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蘑菇頭

    對於二戰末期的日本。為何會頻繁遭到來自空中的轟炸?這個問題,我覺得他是自作自受了。

    在中國的抗日戰場,日本侵略者也不是經常拿飛機來轟炸我們嗎?所以誤傷了很多無辜的人民。而日本的這種做法在國際輿論上遭到了嚴重的譴責。

    還有一點就是,日本先前惹火了的美國。竟然出動了大量的飛機,去偷襲美國的艦隊。使得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受到了嚴重的創傷,不過還好,太平洋艦隊殘留著一點的有生力量。

    美國戰爭期間透過不斷的發展軍事工業,不斷的強化自己的軍事實力。當到了二戰的末期,美國憑藉其優勢軍事力量。

    同時也是為了給日本更大的打擊,迫使其早日投降。於是開始在你佔領的島嶼內,修建機場。以此來作為打擊日本本土的重要戰略平臺。再說了,從地理角度來說在當時從空中轟炸日本是最精明的戰略選擇。

    還有美國的航母編隊,這個在當時移動的飛機場。也不斷的向日本本土聚集,還是對日本本土進行復仇式的轟炸。

  • 2 # 經武歷史講堂

    二戰後期日本本土被美國轟炸其實原因有多方面的。

    首先,盟軍對德國進行4年轟炸對德國造成巨大的打擊。美國看到了戰略轟炸對於戰爭的重大意義,於是美軍就開始著手策劃對日本的戰略轟炸。也擬定了戰略轟炸的目標,但苦於美軍距離日本本土遙遠,而沒有實施。

    (圖為轟炸日本主要策劃者李梅)

    其次,1943年底,美國研製出航程超過5000公里的B-29重型轟炸機。此時,歐洲戰場也基本上定型了,德國在歐洲的覆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美國抽調出大批有經驗的轟炸機飛行員補充到太平洋戰場。

    再次,中途島海戰之後日本聯合艦隊遭到致命打擊。美軍開始掌握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日軍的航母對美軍的威脅基本不存在了,美軍可以從容的在太平洋放飛自己的戰機,對日本佔領的島嶼甚至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

    再次,美軍“蛙跳式”越島攻擊產生效果,開始在美國本土與日本本土之間開闢出前進基地。後期對日本本土轟炸的飛機基本上都是在馬里亞納群島起飛的,美軍透過這一前進基地派出數以千計的“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帶著凝固汽油彈對日本本土進行焚燒作業。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當時的日本,在中國戰場長期對峙,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追著打,日本本土與東南亞等地區的聯絡已經被切斷,整個國家的工業生產已經陷入癱瘓。日本的防空部隊彈藥缺乏,武器落後,甚至兵源都不充足,根本沒法對B-29轟炸機造成威脅。美軍可以隨時隨地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用自己想用的炸彈(包括原子彈),對日本進行轟炸。

  • 3 # 道聽陳說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美國是一個擁有空中優勢的國家,在作戰的時候,基本上秉持的是以轟炸開路,空軍優先的戰術思想,對日轟炸可以有效削弱它的戰爭潛力。

    在二戰德國戰場上,美軍發現透過轟炸機轟炸敵軍的大後方的生產基地,可以有效的削弱敵方的後勤補給能力,讓敵人前線的飛機、坦克失去動力,大炮沒有炮彈,士兵沒有子彈,從而可以很輕易的被己方擊敗。

    於是美、英兩國從1940年到1945年長達4年的時間裡,出動400萬架次的飛機,對納粹德國及其控制區投彈270萬噸,摧毀德國作戰飛機5.5萬架,造成德國100萬居民死亡,750萬人無家可歸,德國的戰爭機器嚴重失血,公路運輸癱瘓90%,並最終加速了德國的滅亡。

    而在太平洋戰場,美國同樣根據歐洲戰場上的經驗,對日實施戰略轟炸,1942至1945年間,美軍對日本本土實施大規模戰略轟炸,這種轟炸也同樣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日本本土大量的工廠被夷為平地,武器製造能力嚴重下降。

    比如在1945年,美國對日本實施了兩次戰略轟炸,其中3月10日的那一次轟炸就摧毀了東京63%的商業區和20%的工業區;市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為平地,共炸死燒死83793人(實際死亡可能超過9萬人),另有10萬人被燒成重傷,100萬人無家可歸。

