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問百答百科
-
2 # 親吻生活一愛欣
簡單談談自己的想法,僅供參考。
老白姓說:“三伏天不能顧湧,一顧湧就冒汗”。說實話,不顧湧都冒汗。
那怎麼才能快速降溫,不中暑呢?
一、無論在哪裡,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心靜自然涼”。急躁的情緒只會讓自己變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熱上加熱。找個陰涼地方呆一會,讓自己“慢慢冷卻”下來。
二,在家裡面熬點綠豆湯水、紅豆薏米水喝,可起到去肝火、除溼氣的效果。如果你大汗淋漓從外面回來,千萬不要先洗冷水澡,要給自己倒一杯淡鹽水,補充出汗流失的水分。儘量少吃雪糕之類,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和腎臟。不可一次性喝水太多,那樣會稀釋血液而頭暈。
三、平時在冰箱裡面冰點冰塊(小塊),可含在嘴裡慢慢融化;把毛巾浸水(別擰太乾)放速凍箱裡冰凍20分鐘左右,取出放在額頭,腋下可快速達到降溫,效果非常不錯。臨床上我們給高熱病人常用此法物理降溫,還有個好辦法,就是到藥店買點“冰寶貼”備用,可隨身攜帶,小孩大人都可使用,臨時降溫效果真點很好,很舒適,沒有任何副作用。
四,三伏天飲食記得一定要清淡。夏季,大魚大肉只會加重本來就虛弱脾胃的負擔,引起肝火旺盛,會讓體內的“熱”更多。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湯水,補充牛奶雞蛋等蛋白質。少吃冷飲,冰箱裡面的水果取出後最好放一會再吃,以免引起胃腸不適導致腹瀉。
五、三伏天睡覺儘量不開窗子(容易引起中風),老人孩子最好不要使用竹板(竹塊)涼蓆,脊柱受涼容易得很多難纏的疾病。出汗時儘量別在空調房裡“盡情享受”,最好離遠點或適可而止。
-
3 # 蘿媽幫廚
1、多吃苦
三伏天也常常被人們稱為“苦夏”,因為夏季常常吃一些苦的食物,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蔔葉等。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因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迴圈、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是夏季天然養生品。
另外,在三伏天,人體出汗較多、消耗大,飲食一定要注意清淡、做好心理調節、戒躁、息怒,防止上火。可適量喝清涼飲料、淡鹽水、綠豆湯等,用溫水洗澡,避免圖一時痛快沖涼水澡。儘量避免午後或高溫時段在日光下暴曬及在露天環境中活動,最好隨身攜帶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一旦有人出現中暑症狀,應立即將其移至通風處休息,適當地給些淡鹽開水、綠豆湯、西瓜汁或酸梅湯,會起到良好效果。
2.吃薑補陽氣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姜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
三伏天喝薑茶的最佳時機也來到了。生薑4片,大棗4枚,紅糖適量,同放入杯中沸水沖泡,一杯溫胃散寒的姜棗茶就沏好了。
喝薑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現在也似乎越來越流行。薑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
3、多吃羊肉
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沈雁英教授表示,把羊肉這種常見的冬令補品放在夏天來吃,也是不錯的選擇。
現代人太貪涼了,冷飲一杯接一杯,空調一吹一整天,但正是這樣,帶來的健康問題也顯而易見:冷飲容易刺激胃腸,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亂,而空調則可能會帶來全身肌肉關節疼痛。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甚至指出,人年老時體弱多病,是因為少壯時太貪涼所致。寒則滯,暖則通,這個時候適當吃點暖性的羊肉,有利於發散滯留在體內的寒氣,疏通筋脈。類似道理有很多,比如生薑也是熱性食物,但是如果你整晚地吹空調,早上起來覺得頭很痛,喝碗薑糖水就能緩解了。老話說得好,冬吃蘿蔔夏吃薑,也是這個道理。
不過,沈教授提醒,吃羊肉也得分體質,有的人體質偏寒,夏天多吃一點羊肉也不會有不適反應,而體質偏熱的人就不要多吃了。
而且,羊肉含高蛋白,有的人吃多了也容易過敏。但對於大部分人,特別是一直呆在空調間裡的人來說,和家人吃一頓燉或涮的火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4、多吃小麥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些都是小麥做成的。小麥做主食能提供能量和B族維生素,但它還有很多藥食兩用的功效,能幫助我們安度盛夏。
小麥麩口感很糙,為了追求高質量生活,我們一般都把它丟棄了,實在是不應該。
“小麥麩也有一定的藥用功效,能除心煩,止消渴。”南省中醫院針灸科副主任中醫師呂沛宛說。另外,其營養價值很高,富含B族維生素、粗纖維以及維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物。現代研究表明,小麥麩對預防結直腸癌、大腸癌等有一定作用。
三伏天如何防暑降溫
一、出行躲避烈日
三伏天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另外,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Sunny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三伏天裡,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龍虎人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二、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三、保持充足睡眠
三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有力措施。另外,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四、謹防情緒中暑
