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看了導彈發射升空的影片,發現導彈出水的瞬間,飛行的速度好像很慢,慢慢才從煙霧中露出彈體。這是為什麼呢,為何不是直接就衝出水面?
8
回覆列表
  • 1 # 嘯鷹評

    一次發射四枚洲際導彈,為什麼洲際導彈在,出水瞬間的速度很慢?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所有的導彈在剛離開發射筒的時候速度都是辣雞!都是蝸牛!劉翔跑的都比戰鬥機快!

    原因非常簡單導彈剛發射的時候,他得加速呀,而且也沒什麼東西,上來就是極速啊!

    就是你的車再好,它的百公里加速能是零嗎?

    那不可能,導彈也一樣想要 擁有較高的速度,他必須保證有足夠長的加速段。那速度才能飆起來。

    而導彈剛發射的時候也就是剛剛能飛起來,那速度自然高不了。

    再加上如果採用冷發射的話,那麼導彈一般是被高壓燃氣彈出去的。導彈被彈出發射筒後,才開始啟動發動機。這下速度更茶几了了

  • 2 # Asadaa

    簡單地說,潛射導彈在水中發射時一般會用壓縮空氣把導彈推出水面,等導彈完全脫離水面的時候再點燃火箭發動機,實現發射。

    不過據說毛子家的潛射導彈直接在水下就用火箭推進了,不是很清楚,不過海水阻力這麼大,速度慢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 3 # 軍武最前哨

    根據俄羅斯媒體最新訊息:俄羅斯北方艦隊"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在白海海域一次性發射4枚"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圖為俄海軍"布拉瓦"發射瞬間

    這4枚彈道導彈的最終目的地是位於堪察加半島的科拉靶場。根據俄羅斯北方艦隊司令部訊息,本次試射任務非常成功,導彈均準確命中目標。

    "北風之神"級作為俄羅斯目前最新的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如今已有四艘正式加入俄海軍現役,它們分別是:尤里-多爾戈魯基號、亞歷山大-聶夫斯基號、弗拉基米爾-諾莫馬赫號、弗拉米基爾大公號(最新改進型)。圖為俄海軍圖為美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從"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的各項技術性能水平來看,其不僅滿足了俄海軍的作戰要求,而且也可能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唯一可以抗衡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的存在!甚至,"北風之神"級的部分水平還領先於"俄亥俄"級。

    而此次從"北風之神"上發射的"布拉瓦"洲際導彈其外形與"白楊"-M陸基導彈十分相似,但"布拉瓦"的射程僅有1萬公里。按照俄海軍給出的資料,"北風之神"級核潛艇一次可搭載16枚"布拉瓦"導彈,但其也沒有美國"俄亥俄"級裝備的"三叉戟II"D-5效能出色,無論是射程、精度還是核彈頭數量!圖為美國"三叉戟II"D-5發射瞬間

    至於俄海軍本次潛射"布拉瓦"出水速度慢,很可能與發射方式有關:發射彈道導彈一般都採用有動力發射,運載器尾部都會裝有火箭發動機、水下控制舵等裝置,導彈發射後先是進入無動力階段,離開潛艇十米後火箭發動機才點火運作,此時的速度約為20米每秒,經過十到十五秒才會飛出水面,出水高度也就二十米左右。(或者你看的影片是慢放哦)

    另外,水的阻力和導彈自身的重量也會影響到它的發射初始速度。

  • 4 # 千佛山車神

    因為潛射導彈是靠著潛艇發射倉內的高壓蒸汽彈出水面的,加之水中阻力巨大,所以出水速度不高

    (潛射導彈出水瞬間)

    今天的潛射導彈發射方式主要有2種,一種是溼式發射,一種是乾式發射。

    溼式發射是是一種水下點火發射方式,指的是導彈在潛艇發射艙內直接點火發射,依靠著自身的動力衝出水面。這種發射方式可以讓導彈在水中的彈道比較穩定,可以保證導彈在出水後的飛行軌跡的穩定。

    溼式發射主要被蘇聯和俄羅斯採用,但其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危險係數較高,一旦導彈發射失敗在艇內爆炸,那後果.............

