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竹林七賢是指魏末晉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他們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縱歌。作品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偽。七人亦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
11
回覆列表
  • 1 # 周荘軒人

    魏晉間文人士族,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戌,劉伶的合稱。七人友善,崇尚老莊,縱酒交遊,清高自許。遊於竹林,號為七賢。

  • 2 # 雨後新晴原創

    魏晉之際,世家大族壟斷仕途,政治黑暗,時艱世危,環境險惡,讀書人的理想不能伸張,在困頓的現實生活中,欲訴無門,徘徊於歧路,俯仰懷哀傷,內心充滿痛苦抑鬱。

    為了彰顯自己不平凡的精神,文人階層析理抒情,注重於理想人格的塑造,與內在性靈的拓展,高潔其志,使精神世界悠遊於美感意境,步入莊周的思想風貌與精神狀態。

    曹魏時“九品中正制”的選官制度,到此時發生了蛻變,演化為培植門閥私家勢力的工具。西晉中正官一職,多為出身於世族門閥的官僚所把持,“今臺閣選舉,徒塞耳目。

    九品訪人,唯問中正。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則當塗(途)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則篳門蓬戶之俊,安得不有陸沉者哉。”中正官出自豪門,握有無限權力,不以文化素養和思維能力選拔官吏,個人好惡成為定奪標尺,以門第高低作為推薦和劃分標準,使“九品中正制”退化為過去的世襲制,選拔出來的官吏,均來自世族豪門。如此以來,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政治生態,所選之才多為近親繁殖的庸才,西晉政權迅速走向黑暗腐朽。

    戰火不休,軍人自然是社會主體,讀書人無用武之地,出仕也只能成為軍政權的附庸。從漢末到西晉,社會從來就沒有安定過,被戰火煎熬的天下,已痛苦不堪,人們不知未來如何,知識分子苦悶惆悵,內心落寞,彷彿被世界遺棄。

    統治集團內部激烈爭鬥,你爭我奪,誅鋤異己,賢者被棄於野,達者不能濟天下,讀書人不滿司馬氏所為,不願依附權貴,又怕惹禍上身而不敢公開反對暴政,哀傷、苦悶,恐懼,憂生、憤世。他們蝸居中思想苦悶,精神無所寄託,突破社會禁忌,尋求快樂,逐漸形成了放浪形骸的惡俗,在套子裡形成崇尚清談的習氣。

    阮籍、嵇康、向秀等士子,治國平天下的志向,在塵世間難以實現,於是隱居山陽的竹林中,因才名過高,世人稱之為“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向秀、山濤、劉伶、阮咸、王戎。現實日益殘酷,理想漸行漸遠,他們在鄉野間寫字作畫,飲酒賦詩,互相唱和。以詩賦含蓄地批評統治集團弊政,諷刺達官貴人虛偽,表現彼此內心世界的苦悶情緒。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險惡的政治環境中,知識分子不敢在社會上公開議論時務,退避山野,尚不能避過疑心重重的司馬氏集團的政治迫害。自古才大難用,政治黑暗的時世,“竹林七賢”下場悽慘,是一代知識分子的悲劇。

    本文摘自我本人的系列回憶性散文《西去流雲東逝水·夢迴上下五千年·兩晉南北朝》片段,請網友賞析。

  • 3 # 兔子李談天下

    竹林七賢指的是是指魏末晉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他們雖然思想不盡相同,但是都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嵇康、阮籍、劉伶、阮咸主要推崇老莊的清淨無為,山濤、王戎則在老莊的基礎上參雜了儒家思想,向秀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他們在生活上不受禮法約束,強調清靜無為,大家在竹林喝酒,縱歌。寫的作品對司馬家極盡嘲笑諷刺。

    不過也要看到,這七人的情況不同。嵇康、阮籍、劉伶都是魏國的官,嵇康官至曹魏中散大夫,阮籍是曹魏的步兵校尉,劉伶是建威參軍。而山濤40才出仕做官,起步就是投靠司馬家,王戎更是後來做了大官封了爵位。

    所以竹林七賢只不過是早期在一起,一群政治失意的政客和不得志的文人在一起談談玄學發發牢騷罷了。就人品而論,未必怎麼高潔。

    何況這些人本身就是出身門閥家庭,屬於徹底的權貴階層,一時不得志就會牢騷滿腹,一旦青雲直上,就會和他們鄙視的司馬家一樣。

  • 4 # 尚武菌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魏正始年間,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七人,後世稱為“竹林七賢”。漢末魏晉時期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的時代。

