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海闊天空5087185304083

    說到過年,腦子裡浮現的都是童年裡的年。穿新衣、放鞭炮,跟著大人去拜年,收紅包、被誇獎……好嗨哦!感覺人生到達了巔峰……呵呵

  • 2 # 穎姐說說VLOG

    現在過年家人們團聚了,忙忙碌碌做飯,吃團圓飯,聊聊天,看春晚,打打牌等也是很開心,但跟我小時候過年真是不一樣,我更喜歡小時候的年。那時候一到小年,我和妹妹們跟媽媽要給屋子大掃除,尤其棚頂的灰吊打掃乾淨,鍋碗瓢盆都得煮一遍,廚房更是清理乾淨。臨近三十,爸爸會給我們炸些大果子,面友炒些瓜子和花生,媽媽會給我們幾個做好新衣服,買些糖果和水果,還給我們零花錢,讓我們自己買些小鞭呲花。對了,爸爸還會給我們做燈籠,那種長方體的,很簡單,裡面有插蠟燭的地方。到了三十,上午貼對子,窗花,下午四五點鐘就可以吃到一年中最豐盛的團圓飯,爸爸那時會喝點酒,和我們聊聊新年晚上迎財神,告訴我們新一年開始了,要努力學習,用現在話說就是新年期許吧。每盤菜我們也都嚐嚐,媽媽也會叮囑我們都要吃到。等著我們吃完收拾完天已經黑了,爸和媽會張羅餃子面和餡,而我們幾個就會打著燈籠,挨家鄰居走動拜年,到哪家都會有糖果,花生瓜子,好點的會有奶糖,有的奶奶還讓我們唱歌,我家妹會唱的,她總能得到最好的糖塊,那時沒有樓房,都是平房,不用走多久孩子就有一大幫,我們這群孩子就會一起走家串戶,拜年後就在衚衕裡玩,直到放鞭迎財神後回家,很是熱鬧呢!

    等到初二就會回姥姥家過年,到那裡,拜年會有紅包,多少也不記得了,通常會給媽媽的。我們就負責傻玩,活不用我們,吃過團圓飯,大人玩大人,小孩和小孩玩,那天沒人管我們幾點睡。有一回,我不知在哪得到半瓶香檳酒,甜甜的,獨自在屋裡一口口地喝著,聽大人們玩撲克的發出各自聲音,不知喝了多久,居然睡覺了,後來才知道那次我喝醉了,媽媽說我的臉紅撲撲的,捧著酒瓶子倒炕上了。年就這樣在我們孩子的興奮中,一點點過去了,就像喝的香檳酒,沉醉後一點點醒來,每每回想起,總是有點甜。

  • 3 # 枕月聽星語

    小時候過年那年味真叫濃,為過年做的準備工作也很多,首先在三十那天一大早要把院門的對聯貼上,院門的對聯大致是這樣的,上聯是:天增歲月人增壽。下聯是:春滿乾坤福滿門。橫批是:辭舊迎新。完後再貼倉房門,倉房門上聯是:春種一粒籽,秋收萬石糧。橫批是:年年豐收。豬圈門基本就一模批:肥豬滿圈。牛圈門是六畜興旺,雞架門是:金雞滿架。有的人家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加上句:有蛋就下,這後加上這一句純屬娛樂。還有的人家寫:公雞打鳴,母雞下蛋。橫批是:金雞滿架。房門貼啥現在真想不起來,貼完房門,就要進屋裡把東屋門和西屋門都貼上對聯。那時貼對聯沒有膠帶,家家戶戶都用白麵打漿子來貼上對聯。那時大米白麵都很稀缺,不過再稀缺這過年用白麵打漿子,家家還是捨得的,因為過年對於貧窮時期的農民來說,是一件極其重大的事情。忙完這些還要去上墳,上完墳這過年的準備工作就算告一段落了。

    過年都圖個吉利,平常我們說出的那些不好的話,在這大年三十晚上可不許說,比如老人不許晚輩們說“壞了”,“完了”,“糟了”,尤其是“死了”這兩個字是最讓老人犯忌諱的,一旦不留神說出來,老人會很生氣,看他們那極其嚴肅的樣子,就好象黴運真要來了一樣。更有趣的事還要屬煮餃子,如果餃子一旦煮破肚子了,就不能說餃子煮破肚子了,更不能說餃子煮冒腸子了,這麼說都不吉利,主兇。為圖個吉利,就應該把煮破肚子的餃子稱之為“掙了”。“掙了”就是掙錢的意思,在那貧窮年代誰家都想多掙點錢,可是那年代沒有來錢道,政策也不允許,所以這一年忙火下來一算帳自己家不虧隊裡的就算燒高香了。

  • 4 # 懷抱祖國

    首先我要感謝悟空地邀請。我記憶中的年是一個熱鬧的年,是一個沒有手機沒有王者沒有吃雞的年。還記得以前小的時候,我最喜愛的就是過年和小夥伴們玩雪仗,我們各自分好人,然後開始滿村跑起來 嘻嘻哈哈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晚上大人們準備好煙花,每家每戶都在12點集體放炮,放完炮大家開開心心去拜拜神。然後回家睡覺。現在的年熱鬧還是熱鬧,就是都沉迷於手機,沒有兒時奔跑的歡樂,沒有家裡人吃飯的熱鬧。我想這可能都是手機的原因吧!放下手機多陪陪家人

