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位長安

    當然不是!《三國志-隆中對》只有12個字:“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三國演義》是小說,誇張渲染很正常!

  • 2 # 墨蠶5117

    三國演義之所以留傳後世,其必有符合當世人的意識形態及心理認知。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的相聞,相認,相交是偶然,也是必然。慧眼識人,相互成就一番事業。之初細節,可能比演義還要精彩。

  • 3 # 夢晞詩苑

    :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三次與關羽、張飛到草廬去請他,謙恭有禮,是後人善待臣子的佳話。諸葛亮發表了他著名的三分天下見解,稱《隆中對》精彩在於禮數傳承千年

  • 4 # 談史說魯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

    《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 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 遂許先帝以驅馳。”

    可見,劉備三顧茅廬的具體情況,在史書中並沒有記載,大家所熟悉的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多來源於小說、戲劇等。不過三姑茅廬的故事經過演變而最終定型,如在《三國志平話》中說諸葛亮故意不見劉備,到了《三國演義》就成了劉備不在家中了。小說和喜劇的三顧茅廬增添了細節故事,自然比史書精彩,因為史書僅用寥寥數字一筆帶過,其細節並沒有記載,這也給歷史事實的故事化、文學化提供了素材,供文人墨客盡情塗抹了。

  • 5 # 痴人十三郎

    現實當然比小說更精彩。

    小說中之所以精彩是羅老師賦於的戲劇性,第一次去沒見到,第二次以為遇到了結果是他岳父,古人講事不過三,結果第三次果然在家,卻在睡覺,還睡了很久。氣得張飛差點把茅屋給點了。多好的一個畫面,火爆脾氣的張老三,瞪著眼要燒屋子,關老二紅個臉,相對沉穩不說話,劉老大則氣度不凡,一邊安慰三弟,一邊耐心等待。人物性格特點,以及以後的衝突矛盾全刻畫出來了。

    真實的情況呢?諸葛亮明明在劉表治下很久,又跟荊州上流社會交往甚密,就是不出仕。要麼他是出不了仕,沒人重用他,要麼就是他不願出會出仕看不上這個當權者。直到遇到了劉備,跟一個天下梟雄當然有得聊了。不過三顧茅廬未必是隻去了三次,也不一定前兩次沒遇到。可以是兩人聊得非常投機,經常聊到深夜。但是為什麼諸葛亮不第一次與劉備見面就為他打工呢。可能是一方面對這個人沒有那麼瞭解,另一方面要確定一下劉備的內心是不是真的要匡扶漢室。

    諸葛亮的內心中,可以很傳統的漢室忠臣呢。

  • 6 # 天高雲淡任心遨遊

    三顧茅廬確有其事。三顧茅廬典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佔據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劉備,帶領關張二將,三到臥龍崗諸葛亮草廬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成為典故。三顧茅廬最著名的就是《隆中對》,在茅廬之中諸葛亮就為劉備制定規劃了“聯吳抗曹”,“三分天下”的戰略。現節選其中一段,以供大家學習。“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 7 # 談古論金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關於三顧茅廬是這麼寫的:凡三往,乃見。

    這個意思應該是說劉備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精彩的描寫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的,劉備在第三次去茅廬的時候才見到諸葛亮。

    然而諸葛亮的《出師表》中說: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陳壽《上諸葛亮集表》中說: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

    這個意思顯然是說去了三次見了三次。

    而且,因為古文中三不一定是實指,可能是虛職多次。為了統一說法,也有人提出凡三往之後是句號,乃見是為了引出下文。

    具體是劉備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還是去了三次或多次與諸葛亮交談,目前很難說清楚,但是以常理度之,我們不難發現可能的真正情況。

    《三國演義》中周瑜曾經引用了東漢初年馬援對劉秀說過的一段話:

    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這個橋段雖然出於演義,但是非常符合當時東漢末年的大環境。

    鳳翱翔於千仞今,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諸葛亮與劉備經過多次的溝通,交換了看法,彼此認可對方,最終建立合作關係,這也是非常符合情理的。

    真正的三顧茅廬可能沒有《三國演義》描寫的這麼情節曲折,這麼精彩,但是劉備諸葛亮兩人思想的碰撞與交流,或許在實際上更為精彩。

  • 8 # 國和家順

    三顧茅廬在正史《三國志》中是真實的,“凡三往,乃見″。至於“三顧"細節則應該是《三國演義》小說加工描述的。

  • 9 # 看遍山川

    “三顧茅廬”精彩不精彩,先得看看這件事是不是真的存在。羅貫中是根據正史《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記載加以藝術創作構造了這一個婦孺皆知的橋段。

    《三國志~先主傳》中也記載劉備三次造訪諸葛亮並和其縱論天下形勢“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更有諸葛亮肺腑心跡的《前出師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些記載證據確鑿。劉備三顧茅廬被當做禮賢下士,尊重人才的千古典範。

    不過這一段事也不是沒有不同的聲音,三國時魏人魚豢寫的《魏略》就和《三國志》有差別,這本書成書還比後者早。其中記載當年劉備被曹操趕出中原駐紮在樊城,諸葛亮主動去求見劉備,劉備正在會客沒有把這個年輕人放在眼裡。

