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吃一頓飽飯就冬眠的
11
回覆列表
  • 1 # 我的卡羅拉行車記錄

    冬眠的小動物有:旱獺(俗稱土撥鼠)、黃鼠、蝙蝠,松鼠、青蛙等。

    1、旱獺(俗稱土撥鼠)

    旱獺棲息於平原、山地的各種草原和高山草甸。叢集穴居,挖掘能力甚強,洞道深而複雜,多挖在岩石坡和溝谷灌叢下。從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獺丘。白天活動,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優良牧草,耐飢餓,不飲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飼料。

    野棲旱獺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葉、莖,豆科植物的花為食,且有季節性變化,在飼養條件下表現為雜食性。旱獺易馴化,不傷人,不耐熱,怕曝曬,抗病力強。當氣溫長時間低於10℃以下時,就自然冬眠,時間可長達3-6個月,當氣溫轉暖後自然甦醒。

    2、松鼠

    刺蝟是異溫動物(Heterothermic),因為它們不能穩定地調節自己的體溫,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蝟在冬天時有冬眠現象。

    刺蝟有非常長的鼻子,它的觸覺與嗅覺很發達。它最喜愛的食物是螞蟻與白蟻,當它嗅到地下的食物時,它會用爪挖出洞口,然後將它的長而粘的舌頭伸進洞內一轉,即獲得豐盛的一餐。

    3、黃鼠

    黃鼠是中國北部乾旱草原和半荒漠草原的主要鼠類,喜散居。以草本植物的綠色部分為食,亦吃農作物的幼苗,有時吃草根和某些昆蟲的幼蟲。常住洞通常只有一個洞口,洞口光滑完整,直徑7—8cm,洞口前有土丘和足跡,周圍無糞便,洞道長2.9—4.3m,洞深1.1—1.4m,無倉庫,不貯糧。

    雄巢球狀,雌巢盆狀。一年中半年活動,半年休眠,即冬眠。活動範圍300—500m。黃鼠挖掘力強,遇敵害時,能迅速地“打牆”逃避。視覺、嗅覺、聽覺靈敏,記憶力強,警惕性高。黃鼠不喝水。

    4、蝙蝠

    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習性,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裡,冬眠時新陳代謝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鐘僅有幾次,血流減慢,體溫降低到與環境溫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時還會排洩和進食,驚醒後能立即恢復正常。

    它們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遲受精”的現象,即冬眠前交配時並不發生受精,精子在雌獸生殖道里過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後,經交配的雌獸才開始排卵和受精,然後懷孕、產仔。

    5、青蛙

    青蛙常棲息於河流、池塘和稻田等處,主要在水邊的草叢中活動,有時也能潛伏到水中。在秋末天氣變冷時,青蛙帶蟄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氣變暖時再回到水中繁殖。繁殖期間,許多雄蛙常聚到一個共同的區域,高聲鳴叫,連續不斷,這就是所謂的“哈蟆吵坑”。

  • 2 # 產科男大夫

    刺蝟、蝙蝠、蛇、青蛙、烏龜、螞蟻、蝸牛、熊、絕大多數昆蟲等。

    冬眠也叫“冬蟄”。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是這些動物對冬季外界不良環境條件的一種適應。

    每當氣候漸漸變冷,食物缺乏的時候,許多動物就進入冬眠,進行斷食辟穀調整機體,減少機體新陳代謝,使其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基礎代謝消耗,以期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從而適應變化的內外環境。所以,冬眠現象是動物生存鬥爭中對不良環境適應的一種方法。

    冬眠時,動物的神經已經進入麻痺狀態,體溫顯著下降。一般來說,動物在冬眠過程中,每晝夜只能放出0.5卡熱量,但在它甦醒後,興奮的時候,每晝夜則能放出42卡熱量。由此可見,冬眠動物體溫下降時,機體內的新陳代謝作用變得非常緩慢,所以僅僅能維持它的生命。動物皮下脂肪,一方面可以保持體溫,更重要的是供給冬眠時體內的消耗。

    冬眠可分為入眠、深眠和出眠3個階段。

    檢視全部14個回答

    不花錢代理輕鋼別墅,廠家在宜春,來廠考察報銷全程路費!

    錦繡輕鋼別墅廠家

    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冬眠的小動物有哪些?

