幹活的工具,就需要拿出來利用,而不是藏在家中,或者因為管理人員的無能讓工具們飄在無人知處。

    明中期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把賦役貨幣化固然解決了當時的財政問題,有其進步意義。但是,時間久了,官員們找到了破綻。各種鞭外加派、火耗等全來了。官紳免稅,各種投獻隱田也全來了,嚴重減少了稅源。

    賦役貨幣化又造福了商人,商人們手裡有貨幣發言權,人民繳稅需要先把實物換成銀子。商人們奇貨可居,弄成了銀貴谷賤。很是打擊市場交易積極性。百姓們手中有糧有銀基本選擇藏起來。

    本來一條鞭法是江南地區百餘年各種賦役制度改革的結果,其自身帶有很強烈的江南地域色彩,將地域性色彩強烈的地方政策,一成不變地推行全國其他地區,其他非江南地區會水土不服呀。

    其實,天啟始 ,一條鞭法基本上各地已經不遵守,以前的稅法又已經廢除,才有各種太監四處敲詐勒索,我們知道,靠著敲詐勒索能進入國庫的只會更少。

    一言以蔽之,明朝因為稅收制度的失敗導致了政府難以集中社會財富辦大事。

    反觀大清,官紳一體納糧,又“永不加賦”一直在執行,厘金商稅什麼的制度建立執行的也是那麼回事,並沒有變成明搶。市場交易很是活躍,只要市場交易活躍,貨幣一直在市場流動。大清政府稅源就多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超廣角與長焦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