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歸去來兮Roc

    這個問題嘛,很專業!個人談一點淺薄的認識吧。

    步、坦、炮協同協同是閃電戰的基礎

    在坦克發明之前,主要是步炮協同,通俗的講就是“炮兵轟,步兵衝,步兵衝完炮兵轟……”由於機槍大炮巨大的殺傷性,以及交戰雙方實力接近,所以一戰就變成了巨大的屠殺場。

    坦克登場之後形式為之一變。由於坦克擁有優良的防護性,成了扮演“向前衝”的完美角色。坦克最初的作用是移動的火力點,支援“步兵衝”,衝擊和佔領敵方陣地的主力仍然是苦命的大頭步兵,於是就產生了步坦協同的概念。

    古德里安閃電戰的特點

    由於步坦炮協同是陸軍部隊在一戰末期至二戰初期的核心能力,因此是軍隊建設的重點。同那些眼光超前的將領一樣,古德里安也注意到了坦克卓越的機動能力,可以使軍隊進行大範圍的轉移和穿插,倘若將坦克集中使用,就能夠如同古代戰爭中的騎士團一樣橫衝直撞。

    但是將坦克集中使用之後,步坦炮協同將如何組織呢?大多數人認為戰術組織過於複雜而放棄,但天才的古德里安則找到了更好的辦法:將步兵裝上卡車,使之可以跟隨坦克部隊進行機動;將炮兵裝上翅膀,利用俯衝轟炸機對地攻擊進行火力支援。於是閃電戰成為了可能。

    大縱深作戰理論

    大縱深作戰理論的創始人是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是在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戰爭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大縱深作戰理論要求實施系列連續的突擊,打擊敵人兵力,打亂敵人組織,使之無法繼續進行頑強抵抗。大縱深作戰理論的核心是兩點:突擊追擊。

    突擊時,總是力求把實施主要突擊的地點選在敵人防禦的薄弱處,或能保障最有效地使用各兵種。有時為了達成突然性,也可選擇在地形複雜的地段實施主要突擊,但必須做好工程保障準備。

    追擊時,最大限度的達到殲敵目,穿插敵後側並實施合圍,分割殲滅或俘虜敵軍集團,一旦發現敵人準備退卻時,就應該立即轉入追擊,力求阻止敵軍有組織的退卻,在敵到達新的防禦地區並與從縱深開來的預備隊會合之前予以圍殲。

    閃電戰與大縱深作戰的異同點

    很顯然,閃電戰是戰術革新,而大縱深作戰是戰略革新,兩者所闡述的範圍是不同的。但正是因為一戰後的技術發展,讓坦克、飛機、裝甲車等有了快速的發展,這些戰術戰略革新才有了實施的可能性。

    從蘇德雙方交戰的情況來看,個人認為閃電戰和大縱深作戰的本質是一致的,即利用強大的機動性完成弱點突破、穿插分割,達到殲滅敵有生力量,瓦解敵抵抗意志的目的。

    至於缺點,大概就是嚴重依賴補給吧,畢竟強大的火力和機動都是建立在充足的燃油彈藥之上的。二戰末期德國嚴重缺油,空有優良的坦克裝甲車,卻再也沒能複製開戰初期的閃電神話了。

