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愈骨堂

    從管理學角度分析西遊記

    1、戰略管理:西天取經。

    2、信念:不達目的誓不休。

    3、知人善任:急先鋒孫猴子;貼身侍衛沙僧;遊兵八戒。

    4、團隊精神:不離不棄。

    5、高尚品德:一心向佛。

    1.1〓唐僧——現代企業的老總,依據現代企業管理,他所處的地位屬於戰略管理層次,該層次的管理只管方針大略——組織的目標方向。

    1.3〓豬八戒——現代企業的基層管理者,基層管理理應按照上級的指示做事。

    1.4〓沙和尚——具體辦事人員,這種角色必須老老實實做事,恪盡職守。

    "管理"產生並作用於一個團體,人們常說一個團隊需要核心骨,那麼我想正是因為這個"核心骨"能夠很好的管理,組織並且引領整個團隊,不然團隊將會是散亂沒有凝聚力和競爭力的。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講述了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師徒四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取到真經,這定與師父唐僧的管理是分不開的。首先介紹唐僧,唐僧作為一個領導者具有以下的優良品質。

    從體質角度西遊記人物性格分析

    唐三藏

    其實唐僧的形象可以說與傳說的白面書生不謀而合。雖然滿懷理想主義,卻手無縛雞之力,當困難發生的時侯,總是束手無策,坐待外援。而他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真相,似乎在顯現作者對當政者昏庸無能的暗諷。但是若是隻以宗教或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唐三藏代表的不是聖僧,反而是凡夫俗子。

    所以西遊記的靈魂人物應該是孫悟空。孫悟空本來是仙山上一塊靈石,變化而成的猴子。因為膽識過人,受到群猴的推舉為王。但是有一天他忽然感悟到生命有限,美猴王雖然在水簾洞中過著「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的快樂生活,但是不能夠天長地久。於是他拋下了一切,離家拜師學習仙道,從此就叫做「孫悟空」。

    孫悟空他天資聰敏,思想跟行動都敏捷如風,學得一身高強的法術,吹一口氣,就能夠七十二變,並且有法寶金箍棒,縮小如針,放大如銅棒,筋斗雲一駕,就能夠上天下地。悟空仍有猴性,他精明頑皮,愛作弄。他故意叫豬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則變作小蟲,暗中監視愛偷懶的八戒。可見他心思細密和不減頑皮的本性。

    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一鬧海龍王,二鬧地獄府,三鬧天宮,並且還和佛祖打賭。由此可見他叛逆、不願受拘束、不墨守成規的個性。充沛的生命力、大無畏的精神、篤實的性格和樂觀的個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對挑戰。他這一種冒險犯難的精神,充份顯現了英雄的特質。但是爭強好勝,心高氣傲以及性急如火卻是他的弱點。

    豬八戒

    八戒的特色就是貪吃懶惰,又重視物質享受,遇到困難他就喊散夥,無法堅持到底.在旅途中受到美女和金銀的誘惑,幾乎拋下其他人而中斷修行之路。沒想到那卻是菩薩化身來考驗他的。這些出乖露醜的行為,在吳承恩筆下寫來不批判,只是幽默的嘲諷。而豬八戒也就在一次次的出醜笑料當中,給予讀者對人性貪慾的省思。

    沙悟淨

    而另外一位徒弟沙悟淨,他則著墨較少,但是呈現的是剛毅木訥,沈默踏實的性格。

  • 2 # 阿斗翡翠

    西遊記裡面其實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好比說一個仙尊的坐騎,下界殺人作惡,難道主人不知道嗎?難道只是為了考驗唐玄奘取經的誠心而要放妖怪下凡危害人間嗎?而且很多有靠山的妖怪最後並沒有收到懲罰!所以說西遊記真的不算什麼名著,裡面很多東西都經不起考驗.

  • 3 # 微若何

    1,從妖怪的角度去看,西遊記告訴我們要有平臺和背景,不然只有被打死的命!

    2,從唐僧的角度去看,西遊記告訴我們人要有目標,而且要為此堅持努力,拒絕達到目標之前的誘惑,克服這樣這一路上的困難,平衡好團隊的關係!

    3,從大聖的角度看,不但自身要本事硬,還要有廣泛的人緣!