    美軍這一系列的轟炸行動,幾乎將日本主要的工業城市炸成一片廢墟,極大的削弱了日本的戰爭潛力,和後來的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一起,極大的加快了日本投降的步伐,為早日結束二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 4 # 慧姐說娛

    德國作為二戰時期法西斯陣營的主要發起國,其犯下的罪狀真的是可以用滔天大罪來形容,特別是在希特勒強調了種族主義以後,德國對於猶太人展開了大規模的屠殺。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在二戰前猶太人的人口有9796800人,但是在二戰期間被屠殺了571萬人口,也就是說大約有58.3%的猶太人死在了德華人的屠殺之下。

    除此之外,波蘭,法國等周邊的幾個國家也是身陷戰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德華人民犯下的罪行完全可以和日本人相提並論。

    但是與日本不同的是德國在二戰以後積極主動承認自己的罪行,特別是1970年,德國勃蘭特總理在華沙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下跪,一度震驚世界,而且這一跪被認為是“歐洲約千年最強烈的謝罪”。

    德國不僅把侵略史寫入了教科書,而且還給猶太人進行戰爭賠償,雖然二戰距離現如今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了,但是德國每一年都會履行自己的義務,給當時的受害國以及受害者進行賠償。

    在1994年以後,德國還進行了二戰遺址紀念活動,在這二十年間不停地警示後人,不要挑起戰爭,而且在德國的教科書中對於納粹活動還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講解。

    可以說德國是一個勇於承認歷史的國家,但是日本就差遠了,不僅公然修改教科書,還參拜靖國神社,不知道日本什麼時候才能夠正視歷史呢?

  • 5 # 展翅飛翔246255998

    第一,二戰後期,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失利,美國逐漸收復海島,建立機場,日本的本土暴露在美國轟炸機轟炸範圍內。

    第二,二戰後期,美國經過中途島等戰役摧毀了日本的主要軍艦和航空母艦,美國航母編隊得以接近日本,轟炸日本本土。

    第三,二戰末期的日本,航空力量消散殆盡,優秀飛行員被消滅,對美國轟炸機不能進行有效的防禦和打擊,美國轟炸機得以直接轟炸日本本土。

  • 6 # 戰爭史

    看看日本的防空就知道了,日本防空如此爛,美國用轟炸就可以吊打日本。重型高射炮是高射炮的一個重要分支,相對於普通的高射炮,重型高射炮有著更大的口徑和更長的身管,這意味著更高的射高和對飛機更大的傷害,是對付重型轟炸機的利器,它活躍於二戰時期,是當時各主要交戰國的常用防空武器之一。

    (德國陸軍的高射炮)

    日軍對大口徑高射炮的研究不算晚,早在1925年便研製了日軍第一款大口徑高射炮,即十四年式105毫米高射炮,但是在當時,這卻是一款高不成低不就的武器,相對於火炮的發展,20年代的飛機還是比較落後的,換言之,十四年式高射炮的威力嚴重過剩。而另外一方面,日本人身材矮小瘦弱,高仰角姿態下采人力裝填,連續發射後炮手會相當疲勞,嚴重影響射速,因此對於日軍來說,十四年式並不受歡迎,因此只製造七十門後就早早停產,部隊改用更輕便的八八式高射炮。

    (八八式75mm高射炮)

    到了三十年代,日軍又把重型高射炮撿起來了,1939年,日蘇兩國在諾門坎進行了空前的激戰,此戰以日軍大敗而結束,在戰後的總結會議上,日軍認為蘇聯的飛機很有威脅,現有防空武器無法滿足需要,因此決定開發大口徑高射炮來滿足未來的防空需求,一開始決定購買德國的同類產品,但是此時德國已經閃擊了波蘭,日本已無購買的可能,而其他國家也在全面備戰,日本也無法向他們購買,無奈之下的陸軍,只得拉下臉來央求著海軍,希望海軍幫助其研究高射炮。

    (八九式127毫米高射炮,日本海軍的主力重型高射炮)

    1942年6月,日本陸海軍成立了一個“陸海軍技術委員會”,專門從事兩軍的技術交流工作,很快,海軍將八九式重型高射炮的全套技術材料交給了陸軍,陸軍在此基礎上,於1943年研製出了三式120毫米高射炮。

    (三式120毫米高射炮)

    (B29型轟炸機,日本軍國主義的毀滅者)

