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倚夕陽笑黃昏
-
2 # 大飛熊騎士
《水滸傳》裡,“神行術”也是屬於道術的一種,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學會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學的,你讓宋江如何推廣?
比如,第一,戴宗是如何學得“神行術”的?師傅是誰?書中沒有交待,又無人問及。可見戴宗的師傅是一個神秘人,不願意讓人知道,他的術法也必然自然也不能隨便傳人。第二,“神行術”是需要作法的,也不知道戴宗學了多久才能掌握,需不需什麼樣的基礎?第三,除了作法,戴宗還需要“甲馬”助力,拴兩個甲馬,能行四百里,四個甲馬八百里。所以,即使宋江推廣法術,又哪來這麼多法器。第四,戴宗雖然不屬於類似公孫勝一樣純粹的道人,但只要學了法術,多少都得有禁忌甚至要禁慾,梁山群雄肯幹嗎?第五,戴宗沒有老小,孤身一人,一直住在城隍廟間壁裡的觀音庵歇息《水滸傳第三十九回》。後來,戴宗辭去官職,在泰安州大笑而終,可見他與本身與道家有緣。
退一步說,假設戴宗的“神行術”沒有以上諸多的限制,可以讓宋江推廣,卻也無用。因為“神行術”不是類似美漫的“閃電俠”,無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對上陣殺敵的作用輔助不大。所以,縱觀水滸一書,戴宗大部分工作職責就是傳遞訊息,有時也充當一下“運載工具”,無論是人還是信件,卻很少見他直接上陣對敵。因此,有一個戴宗,基本可以解決問題,弄一堆傳遞訊息的部隊有何用?
那麼,又退一步講,假如“神行術”可以增加梁山上下的武力值,宋江推而廣之有用嗎?其實也沒有用。因為,既然法術能推廣,要論在戰場上的實用性,殺傷力,那還不如推廣公孫勝的法術來得有用呢。因為,公孫勝才是正兒八經的道人,學的也是正宗,高階的道法。所以,戴宗曾經和馬靈鬥法,結果“神行術”不敵“神駒子”,而公孫勝是勝了高廉,馬靈等人的。
再退一步講,即便戴宗的法術比公孫勝還厲害也沒有用,因為再厲害也厲害不過二仙山的羅真人。但是,就連羅真人也不會亂用法術的,因為法術的使用也要緣法的。比如《水滸傳五十三回》,戴宗,李逵去請公孫勝,羅真人本來是要“妙送”三人去高唐州的,結果只是懲罰了李逵,最終還是讓他們步行。這絕非羅真人不會類似“神行術”一類的法術,而是故意的,因為他們要收了湯隆。又比如,羅真人不早傳公孫勝“五雷天罡正法”,直到對付高廉才傳授,又叮囑“逢幽而止,遇汴而還。”可見,一切都有緣法。
那麼,還是退一步說,“神行術”就不需要緣法,有用嗎?還是沒用,因為梁山一百單八將的命運早就是註定了,原來是洪太尉放出的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單八位魔君將出來震盪天下,不過,最後終是“天罡盡已歸天界,地煞還應入地中”。
最後退一步講,其實法術這回事,莫說有沒有這回事,倘若真的有,教給快遞或者速送小哥多好呀。
-
3 # 若愚趣談
神行太保戴宗的“神行術”比駿馬還快,是小說中的誇張描寫。除了神行太保戴宗的外,還有入雲龍公孫勝的各種道行,都是文學創作中神話了的人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水泊梁山的好漢中,一定有跑得快的人,這個人被作者取名為戴宗。為了故事情節的生動,戴宗就成了比駿馬還快的神行人。要用科學的方法分析,戴宗比一般人跑得快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戴宗的腿長,二是身姿矯健,有如今天一樣的跑酷技能,三是熟悉路徑,四是戴宗可能有攀巖術,五是戴宗可能會游泳。
如果戴宗腿長,跑起來步子邁得大,一般人趕不上他,如果經過長期的訓練,走路的速度可能超出常人兩倍以上。第二就是身姿矯健,有跑酷技能,遇到崎嶇山路或高坎陡坡,會應付自如,輕鬆越過。三是熟悉路徑,能找到到達目的地的捷徑,節約了行程時間。四是戴宗能攀巖,在遇到障礙的山岩時,直接攀爬越過。五是戴宗應該具備游泳技能,遇到江河湖泊,能游泳踩水而過。身體條件和多項技能加在一起,戴宗就成了神行太保。不要說水滸了,就是《林海雪原》裡還有個長腿孫大德呢!
