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李少白
-
2 # 心血管王醫生
心肌梗死有很多感覺!
但最主要的感覺是瀕死感!
症狀各種各樣,下面王醫生把最常見的一些表現介紹給大家:
1、胸痛持續不緩解,呈悶痛或壓榨樣疼痛,或伴大汗,或噁心嘔吐。
2、也不全是胸痛不緩解,還可能是心前區疼痛不緩解,牙疼不緩解,左肩膀疼不緩解,後背疼不緩解,腹痛不緩解。
3、除了疼痛,還可能是胸悶憋氣不緩解。
4、還有單純的大汗,噁心,嘔吐。
5、還有暈厥,摔倒。
6、還有突然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只能端坐位。
7、還有猝死。
總之,心肌梗死會有多種感覺,但最主要還是胸痛或新前區疼痛,伴胸悶憋氣,持續不緩解。
或換句話說,持續不緩解的難受。
對於大多數人,一旦發現有上述感覺,一定第一時間撥打120,躺平,不要擅自處理。
-
3 # 醫患家
所謂心肌梗死,是因為冠狀動脈突然發生持續的急性閉塞,導致心臟供血持續不足,引起對應血管支配區域的部分心肌發生壞死。中國每年約有近2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其臨床表現症狀既有典型的持續性心前區壓榨樣疼痛感,也可表現為腹痛、背痛、暈厥,還有的甚至僅表現為心前區不適感。
典型的急性心梗主要表現為突發的心前區憋悶的感覺,像一塊大石頭突然壓到胸口,可以向上肢及後背部放射,常伴有出冷汗,臉色蒼白,有瀕死的感覺,且這種症狀可以持續二十分鐘以上。
不典型的心梗症狀可五花八門,可表現為牙痛、腹痛腹瀉、單純後背痛等;也可表現為突發的暈厥甚至猝死;還可表現為出冷汗、四肢溼冷的休克表現;也可表現為急性左心衰的突發呼吸困難表現。部分老年人由於痛覺減退,急性心梗時可無臨床症狀或僅有心前區的輕微不適感。所以不管什麼病人,心電圖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檢查,特別是原因不明的胸痛患者。
如果出現疑似心梗的胸痛表現,千萬不要猶豫,要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並迅速趕往當地最近的胸痛中心進行緊急救治。目前國家31個省市已成立669家胸痛中心,搭建起全國胸痛快速救治網路,可以使心臟病患者在第一時間得到迅速救治。
-
4 # 鹽酸索他洛爾
心肌梗塞是因冠狀動脈閉塞,使得血流阻斷,導致心肌因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心梗常發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急性病死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
心肌梗塞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心梗發生時,患者最常見的症狀表現為劇烈而持久的胸痛,伴有大汗淋漓、噁心嘔吐等,嚴重者會有休克或心衰。心梗發生時,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
1、胸痛,瀕死感:心梗最常見的症狀即為胸痛,表現為突發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或心前區疼痛,呈壓榨性、刀割樣、燒灼感,患者會因疼痛表現為大汗淋漓,常伴有煩躁、恐懼、瀕死感等情緒。
2、放射性疼痛:患者除了胸痛外,可因劇烈疼痛放射至上臂、後背,下頜、咽部、牙齒等部位,如在咽部疼痛表現為發脹、不適感,不明部位的疼痛。
3、突發胸悶心悸:多為心梗前兆,表現為突發胸悶、心悸、乏力、疲勞,既往沒有該類情況發生,尤其是對於高危人群,應提高警惕,及早就醫診斷。
4、休息時胸痛:心梗多發於夜間休息時,多表現為凌晨時間,突發胸痛不止,此時應高度警惕心梗的可能。
5、全身症狀:如胃腸道症狀,噁心、嘔吐、腹脹等;莫名的不適感、發熱但難以用語言形容;嚴重者會有心律失常、低血壓、休克、心衰甚至是猝死等。
總之,胸痛是心梗最先出現的症狀,多在凌晨,界限不清,常有憋悶、緊縮、灼燒感,伴大汗淋漓,煩躁、恐懼、瀕死感。心梗患者自述,胸痛較為劇烈,且有無法形容的不適感,且多在安靜時發生,出現以上情況時,患者應高度警惕,及時就醫診治。
-
5 # 全科掃地僧
心肌梗塞應該稱作心肌梗死更合適,是由於冠狀動脈閉塞引起冠脈供血部位發生急性、持續性的缺血、缺氧,繼而導致心肌壞死的發生。心肌梗死是我們臨床上的急危重症,發作時常常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嚴重者可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引起休克、猝死的發生。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並注意識別,而經過積極診治的患者大多可緩解病情,並配合生活方式干預、藥物治療等常可很好的控制病情。心肌梗死發生時最常見的表現為胸痛,以心前區或胸骨後壓榨性/窒息性疼痛最為典型,常伴有大汗淋漓、恐懼、瀕死感,可有胸悶、噁心、嘔吐、肩背部放射痛等伴隨症狀。疼痛為持續性,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常不能緩解。需要注意的是少部分人表現可不典型,可以上腹部、頸部、下頜、咽部及牙齒疼痛為表現,易被我們誤診。而極少數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無明顯疼痛表現,易被大家所忽略。 