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敵少女兔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寶釵自己口中的原因:“我有心做楊貴妃,可惜沒有一個楊國忠那樣的好哥哥”。薛蟠只是不折不扣的二愣子,所結交的朋友只憑自己的玩樂興趣,距離權力的中心太過遙遠。薛家沒有可以依附的靠山,沒有可以攀爬的藤蔓。

    薛蟠犯下殺身之罪,背了人命官司,直接牽連到了薛寶釵的選秀之路。

    二、家族出身原因。薛家並非皇族,只是皇商。雖是皇商,也不過是商人一族,這在“重農抑商”的古時,不是憑藉錢財就能提升社會地位的。

    這是寶釵出嫁的頭飾。額前的珠簾流蘇只有三串。

    這是寶玉想象中的黛玉。額前是五串珠簾流蘇。

    社會地位的差異,從這些細節可以窺見。

    三、寶釵只是在大觀園內算作翹楚。皇帝選秀女選嬪妃,遍臨全國,貌美賢惠的女子必不在少數。就相當於,寶釵只是某個地級市的高考狀元,放置於全國範圍,也就不過了了了。

  • 2 # 齊居士

    在讀者的眼裡,薛寶釵是紅樓第一淑女,博學大度,雍容華貴,是豔冠群芳的花王牡丹。而且性格十分隨和,成熟知禮,不像林黛玉之輩,是不懂事的小女孩兒。

    在眾多的讀者中,有不少擁釵派始終否認寶釵母女賴在賈家常年不走是別有意圖。認為寶釵來京的原因就是為了待選“才人”,為的是伺候皇帝,所以薛寶釵心目中的理想丈夫應該是皇帝,絕對不會稀罕什麼“金玉良緣”。

    其實這是對歷史的不瞭解所致。這裡“才人”與“秀女”不同,她們的工作就只是陪伴公主郡主讀書。在清廷,被選入宮的女孩子也分為幾種:秀女、才人、宮女。秀女是最高一級的層次,被選中後,要麼伴駕,成為皇帝的小老婆,要麼被許配給皇子皇孫或是親王郡王以及他們的子孫,總之都能夠嫁入皇家。最底層的是宮女,分配給各個宮院的主人役使,當皇帝寵幸她們的主子時,宮女也要根據要求侍奉皇帝,有點通房丫頭的意思。但中間一層的才人卻跟皇帝沾不上邊,她們只是公主、郡主的伴讀,自始至終就是一幫女孩子湊在一起,不與任何男人接觸。

    所以,有評論家說“薛寶釵的最終目標是當上元春那樣的皇妃,而不是榮國府裡的少奶奶”,這話是存在問題的。如果說寶釵心裡有這樣的夢想,可以理解,但實際上與事實不符。才人和秀女是兩條路上的兩種人,如果想成為元春第二,寶釵豈不是一開始就走錯了路?

    說到這裡,大多數的讀者都會提出疑問:都說薛寶釵要進宮應選,可在賈府住下以後,怎麼自始至終就沒見她再提這茬兒了呢?

    書中雖然沒有寫明,但宮廷的選拔活動肯定是進行過的,也許由於種種原因,寶釵落選了,所以作者乾脆不提。但同時可以肯定,錯過了這次機會的寶釵再想進宮恐怕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在乾隆帝繼位之前,選秀活動都是不定期的,並未規定幾年一選,主要依據皇帝的諭旨。到了乾隆帝時,才把這項活動明文規定了下來:三年一選。

    清制規定:秀女一般從滿、蒙八旗中遴選,凡年齡十三歲以上、十六歲以下、身體健康無殘疾的旗籍女子,都必須參加閱選,落選者才可自由論及婚嫁。秀女年滿十三歲稱“及歲”,超過十六歲稱“逾歲”。“逾歲”者一般不再參加挑選,如因故未能閱選者,必須參加下屆閱選方可再論婚嫁,違者將受懲處。而符合條件的旗女在未經宮廷閱選便私自與他人結婚者,也將治罪。如果說旗女不具備參選秀女的條件,則要經過各旗層層上報,最後由本旗都統呈報給戶部上奏皇帝認可後才能免選。所以,寶釵進京待選也未必是出於本身意願,僅僅是一項必須遵循的法律規定而已。再者,薛寶釵來到京城時已經接近十五歲,如果這屆沒選中,說明寶釵已經進宮無望。

    故而,薛氏母女既然選擇了在賈家常住,就必然要有自己的打算。這個目的恐怕每個人心裡都很清楚,當然也包括賈母。黛玉原本就是賈母為寶玉選定的妻子人選,而家裡忽然又來了一個寶釵,既是王夫人的親戚,又深得王夫人的歡心,明擺著是要破壞賈母計劃的,賈母怎肯善罷甘休!讀者不要忘了,寶玉向來就是賈母和王夫人婆媳關係的鬥爭焦點。賈母喜歡孫子,所以也想徹底佔有孫子的愛,而寶玉的親媽王夫人當然不願意,可是沒有辦法,作為兒媳婦她不能反抗婆婆的意願。

