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當上品綠松石01
-
2 # 《伶盜龍》十一哥
大明宣德爐簡稱真宣,真宣經過十二煉之後,銅質已非常純正,故而器表光滑而肌膚,重比黃金,故而透過照片即可分辨真假。大明宣德爐失佚千古之謎現已揭開!大明宣德年間製作了多種器物,尤以宣德爐、瓷器為主,大明宣德爐簡稱“真宣”,因朝代更迭,自問世以來到清代便已失佚,時至今日,真宣而成了千古之謎,看似懸案,但又是如此的簡單辨識,因為對真宣來說,它就是與眾不同,鶴立雞群,美倫美奐,器宇不同,只要你見過真宣,一眼便識,大明神器,真宣為首。
“假色外炫、真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出奇光,尤如嬰兒肌膚柔膩可掐,是否正如冒襄所言,對揭開“大明宣德爐”千古之迷,應是萬眾期待,什麼才是精美絕倫的“真宣”,“文房首器”是否“實至名歸還是浪得虛名”,我們就來共同見證“國之瑰寶”展現這一刻。
▲大明宣德爐“真宣”天子九鼎鬲爐 林衡珍藏
十幾年來衡一直專研宣爐、歷代失佚名畫。2017年著作出版了《真宣解密》揭開“大明宣徳爐”和“玉堂清玩”之謎一書,書中已詳細分析了“揭開真宣之謎”共13條,加上總結分析共14條,這些分析都是用實物來說話,非常詳盡細緻的闡述。正常真宣鑑別只需透過五種就足以證明了,包括(銅質、皮色、器形、款式、工藝),但衡用了13條之多來證實,其中包括了“玉堂清玩之迷”、真宣“刻款之迷”、“石叟銅爐之迷”,這三個都是宣爐懸案,到目前為止,國內也絕對沒有專家專門研究這三個懸案,我也已一一揭開了,詳情可閱《真宣解密》。
其實趙汝珍一語已道破天機,“古玩之中,鑑別真宣最易,看過真宣,仿宣自然一目瞭然”,本人加一句“仿製真宣更難”。
真宣器形共有117種之多,基本以藏經紙色為最,世人所流傳的多種皮色,只是那些假宣爐而已,真宣鑄造成品基本以藏經紙色為主,“燦若黃金”特徵就是這麼來的。衡所藏真宣器形已達73款,已集結了真宣60%不同款式,若同時展示那將是何等壯觀!
衡總結出世上最簡潔易懂之“排除法”來破解這個千古懸謎!
1,當代!銅爐做的最好的首推陳巧生大師,但他的銅爐各方面和真宣相比,還是相去甚遠。一般銅爐基本都有做舊處理,但是包漿、皮色、器形、工藝、刻款、獸首、內膛自然使用痕跡等等,都是很容易區分的。況且技藝高超的藝人,都會刻自己名號,推廣自己的品牌,而流傳千古。
2,道光年後無佳器!包括民國在內,基本都是用翻沙法制作,銅質雜而不純,遍身砂眼,包漿枯槁,死色。
3,清早期!器形比例和明代器形比例比較,各有特點,明代器形線條更簡潔、優雅,黃金分割比例更厚重,工藝造形也各不相同。
4,明代正徳!信仰伊斯蘭教,2017年12月4號,北京大羿拍賣了一組正德年制銅爐,每種器形都刻有阿拉伯文,這也是那時期正徳宣爐之特徵。凡是正徳、嘉靖年間製造的官方宣爐,都是刻本朝年號款。
5,再往前推就推到宣德本朝了,你可以找歷代最精美的爐和真宣對比,(宮廷製作官款也好私人款也行),在真宣面前也是鶴立雞群,望塵莫及,完全不是一個等級器物。
6,宣德瓷器款識字型和真宣刻款字型如出一轍,穩重大氣,字型精美,結構嚴謹,從而形成獨一無二的真宣刻款,也是辨別真宣的鎖匙之一。
7,真宣這種繁雜高超的製作工藝包括細如髮絲的錯金、錯銀、溜金、灑金、皮色、上臘、銅質配比、六至十二煉、黃金器形比例,刻款、失臘法等等都是頂級工匠手工製作而成。
真宣歷經600多年,歷久如新,精美絕倫,後世一直仿製但從未被超越,以致很多專家面對神器都是目不識真宣,因它太精美了,這就是歷代“排除法”。
▲大明宣德爐 七十三款真宣器形共濟一堂蔚為大觀 林衡珍藏
真宣是屬於大明皇朝幾百年來,最珍貴之銅器藝術遺珍。“文房諸器、真宣為首”。對真宣的重新認識定性,是對珍貴的歷史藝術遺珍盡到自己應有的責任,同時也是對宣徳皇帝為我們創造了精美絕倫、無與倫比的器物,表示對他最崇高之敬意。
到目前為止,真宣幾個懸案之謎都已一一解開。到時將還原一個全面的真宣鑄造全過程給大家,敬請關注《真宣解密二》。
▲七十三款真宣器形共濟一堂蔚為大觀 林衡珍藏
林衡一生致力專研歷代失佚名畫、真宣,已發表一百六十多篇文章論文
宣齋藝術館 古今頂級鑑藏家 林衡敬啟!
