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棉花兜兜

    由於各地的積溫、栽培水平和地力不同,小麥產量的差異很大,比如今年華北地區小麥平均畝產為1000斤左右,而山西、陝西、貴州等地小麥產量偏低,平均畝產為700-800斤,少的只有500-600斤。同時,水澆地要比自然降雨的地塊產量高很多,一般水澆地的小麥畝產都在1000-1200斤之間,而普通地塊,沒有水澆地條件的地區小麥畝產也就800-900斤,相差還是很大的。

    結合河南省環境條件將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一、選用優良品種,良種良法配套 。 

     小麥分櫱成穗比率好,小麥植株長勢合理稠密,小麥品種光合效率高,小麥落黃質量高,小麥植株對病害,不利自然條件等災害的抵抗能力強,這些都是高產小麥的優良性狀。可是小麥品種的表型依賴於環境,在培育優良小麥種子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品種的實際選擇合適的條件環境,栽種方式,才能使品種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落實高產率。

    1.特別要考慮到品種的種性   

    豫中區域的春麥一般在十月上旬撒種入土,節氣氣候條件如果不出意外,小麥一般在十二月上旬正經歷小穗到小花的分化環節,這個時候如果北方寒潮來襲,那麼小麥苗就會被凍傷。但是凍害的發生時機一般都比較靠後,所以無論是春麥還是冬麥。品種的凍害抵抗能力還是比較重要的,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加強小麥凍害的預警防護和災後監管的工作。   

    2.注意品種的產量潛力   

    我們想要達到高產的目的,當然要考慮哪些品種有實現高產的能力。我們應科學地分析,主要從小麥高產三個方面進行考量,而且要對該品種小麥進行預試驗與示範性種植才能在農村裡推行。   

    3.注意品種的抗逆性   

    我們在選定品種時要對該種小麥抵抗各種不利自然條件能力引數瞭如指掌,這樣在種植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很好地做到預防措施,儘可能儲存小麥的產量。   

    二、培肥地力與合理施肥   

    優良麥種要想實現高產,一定是需要良好地水肥及土力環境。科學高效的搭配施肥,是改良土壤,最佳化水肥條件的重要保證措施。理論上肥料總的量要滿足667m2,如果是有機肥的話2000kg以上純氮12-14kg、五氧化二磷5-7kg、氧化鉀4~5kg、硫酸鋅1kg。氮肥的70%左右及有機肥、磷肥、鉀肥、鋅肥全部作底肥。一般每667m2底施氮、磷、鉀總含量45%的小麥配方肥40-50kg,或尿素20kg加過磷酸鈣50kg加氯化鉀8kg,硫酸鋅1kg。   

    三、精細整地,足墒播種   

    我們在翻新土地時,最好適度的深層翻耕,而且要整齊劃一,不遺漏。深度可以控制在二十-二十五釐米。耕犁與耕機應該統一深入。尤其在用旋耕機處理的田地,應該在後期添補深耕工序,實現虛在上,實在下,田地內部整體都築上畦,使得灌溉排水更加高效。

    四、適期適量精勻播種

    在豫省中帶區域,冬季中期小麥一般在十月上旬播種,春麥一般在十月中旬撒種入土。這幾年,全球氣候環境都有所變化,專家認為最好將播種時間整體適度後移,防止過度提早或延遲的撒種對後期麥苗健壯成長埋下禍筆,例如氣候不正常就會使麥苗有被凍傷的危險。撒種時種子量的核準應該遵循憑土地定產量,憑產量定穗重,以穗重定麥苗株的量,以麥苗株來定麥種的量的思路。舉個例子,我們定一個指標:600KG,播種半冬性麥種,應結穗量為畝45萬株,如果平均每株麥苗長出四條穗,那一畝地應有11萬棵麥苗,把麥苗的發芽率考慮進去,那麼一畝地應該均勻播撒6KG。在撒種的時候注意注意種子入土深度,一般為3-5釐米,而且注意不要太深。播種前可以用適樂時對種子進行處理,如果哪個地區曾經出現全蝕病,建議撒種前用全蝕淨或殺蟲劑處理麥種,可以殺滅種子中的病菌與害蟲。   

    五、加強田間管理   

    1.冬前和冬季管理   

    前期的麥地田間管理,主要是冬季前期與整個冬季時期,麥農的主要工作就是呵護麥種,保障麥苗強壯起來,首先出苗率要高,出苗要均勻,出苗要健壯以保障他們安全過冬。在後出苗時期,麥農們要懂得提早巡視檢查,補撒麥種,調節密度,保證麥苗量充盈,麥苗分佈均勻,麥苗壯實。麥苗分櫱開始到冬季結束之前,我們應按照麥苗的長勢,制定出切實的翻土,壓地,補加肥料等等應對方案,健壯弱苗,控制過旺麥苗生長,保障他們安全過冬。當然,防止病蟲害的工作也要抓緊與重視。   