  • 5 # 明月在農村

    年關將至,每個年齡段的人對於年的回憶是不一樣的,但是最有意思、最讓人懷念的“年”,是在我的小時候。

    那時候進了臘月以後,家裡面就要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因為要準備年貨,趕集買東西的次數變得多了起來。因為老人們經常說進了臘月不許生氣,所以小孩子任性一點也就得過且過了,我和哥哥經常鬧喚著要跟著一起去趕集,到了集上各種零食小吃都是我們的最愛,那段時間真的是飽口福。

    過年了,免不了的要有新衣服穿,那時候臘月中旬,新衣服早就置辦好了,放在櫃子裡面,寶貝的不行,總是想穿但是又捨不得,每天拿出來看看比量比量又疊好了放回去,經常這樣也不嫌煩。家裡面的就我和叔叔家的妹妹兩個女孩,快過年爺爺就會給我們買大紅花帶頭上,就類似下圖這種,現在看來真的是覺得很俗,但是那時候真的喜愛的不行。

    我們家是北方的,小時候家裡面洗澡的條件並沒有那麼方便,一個冬天大概就洗兩三次澡。等到臘月二十多,晚上吃過晚飯,刷完鍋,爸爸就把大鍋裡面接滿水,然後放進很多木頭,燒水洗澡,洗澡間經常傳來“嗷嗷”的聲音,那肯定是被老媽搓澡搓疼了.......

    臨近過年越來越近了,一家人大掃除、做衛生,小孩子就幫忙涮涮抹布、掃掃地。要是沒看見人就是和小夥伴出去玩了,要麼冰面上滑冰去了,要麼口袋裡放著小鞭,小煙花在家裡找一根香點著出去放鞭了,我小時候膽子小,最喜歡玩的還是“摔炮”,安全係數比較高,哈哈。

    臘月二十五以後,一般就是中午在奶奶家蒸包子,蒸饅頭,下午燉魚燉排骨,家裡面的各種不鏽鋼盆都派上了用場,放在盆子裡在廂房溫度就足夠儲存,這些存貨可以持續到正月初七初八左右,所以家裡面的炕頭總是熱的躺不住人,晚上睡覺再也沒人搶炕頭睡。

    除夕上午,上完墳之後就開始貼春聯,然後中午在奶奶家吃包子,下午一家人包餃子,各家各戶都是有節奏感的剁餡的聲音,我們家初一的餃子是純素餡 的餃子,所以小時候並不能體會到它的美味,總是吃幾個應付過大人的嘮叨就不吃了。

    從初一到十五元宵節期間,就是跟著大人各種走親戚,跟這個叫啥跟那個叫啥,但是年年都記不住......年年都要大人介紹一遍,也是尷尬的很。

    那時候的元宵節還是允許燃放煙花的,正月十四到十六,村子裡面都會放花,非常熱鬧,最愛吃的元宵是水果餡的~

    元宵節過後年味就越來越淡了,因為,快要開學了!開始瘋狂的趕作業。

    我想,這就是我記憶中的年吧。

  • 6 # 溾巍塵

    小時候的春節,大多是白雪皚皚的情景。大人說,鞭炮能除夕,厲雪能懾鬼。不知道“夕”是否被除掉,還是“”是否還在纏繞,我的年,基本上被父母安排的滿滿當當,串不完的親戚,待不完的客。年的幾天我的首要任務就是受累收取紅包,然後轉手從父母那裡換來等價嚴重不一的鞭炮,所以年的夜晚是我的期待,我能清晰的複製出童年放炮時的謹慎,我能隨口說出童年玩伴的各類窘態。在我的年氣裡,很少睡懶覺,像上了發條的機器,與時間爭奪快樂,和鞭炮分享童年!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夥伴已是熟悉的陌生人,鞭炮兄更是“年老欲盡”貶至冷宮,無人憐憐!年裡也是不見了懾鬼的溾雪。少有的寒暄問候,有那麼一絲過年的暖意但有點虛幻。飯館裡盛宴下的歡聚,總是覺得和家中炊煙下團聚有很大距離。我的年,在心裡!

  • 7 # 小小花田

    年,一個大家約定好的時間,地點,舉行的一個儀式!這個時間到了,會怕!過了會想!

    家,幾個最親的人,約定俗成一起吃飯,生活的地方!呆久了想走,走久了會想!

    想過年,想家!

    有家有愛才叫過年!

    年=家!

  • 8 # 同福魚莊同福淵祥A

    80後記憶中的年是什麼樣子的?