    除了溼式發射以外,歐美國家的核潛艇主要採用乾式發射的方法。

    這種方式原理是彈道在水下不點火,在導彈飛出睡眠後再點火發射。

    而導彈在出水之前,潛艇裝備的燃氣發生器製造的高壓水蒸汽會將導彈孟烈地彈射出去,導彈會靠著巨大的慣性克服在水中的阻力衝出水面。

    這種發射方式不太容易控制導彈在水中的行進軌跡,對導彈出水後的姿態控制要求比較高。但優點是非常安全,導彈不會因為發射失敗而在潛艇內部爆炸。

    如今乾式發射已經成為各大國新興核潛艇的主流發射方式,可能你會感覺潛射導彈在出水時速度十分緩慢,那是因為導彈出水之際還沒點火,水中巨大的阻力限制了導彈的出水速度,所以看起來比較慢。

    (潛射導彈出水之後便可以快速升空)

  • 5 # 陶德中士

    戰略核潛艇的所裝備的潛射型戰略導彈,按照發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為溼式發射(在發射筒裡先注水再點火發射),發射筒內注滿水後,導彈在發射筒內點火,然後依靠燃料燃燒產生的動力出水,這種方式最好要百分之百成功,不然點不著火導彈容易直接砸到本艇。

    還有一種就是乾式發射(也稱氣穴式發射法 這個發射筒內是不用注水的),導彈的發射裝置部件都配備在導彈上,可以依靠安裝在發射筒底部的與配置在一級發動機噴管內的火藥蓄壓器進行發射,一般潛射導彈發射深度在數十米左右,火藥蓄壓器透過點燃一種特殊的固體炸彈產生圍繞在導彈周圍的高壓氣體,利用高壓氣體將導彈彈出發射筒,這樣可以大大的減少導彈在水下運動階段的水動力載荷,然後在導彈出水後,彈體尾部的主發動機開始點火推動導彈向天空飛去。

    其發射過程為先是發射筒開蓋,但是發射筒頂部還有一個自裂式的凸起硬膜起到阻隔海水的作用,然後在火藥蓄壓器的作用下,生產高壓的氣體將導彈往上頂出去,這時發射筒上面的硬蓋破裂,導彈出水,高壓氣體的能量足以將導彈彈出水面,當導彈彈體全部出水後,主發動機開始點火。我們至所以看到為何導彈出水後導彈的速度會很慢,有一瞬間甚至會有掉下去的感覺,主要就是高壓氣體將導彈彈出發射筒之後,其勢能就消失了,不再有支援導彈向上運動的力量,這時在能量到達最後的一刻,主發動機開始點火,而這個點火後產生的燃氣推力正好接替了高壓氣體的班兒,阻止彈體下落(這一瞬間導彈的速度很慢因為新的動力蓄能需要時間,還要來抵消導彈下落的能量,需要點火的視窗必須高度精確,不然導彈就砸回去了),隨後推力增加將導彈送上更高的天空。

  • 6 # 深度軍備

    俄核潛艇今天一次試射了4枚洲際導彈可以說具有極強的震懾意義。這是在美俄博弈加劇,局勢隨時可能失控的背景下,俄羅斯的一種強勢反應。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常規軍事力量衰落比較明顯,其在跟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比中明顯處於劣勢。目前美國為首的北約已經開始大量裝備隱身戰機F-35,而俄羅斯的蘇35還沒有正式入役,在航母、艦艇等方面俄也處於劣勢。俄羅斯唯一能夠抗衡的就是其戰略打擊力量和核武器,所以俄這次試射主要是這樣一種考量。

    細心的網友會發現,潛射導彈剛出水的瞬間速度很慢,並且有種往下掉的感覺。其實這個與潛射導彈的發射方式有關。通常情況下潛射導彈是在距離水面10米左右的地方發射,10米的海水阻力就不得不考慮。另外目前世界上通行的潛射導彈發射方式就是氣穴式發射法。這種發射方式安全可靠度高,主要是透過點燃固體炸彈形成高壓氣體,再利用高壓氣體將導彈彈射出去。

    這種方式能夠避免加水式發射的很多弊端,所以常常被採用。導彈在被彈出水面之後,才點燃主發動機,導彈才利用自身的發動機飛向目標。由於在出海面之前,導彈自身發動機是不點火的,僅僅依靠高壓艙氣體的壓力,所以在經過水的阻力之後,到達水面之後那種壓力就非常小了,速度很慢也就可以理解了。那為什麼不讓那種高壓彈射的壓力設定的更大些呢?其實這是沒必要的,因為只要把導彈送到水面就夠了,出了水,導彈自身發動機就點燃了。

  • 7 # 軍機圖

    先來說一下第一個問題。問題中提到“飛行的速度好像很慢,慢慢才從煙霧中露出彈體”,這其實是你的視覺錯覺。俄羅斯國防部公佈的這段影片,第一枚“布拉瓦”導彈出水的時候,鏡頭並沒有跟進,第一枚導彈發動機點火之後鏡頭才給到了特寫,這時候導彈自身的發動機已經點火了,羽煙很濃,大概8秒之後第二枚“布拉瓦”在第一枚導彈的尾煙中升空,給人一種導彈在煙霧中出水的錯覺。但事實上,“布拉瓦”導彈出筒的瞬間應該是下圖這樣的,此時導彈火箭發動機還沒有點火,出水的勢能是潛艇的發射筒提供的。