那宋江為啥不讓梁山好漢都學習戴宗神行術呢?前面不都說得很清楚了嗎?一般人可能沒有戴宗的大長腿和矯健身姿。也不可能具備跑酷和游泳攀巖等多種技能於一身。也不會像戴宗一樣熟悉路徑,當然就學不會了。因此,推廣戴宗的“神行術”幾乎做不到。而且,小說中描寫的東西,不過是一場熱鬧的表演,實際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要是真有那麼一種神行術,多少也會流傳到現在。
-
4 # 灣火
說到戴宗,有神行術傍身,神行甲馬系腿,日行八百里。這個本事,足不點地,雪不留痕。縱橫江湖尚可,用在兵馬交戰不為。這是為何,且聽我道來。
戴宗與吳用交好,救過宋江。隨宋江上梁山後,任其心腹。每次打探訊息,唯戴宗專權。飛報軍情,踩點布引,頗能勝任,辦事稱職,宋江放心。這種人用江湖行話講,叫相腳頭。既然戴宗的神行術這麼好用,為何不能在梁山推廣?
諸位可知,戴宗在梁山擔職是探聲息頭領,放在現代就是通訊參謀長。屬於前方指揮聯絡人員。前方打仗,需要傳軍令,報訊息方可用此人,其他圍剿作戰,衝鋒陷陣,與他無關。難不成讓梁山諸位好漢學了此術,都做個通訊兵?
學此神行術,無非是跑得快。兩軍交戰,最重要是戰略戰術,無需跑得快慢。再說,軍團作戰,都有坐騎,何須用兩腿奔跑?諸位可想,敵方騎馬,一簇黑壓壓的撲過來,馬蹄飛揚,塵霧大起。梁山英雄若是學了神行術,不騎馬,直接撒腿跑過去迎敵。速度極快,轉瞬到達敵人面前。
這無疑是一種早點送死的方式。你想,敵方居高臨下,視野極闊,對方位動作一目瞭然。你矮人一等,唯有抬頭仰望,衝刺廝殺,明顯已處劣勢。且兩軍交匯,梁山隊伍必會被敵方騎軍衝散踐踏,隊伍一亂,再重新整治,可謂難上加難。
而且,既然奔跑神速,一定極費體力和鞋子。兩軍尚未交戰,體力已消耗過大,再戰必會力怯,輸面較大。因奔跑過快,鞋子耗損極大。交戰半途,鞋底洞穿。碰到石路,腳尖磕血,一拐一瘸,頗為尷尬。敵將見之,定會恥笑。英雄面薄,情何以堪。這種既耗體力,又弄得灰頭土臉的功夫,如何推廣?就算推廣,梁山好漢又怎會去學。
另外,神行術是腳底抹油,溜之大吉的功夫。若眾軍將士遭受強敵,難以抵擋,未等後援,先逃之夭夭。大家絕塵而去,急急如喪家之犬,敵軍看得驚奇,沒見過如此逃跑,策馬都難以追上。此等場面,士氣受挫,宋江見之,心情可想而知。
所以,神行術這種旁門左道,用在通風報信,傳遞軍令皆可。衝鋒陷陣,領軍打仗,還是免了。
-
5 # 治癒系小北北
戴宗不是他的師傅,水泊梁山也不是宗派
不切實際,沒有辦法去量產。戴宗他有日行百里,必須做法,用馬甲才可以去完成。而且,也需要從小練習功法,師傅指導。
戴宗是道教師傅教的,功法自己能記著已經夠不錯了,讓他在去當老師去教徒弟,有點難。一個方面是,他就是靠這個吃飯的,給大家都教會了,自己不是就用處不大了,隨便揪一個梁山的人都是日行百里,要戴宗該幹嘛,還用那麼費勁去打方臘,直接統一全國就行。在一個就是,任何功法都得從小開始練習,要有一個好師傅去給教導,好好培養,那裡把麼容易,梁山的人都是歲數不小,就算把戴宗教給大家了,讓大家跑一個日行百里,那也得腳受得了啊。在有就是,戴宗給大家都教功法,宋江也得有那麼多的物資啊,馬甲得費多少啊,培養大量的功法人才,那得是大宗派才有的手筆,一個水泊梁山沒有那麼的儲備,培養了那麼久能正常使用功法的也不是全部人。所以這個是宋江沒有麼多的家業去讓戴宗去折騰,戴宗有私心也不一定願意教,即使,戴宗教了大家能學得會嗎?
-
6 # 田獲三狐
先說一下,“神行太保”戴宗的“神行法”只能“日行八百”,這種速度可能比一般的馬匹要快,但是,比起真正的駿馬還是不如,比如段景住偷的金國王子的那匹“照夜玉獅子”就能“日行一千”。當然,即使“日行八百”對於普通人類來說也很牛叉了,何況他的“神行法”又環保節能。
那麼,梁山泊為什麼不把他的這種尖端技術轉化為規模化生產產品,推而廣之呢?