  • 4 # 倚夕陽笑黃昏

    《西遊記》作為一部鴻篇鉅著,一直被世人喜愛和推崇,只所以經久不衰,拋開精彩的故事情節不說,字裡行間客觀反映了社會現實,世間百態,涵蓋了世人所有的社會活動和社會實踐。在嬉笑怒罵間,揭露了社會黑暗,抨擊了世間醜惡,頌揚了人性善美。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滋潤著一代代人的靈魂,不斷去創造新的歷史。

    一、西遊文學

    《西遊記》文學價值自不必說,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評價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借神魔仙怪的軀殼,注入了現實社會人情世世態的靈魂,採用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評,把故意情節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潮。從而成就了它在世界文學史的地位,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

    二、西遊管理

    上至玉帝天庭、如來佛堂、皇帝朝堂、龍王龍宮,下至閻王地府、妖魔洞府,處處皆存在管理,沒有合理的管理,哪有正常的秩序。

    單單西天取經,就體現出了管理的方方面面。

    西天取經的目的是佛教入駐中原,擴大影響,屬於戰略管理;面對天庭大伽們的睿智,想在大公司面前討得一杯羹,必須得講究戰術,精心佈局,否則將偷雞不成蝕把米,屬於公司策劃;想佔領東土大唐這片市場,必須要客戶得到認可,做廣告、拉人脈、送禮物等自不在話下,這就牽扯到營銷學;一切就緒,如何付諸實施,要選對合適的經理人,建立起一個工程隊,屬於人事管理;漫長的西天之路,十萬八千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為確保隊伍的純潔性,提高工作效率,早日實現公司既定目標,工程隊內部各成員必須得明白各自的任務,誰負責打怪,誰負責教育,誰負責牽馬挑擔,誰負責哄領導開心等,這就是團隊管理和任務分工;西遊工程隊一路西行,曉行夜宿,人吃馬喂,必須滿足相應的物資需要,不是哪裡都可以化緣的,這就是屬於後勤保障;西天路上,豬八戒老是鬧著分家,會去問沙僧還有銀兩幾何,典型的財務管理;孫悟空是工程隊的具體事情的負責人,算是個副經理,看到豬八戒偷懶時,總喜歡言語刺激、動手拈耳,為了緩和內部矛盾,唐僧總會出面調停,這算是內部協調;西天如來Quattroporte的意思只是在東土建立分公司,誰曾想在實施的過程中,經理唐僧卻把宣傳工作做到了沿途各國,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這是自我價值實現;西天取經成功,如來Quattroporte按照功勞大小,諸一封賞,這是公司激勵管理。

    天庭大公司雖然默許了西天公司在眼皮下搞事,但不代表他們任其發展,而是也要有所動作,制約其過度發展,在管理中屬於危機意識;為了掌握西天公司的發展動向,經過系列協商,特意安排豬八戒、沙僧、小白龍三仙到其公司擔任職務,實施監督,這屬於公司競爭;為了警告西天公司不要太過份,還安排了一些公司員工、打手處處設定障礙,使其知曉利害,不要太囂張,這是雙方博弈。

    三、西遊社會

    這是一個大的社會生態,天上(天庭)、地上(人間)、水裡(龍王)、地下(地府)無所不包;道、佛、仙、人、鬼、怪、魔無所不含;敵對、依存、隸屬、平級、師徒、親友、同道、對立各種關係無所不存-----。

    看似雜亂無章,錯綜複雜,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圍繞西天取經這一條主線展開,層層推進,讓我們領略到了世間百態,世事無常;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人間善惡。

    以道教為代表的天庭和以佛教為代表的西天,代表著兩種文化、兩個派別、兩方集團的利益,或和、或戰,或利用、或拆臺----,相互依存,在矛盾中共生,在妥協中共進,托起三界的和諧,維護著三界的安穩。

    天庭、佛堂、朝堂、龍宮、地府、妖洞等是權力的集中地,高高在上的玉帝、佛祖、皇帝、閻王、妖怪各自代表著各個層級的統制者,操縱著各界的大小事務,眾朝臣各司其職,協助上司管理各方。

    取經團隊各個角色更像是每一個代表著一個群體,唐僧是高高在上的上級,他可能無才,但是他卻具備平衡各種關係、用好身邊每一個人、使自已統治的國家長治久安的決心和恆心;孫悟空則代表著能力出眾,為事業甘願肝腦塗地的能臣,他們做事嚴謹、為人正派、完成任務突出,但是有時卻個性、原則性強,工作乾的多了,出現問題的機率就大,極易出現做了好事卻領導誤解的狀況,正如孫悟空打死白骨精後被唐僧驅趕;豬八戒則代表善於阿諛奉承的弄臣,為了討得領導和上級喜歡,不惜任何美好的詞彙溜鬚拍馬,如和坤之流;而沙僧則代表一群部門實幹家,他們老實、本分、有能力,但是不善於工作以外的蠅營狗苟,以至於一直籍籍無名,領導有事想得著,提拔時看不見;而白龍馬則代表一群圍繞在領導身邊的服務人員,類似於宦官、宮娥綵女,整日裡圍著領導轉,幹些服務性的雜活,但是在特定的環境下,也能夠左右時局的發展,君不見歷史宦官掌權的例子多矣。