    等客人都走了以後,劉備的態度還是比較冷淡,手裡不停地在擺弄著一支犛牛尾(一種裝飾物)。諸葛亮說沒有想到志在天下的劉將軍只知道編結這種玩意兒(激將法),劉備才抬起眼皮注意到他面前的這位小年輕。兩人經過一談,劉備發現諸葛亮的確與眾不同,是難得的人才,就把他留在了身邊。除了《魏略》,西晉司馬彪的《九州春秋》也記錄了和這個差不多的內容。

    當然大多數人還是相信“三顧茅廬”是真的,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就是有力證據。到目前為止,只有對《後出師表》的作者存疑,沒有懷疑《前出師表》是出於諸葛亮手筆。

    《前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給蜀漢皇帝劉禪的奏摺,其中任何所涉及到的事情都不能誇大妄言,否則就有欺君之罪。《前出師表》裡說到的“三顧”事離開諸葛亮寫這篇文章時間間隔二十年剛出頭,很多知道事情底細的人都有不少,諸葛亮絕對不能瞎掰(憑他的人格他也不會),否則會落下把柄被政敵指控。

    至於《三國演義》裡三顧茅廬具體的情節,包括關羽的滿不在乎,有點埋怨大哥小題大做,張飛甚至要燒了諸葛亮的房子,那都是羅貫中的神來之筆了。倒是有人懷疑《隆中對》的真實可靠,劉備和諸葛亮單獨會談,又沒有現場記錄更沒錄音,懷疑是後來人根據《出師表》而杜撰的。

  • 10 # 上將噯福斯

    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中非常著名的一場戲,歷史上也確有其事。而且歷史上真是的三顧茅廬,比演義更精彩。

    三顧茅廬是真的。

    對於三顧茅廬的真實性,古時並沒有爭議。因為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的清清楚楚: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短短几句話,把三顧茅廬的人員、拜訪次數、態度、目的以及最終結果,交代的清清楚楚。

    人員不用說,就是劉備拜訪諸葛亮。態度,是劉備“猥自枉屈”,也就是放低身段、委屈自己。採訪次數,寫的很清楚,就是三次。不是兩次,也不是四次,就是三次。目的,就是諮詢探討當時的天下大事。結果是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感動,出山輔佐劉備。

    在古代,三顧茅廬的歷史真實性基本沒有爭議。但是近年來,不少人以現代人的思維和眼光重新看待這一故事,認為是諸葛亮主動找的劉備。

    理由是:諸葛亮身懷大才,不可能甘心平庸,坐等劉備上門,一定會主動找劉備。

    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說三國的易中天。這個易中天雖然能說會道,其實不懂歷史。他的錯誤在於,以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去揣摩古人,沒有把歷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理解和把握。

    我們分析: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的都是大實話,即他原本真的不願意出山;劉備親自三次拜訪,感動了諸葛亮,這才決定出山。

    第一,為什麼諸葛亮不願意出山。

    因為出山輔佐劉備,風險太大太大。

    我們都知道劉備最終成就大業,當了皇帝。諸葛亮跟著他,也做到了丞相,實現了人生價值。如果讓我們穿越回去,我們很容易就選擇跟劉備走。

    但是在三國亂世,這卻是一個風險極大的選擇!完全是在玩命!當時中國各方勢力,北有曹操一統中原華北,挾天子以令諸侯。關中有馬騰韓遂雄兵勁旅。漢中有張魯,益州有劉璋。江東有孫權。荊州有劉表。哪一個都是擁兵數萬、十數萬甚至數十萬!地方千里、數千裡。

    劉備人馬只有數千,將不過關張趙雲,地盤只有小小的新野縣。卻要和那些人爭地盤,看起來完全沒有勝算啊!要輔佐劉備在這樣的困境中扭轉乾坤、建立大業,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諸葛亮豈又能不知?

    成功的希望太小,失敗的風險太大,而且一旦失敗,就要掉腦袋。這樣的賠本買賣,聰明的諸葛亮當然發自內心的不願意做!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出山輔佐曹操呢?

    因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為漢相,實為漢賊。諸葛亮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忠於漢室,他的思想和感情都不允許他輔佐曹操。

    第二,諸葛亮是被誠意打動才決定出山的。

    我們推測,諸葛亮原本是認為天下大事基本已經確定,沒有閃現騰挪的空間了。與其冒著生命危險出山,不如暫且隱居,保全性命。

    如果天下很快一統,社會安定。再出山入仕,造福蒼生。相信以他的才華和聲望,最少也能當個刺史、州牧什麼的。

    如果天下繼續紛爭不休,他就隱居山林,著書講學,悠哉悠哉,豈不快哉?

    所以說,諸葛亮原定的人生道路其實是很高明的。但是由於劉備的三顧茅廬,諸葛亮的人生完全改變了。從此以後為劉備鞠躬盡瘁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樣勞苦悲壯的一生,大概也不是諸葛亮的初心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春期的女孩子父親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