    從本質來說,三式只是將八九式的身管加長,口徑縮小,雙聯裝改為單裝,此外並沒有什麼技術改進,換言之,這個炮的技術水平也僅僅停留在了二十年代末期,是非常落後的火炮,但這卻也是日軍僅有的門面武器,就在三式高射炮定型之時,日軍拿到了美軍馬上服役的B29型轟炸機的情報,於是開始全力生產三式高射炮,作為未來應對B29的武器,但是這已是江河日下的1943年,各類物資極為短缺,生產工作受到了極大限制,到日軍投降之時,也不過生產了120門,而美軍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隨便一次出擊就是超過兩百架的大機群,在世界防空史上,能做到防空炮比對方飛機還要少的,也只有日本這一家了,因此,日軍的防空計劃完全破產,日本投降之後,倖存下來的三式高射炮被美軍所接收,經過簡單的評估之後被迅速拆毀,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參考資料:《天火焚魔:美軍對日轟炸全史》

  • 7 # 戰壕

    因為二戰後期日本的防空作戰能力基本已經喪失,完全不如德國的防空力量,導致二戰末期盟軍戰略轟炸機如入無人之境,能對日本進行長期的大轟炸。

    如何打擊日本本土是開戰後盟軍迫切面臨的問題,日本是個島國,而當時盟軍戰機航程難以到達日本本土,轟炸東京行動還是使用陸軍轟炸機搭乘海軍的航母冒險完成的。

    但是後來,美軍的B29重型轟炸機服役,這種武器航程很大,完全可以從遠距離到達日本本土,再將其攜帶的大量炸彈扔到日本本土。而在戰爭中期,美國陸軍航空隊就開始利用在中國的基地讓B29出擊轟炸日本了。

    而日本當時已經陷入太平洋戰場的泥潭,大量兵力被牽制,本土只有少量的防禦力量。而且在兵器上,日軍也很難和美軍B29轟炸機對抗。首先是大多數高射炮射高不足,難以傷及B29轟炸機。至於日本海軍和陸軍的戰鬥機,則普遍無法爬升至B29的高度,即使是少數幾種爬升上去並打擊B29的日軍戰機,也很難對這種皮粗肉厚的龐然大物構成足夠的傷害。

    在戰爭末期,美軍已經佔據了很多距離日本本土更近的島嶼作為轟炸機基地,能更頻繁的發動襲擊。同時,大名鼎鼎的P51戰鬥機也投入使用,幾乎可以全程護航轟炸行動,同時奪取日本上空的制空權,此時日本領空已經是任人宰割了,毫無應對美軍的辦法。

  • 8 # 坐二等車的人

    在二戰時,日本沒有獨立的空軍,只有海軍管轄的海軍航空兵,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日本損失了4艘航母和大量艦載機及其飛行員,之後海上主動權就掌握在美軍手中;1944年6月19日馬里亞納爆發,日軍投入了聯合艦隊的全部主力艦隻和大部分岸基航空兵,最終還是慘敗,損失了大批海上戰艦及潛艇,尤其是艦載機損失404架,佔全部艦載機的92%;岸基飛機損失247架,幾乎全軍覆沒;1944年10月20日—1944年10月26日進行的萊特灣大海戰,使日本海軍受到毀滅性打擊,主力戰艦及艦載飛機幾乎損失殆盡,至此日本完全喪失制海權和制空權,這是美華人可以肆無忌憚頻頻轟炸日本的先決條件及根本原因。

    美華人轟炸日本是具有明確的目的性的,不是哪裡都炸,主要選擇的是工業重鎮、經濟重鎮及政治中心,包括大家熟知的廣島、長崎、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大多數城市只是被炸掉了軍事建築、軍工廠、通訊站等設施,民間建築倒是保留了很多,只有少數城市被炸的比較慘,日本當時最發達的商貿港口城市橫濱被毀70%的建築物,名古屋和東京被毀50%的建築物;美華人在轟炸東京的時候,儘量避開古建築及天皇住所,為的就是戰後能夠更快的控制日本,轟炸這些地方的主要目的是要重創日本經濟、摧毀日本軍工製造,瓦解軍國主義分子的鬥志,激起日本民間反戰情緒,使得戰場上的日本得不到充足物資供給,加速戰爭的結束程序。

    但是很快美華人發現,這群狂熱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非常的頑固,普通的轟炸很難再短時間內瓦解這幫人的鬥志,為了減少美軍的傷亡,美華人向日本的長崎和廣島投了兩顆原子彈,這才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火影忍者》中鳴人沒有九尾,可以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