我覺得有三點原因:
一、“神行法”對於戰場殺敵沒有實際應用意義。
戴宗的“神行法”就有一個鮮明特點——跑得快,這種技術運用在打探,傳遞資訊方面當然恰到好處,最大化的發揮了他的功能。
但是,對於兩軍交戰,戰場上你死我活的較量來說,沒有實際意義,反而會成為影響戰鬥力的未知因素。
因為大家都知道自己跑得快,一旦其中有一位士兵感覺打不過對方,或者有了恐懼心理逃跑,就會形成“馬群效應”,大家看到跑的立刻就炸了,紛紛跟著跑,就成了不戰自潰了。
就像那個誰說的:學“神行法”還不如學公孫勝的法術呢,那個更實用,要是每個人都能驅趕著成群結隊的獅子,大象,或者喚出一位“金甲天神”和敵人打,那是什麼效果呢。
二、得道有早晚,術業有專攻。我們不知道戴宗的這個“神行法”的師承淵源,也不知道他是在何種情形下用了多長時間練成的,但是清楚:要發揮它的功能需要一種叫“甲馬”的道具,還要有口訣驅動。
按書中的描述,“甲馬”這個東西的樣子就像綁在腿上的護膝,或者沙袋一樣。戴宗只有八個,如果這是特製的,那最多也就幾個人可以同時使用。
即使“甲馬”是普通的一種物件,可以批次生產,但還需要學會法術中的口訣才行,而法術這東西不見得是人人適合學,能學會的。別看魯智深拔樹是一把好手,李俊是游泳冠軍,武松能打大蟲,安道全專治牛皮癬,但是,不見得就能學會這種能“追逐雷和閃電的力量”的長途奔跑的法術。
三、“神行法”是戴宗得以在江湖安身立命的本錢。
梁山一百單八將形形色色,在這兒混飯吃,如果不是武力強悍的話,那基本上每個人都得有一手特色絕活。
比如時遷善於偷盜;孟康會造船;陶宗旺能砌牆;侯建可以縫補衣裳,而戴宗能夠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就是“跑得快”,這可以說就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
如果他免費開班授課,把大家都教會了,那他自己幹嘛去,他的存在還有牛叉的資本嗎?我想也就快下崗了吧!所以,即使宋江提出這種要求,戴宗也會有一千個不把這項獨門技術推而廣之的理由。
戴宗不但“跑得快”,還是個有大智慧的人,班師回朝後,他辭官不做,回到泰安州岳廟裡陪堂出家,數月後,大笑而亡,也算是壽終正寢。
-
7 # 白口電影
說起梁山裡跑的快的,首先就會想到戴宗。戴宗綽號神行太保,能日行八百里。戴宗的道術神行法如此厲害,為什麼梁山不推廣他的這一技能,讓梁山個個都能日行八百。
戴宗在水滸傳裡第一次出場,是在江州,那會他是江州兩院押牢節級。戴宗和吳用是至交好友,宋江刺配江州後,二人才認識。之後不久,宋江題反詩被下大獄,戴宗奔襲梁山求救援,這是戴宗第一次表演神行術。
上了梁山後,戴宗更是多次使用神行術,為梁山打探訊息。梁山排座次,戴宗排第二十位,星號天速星,司職梁山總探聲息頭領,也就是情報局局長。
戴宗的神行術,是將四片神行甲馬拴在腿上,腿腳跟著甲馬走,移動速度超快。清代《天香樓偶得》中寫道:俗於紙上畫神佛像,塗以紅黃采色而祭賽之,畢即焚化,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佛之所憑依,似乎馬也。甲馬就是紙馬,是紙剪的馬或紙上畫的馬。
《水滸傳》有一個情節是,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戴宗取出四個神行甲馬,兩人縛在腿上後,如駕雲一般,飛也一般出去。可見,戴宗的神行術,關鍵就在神行甲馬。這神行甲馬不僅戴宗能用,連李逵也可以使用。既然人人都能用,為什麼不在梁山廣泛推廣。
戴宗自己說出了原因,戴宗說神行前要吃素,不能喝酒吃肉,考慮甲馬的承受能力。梁山好漢就是喜歡大口喝酒吃肉,讓他們改吃素,那可比殺了他們還難受。並且,神行甲馬的極限是800裡,夠了800裡就要更換或維護。
戴宗在梁山的看家本領就是神行術,若是梁山人人都會神行術,那戴宗在梁山的地位可就危險了。畢竟,連貓都知道,上樹的本領不能教老虎。
回覆列表
“術”業有專攻,一要看天分,二要看毅力,三要順應規律。
戴宗“神行術”之快為人樂道,可是此術也非人人可學,正如每科選狀元是一樣的,都知道狀元的水平之高,爭相學之,可是每榜只有一人而已。
如此,才使世事變得更多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