    魏帝曹睿(ruì)死後,朝廷危機重重,司馬氏集團和曹氏集團奪皇位的爭鬥已暗中湧動。七位名士為了躲避這場遲早都會到來的腥風血雨,常常聚集在一起開懷暢飲、放歌長嘯、撫琴賦詩、談玄論道,他們的生活看似過得瀟灑飄逸,實則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抗議當時黑暗的政治。他們的作品主要以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偽為主。 西晉後期開始有了“竹林七賢”之說,但這一稱謂在西晉時期並沒有得到廣泛流傳。到了東晉,“竹林七賢”之稱才廣為流行。

    東晉史學家孫盛在《魏氏春秋》中說,嵇康與阮籍、山濤、向秀等很友好,常共遊於竹林,號為七賢。現代學者陳寅恪卻認為,“竹林七賢”是先有“七賢”而後有“竹林”,東晉之初,因印度佛教的傳入,人們便取古印度佛教著名寺院“竹林精舍”中的“竹林”之名,加於“七賢”之上即成為“竹林七賢”。但更多研究者認為,竹林七賢相聚于山陽,與山陽的地理特點和竹林的象徵意義不無關係。竹子寒風中不變終身氣節,其品質可與君子相比,是“歲寒三友”松、竹、梅之一。嵇康在其隱居地種植了竹林,這是他出於對竹子象徵意義的認同。阮籍等人與嵇康暢遊於竹林,說明他們對竹林象徵意義也是心有靈犀的。

    “竹林七賢”的人生態度和處世方式,曾經令許多人不滿。批評者有之,指責者有之,攻擊者亦有之,但竹林名士風流卻愈煽愈熾,流及百代之後,並逐漸演化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只要一提及魏晉,人們就會很自然地想起“竹林七賢”,想起他們的人生態度和處世方式,想起那個時代的名士風流。

  • 5 # 閱讀與思維

    “竹林七賢”是魏晉文化的象徵,他們個個才華橫溢,個性鮮明,他們的事蹟是文化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七賢”為何人?指的是魏末晉初的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七賢”相聚的“竹林”在何處?經過史學家的分析考證,認為在嵇康的兩個故居:山陽園宅和嵇山別墅。

    任何人都無法孤立於他所處的時代而存在。要評價“竹林七賢”首先要了解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滅亡,戰事不斷,社會空前動盪,內憂外患,人生短暫如蜉蝣。“竹林七賢”身處亂世之中,無法逃避,但卻無力改變現狀,他們身上的任誕性情,荒誕不羈,或許是無奈抗爭的表現。

    “竹林七賢”有真性情,真血性,敢於反抗禮教,灑脫不羈,在這一點上阮籍極具代表性。阮籍會一種“青白眼”的絕技,若是遇到不喜歡的人,他會露出“白眼”給人;如果遇到欣賞的人,他會用溫暖如春的”青眼”待人。而且阮籍有一句名言說道:“禮豈為我設邪!”。

    “竹林七賢”難能可貴的一點在於他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底線,有自己的堅守與執著。舉一個例子:當時山濤在朝中任職,他想邀請嵇康也入仕當官,但嵇康拒絕入仕,為此嵇康寫了一篇《與山巨源絕交書》,明確指出不入仕。後來嵇康被判死刑,臨死之際將尚未成年的一雙兒女託付給山濤撫養,並對兒子嵇紹說道:“山公尚在,汝不孤矣”後來事實證明,嵇康的選擇十分正確。雖然嵇康與山濤在政治上存在著很大的分歧,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建立真摯的友誼,互相信任,這或許就是君子和而不同。

    “竹林七賢”是魏晉名士的代表,看似縱情任性,看似荒誕不羈,背後卻有著難以消解的苦悶和憂愁。

  • 6 # 很久先生

    這個問題我在寫藝術筆跡的時候還真研究過,哈哈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的七位文人雅士,因為時常在竹林裡喝酒賣萌,所以人稱竹林七賢。這些人裡面有會彈琴的,有會作曲的,有愛打鐵的,有喝酒不要命的,還有愛裸奔的。他們是: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琅邪王戎。在那個曹魏政權和司馬政權明爭暗鬥的時代,這七個人演繹出不同的處世哲學。

    嵇康:帥掉渣的槓頭

    嵇康是竹林七賢中的靈魂人物,他不但長的帥而且個子高,又娶了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沒事還喜歡玩一種專為高富帥定製的極限運動:打鐵。他一生性格放浪,桀驁不馴,對不喜歡的人充分發揮了“槓頭”的本色,要不就橫眉冷對,要不就像對待空氣一樣。

    嵇康對司馬政權更是像嚴冬一樣冷酷無情。司馬昭想請他出來做官,他乾脆一跑了之。同為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想舉薦他做官,他竟然寫了一篇絕交書與山濤絕交。他這種涇渭分明的態度也導致了後來的殺身之禍。