—今期人物—
解密“大明宣德爐”千古之謎
-
3 # 醉愛老天珠
看照片你能分辨美女是原裝的,還是南韓進修過的嗎?能!你就是高手!
再者!現在沒有一件宣德爐被認可,哪裡來的真器呢?搞笑啊!
-
4 # 科技人生rt
圖片鑑定,在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幾乎成為必過的一關。一般古董(開門的或中低仿品)圖片鑑定還是準確的,透過看神韻,是可以把握的。但要求幾個關鍵部位要照的清晰才好,如瓷器類,關鍵是口部,中部下部及底足,這是其一,其二要在自然光線下拍照,失色直接影響鑑定效果。但特殊古董圖片鑑定,只能鑑定到到百分之六七十,還需要實物上手鑑定,如當今的一些高仿品或出土、傳世環境較好的古董,看上去跟新的一樣,卻是老的。
-
5 # 評鑑
首先文物瓷器都得看實物,但要了解鑑定宣德爐的方法,接下來一些鑑定要點要掌握。
第一,形制。宣德爐的形狀一般或是方唇、或是圓唇、或是敞口的,爐腹呈扁形向外鼓出爐底一般是鈍底圓錐形的三足或是分襠空足。香爐的口上制有爐耳,形狀一般為獸形、橋形或者是了形。爐的外底一般都有銘文標識的的年款,年款的標識與宣德年間的瓷器的標識類似。
第二,包漿、色澤。真正的宣德爐包漿自然,渾身充滿寶氣,光澤溫潤,而且經久不變。仿冒的宣德爐包漿不自然,呈現出一種賊光,時間久了就會變得暗淡,非常難看。
第三,顏色。古人有云:“宣爐之妙,在寶色內涵珠光,外現澹澹穆穆”,可見宣德爐的顏色非常奇妙。宣德爐採用進口的紅銅,經過4-12次的煉製,後又加入金銀等數十種貴重金屬加以鑄造,成品顏色豐富,寶光四現。真正地宣德爐顏色以紫紅色為主色調,同時還散發出紅、黃、綠、青、藍、白、金等顏色。
第四,鑄工。真品鑄工非常精細,,質量平均,造型古樸渾雅,是中國銅器鑄造的巔峰之作。
第五,磨損。真品宣德爐在明朝宣德年間製作,距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自然有一定的磨損。真品磨損的痕跡非常自然,磨痕也比較均勻。偽造的宣德爐為了讓其顯現出古老的跡象,往往會經過人為的打磨,製作出磨痕,人為製作的磨痕往往不太均勻,而且極其不自然,這一點行家比較容易辨認。
6
第六,款識。明朝宣德年間製作的宣德爐的款識大致有四種:宣、宣德、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比較有特色的是,宣字的點不過橫,德字則比我們日常書寫的少一橫。而且經過幾百年,款識也是會有一定磨損的,那些經過認為做舊的款識很容易辨別。
回覆列表
今天來談下宣德爐的鑑別,宣德爐作為祭祀專用,其選材為金屬,多半為銅質,所以其選材的普通性使得其存世的藏品中,贗品數量極多,很多藏家高價入手贗品損失之後對宣德爐收藏市場恨得咬牙切齒。
宣德爐是明朝宣德年間官鑄的一種銅香爐,是宮廷焚香供記神佛的專用香爐。簡稱宣爐。由於當時使用極難得的風磨銅,加一些金銀等貴重金屬,經過多次反覆精煉而成,其分子結構極為緊密,顏色美觀奇妙。再加上當時高超的冶煉技術和鑄雕技藝,使其在鑄工和式樣上更顯得無與倫比的精巧,成為明代一種著名的工藝品。
幾百年來,多少人都想飽飽眼福,一睹真正的宣爐風采。但由於當時鑄爐數量很少,且全都深藏宮內,在當時也極少有人能見到真正的宣爐。而今天就至少有人能見到真宣爐了。
在宣德鑄爐後,曾多次有人私鑄宣德爐,私鑄的數量頗豐,而且有的在銅質上和顏色上完全可以和真宣爐媲美。使清真假宣爐魚龍混雜,給宣爐的鑑別帶來極大的困難。僅僅透過看圖片鑑定是無法判斷真假的。
如何鑑別真假宣爐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觀其形,定其名。若宣爐爐體本身符合宣德爐譜上的某一種形式,就有一與之相對應的名稱。主要有鼎彝爐,乳爐,鬲爐,敦爐,床爐,缽爐,洗爐,筒爐等。若爐譜上無此式樣,就不會有與之對區的名稱。無盡稱之爐則不必考慮其為真宣爐。