    2.春季田間管理

    麥田進入春季以後,田間管理應該把中耕鋤劃和水肥規劃調和這些工作擺在首要位置上來,把不同情況的麥田進行分類管理,幫助各種長勢的麥苗順利分化生長。麥苗拔節之前應該對土壤中耕一次。長勢較旺的麥地應該深耕,斷掉麥苗的一部分根系,控制他們的生長速度。反之應淺耕,最大程度保護弱苗的根,保證它的正常生長。水肥調控方面,長勢稀得麥田應該在麥苗返青之前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8-10kg,促進弱苗轉變成壯苗,提升麥苗分櫱數從而增加產量,在一些中等土力的麥田裡,我們應在麥苗起身到拔節前期追肥,灌溉。土力相對較高的麥田應在麥苗返青起身期控制水肥的加入,從而調控春櫱生長,達到抗後期倒伏的效果,也可以在拔節中後期再追加水肥,促進大分櫱成長,增加產量。麥苗起身與拔節之間的時間裡,如果麥田日後有倒伏的可能性,可以用多效唑、壯豐胺等藥物處理麥苗來預防   

    3.後期管理   

    在麥田的後階段田間管理過程中,應把工作重心放在培育麥根,呵護麥葉的方向。我們應該及時澆揚花、灌漿水,並且另一手抓防治病蟲害的工作不放鬆,輔之以向葉面高效淋肥,從而遏制夏季乾熱風對麥葉的傷害,這樣可以提高麥葉的壽命,固定更多的澱粉,使得麥粒更加飽滿。   

    六、抓住關鍵管好麥田   

    麥子的生長週期很長,田間管理所涉及的階段就很多,但主要還是要著重在以下三個階段多下功夫:   

    1.看苗情巧追氮肥   

    對小麥實施管理要在播種後就立刻開始,透過麥苗的生長情況施氮肥。在春季前期麥苗數量少,顏色淡時可用氮肥。而群體數量一般,麥子顏色呈現綠色時就不需要施肥了。拔節期施氮肥可使麥苗質量群體性的提高,並且使麥穗數穩定的品種達到穩定值,同時能緩解小花退化和倒伏現象,這是麥粒飽滿的前提。這個時期有一些明顯的形態特徵,頭一節基本穩固了,往下一節生長加速,最下面一節開始生長。總長度可達8cm,一般長於5cm。在當天下午施肥,次日則澆水就行   

    2.看墒情科學灌水   

    以下是本省小麥生產中澆水的方式:分別是包括底墒水、越冬水、拔節水和灌漿水的四水;底墒水、拔節水和灌漿水的三水;只包括底墒水和拔節水的兩水。兩水是非特殊年份普遍使用的方法。如果小麥長勢平穩,土壤墒情和氣候適宜,就不要使用越冬水,不但能節省資源降低損耗,也能使根系就能扎得深,進而增強生長後期防熱的能力,最終實現生產的高效率和小麥的高產量。   

    3.選好藥劑、抓準時機防治病蟲   

    紋枯病、白粉病、葉枯病、赤黴病、穗蚜、吸漿蟲等是小麥生長過程中可能患的主要病蟲,如果抓準時機,對症下藥,就能有效防治病蟲,避免不好的後果。想要使田間細菌來源減少,就要在3月的前15天內用紋黴淨或粉鏽寧噴灑;要想達到“及早預防,強力健株”的目的就要在齊穗期噴灑殺菌藥物,此法值得仿效;穗蚜是抽穗至楊花期重點防治物件,多菌靈和託布津是赤黴病和葉枯病的剋星;麥保豐或磷酸二氫鉀主要用於對付乾熱風,抗衰老,也能使麥粒重量增加,需要在灌漿期噴施。