    一 直以來,都知道襲人是王夫人的安插在怡紅院的“耳報神”,卻忘記了,寶玉屋裡的丫環實際上全是由賈母派過去的,當然,這其中也自然有賈母的“耳報神”。而這個“耳報神”極有可能就是晴雯。

    晴雯曾經抱怨過寶姑娘“有事沒事跑來坐著,叫我們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覺!”從晴雯的抱怨話裡可以看出寶釵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在很晚的時候還到這位寶玉表弟屋裡聊天玩耍,這對於一位道德淑女而言恐怕未嘗不是一件影響形象的事情。在書中,多次寫到寶釵在晚間或是在寶玉午睡期間獨自來到怡紅院串門兒,甚至還為寶玉繡過肚兜,這對於寶釵而言,實在是極為不妥當的。書中就幾乎未曾寫過黛玉在寶玉睡覺時來串門兒的。這對於這兩位小姐的真正性格,算得上是個對比。再加上晴雯又是賈母所極為喜愛的一位丫鬟,經常見面也是正常的,以晴雯的性格,難免不會在偶爾的家常絮語中帶出對寶釵的牢騷之語,勢必會引起賈母對於寶釵的不滿,所以賈母“掰謊記”中所說的“見了一個清俊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不是寶釵是哪個?

    可以仔細來回顧一下《紅樓夢》,凡書中寫到寶玉、寶釵單獨相處之時,總要把場景設定在臥室或床邊,以喻示這種青春期的性萌動。另外也在某種程度上對寶釵暗暗做出了批判,一向標榜淑女風範的寶釵,並非那麼“正經”。第三十四回中,寶玉捱了賈政的板子,回房後,襲人正在為他清理傷口,這時候寶玉是在臥室的床上,屋裡除了同居女友襲人外,什麼人都沒有。但寶釵竟然大剌剌地衝了進來,著實嚇人一跳!不光寶玉、襲人沒防備,連讀者都是心驚肉跳!果不然,寶玉褲子也來不及穿,一個小夥子,光著屁股怎麼見人啊?襲人只得趕忙拿了一張毯子替他遮蓋了。試想,一個女孩子去一個男孩子的臥室中,理應有些迴避才是,尤其是知道下半身捱了板子,肯定是會裸露身體處理傷口的,要是衣服來不及穿怎麼辦?這個女孩子豈不是太魯莽?即便是送藥,也沒必要急成了這個樣子,寶釵往日的涵養和優雅竟然全都不見了,實在不該。

    如果這事發生在湘雲身上,那必然不會有什麼刺眼之感,湘雲是個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女孩子,偶爾莽撞也是正常。但寶釵不一樣,這個時時處處留心留意的寶釵怎麼會做出這樣沒腦子的事來呢?確實奇怪。可見,寶釵的家教修養未必如讀者想象中的那麼好,只是她自己想要努力維持那種所謂的淑女風範罷了!畢竟寶釵出身於商人世家,在那個時代,是不受尊重的一個行業,人們普遍認為:即便是富商也算不上真正的貴族。相信賈母不贊成二寶的婚事,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寶釵的門第問題。畢竟,光有錢也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貴族門第的婚姻講究的是血統,而像黛玉這樣詩書世族出身的女孩子才算得上是真正有身份的人。

    綜上所述,薛寶釵在自身地努力下,在賈母及王熙鳳地安排下成就了“金玉良緣”。

  • 3 # 大野澤的風

    有人說,薛寶釵進京待選,其實就是奔著選妃子去的,最後落選,才在賈府住了下來,那麼如果薛寶釵入選了,會像元春一樣成為格外受皇恩的寵妃嗎?不見得。

    很多人看得到元春的風光,卻沒有看到元春背後的淒涼。其實像這樣的官宦人家的女子,到了一定年紀是要接受宮裡的命令,進京待選,但要明確一點,這個待選多數是為公主或者郡主選擇陪讀或者仕女,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會成為皇帝身邊的侍女,而如果能夠成為皇帝身邊的侍女的話,能夠一朝登天是可能的,皇帝看上你的才貌,一步步從答應,嬪,妃,貴妃等升級上來,但不是所有人都像《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一樣,從一個小小的秀女成為一個貴妃,這其中有太多的演繹成分,為了迎合現代觀眾的觀劇體驗而設定的情節。就像元春一樣,多數的入宮人員,很可能是十三四歲選入宮,作為侍奉人員或者陪讀一直待到二十五歲,才能出宮,對古代的姑娘們來說,這就是青春已逝啊,所以寶釵沒能選上女史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再就是寶釵和元春還有不同就是家世,元春是敕封的侯府,是地位高的權貴,而薛寶釵家是商人,雖然是皇商,但仍舊是商人,就單單憑藉這個身份,她入宮後也晉升不了多高的,因為出身卑賤。

    再,就是她的背景和土壤不夠深厚,父親早逝,哥哥又是一個啥都不會的人,所以無法給她提供宮斗的力量,所以她不可能走到寵妃的位置。

  • 4 # 宛如清揚

    薛寶釵為何不可能成為皇帝寵妃?

