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歷史這樣說

    後周世宗柴榮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位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是北宋開國皇帝,在悅史君看來,這兩個人的關係非常複雜,需要深入分析。

    後梁貞明七年(921年),柴榮出生在邢州堯山(今河北邢臺)柴家莊,家中頗有資產。

    後因家道中落,柴榮投奔姑父郭威,幫助他處理各種事務,由於姑姑柴氏無子,柴榮被收養作為兒子。

    後唐天成二年(927年),趙匡胤出生於洛陽夾馬營一個軍人家庭,年輕時到處遊歷,率性灑脫。

    後晉天福十二年(947年),後漢建立,郭威因功被封為樞密副使,柴榮被任命為左監門衛大將軍。

    後漢乾祐元年(948年),趙匡胤投奔後漢樞密使郭威,多次立下戰功。

    後漢乾祐三年(950年),後漢隱帝劉承佑將鄴都留守、樞密使、天雄軍節度使郭威和天雄牙內指揮使、領貴州刺史、檢校右僕射柴榮留在開封的親屬全部誅殺,郭威以清君側為名殺向開封,柴榮受命留守鄴都。

    後周廣順元年(951年),郭威建立後周,柴榮以皇子的身份,被拜為澶州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太原郡侯,趙匡胤補任東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揮使。

    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太原郡侯、澶州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柴榮被加封為晉王,出任開封尹,滑州副指揮使、東西班行首趙匡胤轉為開封府馬直軍使。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後周太祖郭威駕崩,晉王、開封尹柴榮即皇帝位,是為後周世宗。

    沒多久,北漢勾結契丹南犯,後周世宗柴榮決意親征,在高平之戰中冒死督戰,北漢和契丹軍大敗,開封府馬直軍使趙匡胤等人因功受到賞賜。

    後周世宗柴榮命趙匡胤負責招募天下壯士,“選取優者為殿前諸班”,趙匡胤升為殿前都虞侯,領嚴州刺史。

    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後周世宗柴榮派兵西征後蜀,在諸將請求罷兵的情況下,柴榮派殿前都虞侯、嚴州刺史趙匡胤作為特使視察秦州前線,趙匡胤回報認為秦、鳳諸州可取,九月後周軍大破後蜀軍,秦、成、階三州相繼歸附,鳳州也被收復。

    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後周世宗柴榮親征南唐,殿前都虞侯、嚴州刺史趙匡胤隨同出征,攻取滁州、揚州、秦州、光州、舒州、蘄州等地,趙匡胤被晉升為匡國軍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

    後周顯德四年(957年),後周世宗柴榮再次親征南唐,匡國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也一同參戰,攻克壽州,趙匡胤因功晉升為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仍任殿前都指揮使。

    同年十一月,柴榮第三次親征南唐,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還是跟隨,泗州、濠州、漣水、亳州等地相繼被攻下。

    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後周世宗柴榮再次攻克楚州、揚州等地,南唐元宗李璟被迫派人獻四州之地,去帝號,只稱“江南國主”,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改任忠武軍節度使。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北伐契丹,趙匡胤擔任水陸都部署,寧州、益津關、瓦橋關、鄚州、瀛州等三關三州,望風而降。

    同年六月,後周世宗柴榮因病班師回到汴京,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以接替有“點檢作天子”嫌疑的駙馬都尉、殿前都點檢、檢校太尉、鎮寧軍節度張永德,以皇長子柴宗訓為特進左衛上將軍,封梁王。

    不久,後周世宗柴榮柴榮駕崩,年僅7歲的梁王、特進左衛上將軍柴宗訓即位,是為後周恭帝。

    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軍抵禦契丹和北漢聯兵途中,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率兵變的隊伍回師開封,趙匡胤改封后周恭帝柴宗訓為鄭王,然後即位稱帝,改元“建隆”,建立宋朝。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宋太祖趙匡胤派兵攻滅荊南、湖南。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軍兵臨成都,後蜀隱帝孟昶舉城投降,後蜀滅亡。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宋軍攻陷興王府,南漢惠帝劉鋹投降,南漢滅亡。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江寧,南唐後主李煜投降,南唐滅亡。

    北宋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趙匡胤去世。

    到這裡,悅史君可以得出後周世宗柴榮和宋太祖趙匡胤的幾重關係:

    第一,兩人是互相信賴的君臣關係

    從後周廣順三年(953年),晉王、開封尹柴榮和開封府馬直軍使趙匡胤同在開封府任職,到後周世宗柴榮繼位後,南征北戰趙匡胤一路相隨,足以證明兩人的默契。

    第二,兩人是仇敵

    後周顯德七年(960年),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改封后周恭帝柴宗訓為鄭王,建立宋朝,推翻的是後周江山,後周世宗柴榮斷然是無法接受的。

    第三,宋太祖趙匡胤繼承了後周世宗柴榮的戰略思路

    後周世宗柴榮繼位後,除了剛開始攻打南犯的北漢和契丹軍,接下來就是西征後蜀、三徵南唐,最後才是北伐契丹,這是典型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

    宋太祖趙匡胤代周建宋後,確立的正是“先南後北,先易後難”戰略,先後攻滅荊南、湖南、後蜀、南漢、南唐,積極準備對遼作戰。

    ……

    末了,悅史君還要強調一句,後周世宗柴榮和宋太祖趙匡胤都是中國古代的好皇帝,兩人都了不起!

  • 2 # 奕天讀歷史

    柴榮一生都是趙匡胤的主公,趙匡胤是柴榮的得力部下和臣子。

    柴榮,又名郭榮,是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周皇帝,世稱周世宗。

    後周開國皇帝,周太祖郭威是柴榮的姑父,並收柴榮為養子。因為郭威的兩個親生兒子均被後漢隱帝劉承佑所殺,所以,郭威在去世前將皇位傳給了柴榮。

    趙匡胤,宋朝開國皇帝,世稱宋太祖。

    趙匡胤出生於官吏世家,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雖是官員,但是在五代十華人吃人的亂世,也僅是勉強餬口度日。趙匡胤作為家中活著的長子,只能外出謀生,四處遊歷,卻到處碰壁。

    趙匡胤在走投無路之時,投奔了郭威,並被郭威收留。趙匡胤因為作戰勇敢,屢立戰功,被郭威賞識提拔。

    趙匡胤轉為柴榮部下

    在郭威稱帝后的第三年,公元953年,柴榮升任開封府尹(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有了開封府尹即是儲君的先河,一直延續到宋仁宗時期),趙匡胤轉到柴榮屬下,成為了開封府馬直軍使,開始了跟隨柴榮的生涯。

    趙匡胤跟隨柴榮征伐四方

    公元954年,柴榮即位,趙匡胤執掌禁軍。從此時,開始了趙匡胤跟隨柴榮征伐四方的生涯,直到柴榮去世。

    這一年柴榮御駕親征北漢、契丹的入侵,由於戰事不利,加上有將領逃跑,後周軍隊陷入危機。趙匡胤在危機時刻,聯合禁軍大將張永德,合力夾擊敵軍,柴榮親自上陣督戰,一舉擊潰北漢軍隊。

    柴榮繼位的初期,因為不是郭威嫡子,所以,後周將領和軍隊並不是很服氣柴榮,趙匡胤在此戰中的舉動,一舉取得了柴榮的信任。回師之後,趙匡胤就被提升為了殿前都虞候(都點檢職位最高,都指揮使次之,然後就是都虞候)。

    公元956年,趙匡胤跟隨柴榮征伐淮南,先後擊破南唐何延錫、皇甫暉、姚鳳十餘萬兵馬。趙匡胤有獨率兩千兵馬,在六合擊敗了南唐援軍,齊王李景達的數萬大軍。回師後,趙匡胤就被任命為了殿前都指揮使,不久又加授了定國軍節度使。

    公元957年,趙匡胤隨柴榮出征壽春,攻克連珠寨,拿下壽州。回師後,趙匡胤被柴榮升為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仍任殿前都指揮使。

    這一年冬天,趙匡胤又隨柴榮征伐濠州、泗州。趙匡胤攻破了南唐在十八里灘的大營,隨後,乘勝攻克了泗州,再破清口、山陽,攻下楚州。趙匡胤乘勝進軍,在迎鑾江口打敗南唐軍,直抵南岸,在瓜步再破南唐軍,平定了淮南。

    公元959年,柴榮北伐,趙匡胤擔任水陸都部署。在瓦橋關,趙匡胤一戰收服姚內斌,擊退千名契丹騎兵,平定了關南。

    柴榮去世,趙匡胤開始預謀篡位

    959年北伐時,發生了一個小故事。

    柴榮在行軍路上,得到了一塊三尺多長的木板,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當時,張永德是殿前都點檢,柴榮起疑,就撤換了張永德,讓趙匡胤擔任了殿前都點檢,並加檢校太傅。