    冬眠的小動物有:旱獺(俗稱土撥鼠)、黃鼠、蝙蝠,松鼠、青蛙等。 1、旱獺(俗稱土撥鼠) 旱獺棲息於平原、山地的各種草原和高山草甸。叢集穴居,挖掘能力甚強,洞道深而複雜,多挖在岩石坡和溝谷灌叢下。從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獺丘。白天活動,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優良牧草,耐飢餓,不飲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飼料。 野棲旱獺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葉、莖,豆科植物的花為食,且有季節性變化,在飼養條件下表現為雜食性。旱獺易馴化,不傷人,不耐熱,怕曝曬,抗病力強。當氣溫長時間低於10℃以下時,就自然冬眠,時間可長達3-6個月,當氣溫轉暖後自然甦醒。 2、松鼠 刺蝟是異溫動物(Heterothermic),因為它們不能穩定地調節自己的體溫,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蝟在冬天時有冬眠現象。 刺蝟有非常長的鼻子,它的觸覺與嗅覺很發達。它最喜愛的食物是螞蟻與白蟻,當它嗅到地下的食物時,它會用爪挖出洞口,然後將它的長而粘的舌頭伸進洞內一轉,即獲得豐盛的一餐。 3、黃鼠 黃鼠是中國北部乾旱草原和半荒漠草原的主要鼠類,喜散居。以草本植物的綠色部分為食,亦吃農作物的幼苗,有時吃草根和某些昆蟲的幼蟲。常住洞通常只有一個洞口,洞口光滑完整,直徑7—8cm,洞口前有土丘和足跡,周圍無糞便,洞道長2.9—4.3m,洞深1.1—1.4m,無倉庫,不貯糧。 雄巢球狀,雌巢盆狀。一年中半年活動,半年休眠,即冬眠。活動範圍300—500m。黃鼠挖掘力強,遇敵害時,能迅速地“打牆”逃避。視覺、嗅覺、聽覺靈敏,記憶力強,警惕性高。黃鼠不喝水。 4、蝙蝠 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習性,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裡,冬眠時新陳代謝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鐘僅有幾次,血流減慢,體溫降低到與環境溫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時還會排洩和進食,驚醒後能立即恢復正常。 它們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遲受精”的現象,即冬眠前交配時並不發生受精,精子在雌獸生殖道里過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後,經交配的雌獸才開始排卵和受精,然後懷孕、產仔。 5、青蛙 青蛙常棲息於河流、池塘和稻田等處,主要在水邊的草叢中活動,有時也能潛伏到水中。在秋末天氣變冷時,青蛙帶蟄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氣變暖時再回到水中繁殖。繁殖期間,許多雄蛙常聚到一個共同的區域,高聲鳴叫,連續不斷,這就是所謂的“哈蟆吵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蝙蝠

    14 瀏覽412 2019-06-14

    冬天有哪些小動物冬眠

    蛇、蛙、松鼠、熊、極地松鼠、栗鼠、歐洲睡鼠、金倉鼠、蝙蝠、刺蝟、烏龜等。 冬眠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一種極端的但被調節的體溫、代謝和其它生理活動的下降,作為對減少能量消耗的適應。 這種定義已不包括變溫有機體對環境溫度下降而發生被動反應時的季節性或晝夜的蟄伏。因而,真正的冬眠限於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冬眠的物種大致可分成兩類即主動式冬眠動物和被動式冬眠動物,後者如倉鼠,外部因素,包括光週期,食物和外界溫度對這種冬眠週期事件的定時起主要作用。 擴充套件資料: 冬眠可分為入眠、深眠和出眠3個階段。入眠動物體溫開始降低到穩定地接近環境溫度的過程,大約需要一到數日。 1、入眠:一般認為,體重迅速增加直到較穩定地停留在較高水平,則是動物已具備入眠的內部條件。否則環境溫度雖低但動物仍不入眠。待體溫調定到接近環境溫度後,便進入深眠。 2、深眠:此階段長短不定,一般可達數月之久。這時的生理狀態發生極大變化。呼吸明顯減少,如刺蝟的呼吸運動,從常溫的每分鐘6~18次,降到每分鐘1~3次(28~18℃)。 3、出眠:激醒初期,呼吸由節律性轉變為間歇性。經過幾次陣發性呼吸之後,又變成節律性呼吸,而且頻率越來越快,如刺蝟可達每分鐘60次,待甦醒後又趨向平靜,變成每分鐘36~40次。 心率也一樣逐漸加快到超過正常水平,然後又恢復平靜,這種呼吸和心率的亢進與激醒開始時的戰慄產熱有關。與此同時,身體前部的血管舒張,加強心、肺和腦的血液迴圈,待身體前部復溫後,身體後部血管才開始舒張並迅速復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冬眠 (生物學現象)