    當觸到這幾個字的時候,記憶的寶盒如旋轉的萬花筒一樣百花 齊放,美麗有趣。

    那時候沒有液晶電視,沒有智慧手機,沒有Apple電腦,沒有 五花八門的零食和王者榮耀。可是一到過年,我們這些小屁孩 們那個高興勁啊無法窮盡所有的詞句來形容。

    北方的小年是在臘月二十三,我們南方的小年則是在臘月二十 四,這一天各家漿洗衣服被子,把個屋裡屋外打掃的乾乾淨淨 。印象最深的是奶奶會在一個長竹竿上綁上雞毛撣子,遞給我 們幾個小孩,吩咐我們將高牆上的角角落落裡的蜘蛛網啊煙火 灰啊什麼的都一併清除乾淨。 我們都屁顛屁顛的爭先恐後的 搶著拿到那個長長的“大掃帚”,目的不是真的勤快幫奶奶替 閒兒,每個人心裡的小陰謀就是覺得這事情好玩兒。往往哥哥 姐姐們得逞了,沒我什麼事。

    大人們重頭之重是先準備祭供的物品,一般是有肉有魚有雞這 三個供碗,要麼就是五個,反正是單數不能是雙數。當然不能 缺酒了,還有單碗數的白米飯以及紙錢和鞭炮。長輩們會帶領 著我們先到村中央的宗族祠堂裡上供祭拜,完了返回家門口再 次擺上供碗酒具祭拜本家的作古的長輩們,期間,經常聽見奶 奶或者媽媽嘴裡小聲的唸叨“某某您也回家過年吧”,我是好 奇又高興,好奇她們這樣的唸叨真的能讓已故的親人們聽見嗎 ?他們真的回來嗎?高興的是小年這天有葷腥解饞了,小年開始了也就意味著距離大年就 近了,我渴盼已久的新衣新鞋就能穿上了,紅包就可能是那綠 色的2元或者10元,總希望有出手闊綽的長輩,有希望就有盼頭, 心情自然美的像臘月的梅花,可是結局往往空歡喜一場,爸爸 媽媽說給我們保管著,可至今下落不明。

    臘月二十四以後才真正看見街頭巷尾的那股熱鬧勁,賣春聯的,賣鞭炮,賣乾貨的,賣魚賣肉的。零食一般都是大人們自己在家做的,燙米粉坯子,炒花生, 炒豆子, 炒紅薯幹,做米糕,切米糖, 等等,一年裡就這幾天能一下子滿足我們小孩最大最多的願望。

    臘月三十這天,一般都是趕在天黑之前上供碗放鞭炮燒紙錢的拜完菩薩再跪拜祖先(這裡是有先後順序的),之後再把早已忙碌好的好酒好菜端上桌(魚是必備的,寓意年年有餘),大家長幼有序地落座,開始大塊朵頤。晚輩們敬完長輩的酒,長輩們大部分就會拿出紅紙包好的新票子給我們這些小孩(這種嶄新的票子是提前大半年就準備好的,不帶一點皺),之後他們吃他們的嘮他們的,我們小孩子家家的會在大人看不見的地方數錢,並且比誰的多。心裡盤算著明天買什麼好玩的好吃的,部分不安分的,心裡像被貓爪子抓了似的難受,年夜飯還沒吃完就跑去小賣部買擦炮了。那種一分錢5個的,男孩喜歡玩,我們女孩就喜歡買那種包著彩色亮晶晶塑膠紙的糖果吃,目的不是吃糖,是收集各種顏色的漂亮糖紙,真是買櫝還珠。我是比較成才的人兒,過年給自己買了一個粉紅的鉛筆盒,塑膠的,上面印有一隻帶著大大蝴蝶結的唐老鴨,真是美極了,至少在當時足以讓我顯擺一陣子了。

    吃吃玩玩,過了年三十晚上的12點,忽然村裡就像幹仗似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有錢的人家還放煙花,聲音響徹天際。每家的的燈火通明,直到天亮才熄燈。

    初一,早上的廟裡真是香火綿延不斷,人聲鼎沸,吃完早飯之後一般是到最長的長輩家拜年,初二一般是姑娘姑爺回孃家拜年,親戚多的要到正月十五才消停。其中小孩們總是樂此不彼,因為有好吃的啊,還有紅包拿呀。

    時間如梭,如白駒過隙一樣讓人來不及感嘆就已飛逝。

    餘生,願你像大人一樣去生存,像小孩一樣去生活。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願你有事可做,有人可念。願你心裡充滿希望,生活充滿Sunny。豬年快樂。

  • 9 # 兔寶寶牛大叔

    小時候的年是忙綠的、是年味十足的。小年將至家家戶戶開始大掃除、置辦年貨,殺豬宰羊、做發糕、做豆腐、製作各種各樣的小零食.大年三十過完年,放鞭炮老爸自己寫對聯、掛燈籠,我幫忙貼對聯。晚上一家人一起看晚會、包餃子、給我們發過年紅包。大年初一老爸按照時辰起來放鞭炮(表示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我們也在高處看煙花,五顏六色、炫彩繽紛好看極了。廟裡煙氣沖天家家戶戶去燒香拜佛,保佑一家人身體健康、財源滾滾,保佑小孩好好學習,能考上理想的學校。小孩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去找夥伴們炫耀。大年初二開始走親戚,正月初七開始個個村開始迎龍燈,穿街小巷好不熱鬧一直到正月十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燒鴨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