    趙匡胤搖身一變,成了一品大員,後周的最高軍事指揮長官。

    有人認為,這事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李重進所為;也有人說就是趙匡胤乾的。但是綜合各類資料來看,這事可能只是趙匡胤指使史官編造的,目的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皇位天授。

    這個事件的實際情況,應該是柴榮怕李重進以郭威外甥的身份篡位,而張永德雖然也是親戚,但是個粗人,不足以輔佐小皇帝,所以,就啟用了趙匡胤,想讓趙匡胤輔佐幼帝。

    趙匡胤篡位

    但是趙匡胤辜負了柴榮的期望。

    959年,柴榮駕崩,周恭帝柴宗訓繼位。

    960年,趙匡胤就散佈謠言,說北漢、契丹來伐,請命率軍開赴陳橋驛。趙匡胤在這裡,自導自演了一出“黃袍加身”的大戲,發動了陳橋兵變,隨後改國號為宋,把自己變成了宋太祖。

    趙匡胤在歷代帝王中算是一個比較仁慈的君主了,篡位後,念及柴榮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對待柴榮的後人也比較寬大,都沒有殺死。柴榮的其中一位後人,被宋朝開國名將潘美收養。

    趙匡胤對此,也再未過問。

  • 3 # 帝國的臉譜

    周世宗柴榮與趙匡胤,有著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最開始,他們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後來是皇帝與大將的關係,柴榮病逝後,是託孤與被委託人的關係,到了最後,趙匡胤透過陳橋兵變,奪取了後周的政權,毋庸諱言,這就是先帝與篡位者甚至亂臣賊子的關係了。

    五代十國的歷史,與戰國時期的歷史,大體上有幾分相似,烽煙四起,戰火連年,政權頻繁更迭,城頭變換大王旗,皇帝如同走馬燈,“朝為仇敵,暮為君臣”的現象幾乎比比皆是,而柴榮和趙匡胤,就生活在這個風起雲湧的特殊時代。

    公元927年,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他父親的官邸,948年,後漢的樞密使郭威征討叛軍李守貞,22歲的趙匡胤應募從軍,成為了郭威的部屬。951年,郭威奪取後漢政權,建立了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近衛班直的東西班行首,成為了皇帝的侍衛。

    954年,郭威去世,因他的親生兒子全在戰爭中被殺,臨終將皇位傳給了妻侄柴榮,是為周世宗。而之前趙匡胤與柴榮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柴榮任開封府尹時,趙匡胤是開封府馬直軍使,是他的身邊人,老部下。因此,柴榮當上皇帝后,趙匡胤也開始嶄露頭角。

    趙匡胤真正得到柴榮的賞識,是在高平之戰的英勇表現。954年,北漢聯合遼國進攻後周,柴榮親征,在高平(今山西高平)與遼漢聯軍展開激戰,戰鬥打響後,由於先鋒樊愛能失敗逃跑,後周呈潰敗之勢。當時,柴榮身邊只剩張永德和趙匡胤所率四千親兵。面對危機,趙匡胤與張永德各率一軍直撲敵陣,兩軍殺得難解難分,激戰中,趙匡胤中箭,但他不顧疼痛,繼續戰鬥,直到增援部隊趕到,最後奮力打敗了遼漢聯軍,趙匡胤因功升殿前司都虞候。

    在後來的數年間,柴榮作為一個有能力、有遠見的皇帝,開始加快統一步伐,趙匡胤緊緊跟隨柴榮,南征北戰,建立了卓越功勳,最後,當上了殿前司都點檢,成為了軍隊的最高長官。

    959年,柴榮壯志未酬,因病去世,將皇位傳給年僅七歲的兒子柴宗訓,是為後周恭帝,並將兒子和太后,託付宰相範質等一班大臣照顧,趙匡胤自然也在託孤之臣的行列。但不久,趙匡胤就開始推動兵變。960年正月初一,趙匡胤便安排人謊報軍情,說遼與北漢雙雙出兵,聯合進攻後周,宰相範質便立刻安排趙匡胤率軍出征,趙匡胤帶領軍隊,剛剛到達黃河邊上的陳橋驛,就發動兵變了。

    隨後,在武力的干預下,趙匡胤得以接受後周恭帝的禪讓,建立了宋朝,成為了宋朝的開國皇帝,是為宋慶祖。這時,距柴榮去世還不到一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婆是公辦老師,懷孕了非得我陪在身邊,我該怎麼跟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