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京兆府尹

    齊國自己作死,說好的合縱攻秦,然後自己單獨滅了最富庶的宋國,一個人佔了便宜。本身就和除了秦韓兩國之外的國家都接壤,齊愍王又喜歡攻伐。都不想齊國做大,然後本來要打秦國的東方聯軍,還有秦國,聯合起來,以燕國復仇的名義,攻打齊國。齊國的強大不在軍隊,不在山河險要,在外交進退有度,在吏治清明,在財貨豐富。現在外交失誤,不顧忌其他國家,強行吞併宋國,又沒有強大的軍隊威懾其他國家。

  • 2 # 軒轅十四Rex

    真的以為是燕國獨力差點滅了齊國嗎?這是一場國際戰爭,齊國是自己作死,被群毆致殘的啊!

    戰國兩百多年,局勢發展變幻莫測,遠遠不是秦國一路高歌猛進,積兩百年之功,終於統一天下這麼簡單。甚至,在戰國前期、中期,秦國國力有限,影響有限,統一天下的首選,遠遠不是秦國。

    這期間,東方六國國力此消彼長,一個一個的強國你方唱罷我登場。先是魏國,然後是齊國,後期是趙國。這個過程中,秦國經過商鞅變法,慢慢崛起,最後成為東方六國難以望其項背的強國,終於統一天下。

    而這其中,最有可能與秦國匹敵的,就是強勢之中的齊國。魏國的強勢,是齊國拉下來的;宋國一度崛起,也是齊國主導消滅的;燕國內亂,齊國接機攻入燕國,只是不好下肚,這才又吐了出來。當是時也(書中常用的表示“那個時候”的話哦),齊國在它的周邊,幾乎是打遍天下無敵手,是當之無愧的東方大國。

    所以才有了齊秦共同稱帝的事件。雖然齊國很快就摘下了這個稱號,但是,按當時的形勢,齊秦東西並峙,都有了問鼎天下的實力。

    這個時候,其他各國,是不會坐以待斃的。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

    正好燕國被齊國差一點亡國,燕昭王建黃金臺招賢納士,招來了樂毅。後樂毅舉五國聯軍(燕、秦、韓、趙、魏),合力攻齊,連下齊國72城,齊湣王奔逃,齊國只剩即墨和莒縣二城未下。

    但就是這兩座城,卻遷延了數年也沒有打下來,以至於燕昭王死後,樂毅被新的燕王猜疑,去職,後來燕軍就這麼失敗了。

    這一點其實就很能看出當時的國際局勢,和齊國之所以迅速潰敗的箇中原由。

    弱燕為何能在那麼短的時間裡幾乎滅齊?那哪裡是弱燕一國之力?不是五國聯軍麼?為何打到還剩兩座城,卻遲遲無法攻下?聯軍解散了啊!聯軍解散了,燕軍獨力作戰,這個時候,才是燕軍真正實力的體現。而齊國軍民已經退無可退,只有據城堅守。

    聯軍為什麼會解散?因為聯軍的戰略目的已經達成了。

    戰國時代,是所謂“縱橫家”大行其道的時代。往往我們都說“縱”就是東方六國“合縱”,共同對抗秦國;“橫”,就是弱國與秦國“連橫”,共同對付其他弱國。但是,“縱橫”,其實並不是只針對秦國的。在這個例子裡,其他諸國“合縱”,共同對付的,就是齊國。

    因為齊國此時勢力過於強大,已經威脅到諸侯各國之間微妙的戰略平衡,所以各國才要尋找時機削弱齊國。燕國報仇心切,以此為名,正好藉機攻齊。

    但是各國的實力此消彼長,弱齊,絕不是為了強燕。齊國已經被滅得只剩下兩座城了,各國的好處都已經拿到了,何必趕盡殺絕?強齊已倒,何必扶植起一個強燕?相反,這個時候幫助齊國復國才是符合各國利益的吧!

    所以,弱燕就是弱燕,它能夠輝煌一時,還得靠的是諸侯的助力;而當它的戰略要求與諸國不符是,諸國也不介意來給它搗個亂。這就是身為弱國的悲哀吧!

  • 3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燕國在戰國七雄中一直是打醬油的戰五渣角色,然而這一現象在燕昭王時代似乎得到了改善:燕昭王即位後勵精圖治,招攬人才,意圖振興傷痕累累的燕國。雖然燕昭王有這樣的號召,但並沒有多少人投奔他。於是燕昭王就去向一個叫郭隗的人請教:怎樣才能得到賢良的人。

    郭隗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一位國君,願意用千金買一匹千里馬。可是3年過去了,千里馬也沒有買到。這位國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奮勇請求去買千里馬,國君同意了。這個人用了3個月的時間打聽到某處人家有一匹良馬。可等他趕到這一家時馬已經死了。於是他就用1000金買了馬的骨頭,回去獻給國君。國君看了用很貴的價錢買的馬骨頭,很不高興。買馬骨的人卻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實意地想出高價錢買馬,並不是欺騙別人。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人送來了3匹千里馬。