    阮籍:愛翻白眼的陪睡男

    阮籍在竹林七賢裡的地位不次於嵇康,他八歲能寫文章,終日彈琴飲酒,喝起酒來如入無人之境。相傳他家旁邊就是酒館,酒館的老闆娘年輕貌美,阮籍經常去她店裡喝酒,喝醉了就躺在老闆娘身邊,擺出個銷魂的姿勢就睡了,完全無視“禮法”的存在。而老闆娘的丈夫似乎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魏晉時期福利好啊)

    阮籍還有個絕活,那就是愛翻白眼。對他喜歡的人他就黑眼珠看人,對他不喜歡的人,那可就是白花花的眼珠子伺候了,就算是嵇康的哥哥嵇喜,也受過他的白眼。

    山濤:讓老婆偷看自己朋友的模範丈夫

    山濤是竹林七賢中年紀最大的一個。他和妻子韓氏的感情非常好,是個模範丈夫。這個韓氏不是個安分的主兒,聽說丈夫有兩個好朋友嵇康和阮籍,非要看看,於是山濤只好請兩位朋友來家裡喝酒,讓妻子在旁邊屋的牆洞裡偷看,這一看竟然看了一夜,估計流的口水都夠吃個早點了。

    山濤很早就在司馬政權裡做官,當他想推舉嵇康做官時,被嵇康無情的拒絕,還寫下了傳世之作《與山巨源絕交書》(山濤字巨源)。可嵇康在被司馬昭殺害之前還是把自己的兒子嵇紹託付給山濤,並對嵇紹說:“有你山濤叔叔在,你就不會孤獨了。”可見嵇康與山濤的情誼。還因此留下一個成語:嵇紹不孤。

    向秀:陪老大打鐵也是榮幸

    向秀年少時以文章聞名鄉里,但是他不善喝酒。在這個天天以喝酒為主要工作的團體裡,不愛喝酒的向秀靠什麼混呢?

    答案是:陪老大打鐵。向秀也十分喜愛打鐵,經常是嵇康掌錘,向秀鼓風,哥倆合作的那是天衣無縫。在嵇康被殺後,迫於司馬昭的壓力,向秀不得不出來做官,但他也只是做官不做事,十分懷念以前的竹林生活。

    劉伶:千古醉人愛裸奔

    劉伶是竹林七賢里長相最醜的,整體拉低了天團的顏值。而他卻是最有性格的一位。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喝酒,不把自己灌趴下絕對不收兵。他經常裸著身體在家裡喝酒,客人看見了責備他不講禮教,他就說:”我以天地為宅舍,以屋室為衣褲,你來我褲子裡要幹嘛?”

    這位酒仙還經常幹一件奇葩的事,就是乘一輛鹿車,帶一壺酒,讓一個僕人帶把鋤頭在後面跟著,還說:“我要是喝死了你就就地把我埋了吧。”他留傳下來的唯一作品《酒德頌》也是與酒有關,難怪後世乾脆就用“劉伶”來代替酒的意思了。

    阮咸:用褲衩當名片的魏晉好聲音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與阮籍有“大小阮”之稱。他為人也是不拘禮法,頗為當世所譏諷。當時在民間有個習俗,就是在七月七這天,大家都要把衣服拿到院子裡晾曬。這無形中就成了富人的炫富場,各種貂皮衣物錦緞被子互相攀比。只有阮咸用竹杆挑著自己的一條大褲衩,掛在大家面前,還一個勁兒的說:“我也不能免俗啊,大夥湊合看吧。”

    在竹林七賢裡,阮咸與嵇康、阮籍一樣,都是音樂達人。阮咸是當時的琵琶大師,有很高的成就,後世乾脆就把琵琶稱作阮咸了。用人名來命名樂器,在世界音樂史上也是僅此一例。

    王戎:神童如何變渣男

    王戎出身名門,是著名的琅琊王氏(與王羲之同宗)。他身材矮小,但自幼聰明,眼睛特別亮,是當時有名的電眼萌娃。小時候他在路邊看到滿樹的李子,別的孩子都爭相去摘,只有他不動,別人問他,他說:“樹在道旁而多果實,果實必苦。”驗證之後,果然如此。

    竹林七賢生活的魏晉時期,曹馬之爭十分激烈,可以說每天都生活在陰影和壓力之下。這些有氣節的名士為了生存練就了醉酒避禍、裝瘋賣傻、寫絕交書等等生存辦法,當然也有嵇康那樣不怕死的和阮籍那樣用白眼珠抗議的。這不能不說是那個時代文人的悲哀,卻也為我們留下了一段另類的傳奇。後世更是用多種藝術手法再現了竹林七賢的風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完本的穿越小說有哪些好的推薦,評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