  • 2 # 收廢品的晨晨媽

    播前準備 1.選用優良品種:選用豐產性、抗逆性好的優良品種,播前每100公斤種子用200-300克的多菌靈或15%的粉鏽寧拌種防治小麥病害。 2.選擇地塊:選擇地勢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塊。 3.灌足底墒水:要求灌勻灌透、不衝不漏、每畝灌量不少於80-100立方米。 4.施足基肥:按照測土配方結果,以降低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底肥每畝施優質有機肥1000-2000公斤、尿素10公斤、三料磷肥20-30公斤或磷酸二銨15-20公斤、鉀肥5-10公斤翻地前均勻撒於地面,結合翻地施入。 5.播前整地:灌底墒水後,適耕狀態耕後耙耱,做到地邊整齊、土地平整、土地松碎、上虛下實、田間清潔、墒度適合。 二、播種 1.適期播種:由於近幾年冬前(9-11月)氣溫有提高趨勢,播種時間可根據當地氣象預報確定。適期播種是培育壯苗的關鍵,冬小麥自播種到越冬前有50 -60天生長時間大於零度積溫在500-600度;當地平均氣溫降至15-17度,易形成壯苗,有利於安全越冬,小麥生長適中,易獲得高產。一般適宜播期為10月5日-10日。 2.抓好播種質量:採用15釐米等行距條播,要求做到播行端直、下籽均勻、深淺一致(4-5釐米)、覆土良好、鎮壓確實。同時帶肥下種,種肥以每畝5公斤左右的氮磷複合肥為宜。畝播種量10-15公斤,早播易少,晚播可以適當增加播量。每推遲一天,增加0.5斤播量,確保全苗不斷壟。 三、田間管理 (一)冬前管理 1.查苗補種:播後10天左右,出苗率低的地塊,應立即以小水輕灌,促進齊苗。 2.適時冬灌。及時灌好越冬水,冬灌時間以平均氣溫降到4-5度,日消夜凍時澆越冬水為宜(一般在11月初前後),一般畝灌水60-80立方米。 (二)翌年管理 1.及時春耙。冬麥返青後適墒及時春耙。耙地深度3-5釐米,鹽鹼地連續耙地2-3次,耙地時間3月初為宜。 2.水肥管理。冬小麥返青後灌第一水,同時畝施尿素10公斤左右。一水7-10天后澆第二水。後期抽穗,揚花,灌漿三個時期保證供水,冬麥灌漿時避免灌水後大風天氣造成倒伏。冬麥後期如有缺肥表現,結合抽穗,揚花期的澆水,每畝追施尿素7-10公斤。

    再後期要防止蚜蟲的啃食,不然光長秸稈,麥穗就廢了,沒有麥籽了,那麼農民一年的收入就沒有了,

  • 3 # 趙先升

    產量差別因素有幾個方面,不同品種、不同區域、不同人員管理、天氣自然條件等造成產量差別較大,產量從幾百斤到1千5、6百斤不等,所以在其它原因改變不了的情況下,小麥的種植管理技術尤為重要

    第一步:在播種前,我們要把土地的整體質量給提上去。首先,我們要用旋地機把土地旋5到10釐米,使土壤變鬆,再次把田地裡面一些較大的碎土塊給徹底的粉碎。

    第二步,我們要選用一些優質的小麥品種,做好充足的發芽試驗,計算出合理的播種量。

    第三步,我們要講究播種技術。首先氣溫要保持超過0度以上,土地化凍深度為3到5釐米為初播期,保證我們在播種時為高產期,時間要把握準確,每壟的間距為15釐米寬,播種後,要進行鎮壓2到3釐米。當天氣處於乾旱的情況下要超過4釐米,要保證每平方麥子的麥穗數目在600到700株左右,如果說品種為早熟的,還要適當加大麥穗數目。

    第四步,苗期的基本管理。

    ①當麥苗龔出土壤後,我們要儘快排查出缺苗的土地,及時的把缺德麥苗給補上,以免後期造成缺苗狀態,影響後期的產量。在播種試驗田時,我們要選擇同一品種,如果是商用糧田可補早熟品種。

    (2)當田間出現雜草,我們要進行除草。田間要有闊葉草、雙子葉雜草、以及出現一些野麥時,我們要根據麥苗的情況來進行藥物除草,當小麥在3葉時,噴藥處理最為合適,每畝地要用百分之72的2.4-D丁酯40到50毫升,百分之65的野燕枯80毫升,在配上博林牌的噴施寶等一些植物生長的調和劑5毫升混合液,最後根據農藥的藥劑來進行配水處理。

    (3)追肥,當我們看到哪塊土壤缺少底肥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的進行追加。

    第五步,收麥前的治理。

    (1)麥子葉面追肥,避免小麥後期脫肥,導致後期養分不夠,造成減產,加強澆灌強度,使麥穗的顆粒更大,更飽滿。

    (2)防止病蟲害的發生,主要指著三方面,防治赤黴病、根腐病和防止害蟲的發生。

    做好以上幾點,為高產穩產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生娃前和生娃後,你知道當媽辛苦嗎?有哪些經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