    《西遊記》的世界裡是一個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它把我們生活中的點滴揉進了故事裡。

    四、西遊關係

    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當然關係更是千絲萬縷。

    仙魔的世界裡也講究親疏遠近。別的不說,取經團隊的成功之路是不是很是眼熟,唐僧像不像一個官二代,自出生起,他的人生就有人已為他謀劃停當。身為如來佛祖的得意弟子,剛出生就佛有緣,就授於了他在大唐弘揚佛法的重任,至於中間的些許曲折只不過是一種歷練而已,等到條件成熟,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孫悟空則像是一個勵志的有志青年,在求學的道路上遇到了一個讓他受用終身的師傅,傳授他能耐,指引一條光明大道,並暗助他走向權力的頂峰;豬八戒則像是一個有政治汙點的政客,雖然因為某些問題受到處罰,但是自已社會關係尤在,自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灑脫,打通各個關結,搖身一變,重新步入政壇;沙僧像是一個受領導賞識的辦事員,他憨厚、本分、老實,做事認真,只講付出,不講索求,受到領導的信任和肯定,但是做的事多了,難免會出現失誤,但是又不善於打點、協調;對於這樣木訥的員工,領導也不屑於下大力氣替其擺平,但是為了照顧員工的情緒,也為了挽回一個愛護下屬的好名聲,一句話的事,在另一部門重新給安排一個新工作;白龍馬則像一個不著調的富二代,整日裡狐朋狗友,處處留情,不務正業,惹是生非,老子看在心裡,實屬無奈,可是必竟是自已的新骨肉,為了為他謀個生計,花大錢四處打點,謀個職位,一則對其有個約束;二則混個好前途。

    仙魔的世界裡也是處處皆有“情”。家裡紅旗不倒,外面紅旗飄飄。身為天蓬元帥的大官,酒壯其膽,慾望驅使下,竟然打起了嫦娥的主意。貪圖享受本是功成名就後某些權貴的做人準則,找小三,包二奶經常出現在媒體報端,司空見慣,怪只怪天蓬元帥惹上了一個他惹不起的人,結果-----。唉,都是“情”惹的禍。還有那個靠著鐵扇公主上位的牛魔王,入贅前只不過是一個社會上的小混混,曾和孫悟空結過拜,搶過山頭;靠著鐵扇公主的社會關係,他乘機搞了幾處房地產,掙的盆滿缽滿,送給自已弟弟一處井下別墅,還為自已的兒子經孩兒建立山莊,一時間春風得意,自以為可以脫離鐵扇公主的陰影,並偷偷在外養了個狐狸精,可結果----,最終還是迴歸家庭,隨著狐狸精的死,牛魔王對她的海誓山盟也變成了水中月;還有女兒國國王是個重口味,居然想違反族規,招一個和尚為夫,並不惜以國相贈,唉,女兒有情,只是長老無意,空歡喜一場。

    仙魔的世界裡也有後臺背景。每每談起《西遊記》,總會聽到有人說起"有後臺的妖精都被都被接走了" ,刻畫了當權者的醜惡,揭露了惡馭的罪惡。仙尊的坐騎,不正是當權者的奴才的代表嗎?他們藉助主人的權力,狐假虎威,為所欲為,亂髮淫威,各級官吏官官相護,對他們的行為睜之眼閉之眼,惡貫滿營之時,就是一時受到制裁,可是打狗還要看主人,過不了多少時日,又重新復出。就如清朝貪官和坤手下的劉權一樣,到處打著和坤的“金字”招牌耀武揚威,哪級官府能奈他何啊?難道是和坤不知情嗎?顯然不是,有時更是主子的授意。

    仙魔的世界裡也有忽悠。孫悟空出師之後,鬧東海,闖地府,攪擾四方,天庭為了息事寧人,派太白下凡,招安孫悟空,並委以弼馬溫的官職,這不是純屬的忽悠嗎?其實玉帝夠仁義了,還能給孫悟空個小官噹噹,沒有圖一時嘴快。君不見,一些領導者為了讓你為他牽馬拉套,處處許東許西,可是到頭來,什麼都不落實,最終只是讓你為其賣力的空話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油價不穩,美元結算體系岌岌可危,下一個美元蓄水池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