    然後再來說“發現導彈出水的瞬間,飛行的速度好像很慢”這個問題。在“布拉瓦”之前,俄羅斯的潛射彈道導彈採用的是彈射+主動空泡的發射技術,相比筒內點火的“溼式”發射法,這種發射方式不再需要往潛艇發射筒內注水,而是利用導彈彈頭的特殊設計產生空泡來減小出水過程中的阻力。

    到“布拉瓦”導彈之後,俄羅斯放棄了主動空泡發生技術,使用時下流行的“乾式”發射技術,導彈在出水之前使用發射筒內燃氣發生器提供的動能出水升空,導彈彈尾出水5米之後火箭發動機點火。由於潛射彈道導彈的水下發射深度一般在20米以下,而燃氣發生器的燃氣能量又相對有限,在出水5米之後,導彈的勢能已經非常小了,出水速度在15米/秒左右,我們從電視鏡頭中看的時候會感覺導彈飛得很慢,導彈自身的火箭發動機點火一瞬間導彈彷彿在停滯中。

  • 8 # 紫龍防務觀察

    潛艇發射導彈並只是按一個紅色大按鈕那麼簡單。這需要大量的工程和火箭科技來確保導彈能夠從一個水下發射管到達並穿過低地軌道最後擊中萬里之外的目標,有時,一個微小的誤差就有可能導致導彈發射失敗。要想了解這種武器,就需要會一趟過去,探索從水中發射導彈的歷史。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潛艇都配備了魚雷和甲板炮——用於對付水面艦艇,輕型防空武器。佈雷潛艇在20世紀上半葉也對海上造成了威脅。但在冷戰初期,很明顯,核導彈將決定未來世界的秩序。這種技術最早來自納粹德國的V-1和v -2,這些原始導彈設計出發點是拿來襲擊倫敦。這些導彈的射程僅為幾百英里,這意味著需要一架飛機或一艘船將它們攜帶到射程之內。而一艘擁有核導彈的潛艇將是完美的武器,能夠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在敵人難以置信的近距離範圍內對其進行致命打擊。幾十年後,彈道導彈潛艇仍然被認為是三基核力量(陸上、空中和海上)中最安全的。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潛射導彈的射程、威力和精度都有所提高。

    這裡就拿美國作為例子,美國最初的北極星導彈射程約為1000英里,並能攜帶一枚600千克的核彈頭,精度約為一英里。1972年,新型號海神導彈服役)射程近3000英里,能攜帶多達12枚核彈頭。1979年,海神導彈的改進型號——三叉戟C4,能夠攜帶同樣有效載荷,射程達到4600英里。這意味著在太平洋遊弋的美國潛艇能擊中蘇聯境內的任何目標。如果,裝備了第六代三叉戟D5導彈的美國俄亥俄級和英國前衛級潛艇,依然是兩國核力量的中堅。

  • 9 # 區域拒止

    (導彈出海瞬間)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在當地時間2018年5月22日,俄羅斯北方艦隊下的“北方之神”級1號艦——“尤里”號在勘察加地區附近的白海海域,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潛射導彈試驗,一口氣發射了四枚“布拉瓦”洲際導彈。現場場面可謂令人震撼,尤其是導彈出海的瞬間,雖然稍顯緩慢,卻將洲際導彈出擊時的那種“末世”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北方之神”級核潛艇)

    俄羅斯核潛艇此番導彈試射出水時的緩慢動作,主要是與其潛射發射方式有關。目前世界各國潛艇導彈潛射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為水下點火發射方式,被稱為“溼式發射”;另一種為導彈在水下不點火,在導彈飛出水面後再點火的發射方式,被稱為“乾式發射”。

    前者主要為前蘇聯所使用,依靠導彈在潛艇發射艙內直接點火發射,並依靠自身動力衝出水面,可以讓導彈在水中乃至出水後的彈道更平穩,精確率更高。另外也讓導彈出水的速度更快,提高核潛艇的隱蔽性和生存能力。

    (“乾式發射”)

    而後者則主要為歐美海軍所使用。其依靠潛艇裝備的燃氣製造器的高壓水蒸氣將導彈猛烈彈射。導彈可依靠巨大的慣性克服水中阻力衝出水面,再而點火。這種射擊方式儘管難以控制導彈在水中的行進軌跡,對導彈出水後姿勢控制技術要求很高,但其優點是非常安全——導彈不會因為射擊失敗而在潛艇中爆炸。

    (“布拉瓦”導彈出水點火瞬間)

    作為俄羅斯新一代核潛艇,“北方之神”級核潛艇自然使用了更先進,更安全的“乾式發射”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三萬左右的摩托車,極速可以到150-160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