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清都沒有宰相,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處履行宰相職責!
6
回覆列表
  • 1 # 江左吏

    哪個都不能吧,內閣只能票擬,就是打個草稿,決策權在皇帝那裡。軍機處就更慘,只能跪承筆錄。對抗皇權是沒影的事,和原來宰相的權力沒法比。

  • 2 # 蓋世楠爵

    內閣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是明代設的,與軍機處相比還有一點權力。是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但內閣批覆的奏章是否有效,還取決於皇帝的硃批,從而將行政大權總覽於皇帝手中,代替了丞相,而且對皇權無牽制作用。

    軍機處是清朝雍正設立的,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但完全只能秉承皇帝旨意辦事,上傳下達。全國軍國大事全由皇帝決定,加強了中央集權。是皇權高度發展的重要標誌。

    說到那個能對抗皇權,這完全是作死。挑戰皇權的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死。雖然有些內閣首輔是挺囂張的,看著和皇帝較勁,但下場最終好不到那裡去。沒有一個皇帝願意自己的權力和威嚴收到挑戰。

    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 3 # 誩哥有話說

    大明王朝權勢通天的內閣豈是滿清皇帝走狗的軍機處可以比擬的?

    首先我們明確一點:滿清軍機處的設立標誌著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達到了頂峰,因為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滿清皇帝的手中。一個完全隸屬於皇帝私人的秘書機構談何對抗皇權?

    我們再來看下明朝的內閣

    明朝內閣最初是輔佐永樂皇帝處理政務的機構,彼時勤政的永樂皇帝面對浩如煙海的文書奏摺頭疼不已。而他的父親朱元璋處死了最後一任中書省丞相——胡惟庸,不能對著幹的朱棣在不能提拔宰相的情況下想出了內閣這麼個東西來幫助自己處理政務。

    從明英宗以後,內閣制度逐漸成熟,內閣的權力也開始越來越大。到明嘉靖年間,內閣大學士的品級已經超過了六部尚書。內閣首輔更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內閣的權力透過“票擬”,與內宮司禮監替皇帝行使的“硃批”,形成了皇權與政權的微妙平衡,堪稱中國封建官僚政治體制的最高智慧。大明的全盛時期內閣首輔從最早的代表人物解縉開始,湧現了楊士奇、陳循、商輅、劉健、李東陽、楊廷和、夏言、徐階,高拱等治世名臣。到了張居正大權在握的時候,內閣制度發展到了它的巔峰,張江陵公實際已經是整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下圖為張居正像)

    正是因為內閣這種在當時堪稱完美的政治體制,才讓明朝出了包括嘉靖、萬曆、天啟在內那麼多混賬皇帝的情況下依然享國二百餘年。

    結論:制衡皇權這個事兒,可不是隻會扣頭的奴才可以做的,大明的內閣制度全方面吊打軍機處。

  • 4 # 南朝居士

    這個不一樣的,明朝內閣大學士,最初是小官,相當於皇帝的秘書處,是他的顧問,後來內閣大學士分管六部,稱為管部大學士,作為部裡的中間,管部大學士就稱為“中堂”,後來不管管不管部,大學士都稱為中堂。

    大學士管部了,就自然成為高於六部尚書的官員了,權力就相當大了,可以抗衡皇權了,加上明朝的文官抱團,所以明朝皇帝的皇權實際遠不如清朝。

    清朝的軍機處是加衘,不是正式機構,皇帝看中誰了,就給他加個軍機處行走,軍機處學習行走的加衘,這都是兼職,不是正式的,有了這個加衘,就可以參與決策了,就相當於宰相了,皇帝不喜歡你了,你就回去做你的原職小官,

    這樣軍機大臣雖然位高權重,但是皇帝不喜歡了,馬上啥都不是,跟唐朝中後期的同中書門下三品一樣,都是加衘。

  • 5 # 律心躍動

    內閣——制度大師朱元璋的得意之作

    好的制度能把壞人變好,壞的制度能把好人變壞。朱元璋是制度建設的大師級人物。經歷過嚴酷的戰火洗禮和權力鬥爭脫穎而出的朱同志對人性洞若觀火,也許是經歷了親侄子的背叛,朱洪武為政的一大特色是不相信任何人,特別是那些大臣們,在制度設計上就是分權。