    58 瀏覽7341 2019-04-28

    春天來了,冬眠醒來的小動物有哪些。

    1、春天來了,冬眠醒來的小動物有蛇、蛙、蜥蜴、烏龜等動物。 2、冬眠也叫“冬蟄”。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是這些動物對冬季外界不良環境條件的一種適應。熊、蝙蝠、刺蝟、極地松鼠、青蛙、蛇等都有冬眠習慣。“冬眠”的種類分為3種,第一種為蛇及蛙等兩棲爬蟲類的冬眠,其體溫與周圍環境配合,如環境溫度下降則體溫跟著下降而進入冬眠狀態,己無法進行調節。 第二種為松鼠等動物其體溫於平時保持恆溫性,在進行冬眠時,可將自己體溫下降到接近環境周圍之溫度,但為了避免體液在0℃以下結凍,其體溫維持在5℃之間。 第三種為熊類,熊在冬眠時其體溫只下降幾度,但能長時間不進食而呈睡眠狀態,在嚴緊的分類下應該是近於睡眠和冬眠之間。3、歸納起來,哺乳綱的冬眠動物有齧齒目的極地松鼠、栗鼠、歐洲睡鼠、金倉鼠,食肉目的熊,翼手目的蝙蝠,蝟形目的刺蝟,非哺乳的冬眠動物有兩棲綱的青蛙和爬行綱的蛇和烏龜,冬天也找不到節肢動物門中的如蠍子一類的物種。

    88 瀏覽1959 2018-04-01

    像青蛙一樣冬眠的小動物還有哪些?

    1、睡鼠是冬眠動物中有名的瞌睡蟲,一睡就是六個月。這時,它的呼吸變得非常微弱,身體變得硬硬的,外界的任何聲響,甚至碰撞觸動,它還是照睡不醒。 2、白熊的冬眠最有意思,它們一家只有雌熊才冬眠。一到冬天,雌熊就把自己埋在雪中,一直睡到來年春天才甦醒過來。醒時,已在夢中生下了小熊仔。白熊在冬眠期間,偶爾醒過來舔一舔自己腳掌,算吃過東西了。 3、刺蝟在冬眠的時候,可以連續236天不進食。這是因為它在冬眠時,就陳代謝減弱,體溫接近零度,幾乎不呼吸。就是把它扔進水裡,過半小時再撈起來,也不會淹死。 4、蝙蝠一到冬天,就躲到巖洞和樹洞裡去睡覺了。它用爪子鉤住物體,飛膜囊住身軀,倒掛著頭,一動也不動。這時,心臟跳動每分鐘從400多次減少到5~6次。 5、蝸牛的“避寒所”選擇得更為穩妥,它除了鑽進深洞外,還把自己的介殼口封閉起來,只留一個小孔,用來吸呼,自己藏在殼內睡上一冬。 6、有些魚類也要冬眠。鯉魚常常在河水底部過冬,幾十尾到成百尾群集在水底的窪處圍成一圈,頭和頭密密地緊挨在一起,呼吸遲鈍,鰓蓋活動得非常緩慢,體溫可下降到1攝氏度,直到春天才“復甦”散去。丁(魚鹹)魚冬眠時比鯉魚睡得更死,當你把埋在河泥中冬眠的丁(魚鹹)魚挖出來,不用棒打還看不出它是活的呢! 7、更有趣的是,愛爾蘭的冰蛇,入冬後就把身子全部凍在冰裡,直躺時,象一根硬梆梆的棍子;盤臥時,象一朵白色的花。當地人就把它當手杖或串編成門簾來擋風。天氣轉暖了,這些多餘的“手杖”和“門簾”,在人們還未拋棄它之前,便知趣地爬走了。 8、各種不同的昆蟲,是在發育階段中各有不同時期冬眠的。蠶蛾在卵期,三化螟在幼蟲期,萊粉蝶在蛹期,家蚊在成蟲期。 9、鑽心蟲是以幼蟲過冬的。幼蟲躲在作物的莖稈時挖鑿出長長的隧道,用它自己吐出的絲結成網膜堵住隧道口,以保護冬眠的安全。有的蜘蛛乾脆用吐出的絲織成一個袋子,粘附在岩石底下,自己躲在裡面,蟄伏著不動,以此來禦寒

    8 瀏覽64 2018-01-02

    冬天冬眠的小動物有哪些

    冬眠也叫“冬蟄”。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是這些動物對冬季外界不良環境條件的一種適應。熊、蝙蝠、刺蝟、極地松鼠、青蛙、蛇等都有冬眠習慣。 哺乳動物中的單孔目、有袋目、食蟲目、翼手目、齧齒目及靈長目中的個別種類,鳥類中的褐Swift及蜂鳥等都有冬眠行為,稱之為冬眠型動物,即異溫動物。這類動物體型較小而代謝率較高,比大型的恆溫動物,相對地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維持恆定體溫。熊及臭鼬等動物在冬季呈麻痺狀態,但體溫不降低或降低少許,且易覺醒,有半冬眠動物之稱。變溫動物到冬季亦呈麻痺狀態,但它們的體溫是隨環境溫度被動地變化,在溫度降低到可耐受溫度以下時,不會被激醒,而是被凍死。這種行為與恆溫動物的冬眠完全不同。稱之為蟄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沙爾政權為什麼能夠在美英法聯合打擊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