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城少年

    最初的願景是好的,是為了保衛邊疆地區的穩定,唐朝的國土面積不斷擴大,自然需要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於是唐帝國在景雲年間設定了節度使。

    開始的時候,這一設定只是存在於邊疆地區,為了維護大唐的統治也是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為了保衛中央政權,設立了更多的節度使。而這些節度使慢慢的掌握了地方的軍權,政權和財權,成為了割據一方的割據勢力。而且節度使一職傳子或者部將,中央也是沒有辦法,只能承認他的地位。這就形成了一個名義上的唐王朝統治著類似小國的眾多藩鎮。而藩鎮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就會相互之間的攻伐,有時會聯合起來對抗中央。唐憲宗即位以後,曾經試圖改變這種狀況,對藩鎮用兵,平定了吳元濟的叛亂,而且還殲滅了其他不服從中央的藩鎮,這時候一向驕橫的河北三鎮也不得不服從中央。國家表面上恢復了統一的局面,而這些都沒有持續多久。

    在唐憲宗元和末年,唐朝的統治區域內除了都城以外,共有藩鎮46處,國家分崩離析,四分五裂。這些藩鎮大都處於獨立半獨立狀態。最後強大的唐帝國,因藩鎮割據而滅亡。

  • 2 # 南北拾芳

    唐代安史之亂後出現的中央集權削弱、藩鎮強大、互相爭戰的局面.當時節度使獨攬一方軍政財權,其職位由子弟或部將承襲,不受中央政令管轄.至9世紀初,全國藩鎮達四十餘個,他們互相攻伐,或聯合對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屢圖削弱藩鎮,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續近兩個世紀,至北宋初結束.

    唐朝中葉以後,一部分地方軍政長官據地自雄,不服從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藩是保衛,鎮指軍鎮.封建朝廷設定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但發展結果往往形成對抗中央的割據勢力,這是封建統治者爭權奪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712~756)時期,由於均田制瓦解,建立於其基礎上的府兵制亦隨之瓦解,開始實行募兵制,募兵制的惡性發展形成了藩鎮割據.為防止周邊各族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設立節度使,賦予軍事統領、財政支配及監察管內州縣的權力,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見天寶十節度使).其中特別是北方諸道權力的集中更為顯著,經常以一個兼任兩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就是憑藉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而發動叛亂的.

    安史之亂爆發後,為了抵禦叛軍進攻,軍鎮制度擴充套件到了內地,最重要的州設立節度使,指揮幾個州的軍事;較次要的州設立防禦使或團練使,以扼守軍事要地.於是在今陝西、山西、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出現不少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等大小軍鎮.後來又擴充到全國.這些本是軍事官職,但節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觀察處置使(由前期的採訪使改名)之名,觀察處置使也兼都防禦使或都團練使之號,都成為地方上軍政長官,是州以上一級權力機構.大則節度,小則觀察,構成唐代後期所謂藩鎮,亦稱方鎮.方鎮並非都是割據者,在今陝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鎮絕大多數服從朝廷指揮,貢賦輸納中央,職官任免出於朝命.但是今河北地區則一直存在著名義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實際割據一方,不受朝命,不輸貢賦的河北三鎮;今山東、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長一段時期記憶體在類似河北三鎮的藩鎮;還有一些倚仗自己實力對中央跋扈不馴、甚至舉行叛亂的短期割據者.江南的節度使大多是服從聽命中央的,而且其所轄地區是唐中後期朝廷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後代史家把這種局面統名之為“藩鎮割據”.

  • 3 # 觀雪奇談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國力由盛轉衰,雖然在這之後仍然延續了一百多年的時間,但卻再也沒能重現大唐盛世的景象。

    唐朝走向滅亡,藩鎮割據是最主要原因之一。

    藩鎮也稱軍鎮,主要以軍人及軍人家屬為主。藩鎮中的最高長官是節度使,每個節度使在自己管轄的藩鎮中享有軍事、稅收、監察等大權。藩鎮中將士的俸祿不是由中央支付,而是由節度使從地方收繳的稅金中直接發放,所以藩鎮中計程車兵名義上是唐朝軍隊,實際上則是節度使的私人部隊,完全聽從節度使的命令。

