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pangyawei

      張小嫻,香港著名作家,1995年推出第一部長篇小說《麵包樹上的女人》而走紅文壇,是繼亦舒之後,香港最受歡迎的言情小說作家。  她相信承諾,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男人的諾言。她找尋幸福,然後發現,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才會失望。遺憾,也是一種幸福。因為還有令你遺憾的事情。她追尋愛情,然後發現,愛,從來就是一件千迴百轉的事。  小說有:《荷包裡的單人床》、《三個A CUP的女人》、《麵包樹上的女人》、《賣海豚的女孩》、《面色樹出走了》、《流浪的麵包樹》、《那年的夢想》、《蝴蝶過期居留》、《魔法蛋糕店》、《雪地裡的蝸牛奄列》、《三月裡的幸福餅》、《再見野鼬鼠》。。。  散文包括:《貼身感覺》、《永不永不說再見》、《慾望的駝鳥》、《在天涯尋覓你》、《把天空還給你》、《我微笑,是為了你微笑 》、《禁果之味》、《不如,你送我一場春風》、《幸福魚面頰》、《懸浮在空中的吻》、《親密心事》、《思念裡的流浪狗》。。。  眼前的張小嫻,精緻美麗,交談不經意間,智慧閃光。問她,怎麼都通曉了這些人性的奧秘,她笑笑,“人都是學習得來的。”  原來,我們都是醜小鴨,都在學習中成長。成長就是一場一個人的戰爭,一個人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一個人去把握可能心碎的愛情,一個人去堆砌事業的磚瓦。從來沒有平白無故的領悟,歷經了硝煙,才有真正的脫胎換骨。  所幸,我們有小嫻,我們的“War Buddy”,我們的戰友。她的筆,記錄了這場亙古的戰爭——成長。喜歡她寫的故事,因為那就是我們的故事。  小嫻自己的故事,也是一千千闋歌。  小嫻vs幸運:承認自己幸運原來也不容易  張小嫻當然是幸運的。香港的編劇何其多,為什麼成為暢銷書作家的卻是她?從第一本書開始,張小嫻就被描述成頭頂有“幸運”光環的人。  確實有巧合的因素。1992年,她只是個小編劇,不經意地寫了兩篇稿子,沒想到《明報》的編輯就找到她,說正好有個專欄作家滑雪去了,讓張小嫻代她寫下去。機遇從天而降,專欄頗受歡迎。1994年,出書了。  是否被說成“幸運”,人們才能理解一個女孩子寫作生涯的突飛猛進,才能緩解一些人心中暗暗的妒忌?張小嫻覺得委屈,為什麼沒有人看見她的努力。寫專欄看來輕巧,每天幾百字,文字信手拈來的從容模樣,背後卻是無時無刻的思索和推敲,連和男友一同逛街看電影時,也時時不忘考慮明日的專欄內容。  原來被說成幸運,也是對自己寫作水平的一種否定,在當初張小嫻是介意的。“我以前很介意別人說我幸運。但現在我願意承認,因為我確實很幸運,很多人寫得比我好,但是沒有這樣一個機會出來,也或者是因為性格緣故錯失了機會沒有好好把握。要承認自己幸運也是一種不容易。”  10年,張小嫻學會了把那些不禮貌的批評理解成嫉妒,雖然在最初的時候,她經歷的最大挫折就是媒體的批評。許多的批評“不是衝著書,而是衝著我的人來的。例如穿了什麼裙子、外表、有多少簽名”。八卦無聊的事情,張小嫻拒絕參與,雖然犧牲的是可以炒作得更大的名氣。“這些年我不接受香港媒體的訪問。因為如果你沒有看過我的書,就沒有資格來批評我的作品。” ——她的原則,有時就是這樣硬朗得沒有迴旋餘地。但人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則而顯出了輪廓。  小嫻vs《Amy》:痛,並快樂著  《Amy》是現在香港發行得最好的女性雜誌之一。用張小嫻的英文名字命名的雜誌,讓她經歷了更多,她用的形容詞是“千辛萬苦”。  例如,來自下屬的冷淡。創刊初期,雖然張小嫻是主編,編輯們卻欺負她從未辦過刊物,經常聯合起來反對她的創意。那段經歷,讓張小嫻學會了耐心,學會了放棄某些東西。很多事情,都是從自己的轉變開始事件的轉變。“我不會哭的啦,我還是有辦法對付的。”後來,雜誌社請了很多很好的同事,還有一個很好的執行主編,可以完美地執行張小嫻的許多想法。  做雜誌是很感性的工作,對張小嫻的創作有很大幫助。她喜歡做幕後策劃工作,熱愛出主意,例如專欄找誰來寫,每一期做什麼。第一個找吳君如寫減肥專欄的便是張小嫻。當其他雜誌都跟風讓明星寫減肥時,張小嫻又開始想新的主意,找了個心理學家從想不到的角度寫減肥,用一些哲學的理論來關照這個主題。  如何看待這份可以引以為傲的工作,張小嫻有著讓人敬佩的高度和冷靜。一開始《Amy》可能是用了張小嫻的名氣,但是她覺得一本雜誌依賴一個人是不健康的。“我希望讀者買《Amy》,不是因為我這個人,而是因為《Amy》本身。如果有一天我不做主編了,我不為它寫小說了,《Amy》的銷量還是這麼好,我覺得這樣的《Amy》才是成功的。任何一本雜誌、報紙都不可以依賴一個人的。”這份出奇的自省和不居功自傲的心態,是張小嫻辦刊過程中最讓人佩服的品質。  