    皇帝者,兵強馬壯者為之。建國之初,對皇權最大的威脅就是相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歷來是對皇權的最大威脅。也許是刻意為之,朱元璋起初在眾多能臣幹吏中任命喜歡撩蹄子的胡惟庸為丞相,胡惟庸驕橫跋扈,很快被抓了小辮子被徹底整肅。朱元璋遂罷丞相 ,革中書省,並嚴格規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並且誰提這事修理誰,“臣下敢有奏請說立者,處以重刑。”丞相廢除後,其事由六部分理,從而確定了內閣制。內閣由六部組成,各部都有長官,直接對皇帝負責,雖然設有首輔,但卻沒有丞相的權利,最多就是個召集人。所以說,內閣就是皇帝監督下的大臣集體負責制。

    朱元璋的安排,不能說不是高明,後世雖然出現了嚴嵩、劉瑾、魏忠賢等位極一時的權臣,但皇帝不論再糊塗,只要明白過來,扳倒這些權臣還是易如反掌。就連魏忠賢在主子駕崩後,有人給他出了取而代之的主意,但很快被否決啦!

    有明一朝,雖然出現了幾次權臣發動的政變,但都很快被鎮壓!靖難之役、奪門之變雖然成功,都是皇族內部的爭鬥,皇帝還是姓朱!

    萬曆帝幾十年不上朝,嚴重怠工罷工,但內閣還在,國家機器照樣運轉!對外的幾次戰爭也都獲勝!

    內閣制雖然實現了權力制衡,保證了皇權穩固,但其一大缺點就是容易推諉扯皮,運轉效率低下。袁崇煥在回答崇禎帝平遼之策時也講到,只要朝廷各部齊心協力,平遼可期。李自成攻陷太原,兵峰直指北京,崇禎帝欲放棄關內,讓大明朝僅剩的精銳——吳山桂的守官部隊撤出山海關,保衛京師。皇帝和內閣都不願擔責,一份命令上,內閣、邊將、皇帝,大家都簽字,幾個月文書往來,吳山桂的兵未來,李自成的兵先來啦!崇禎帝上吊前感慨,文臣皆可殺!“此皆文臣誤我"。

    軍機處——最大最久的臨時性機構。

    也許說來你不相信,軍機處是類似現在的某某辦公室,某某專項辦。裡面的人員雖然位高權重,卻都是沒有編制、沒有職級的!

    雍正帝準備對準噶爾部用兵,設立軍機處,協助他處理軍務。最早的軍機處類似於秘書組、參謀室。到了乾隆帝,職權進一步擴大,權力超出內閣之上而成為全國政事的中樞。儘管軍機處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著如此重要的作用,但乾隆帝卻始終未設專官,未立衙署,就連軍機處的印信平時也有太監保管。其職權範圍雖廣,但不過是僅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於其間"的一個皇帝私人的秘書班子而已。在清代統治了180餘年,成為大政所出的宰輔之區,軍國大計莫不總攬。實際上,軍機處比內閣更容易被皇帝控制,徹底擺脫了各種勢力透過內閣對皇帝掣肘。

    最後總結一句話,內閣實現了分權,避免了朝臣集權,軍機處實現了皇權的集權。

  • 6 # 辰三遊戲

    首先,相同之處

    明朝的內閣與清朝的軍機處均屬於秘書機構,其作用是輔助皇帝管理朝政與提出可行性建議。這個兩個機構的建立初始的目的都是以皇帝為主要導向,決策權也集中在皇帝一個人手裡。

    不同之處,在於明朝中後期的皇帝懶於朝政,內閣的許可權也由輔助功能變成了輔助+決策的權利,導致了內閣的權利大大增大,其貪腐程度也日益加重,從而為後來的滅亡埋下伏筆。但明朝的內閣也不乏出現一些有名的清官,像徐階、高拱、張居正等,從而才讓明朝的命脈延續了三百多年,不然,類似萬曆這樣的皇帝,萬年不上朝、不理朝政,明朝早該滅亡了。而相比較明朝而言,清朝的皇帝大多勤勉持政,則軍機處的左右就一直停留在秘書機構這一層面,沒有實際的決策權,最終的權利還是掌握在皇帝之手。

  • 7 # 花開時節思春秋

    共同點: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處都是君主專制制度下的中樞機構

    明清兩代,在廢除宰相之後,皇帝實際上兼任宰相職務。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處就是在這種大Boss兼CEO的情況下出現的替代性中樞機構。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處都有一個從建立到完善逐步演化的過程,主要充當皇帝的顧問、助手、秘書,屬於諮議、協調部門和處理奏章、起草詔書的辦事機構。明清之時,大臣進入內閣或者軍機處都是所謂“參預機務”,都是進入權力核心的標誌。

    差異點:內閣和軍機處的產生背景和職權有所不同,內閣大臣和軍機大臣的選拔和任用機制明顯不同

    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處的產生背景和職權有所不同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廢除了中書省和宰相,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從此時起至建文時期,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務,實際上等於兼任宰相,把君主專權擴大到了頂峰。