    唐朝設定藩鎮和節度使的初衷是因為疆域太過龐大,中央的行政命令無法及時有效地傳達到邊遠地區。所以在一些戰略要地設定藩鎮,授予節度使全權管轄。這樣一來,萬一發生緊急軍情,節度使就可以自行決定軍事行動,而不用等朝廷下達命令。

    為了防止節度使擁兵自重,朝廷對每個藩鎮的兵力都有嚴格限制。唐玄宗天寶年間,全國總共十個藩鎮,總兵力將近五十萬人。由於藩鎮中計程車兵長年累月都在戰爭狀態中,因此戰鬥力極高。天寶十四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出兵攻打北方的遊牧民族契丹,同年晚些時候,安祿山反叛朝廷,發動了持續八年時間的“安史之亂”。

    戰火席捲了大唐王朝的半壁江山,造成了極嚴重的後果。富庶的中原地區在戰爭過後十室九空,一片淒涼。雖然安祿山的叛變以失敗告終,但皇權遭到了極大削弱。

    唐朝統治者意識到藩鎮的危害,但由於缺乏足夠的實力,所以無法將藩鎮削除。為了防止藩鎮再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朝廷只好又冊封了更多的藩鎮和節度使來制衡,結果就造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 但到了唐朝末年,社會矛盾不斷激化,終於爆發了農民起義。

    起義打破了藩鎮之間相互平衡、相互制約的格局,各個藩鎮的節度使趁機大肆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並以鎮壓起義軍為名,搶佔地盤。最終,在一片亂象中,大唐王朝也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唐朝滅亡後,各地的藩鎮紛紛開始建立自己的政權,中國歷史上再次出現群雄割據的局面,史稱“五代十國”。

    ------------------------------------------------------------

  • 4 # 朝史暮想
    土地兼併嚴重,導致募兵制的出現

    唐代從唐憲宗和武周時期,土地兼併之風開始盛行。皇家,宗親,官僚貴族,士族豪強都積極地參與到土地兼併中。這就使得國家掌握的僅有的耕地越發不足。

    唐初是實行均田制的。說白了就是國家把荒地讓無敵農民耕種,之後時間到,國家收回一部分,農民自己留一部分。這種土地制度,在唐初恢復農業生產,刺激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時,唐初的府兵制就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礎上,國家給地,閒時為農,戰時為兵,自備軍需。

    隨著國家掌握的土地越來越少,沒有地再給農民,所以府兵制存在的基礎也消失了。為了應付兵源短缺,唐朝只能實行募兵制。募兵制的一大特點,就是專門供養一批人來做職業軍人。而緊接著就是募兵制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第一,地方將領自行招募兵員,且士兵和將領長期對口,形成了兵將之間的“忠誠鏈”

    第二,地方募兵的兵餉,由地方自行供養。造成中央權力下放

    第三,大量胡人開始進入軍隊系統

    唐代國防政策外重內輕

    由於唐玄宗的好大喜功,常年對外征戰,導致這個時期唐朝開始出現外重內輕的國防政策。這個是很致命的,邊防軍的戰力,數量,素質都遠遠超過內地的駐軍。而唐朝在中後期,相對較有戰鬥力的中央軍,很多時候又是掌握在宦官和外戚的手下,這更加導致了皇權的衰微。

    隨著府兵制的實行,唐王朝不得不下放權力到這些地方勢力手中。隨著這些勢力的逐步增長,最後出現了節度使制度。而強大的節度使,往往能夠掌握地方的兵權,財權,人事任免權,儼如一方割據。

    再加上唐代中後期,朝廷中央派系鬥爭激烈,政令朝令夕改,更加無暇管控地方。

  • 5 # 輪臺戍卒

    唐玄宗姑息縱容安祿山,使其兼領三鎮節度使,導致安史之亂,而安史之亂平定的不徹底導致嚴重藩鎮割據。自此一百多年,河北一直桀驁不馴,直到與唐朝一起滅亡。

    說起安史之亂的平定和安史之亂後的藩鎮割據,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李泌!!此人年少玄宗時期即有才名,受到過文壇盟主張說的讚賞。和唐肅宗很早就相識關係很好,也曾力保過代宗,在德宗時期也曾獻計獻策短暫任宰相。可謂玄、肅、代、德四朝元老,但他一生崇尚老莊之道,無意功名富貴,在肅、代兩朝數度堅辭宰相之位,最後在德宗時期是為國家計、不得已出任宰相,當然也正因為他好黃老之學,不被後世道貌然孔孟程朱之輩所重,因此其名不顯!否則不說比姚崇宋景名氣如何吧,至少也要和裴度名氣一致吧?