  • 2 # 吾之榮耀即忠誠

    閃電戰和大縱深戰略是二種完全不相同的戰術,二者在戰爭史上都留下了濃濃的印記並作為優秀的戰術思想理論影響至今同時也是軍事教材中關鍵部分。閃電戰的優點在於它是主動攻擊,講究一個快字,集中強大優勢兵力快速攻擊一點突破後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擊下去直至事先所擬定的戰略目標。因其攻擊迅猛往往造成對手來不及準備抵禦勢必出現混亂造成大範圍的跟風般潰敗,所以閃電戰的優勢就是可以不用全部軍力快速達成擬定戰略目標擊垮對手羸得戰爭。但要達成閃電戰的前提是軍隊需具備高機動能力,其二士兵必須具有絕對的服從,優秀的作戰技能和頑強不懼犧牲的戰鬥意志以及後繼部隊的即時跟進鞏固戰果。否則將無法達成閃電戰的實施和勝利。它的缺點就是一旦遇到對手頑強不屈的抵抗就很容易陷入對陣交戰狀態,而一旦陷入此交戰因攜帶的武器彈藥和補給不足以支援長吋間作戰,故很容易被對手反手殲滅。反觀大縱深戰略這是朱可夫被逼無奈下創造的一個專克閃電戰的戰術思想和方法,利用蘇聯廣闊的領土大範圍的散開部隊,逐層逐層的抵抗德軍進攻,迫使德軍無法徂成優勢兵力進行決戰,只能分兵追擊攻打蘇軍,而蘇軍將戰線拉長擴充套件後德軍萬里奔襲而來造殘後勤補給跟不上,兵力不足的缺點暴露不疑,最後常常陷入蘇軍包圍之中。大縱深戰略的實施條件比閃電戰要難許多,因其前提是必須擁有廣闊的領土和厚實的人口基數,能承受住對手先期的打擊,因為大縱深戰略說到底就是一個後發制勝戰略,是被動型。我們要清楚明白但凡後發制敵以及防守反去等等這些被動戰術其實施起來都比主動攻擊戰術要難,就個人思想而言是不推崇和追求這種被動戰術,因為在現代戰爭條件下,很難在承受了對方打擊下還.能徂織起強有力的反擊力量,風險代價太大。大縱深戰略其侷限性太強而且隨著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大縱深戰略基本無用,僅武裝直升機的大量裝備使用就足以讓大縱深戰略理論消亡。總之閃電戰思想理論是一秭主動性可延續持續發展下去的戰術,也是一種積極的戰術,在可見的未耒閃電戰的戰術理論會一直延續下去。反觀大縱深戰略其產生在一個特定戰爭吋期,一個特定獨有戰場環境下,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戰術思想,其只可借鑑但絕不可照搬,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此戰術思想只存於戰爭史上,基本無在可使用的機會。

  • 3 # 紅色手電筒

    這兩種戰爭理論都不是題目上說的人提出來的,古德里安主要是把自己的坦克運用的理論應用到了閃擊戰中,而閃擊戰是很多的軍事理論結合到一起的戰爭形勢。閃擊戰需要在國家的外交政策方面給予配合,欺騙和閃擊戰從來是結合在一起的。

    對於閃擊戰來說,德國的軍事思想一貫是主張機動作戰,閃擊戰就是使用發動機的機動作戰,這一點古德里安也不否認,而且對於德國來說,如果未來的戰爭還是象一戰一樣是一場長期的消耗戰,那麼德國肯定還是輸掉的,所以現在有發動機這種決定性的技術裝置出現後,德國很容易就利用了這種技術裝置。套用恩格斯的話就是,一旦技術上的進步用於軍事目的並且已經用於軍事目的,它們便會立刻幾乎強制的,而且往往是違反指揮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戰方式上的改變甚至變革。

    而大縱深戰役戰役理論的主要提出者是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但是也包括了其他很多蘇軍將領的貢獻,不過這些將軍元帥有很多在大清洗被殺,不過有一些在軍校任教的將領倖存了下來,這種教書匠教出的學生最後在二戰中踐行了大縱深戰役理論,並且獲得了成功。

    對於大縱深戰役來說,大縱深戰役只不過是戰爭的一部分,打贏一場戰爭需要一場接一場的戰役,最終才會贏得戰爭的勝利。

    對於大縱深戰役理論,二戰的各次戰役事實上都是按照大縱深戰役來發展的,不管是蘇聯的還是德國的,當然也還是有一些區別,但是基本上套路是相同的,就是在對方防線上開啟突破口,然後由空軍掩護的坦克機械化部隊進入突破口,對於敵人的縱深目標進行快速突擊。

    對於現代區域性戰爭來說,閃擊戰更加常見,畢竟區域性戰爭的戰役縱深並不大,沒有大縱深戰役的那麼大的縱深,很可能是一仗打完,戰爭就已經結束,不過,對於具體的戰役來說,也還是要求對於敵方的全縱深目標進行打擊。

    對於閃擊戰來說,必須是要和戰略欺騙結合起來,失去了突然性,對方頂住了動手一方的第一輪打擊,那麼一旦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那麼對於發動戰爭的一方來說就是災難。所以閃擊戰發動的戰爭,戰爭的目的必須是有限的。

    而大縱深戰役理論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使用預備隊,在適當的時機投入預備隊,而美軍針對這一點,美軍提出的空地一體化作戰理論,就是要用空軍重點打擊蘇軍的戰役第二梯隊。

    對比閃擊戰和大縱深戰役,兩者都是發動機戰爭的一種戰爭形態,應該說閃擊戰對於現代區域性戰爭更加合適,而大縱深戰役理論對於那種總體戰更加合適,但是由於核武器的出現,現代能夠進行大縱深戰役這種規模宏大的戰爭的國家不多,基本上就是幾個有核國家,而如果是這些國家發動總體戰,那麼動用核武器就是必然的選擇。而動用核武器的後果,是現在的國家無法承受的,所以長時間的高強度戰爭幾乎是不可想象,高強度的戰爭就是二戰那種規模的戰爭,不是伊拉克阿富汗戰爭這種治安作戰。