第二、觀其底足之銅是否精細。精細之銅說明是經過多次反覆精練的結果。若粗劣之銅絕不是真宣爐。對於品相完整的宣爐,我們只有從其底足方能看到其銅質精細或粗劣的程度。而對顏色剝落的宣爐,我們就可以直接從爐體本身上觀察到銅質粗細精劣的程度。中國曆來鍊銅之精者,以宣德銅爐為第一。故真宣爐銅質必精細。
第三、觀其作工。宣爐之作工極規律勻整。雖今日用機器仿製,也做不出其規律勻整的式樣。
第四、叩其爐,聞其聲。普通之銅經過四煉即現珠光寶色,若經六煉,每斤只可得半斤。據記載,中國古代最知名的“干將”“莫邪”二劍所用之銅皆經六煉。而宣爐所用之銅,屬於優質風磨銅,一般大都要經過十二煉,這才會寶光外現。經十二煉,每斤只可得四兩。用這樣優質的精煉之銅鑄之爐,用手叩之,所發出金石之聲,任何它器不能比擬。
第五、觀其圖和爐形是否對應統一。據記載:各種爐形都鑄刻、雕鏤有一定的頭像和圖形。且都處於爐身的不同部位。若爐體本身高大且周圍呈大平面或大圓面,其頭像在四周的平面或圓面上。若爐低矮,且四周面小而又不是平面或圓面時,其圖形在底部。如鼎彝爐、筒爐等,其影象在四周的爐外壁畫上。而乳爐、缽爐、床爐、洗爐及敦爐等,其圖形在其外底部。另據記載,中國自唐以來,各代的銅器、陶器、鐵器、瓦器和瓷器的式樣都是根據“三代”時期和“秦漢”時期的式樣製作的。宣德爐也不例外。宣德爐的式樣若採用“三代”時期的格調,其影象圖形一律鑄雕龍。若採用“秦漢”之風采,則一律鑄鏤鳳。而四周爐外壁畫上鑄雕的龍和鳳都是正面頭像。且對應的兩面為雌性。另外對應的兩面為雄性。而在底外部鑄鏤的龍和鳳則為全身圖形,且系一雌一雄。無論是四周的正面圖像,還是反部的全身圖形,皆栩栩如生。尤其是底部的全身圖形,鑄刻雕鏤的唯妙唯肖,真可謂活龍活現,且影象和圖形皆與爐色等舊。
第六、稱其輕重,量其大小。按史書記載,宣爐的每種爐樣都有一定的尺寸大小。有一定的口徑、腹徑、底徑,有一定的耳高、身高、足高。而且每種爐樣都有其精確的重量。宣爐其它可偽,唯有重量不可偽。重量一律按斤、兩、錢來計算,而斤、兩、錢則是以過去的十六兩秤為準。其精確度可以精確到現在的克。當然,現在鑑別時可以有少量的耗損和增添的餘地。
第七、觀其色。以顏色鑑定真假宣爐,歷來都是文物學家的觀點。然而,豈不知經過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有的宣爐上的顏色早已剝落。有的是人為的原因而致使真顏色剝落。在宣爐的製作過程中,除加金銀等多種貴重金屬外,還要經過多次反覆精煉,使其分子結構極為緊密。名為銅爐,而買為銅與金、銀等的合金爐。有的因長期埋入地下,受潮受腐蝕而致使其顏色剝落。這樣的宣爐根不無顏色,然而卻是真正的宣爐。如何鑑定顏色剝落的宣爐呢?據史書記載,宣爐鑄成後,先在水銀加磨光寶粉中浸泡數十日,用水跟將銅爐薰透入骨,再經燒煉,使其顏色顯得分外美觀。根據此點,就要看爐體表面是否有水銀浸泡過的跡象,然後進行燒煉。若是真宣爐,其顏色儘可重新表現出來,目色澤桑潤,其光在內而寶色外現。若顏色不能復原,當不必視為真宣爐。
最後一點就是宣爐的款識。款識是很複雜的,但總的來講,凡大器,一般六煉之銅者,底有“宣”字。中型之器者,底有“宣德”或“宣德年制”字樣。若是精巧之器,凡十二煉之銅者,度部皆為“大明宣德年制”字樣。但凡德字,心上均無一橫。而制字皆為“掣”字。“宣”和“宣德”字樣均為隸體字,而“宣德年制”和“大明宣德年制”字樣均正楷方體字。兩者中間,前者為刻款,而後者為鑄款。真宣爐之款雖有刻鑄之不同,然皆字字完整,款地明潤,排列緊湊,決不稀拉鬆散,且款之色與爐身同色。若款色與爐色不符,非真宣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