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若如初相見144782104
-
2 # 使用者5706189292720
生死觀是指人們對生與死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人生觀的一種具體表現和重要組成部分。生與死是一切生命產生、存在和消亡的自然過程。但作為社會化了的人,則有一個如何對待生死的問題。不同的人生觀,對生與死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評價,從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觀。在中國古代,楊朱提出“貴己”、“重生”,主張以保全個人的生命為人生理想,認為死亡是“吾生”價值的喪失。莊子視“悅生而惡死”為人生的一大桎梏。認為要獲得人生“自由”,就必須超脫死生之變。提出“以死生為—條”,否定生與死的界限,甚至把死亡作為人生自由、幸福的最終實現。
-
3 # 99日月同輝81
生死觀的形成原因
道家亦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他們關於生死的看法也非常重要。老子談論生死的不多。他認為一個人不太重視自己的生命,反而能較好的儲存自己。"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似乎發現,如果一個人如果太顯露自己,就會遭到外界的損害。"兵強則滅,木強則折"。所以儲存生命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處眾人之所惡"。太注重自己的身體,反而有害。"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養生貴在於"嗇",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對於死亡,老子認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死而不亡",王弼解釋"身沒而道猶存",蓋一個人與道同體,才可不朽。
老子說:"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對於生死,莊子做了詳細而深刻地論述。他認為,生、死都是大化執行中的一個階段,所以對於死亡亦不必恐慌,要順其自然。人是"氣"的一種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他認為生死不過是形式的變化。他說:"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成玄英疏曰:"夫處生而言,即以生為得;若據死而語,便以生為喪。"。
可見,以生觀死,則死為死;但以死觀生,生者也是死。即生死是相對的。何況從另一方面講,死也未必是一件壞事,"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也邪?""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當人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待生死時,死生的界限也就消失了。"彼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肒潰癰,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大宗師》)"以無有為首,以生為體,以死為尻;孰知有無死生之一守者,吾與之為友。"(《庚桑楚》)"明乎坦途,故生而不悅,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秋水》)"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為晝夜。"(《至樂》)"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我死也。"(《大宗師》)。所以他主張齊生死。無論生死,都要順其自然。後來郭象亦認為,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他認為死生都是"命"。"其有晝夜之常,天之道也。故知死生者命之極,非妄然也,若夜旦耳,奚所繫哉?","夫死生晝夜,人天常道,未始非我,何所繫哉!","死與生,皆命也。無善則死,有善則生,不獨善也。
故若以吾生為善乎?則吾死亦善也。"(以上見《大宗師》注)所以不應喜生而惡死。 道教產生於東漢末年,他們對於生死的主張主要是長生。認為人們只要善於養生,則可以成仙,從而長生不老。道教雖然有許多派別,但這一點是他們都認同的。他們認為形神同質,都是由"氣"構成的,如《太平經》說:"夫物始於元氣",《抱朴子內篇·至理》說"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以至萬物,無不須氣以生者"。神形皆氣,故養氣可以長生。《太平經》中說:"天地之道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守氣而不絕也。""神明精氣,不得去離其身,則不知老,不知死矣。"他們認為,"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糜則火不居矣。身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抱朴子內篇·至理》)所以要保養身體,這樣才能儲存精神。他們認為,人只要"以藥物養身,以術數延命,使內疾不生,外患不入,雖久視不死,而舊身不改"(《抱朴子內篇·論仙》)道教認為人的生命權在我不在天命,"我命在我,不在天地"(《西生經》),所以只要自己由決心毅力,透過一些方法(如行氣、導引、存神、守一、內丹、外丹等),就可以長生不老。
回覆列表
《莊》書中生死觀的第一種形態為“物化”論。它體現在《齊物論》篇末莊周化蝶的寓言中:“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