  • 4 # 懷疑探索者

    金庸在武俠小說裡面,提出了一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令狐沖和任我行聯手為什麼都打不敗東方不敗,其實就是因為東方不敗的身法太快,讓他們來不及反應。“獨孤九劍”儘管可以尋找對方的招式破綻,但是如果對方的動作太快了,即使有破綻,也會很快的補上,讓令狐沖來不及下手破之。令狐沖是“料敵機先”,有點類似在對方發牌之前就猜透對方下一步要打什麼牌,也是一種“快”。只不過是東方不敗更快而已。而二戰名將,德國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就是類似於東方不敗這樣的絕世高手。

    古德里安是一個純粹的軍人,出身于軍人世家。他是“閃擊戰”理論的發明人,也是一位傑出的理論實踐者。“閃擊戰”說起來並不複雜,無非就是“機動性”、“火力”、“速度”。機動性強,就可以指哪裡打哪裡,火力特別猛烈,就可以儘可能的摧毀敵方的防禦能力,速度夠快,就可以讓敵人來不及回防,在援軍和補給到來之前,就已經將敵人一舉殲滅。古德里安之所以成功,依靠的就是這三大要素。德國的坦克裝甲軍隊重點建設 數量在早期遠遠超過對手,所以可以獲得勝利。

    而朱可夫其實就是利用蘇聯土地遼闊的特徵,層層狙擊,把古德里安坦克軍團衝鋒的速度延緩下來。“閃擊戰”的優勢就是速度,速度是核心之中的核心。一旦速度被降下來,“閃擊戰”就不再是“閃擊”。就如同東方不敗的速度下降了80%,讓令狐沖來得及出招式攻擊他的破綻。

  • 5 # 漩渦鳴人yy

    這個問題如果說起來的話,那就只能雞蛋裡挑骨頭了。

    講一句實話,古德里安和朱可夫這兩個人都是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上公認的將才,兩個人都是有本事的,古德里安將德國裝甲部隊從零到有,慢慢發展起來,並且堅決的支援曼施坦因的計劃,最終造就了德國閃電戰的輝煌,朱可夫,那更不用說了,打遍天下無敵手,除了在曼施坦因身上稍微吃了點虧以外,朱可夫可以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少有的幾個能夠做到指哪打哪,屢戰屢勝的將軍。

    所以說這兩個人,他們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之下,就會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理,也就是說閃電戰和前蘇聯的大縱深戰略實際上是根據德國和前蘇聯的實際情況做出的一條比較正確的戰鬥方法。

    要對比二者的不同,就必須從二者本身實力上面的差異來說起。

    所以我們能看到納粹德國的閃電戰,實際上是以裝甲部隊作為核心,這是納粹德國手裡的一把尖刀。而德國的步兵就像一面盾牌,盾牌守護住自己的腹部,頭部等一系列柔軟的部位,而尖刀瞄準敵人的弱點,直接捅向敵人的心臟,這就是閃電戰的具象化。

    那麼前蘇聯又有什麼不同的前蘇聯?它是國家戰略儲備能力強,而且國家能夠持續作戰時間強,但是士兵的單兵能力比起西方國家來講要稍微弱一點。

    前蘇聯的大縱深戰略,就好像一個強壯的人手裡握著一個巨大的鐵錘,鐵錘能攻能守,敵人無論什麼進攻,鐵錘直接砸下去,將進攻直接化解掉,格擋掉,或者粉碎掉,接著,前蘇聯會利用大錘子將人逼迫到角落裡面退無可退,接著用大錘子本身的重量優勢直接將整個人砸成碎片。

    可以預見的是,前蘇聯的大縱深戰略對於國家的綜合實力要求比較高,而德華人的閃電戰對於戰場前方指揮官的現場的臨機應變的能力要求比較高。

    沒有強大的國家綜合實力是不可能實現前蘇聯的大縱深戰略。如果說前線的指揮官不太高明的話,德華人的閃電戰簡直就是送羊入虎口呢!比如說蘇德戰爭前期,德華人選擇江中路集團軍的裝甲叢集,直接調到南線去組織,對於基輔的包圍戰,這就是直接將德華人的閃電戰改變成為消耗戰,從這裡開始,德華人的閃電戰神話就已經開始被打破了,前蘇聯也正好可以騰出手來有一定的時間去組織力量抵抗德華人,並且贏得接下來的莫斯科戰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了99A主戰坦克,老驥伏櫪的59D坦克還有很大發揮空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