相關資料表明,在正常人群中,約有16%的人在三伏天會發生“情緒中暑”。“情緒中暑”的表現有:特別粗心,如打翻熱水瓶等引起燙傷意外;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動或情緒低落,不能靜心思考;肝火也隨著氣溫往上躥,常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釀成禍端……醫師提醒,“情緒中暑”可能衍生灼傷、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意外。因此,在三伏天裡,大家除了要做好防高溫中暑的準備,還要注意調節心理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日常生活應勞逸結合,清淡飲食,多飲水以調節體溫,多吃清火的瓜果蔬菜等,給心情也降降溫。
三伏天防暑要注意什麼
1、防暑藥不可少
“三伏天”裡的衣食住行都需注意,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無極丹等。一旦出現中暑症狀可服用藥品緩解病情。平時可多喝番茄湯、綠豆湯、豆漿、酸梅湯等進行解暑。
2、劇烈運動後不能馬上停下休息
劇烈運動之後不要立刻停下休息。因為夏天是人體體溫最高的時候,而此時如果劇烈運動後立即停下來休息,會導致血壓降低,有可能還會引發心慌氣短、頭暈眼花、面色蒼白或休克昏倒等症狀。要預防此事件的發生,就應在運動後做些小運動量的動作,使呼吸和心跳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後才可停下來休息。
3、躲避烈日
建議選擇早晚進行戶外活動,應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這段時間在烈日下行走,尤其老年人、孕婦、兒童、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出行;且每次要控制時間不可過長,要及時補充水分。在戶外多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活動,即使在室內也要保證適宜的溫度,不可太熱或太涼。
4、切勿一味貪涼
“三伏天”裡最舒適的時刻恐怕就是對著冷氣狂吹了。不管是蝸居族還是辦公室族,都恨不得一呆一整天。但也要注意別過猶不及了。空調房裡容易乾燥,要適當補水。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否則進進出出反而容易得空調病。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夜間睡覺時應把溫度適量調高,並搭上空調被,以防著涼。空調更不能直接對著頭部和臉部吹。
5、出門注意防曬
如必須在烈日下活動,記得做好防範措施,避免Sunny直接照射頭部,避免面板直接接受輻射熱,應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抹防曬霜,穿著寬鬆衣服、準備充足的飲料。即便身體強健的男士,也應做好防護措施。
6、冷飲要適度
酷熱高溫的“三伏天”,人們喜冷飲,往往導致溼氣侵入人體。而外溼入內,使水溼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還要避免生食冷飲過度。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西紅柿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的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飲食還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
7、注意多喝水
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通常最佳飲水時間是晨起後、上午10時、下午3~4時、晚上就寢前,分別飲1~2杯白開水或含鹽飲料(按水2~5升加鹽10克的比例配置)。最佳飲水溫度為35℃~38℃,大量出汗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如不及時補充鹽分,體內水、鹽比例就會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8、要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措施。
9、切勿動怒
心境也很重要,所謂“心靜自然涼”,雖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神奇,但保持平和的心態,少動怒,加上適當的運動的確可以幫助你安全度過“三伏天”。
-
4 # 北京十三陵藥王谷
三伏天養生做好“十個一”,幫您健健康康過一夏。
10、 一次靜坐
研究表明,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溼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所以,夏天靜坐,是一種很好的養心方法。
回覆列表
方法/步驟
1夏天不提倡進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進行的劇烈活動,建議可選擇游泳、早晚慢跑等體育活動。
要多喝白開水,並且要定時飲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口渴後不宜狂飲。應少喝果汁、汽水等飲料,其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
不宜過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溼熱,而溼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髮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溼,無異於火上澆油。
飲食不宜過於清淡。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代謝需要。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而更加睏倦。
忌受熱後“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不是開足電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不宜佩戴金屬首飾。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所接觸到的面板可能出現微紅或瘙癢等症狀,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
夏天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塗抹防曬霜。
生活起居要規律,不經常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扇下。
出門還要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以防應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