    郭隗講完上面的故事,又對燕昭王說:“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買千里馬的國君那樣,讓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賢。你可以先從我開始,人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會來投奔你。”燕昭王認為有理,就拜郭隗為師,還給他優厚的俸祿。並讓他修築了“黃金臺”,作為招納天下賢士人才的地方。訊息傳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幹的名人賢士紛紛前來,表示願意幫助燕昭王治理國家。

    燕昭王愛賢敬賢的名聲不脛而走風傳天下,各國才士爭先恐後的奔赴燕國。其中不乏名士:如武將劇辛從趙國來,謀士鄒衍從齊國來,屈庸從衛國來,樂毅從魏國來……真是人才濟濟。鄒衍是陰陽五行家,當時已名聞天下,他在齊國時就受到尊重;周遊魏國時,魏惠王親自跑到郊外去迎接;到趙國時,平原君側著身子走路來迎接他,並用衣袖替他拂去座席上的灰塵,畢恭畢敬。燕昭王迎接鄒衍時,比魏趙更為恭謹。他親自用衣袖裹著掃把,退著身子邊走邊掃,在前面清潔道路。入坐時昭王主動坐在弟子坐上,敬請鄒衍以師長身份給自己授業。昭王特意為鄒衍修建了一座碣石宮,供其居住講學。後人因此便用“擁慧先驅”和“碣石宮”這兩個詞語來比喻用優厚待遇尊禮賢才。昭王的這些做法應起了很大的反響,投奔燕國計程車人更為踴躍。昭王大開國門,不拘一格地廣為接納,不惟歡迎知名學者,而且把那些有志滅亡齊國的,熟悉齊國險阻要塞和君臣關係的`善於用兵打仗計程車人,盡數收留下來,並給與優厚的待遇,多方積蓄力量,以利興燕破齊。聚集於燕都輔助趙王振興燕國的眾多士人之中最傑出的人物要數樂毅。樂毅是名將樂羊之後,才學出眾,深通兵法,曾被薦為趙國官吏,為了躲避趙國內亂,便到了魏國。他聽說燕昭王禮賢下士,隨生嚮往之心。正巧一次樂毅為魏出使燕國,昭王十分恭敬地客禮相待,樂毅頗受感動,決意留在燕國,昭王隨即任其為亞卿,委以國政和兵權。

    樂毅傾全力協助昭王改革內政、整頓軍隊。首先針對燕國法度馳壞、官吏營私的嚴重局面,樂毅教昭王制定法律,嚴厲法制加強對官吏的審查和考核;其次確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則,擯棄“親親”、“貴貴”的擇人傳統,廓清子由當權時拉幫結黨、濫用親信的劣跡,使燕國的吏治日趨清明;再次建議昭王對那些遵守國家法度的順民,包括身份低下的貧民和一部分奴隸,都以一定製度予以獎勵,以安定社會秩序。在軍事上樂毅著重進行戰法和紀律訓練,儘快提高燕軍的戰鬥力。昭王還注意弔死問孤,去慰撫那些有喪葬之憂的人家;對那些有生育之喜的夫婦,昭王也派人去祝賀,給予關懷。昭王與庶民百姓同甘苦,共命運,爭取全國各階層對自己統治的擁護。

    直到燕昭王時期東北地區基本都還在東胡部族和箕子北韓的控制之下,此時身為華夏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只控制著今天河北北部一帶(包括京津地區),在燕國東部是控制著遼西平原的東胡部族,再往東是控制著遼東半島的箕子北韓。這時的燕國疆域小、人口兵力少、國力弱,西方是正在崛起中的趙國,南邊是傳統的霸主國——齊國,這兩國的存在切斷了燕國向西或向南擴張的所有通道,燕國除了向東北方向開拓外別無選擇。

    然而東胡部族雖經濟文化落後,但尚武剽悍,並不是什麼好對付的對手——春秋時代的燕國險些被山戎滅國的歷史教訓仍時不時湧現在燕昭王心頭。這時一個曾在東胡對燕國的進攻中淪為人質的人走進了燕昭王的視線,此人名叫秦開。秦開有過在東胡為人質的經歷,他熟悉東胡的戰法和生活模式。據說他是在替東胡人販馬時脫離東胡部隊的監管而逃到燕國的,燕昭王任命他為大將。公元前283年秦開率軍迎戰東胡,燕軍自西向東,由媯水流域(今延慶境內)向密雲地區的漁水(今白河)、鮑丘水(今潮河)流域推進,一路斬關奪隘,馬踏平川,東胡軍雖奮力抵抗,卻無法阻擋燕軍凌厲的攻勢,只得一路退卻,燕軍乘勝追擊,接連收復失地。在連連勝利之下,燕軍士氣更加旺盛,一鼓作氣向東北追殲東胡。抵抗無用,一直退卻到千餘里外的今西遼河上游。東胡向北退卻逃遁,燕國北境大展,號稱拓地“千餘里”。燕軍又乘勝東擊遼水一帶的箕子北韓,奪取了遼東的廣大地區,極邊甚至伸過今鴨綠江以南。“直至滿番汗為界”——燕國的邊界由此一直推進到今天北韓半島鴨綠江以南的清川江流域一帶。