我們面對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特別是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或心絞痛的患者,在過度勞累、暴飲暴食、寒冷刺激、便秘、情緒激動、大量飲酒等誘因下或雖無明顯誘發,但突發劇烈持續性胸痛,需要警惕心肌梗死可能。我們要認識心肌梗死,特別是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一旦發作要能及時識別,積極送醫處置很關鍵,可以明顯改善預後。 面對心梗發作時,我們要注意臥床休息,舌下可含服硝酸甘油,並立即呼叫120送往醫院急救。到醫院後要立即完善心電圖、心肌損傷標記物,並注意動態監測。當心肌梗死診斷確定後可及時溶栓治療,對於有條件的醫院可急診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急診PCI)植入支架,以迅速開通血管、恢復血供,術後注意監測,定期複查,正規使用藥物維持治療,並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以長期穩定的控制病情。
-
6 # 老鷹2137
每個人狀況不同吧,我當初是覺得胃疼,疼到大汗淋漓狀態,然後覺得自己像條死魚,要張大嘴巴大喘氣。。。。前降支閉塞
-
7 # 西部科古琴
我左前降支堵了90%,表現為飽餐後劇烈運動如登山,游泳,跑步等,胸骨正中10釐米左右有灼燒和噎梗的疼痛,但無心慌氣短的表現,症狀透過憋氣,打嗝即可消除,再運動就無感覺了。症狀一年了,上半年按返流性食管炎治的,下半年透過心臟造影檢查出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現有些加重了,走路稍快點也開始疼了,吃的雙抗加他汀,準備行支架手術。
-
8 # 快樂的小大夫
畢業已經二十年了,但是當你心內科一位老教授教的關於心梗的知識依然記憶猶新。
老師說一個發生心梗的人一般都會有這樣感受:
胸骨後,心前區,瀕死感,壓榨痛,可放射,到臂肩,不緩解……
從這樣的順口溜上我們看出,一般心梗患者感受。
一般出現心梗的患者有的有誘因,比如勞累,生氣,有的沒有誘因,會出現胸骨後心前區部位的胸痛,這種痛是壓榨壓迫性的,一般是心肌缺血的表現,心臟出現衰竭,人有一種瀕死感,這種痛有的放射到左臂左肩,有部分人疼痛部位有偏移,有的出現在上腹部,有的出現在頸部,下頜,甚至有人以牙痛為表現。
但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一般身邊有硝酸甘油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舌下含服,一般從小劑量開始,作用不明顯的情況下可以再用一次。
如果在幾分鐘內緩解或者在半小時緩解,一般是心絞痛,如果一直不緩解基本就能初步診斷為心梗了。
無論是心梗還是心絞痛,患者都要立即選擇到醫院就診,最好通知120,等待到來。
因為對於心梗來說,時間就是心肌,就是生命,在4小時內如果能把梗塞的血管通開,一般患者多數能恢復的,如果時間太長,就很難把血管通開了。
造成難以恢復的損傷,甚至要命了。
-
9 # 別跟我搶AWM
剛開始回錯誤的以為是胃部灼熱感,打嗝能降低灼熱感,第二天還是以為胃的問題,買了點胃藥,只到第三天心臟位置也發生灼熱感,後背難受,這才感覺自己的身體出大問題了,經檢查一側支心肌梗死。
-
10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另外,心肌梗塞還可能有一些比較少見的症狀,例如牙痛、頭痛,或者僅有的心慌症狀,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嚴重或者持續時間長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血壓下降,導致頭暈,甚至有的患者如果伴隨惡性心律失常,如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室性心動過速、室顫,則會出現意識喪失,甚至猝死,非常危險。
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旦感覺有上面的先兆症狀,一定要立馬就醫,切不可隨意忽視。
-
11 # 福至心則靈
回答:
心肌梗塞發生時,患者主觀症狀差別非常大,最嚴重的是可出現瀕死感。80%左右患者會感到胸疼,尤其是可出現心前區壓榨性劇烈疼痛,少部分會有瀕臨死亡的感覺。部分患者症狀輕微,可只感到胸悶、憋氣或心慌,此類佔比較少,還有一類可能沒有任何主觀上不舒服。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和壞死麵積有直接關係,通常心肌壞死麵積越大,患者症狀就越重。
出現廣泛前壁心肌梗塞時,患者不僅可出現嚴重胸痛,甚至會出現瀕死感、急性左心衰竭、嚴重呼吸困難,並伴粉紅色泡沫痰等。壞死麵積較小,可能患者主觀症狀較輕。而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因痛覺閾值較高,和同齡人相比,可能不會感覺到疼痛或感覺相對較輕。所以,此類患者心梗發生時,症狀多比沒有糖尿病患者輕,甚至完全無症狀。
回覆列表
想知道心肌梗塞是什麼感覺?那好,咱聽聽醫生怎麼說!
胸痛,是心肌梗塞最先出現的症狀,大多發生於凌晨,在胸骨體上段或中段,可波及心前區,有手掌範圍大小,界限不是很清楚,胸痛常為壓迫,發悶或緊縮感,也可有燒灼感,伴有大汗,煩躁不安,恐懼,瀕死感。一部分患者,疼痛放射至下頜和頸部及背部上方。下壁心肌梗塞的患者,可出現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有時會被誤認為胃部疾病。少數患者沒有明顯的胸痛,以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