    好吧,進入正題。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的根源:

    玄宗、肅宗,骨子裡抱著開元盛世的驕傲不願意放下,短時間被叛軍奪取兩京不能接受。不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收復兩京,哪怕飲鴆止渴。

    洛陽剛丟失時。玄宗震驚,不顧一切要求儘快收復洛陽,不顧領兵大將的勸阻,急迫之心可見一斑?直接導致高仙芝、封長清、哥舒翰三員名將(這三位的分量在當時明星級的)隕落,隨即,長安尚且不保遑論洛陽?

    後來的肅宗呢?大體也是這個心理。當時的李泌跟肅宗獻策,計策的前半部分執行的還可以,所以收復長安繼而收復洛陽,可惜還是因為太急於找回尊嚴、急於收復二京,導致沒有徹底根除。

    當時提出的戰略是:

    一、牽制、殲滅。 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詡,入河東,隔斷叛將,使之不敢南移一步。又令郭子儀開放華陰一角,讓叛軍能通關中,使他們北守范陽,西救長安,奔命數千裡,勞損其精兵。而唐軍常以逸待勞,剪除其弱卒。再將各路兵馬齊聚扶風,與朔方軍共同平叛,收復兩京,繼而北上河北與北路官軍會師。

    二、直搗巢穴。 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與李光弼互為犄角,以攻取范陽。叛軍失去根據地,叛軍家族人員田產莊園具在范陽,必將進退失據、或降或滅。以上計策,開始肅宗照他的計劃行事,後來都不出其所料。這便是李泌的"挫其銳,解其紛"的戰略運用。但可惜的是後來肅宗急功近利,急於收復二京,只打長安,不搗巢穴,畢竟叛軍只在河北有根基。甚至剛剛收復長安,洛陽還在敵手就急著請回上皇李隆基。

    斬草不除根:

    正是李泌計策的後半部分沒有執行,沒有聽信李泌的建議,致使河北沒有徹底肅清的情況下就同叛軍(史思明等)議和招安,此為第一次招安,官軍未進入河北藩鎮腹地。

    後來史思明再次反叛也是必然的,因為官軍根本就沒有進入河北叛軍的根據地。和史思明一戰郭子儀幾十萬大軍在相州吃了大大的敗仗,之後借兵外番等等吧總算打敗史思明父子。

    再一次詔安(田承嗣等眾將)的河北諸將學聰明瞭,史朝義還沒死就紛紛投降官軍。老子們不稱皇帝了,高興就是節度使,朝廷惹我不高興就稱王這次也沒有進入河北地區,田承嗣等眾將不再稱帝,樂的做土皇帝。(當然其中也有僕固懷恩等養寇自重的原因,此為次要)

    帝國痤瘡一百年:

    安史之亂平定後,河北桀驁不馴者百五十年,藩鎮割據不斷,皆由前因。

    百年間藩鎮父子相傳、勢力錯綜複雜。各藩鎮間可以相互攻伐,然而一旦中央想削藩便一致對付中央。

    即使後來的宣宗、武宗一度小貞觀、小中興的,最後也都功虧一簣。 而且唐朝前期的農業中心已經從關中平原轉移到華北大平原,朝廷失去河北廣大地區(河南直到淮北也不很穩定,比如李希烈之亂)後,財政只能仰仗江南,即使想打都沒錢……

    當代的中國鄰舍緬甸的割據情況可以瞭解下。。就可以體會到宣宗、武宗這些想有作為的皇帝為什麼振作到40多歲為止,就開始酗酒性情大變了,實在是無奈,想奮發圖強卻要麼調不動兵要麼沒錢,心累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穿收腹褲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