    得勝的秦開站在燕北邊地,謀劃安定策略:效法趙國,動員軍民大修障塞,於是長達兩千多公里的燕國北長城如今依舊存於今天的建平北部,不過只是其中的一段,不過只是如今風雨的侵蝕,殘存破敗,卻也依稀可辨燕為鞏固新區,也效趙之所為,動員軍民大修障塞,是為長達兩千多公里的燕國北長城。後來燕又在廣袤的新領土上陸續設立了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諸郡。在向東北方向征伐東胡、北韓的同時燕國還向南進軍,攻佔了中山國許多地方。燕在幅員上一躍超過趙、齊、越三國,僅次於秦楚,在列國中位居第三。

    在燕昭王繼位前燕國曾發生過一次內亂——子之之亂,當時齊國的齊宣王曾趁亂出兵燕國,因此和燕國結下積怨。燕昭王無時無刻不想報復當年的一箭之仇,但鑑於齊國風頭正盛,於是只能選擇忍辱負重韜光養晦。自燕昭王繼位以來燕國招賢納士、改革內政,對外徵山戎、伐北韓,此時的燕國雖然整體國力上還不及齊國,但在疆域上實際已然超越齊國。

    齊國畢竟是老牌大國,燕國的疆域雖已超越齊國,但多為極北苦寒之地,加之新佔領的地區人心尚未歸附,燕國需要時間對其加以消化吸收,短時間內這些地盤還不能使燕國國力出現實質性增強。鑑於這樣的情況燕國將領樂毅提出了“與天下共圖之”的戰略,得到了昭王的贊同。昭王與樂毅、鄒衍仔細分析了形勢,清醒地認識到:當時齊、秦、趙三強都在千方百計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宋國的定陶是中原地區最繁榮的商業大都市,齊、秦、趙三國均想染指。一旦齊國滅掉宋國,就必然會加劇齊與秦、趙的矛盾,同時也會對韓、魏、楚諸國形成嚴重的威脅,引起這幾國的不安。昭王便定下誘齊滅宋、孤立齊國的方略。燕國表面上臣服於齊,使其對之放鬆戒備。其間兩次派蘇秦出使齊國,進行離間,唆使齊王輕率地決定西向攻秦,南向滅宋,昭王則趁此良機,遣使與魏、楚聯絡,並派樂毅赴趙,促使昭王勸說秦國伐齊。秦國本於齊國相約東、西稱王,共分天下;豈料齊竟毀約攻秦、滅宋,勢力侵入中原地區。為了出這口惡氣,欣然應允發齊。這樣就形成了各國從北、西、南三面對齊的包圍之勢。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統兵出征。此時楚軍已駐軍於淮南,準備奪取齊國淮北之地;秦與趙、韓、魏也各派一名大將軍率軍向齊國進發。齊泯王開始並未料到燕國會聯合諸國攻齊,及至發覺燕軍已攻入齊國時,才倉促應戰。齊泯王盡起全國之兵,度過濟水,西進拒敵。齊軍因連年征戰,士氣低落,加之其民望對作戰不利計程車兵以挖祖墳、斬首級等殘忍手段相威脅,更使齊兵寒心。聯軍發起進攻,齊軍一觸即潰,連連敗北。齊軍主力被殲後,齊泯王率殘部狼狽逃竄,退回國都臨淄。昭王聞訊十分高興,親至濟西戰場勞軍,後犒將士,封樂毅為昌國君。

    樂毅厚賞秦、韓兩國軍隊後遣其歸國;然後命趙軍進攻河間,命魏軍轉向東南收取昔日宋國之地;自率燕軍直搗齊都。燕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一氣攻佔了臨淄。齊愍王被迫出逃,輾轉之莒(今山東莒縣)地固守,後被楚將淖齒所殺。樂毅志在滅齊,在佔領臨淄後採取了一系列鞏固和擴大戰果的措施:為了安撫齊民,樂毅在報請昭王同意後著力整飭軍紀,嚴禁燕軍擄掠百姓。針對齊泯王的暴戾,樂毅宣佈寬減齊民的賦稅,廢除苛法,恢復齊威王時代的一些合理法令。在臨淄郊外隆重祭祀齊桓公和管仲,把100多個燕國的爵位賞賜給歸順的齊人,又在齊國分封了20多個享有燕國封邑的封君,籠絡了齊國的統治階級,基本穩定了對齊國的佔領,齊國上下都願歸順燕國。在軍事上樂毅分兵5路繼續攻佔全國各地。於是燕軍僅用了半年時間,就接連攻奪齊國70餘城,均闢為郡縣,僅剩下莒和即墨(今山東平度南)兩城未被攻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然是哪位書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