    朱棣雖有朱元璋一樣獨攬大權的雄才偉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駕親征讓他不能真正意義上地總攬政事,於是一個幫助皇帝的“助手”機構——內閣應運而生。朱棣即位後,特派解縉、胡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稱為內閣。真正成形的內閣制度至此建立。到了仁宗、宣宗以後,內閣的地位和作用一步一步的逐漸提高。內閣地位提高的一個顯著標志是內閣擁有了“票擬”大權。當時的政務處理流程是這樣的,所有的奏章統一送至通政司,然後送到內閣由其提出處理意見,再送進宮中由皇帝最終“批紅”,皇帝批紅後下旨執行。明英宗以後,憲宗、武宗、穆宗、熹宗等皇帝都特別寵信宦官,經常將“批紅”的大權都交給了司禮監,於是內閣的職權受到宦官的鉗制,出現了內閣與司禮監雙軌輔政的局面。明中葉以後,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等著名的大宦官,在他們得勢時都大力壓抑和控制著內閣,使明朝歷史上出現了最為嚴重的宦官專權的政治局面。

    清朝入關之後,“清承明制”,清朝政治制度仍是以皇權為核心,其制度既有中原傳統王朝的共性,又有滿洲民族的特色。清朝雖然也有“內閣”,但與明朝已有明顯不同,一般僅為清貴機構。

    順治時期至康熙前期,清朝沿用了八旗議政的傳統,成為清代前期重要的中樞決策機構。滿洲八旗每旗派三人任議政大臣,參議國家大政。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設立南書房,抽調一部分翰林官到南書房辦事,重要的諭旨直接命南書房撰擬,南書房實際上成為皇帝的機要秘書處,“權勢日崇”。南書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皇帝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外廷內閣權力,實施高度君主集權的重要步驟。

    為了進一步鞏固皇權,雍正皇帝於雍正七年對中樞機構進行了重大改革,設立了軍機房(處)。儘管軍機處的出現最早是出於西北用兵的需要,以方便快速決策和加強保密,但是軍機處實際上逐步演化成為替代康熙時期南書房職能的核心權力機構(可以說軍機處是南書房的2.0版)。

    明朝內閣大臣和清朝軍機大臣的選拔和任用機制上不同

    明朝設立內閣初期,內閣閣臣大多由翰林修撰、編修或講官充任,其後內閣地位逐步提升,多由六部主要官員兼任,嘉靖時將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前,地位大大提高。

    明英宗以後,形成了入閣的慣例,有所謂“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之說,翰林院成為明朝儲材之地。

    明朝內閣制度完善之後,首輔和閣臣的選拔和任用有了制度性安排,即閣臣由“廷推”產生候選名單,皇帝從中挑選任命。

    總體而言,明朝的首輔和閣臣地位還是比較高的,政治待遇也相當不錯。從永樂時期到崇禎時期,總共產生81任首輔,其中包括復任和代理的首輔,實際出任首輔或代理首輔的是61位大臣,其中狀元及第的有胡廣、陳循、彭時、商輅(三元及第)、費宏、顧鼎臣、李春芳、申時行等8人,會元、榜眼的有王錫爵、李廷機、施鳳來等3人。據我個人初步統計,明朝首輔(知道生卒之年的57位)的平均壽命達到70歲多,有52位死後得了良諡。

    清朝軍機處大臣、章京等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安排,均為兼職。

    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處,能不能對抗皇權或者制衡皇權?

    說到底,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處都只是君主專制下的統治工具,肯定都不能對抗皇權。明朝內閣在一定時期還是能夠制衡皇權,或者在制度安排上能夠制衡皇權。清朝軍機處制衡皇權的可能性就很弱。因此,從總體上,對皇權的制衡作用,明朝的內閣顯然要強於清朝的軍機處。

    此外,說起對抗皇權,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制度安排,即封駁權。所謂封駁,意為封還皇帝失宜詔令,駁正臣下奏章違誤。漢代封還詔書之事多有,然無封駁之名,亦無專官執掌。之後朝代,封駁權一般歸於宰相或者諫官,這算是大臣對抗皇權的最後殺手鐧。明朝廢除宰相之後,封駁權轉移到了科道官的手裡,而且沒有內閣附署的聖旨只能算是“中旨”,其使用的效力和範圍會受到很大影響。到了清朝,封駁權事實上連影子都不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文的表態,戴維斯的心意,克萊的意願,湖人會開啟王朝嗎?詹姆斯會更偉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