      薛寶釵是進京參加選秀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藉此改變薛家現狀,恢復薛家昔日榮光。

      薛寶大概是什麼時候知道落選了呢?雖然書裡沒有明寫,但是薛姨媽讓周瑞家的送宮花時,大概就差不多了。因為宮花似乎很符合當時選秀的道具,撂下宮花,意即落選。清揚當然沒有明證,也不是紅學專家,就這麼說一說,真要挑刺,我也沒辦法。薛寶釵沒選上,自然不可能成為皇帝寵妃。

      題主問為什麼她不能成為皇帝寵妃?

      首先,自然是得照顧劇情需要,林黛玉必須父母雙亡,必須長住賈府,與賈寶玉完成前世的約定,而薛寶釵呢,註定不能進宮,她都進宮了,還有和賈寶玉的金玉良緣什麼事呢,所以,她必須落選,必須長期待在賈府,完成這段俗世姻緣才算結束任務。

      其次,從薛寶釵的身份和本身情況考慮。《紅樓夢》時代的選秀,多半和清朝很像。賈元春和薛寶釵,她們應該都算是內務府三旗秀女,算不得八旗女子。八旗女子選秀,是作為皇帝妃嬪或者阿哥們的福晉,基本上都是去享福的好路數,比如富察氏,而內務府秀女們,入宮基本是宮女,平凡者混得到二十五歲出宮,優秀者從宮女,女官做起,混到妃嬪,比如魏瓔珞,薛寶釵進京,參選的不是妃嬪,是“備選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

      說實話,寶釵這樣的條件當個宮女太可惜了,可出身決定她必須參加,不參加就是犯罪,她只選不中,才可以嫁人去。元春苦熬那麼多年能出頭,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薛寶釵比賈元春又低了不少,作為皇商之後的薛寶釵,想一路打怪升級成寵妃,除了演電視,主角光環打到滿,否則只有老死宮中。

      薛寶釵外在條件很出色,可是做皇帝寵妃,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要有家族作支援,想想薛蟠的德行,別說寵妃,好位份都上不去。薛家經濟也走下坡路,很難支援。皇家選妃,目的還在於誕下優秀的子嗣,身體健康是第一條件。宮女們的祖宗十八代或許都要查個底掉,身體上更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問題,如寶釵,胎裡帶來的熱毒,這個事情就比較難辦,雖然她不發病,也沒什麼影響,但誰能保證不遺傳到下一代?皇家可不能冒這個險,平民百姓沒辦法計較,有個姑娘就不錯了,可皇帝后宮佳麗,要想有多少身體完全健康,家世完全清白,出身高貴的女子而不得?

  • 5 # 禾木兮

    薛寶釵為何不可能成為皇帝寵妃?

    就紅樓夢而言,回答這個問題感覺扯的有些遠了。

    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寶釵是因為選秀而暫居於賈府,直到後來,薛姨媽散了宮花:“寶釵不愛花兒粉兒”,但既然要入宮待選,則不得不有所預備;這是宮裡頭的新鮮樣法,拿紗堆的花兒十二支。昨兒我想起來,白放著可惜了兒的,何不給她們姊妹們戴去……

    既然將新得的十二支時樣宮花散發出去,可知寶釵不需此物矣,應該意味著寶釵選秀落選。

    但若要問寶釵為何不能成為皇帝寵妃,那可能性就多了去了。

    一則因容貌,可能寶釵不是那傾國傾城貌,書中說寶釵自小就有熱毒,須配了冷香丸來吃,況且在那個以瘦為美的時代,寶釵有著珠圓玉潤的豐滿,寶玉一句無心之言,將她比做楊妃,就曾惹的她大怒。

    二則因家世,因薛家是商人家庭,那個時代重農輕商,商人地位是很低的。

    三則因寶釵無真意,借用寶玉的話:好好的一個清白女子,也學得沽名釣譽,入了國賊祿蠹之流。

    總之寶釵為何不可能成為皇帝寵妃從本書中很難得出確切的答案。

  • 6 # 無名氏論史

    《紅樓夢》只是一部小說,並沒有明確的歷史背景,所以用歷史的角度看肯定能不可能的。

    薛寶釵不能成為皇帝寵妃,最重要的當然是人物的設定,要是她進宮了,就沒有所謂的金石良緣。

    其次,她是商人之女,在封建社會,地位本來就低,跟賈元春這種官宦世家是沒法比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兒童安全方面,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