小嫻vs媒體:專業的真誠——自己買單  身處時尚媒體,又是知名作家,簡直是最有利的位置,人人爭著討好的角色。價值幾十萬的好東西,只需要她在文章中提到就唾手可得。但是她說:“就連看電影,我也自己買票,如果這個東西好,我自己會買單。”  “有很多人請我去旅行,每天有人請客吃飯,送東西,但是我全都不要。不是說接受有什麼,這是我自己的風格。因為真是覺得好的東西我才會去買,我不想討人家的好處。在香港做專欄,有很多機會可以去巴黎瑞士旅行。我都沒有拿這許多公關活動的好處。我不喜歡這種生活,如果這樣,我會沒有空寫作。我不是想做一個名人,我是想寫作。”  獨立思考是媒體和作家的專業品質,卻在這個物慾時代倍顯珍貴。  張小嫻也有偶爾不公正的時候,那是她的仁慈。她的原則是“不造成傷害”。有時在餐廳遇到不好的待遇,她絕不會在文章裡描述,她覺得可能那天餐廳服務生正好遇到了什麼事,她應當諒解別人。  小嫻vs愛情:無論如何要自愛  寫了那麼多的愛情故事,問小嫻,自己是否也曾轟轟烈烈地愛過?  “不是啦,私生活精彩的人都沒有空寫作的,寫作的都是自己生活沒那麼精彩的。”既然是隱私,則不便再多問。還是問她的智慧吧,什麼是一個女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東西?  自愛。無論如何要自愛。  自愛就不會甘心命運的擺佈,自愛就不會自傷自哀,自愛就不會放任自己,自愛就會有所追求。  “每個人都有個成長過程,經歷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了什麼教訓。如果重複錯誤,那只是你不自愛吧。”  醜小鴨也是自愛的,否則不會成為天鵝。  那麼小嫻,怎樣才算是愛情呢?  “你本來不是個愛遷就的人,但是遇到一個人,你會在他面前變成小綿羊,那就是愛情吧。”  愛情,當然不妨礙事業的。小嫻覺得事業比愛情更容易掌握,決不能因為愛情去放棄你的事業。“一個好的男人是可以包容你的事業,不會讓你在愛情和事業間徘徊。”顯然,她很有心得,“你事業成功的話,愛情反而不會那麼緊張。當男人是你的全部時,反而會不好。”  她知道愛情可以排除萬難,但也知道萬難之後還是萬難。愛情只是人生過程中眾多追尋的一種,卻花費了我們最多的時間。於是,她的筆下,愛情有時會很溫暖,也會很荒涼。因為愛情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從小嫻的愛情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那種叫做成長的東西漸漸顯露。  張小嫻,愛情的成長記錄者,我們的War Buddy.  小嫻vs作家:你不需要想得太辛苦的  當然要談小說,既然她是個知名作家。  有沒有想過,你的作品那麼暢銷,究竟是商品還是藝術品?這樣的問題有點刁難,可沒有為難到張小嫻。  “我覺得不需要去分別,好的東西是雅俗共賞的。是否銷量好的就是通俗作品,銷量不好的就是文學作品,這未必的。”有個銀行的客戶想在辦理銀行卡的時候附送張小嫻的最新小說,問她是否介意。她覺得沒有什麼好介意的。“如果最窮的人和最富的人都可以看我的書,小孩子和70歲的老人家都看我的書,我覺得這挺好。我的作品不是隻給少數人的。好的東西可以感動每個人的心靈。藝術就是這樣的。”  本來,她就沒有想使心計地去經營,所以寫下的都不是功利之作。不需要想得太辛苦,該來的都會來。10年來,張小嫻的鐵桿讀者也一直支援著她,看著她慢慢進步。一直給她寫信訴說體會的讀者當中,有從小學六年級一直到考上醫學院成為醫生的男孩,有40多歲的婦女,甚至有老公公老婆婆。他們是張小嫻繼續寫下去的動力之一,也是她不重複過去寫作的原因,她要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  “我不會因為一個小說受歡迎就一直寫那個風格,我覺得那是很悶的。每天都有人約我的專欄,都有很好的稿酬。但是這樣的話,其實很不尊重自己的事業。香港也有這樣的作家,一下子寫很多專欄,一下子來很多的錢,但是很快就沒有東西寫了。我覺得我的眼光應該長遠一點,如果我真的喜歡寫作的話。”這大概就是她低調卻仍然暢銷的原因吧。  採訪手記:  張小嫻,本沒有打算當暢銷書作家的,但如果當了,就做個出色的作家。雖然她需要考慮市場,但她有底線。她想要的東西,她自己買單,從來不去利用自己的任何所謂“優勢”。她的故事,我們都讀得懂,曲高和寡不是顯清高的方式。她寧可低調,也不樂意做低質量的採訪。她知道什麼時候該俯下身來,什麼時候該昂起頭顱。  能夠買下單來,那就買下。落落大方地追求美麗,無論物質或是精神,那是女孩的權利。成長是不斷地付賬給命運,承擔你可以負擔得起的,獲得讓你長大的傷痛和美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本好書》是怎樣的一檔綜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