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煙味寂寞A

    這個問題兩個意思了!挺有深意的!

    因為大家都知道和尚沒有頭髮,也用不著梳子!不能說肯定賣不出去吧但是難度係數特別大!

    第一,領導不喜歡你,故意刁難,讓你自己知難而退!這時候你就要自己考慮了跟領導的關係了!

    第二,領導在考驗你。考驗你做事的態度,要的不是結果,是你做事的決心跟態度!往往這個時候要是能透過考驗,畢竟有重要的大事交給你!

    這就要看你平時跟領導的關係了,自己心裡都有個數的!

  • 2 # 吉星兆jxz

    答:這對學營銷的朋友來說,簡直是一種個"爛梗"。把梳子賣給和尚,由此故事得出的一般結論是: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改變命運。但於我而言卻是五個字——"怵頭"與"梳心"。

    和尚沒有頭髮,卻要賣梳子給他。看似矛盾的命題,其實藏有玄機。若靠傳統思維定然不行;靠"叩頭推銷"收效甚微;若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賦予美好的文化內涵,效果自會驟然提升;若進一步上升至物我兩重天之境界,為梳子"開光",既弘揚佛法,又積德行善,保佑平安,把梳子的價值擴大到極致,自然就更為神奇了。

    故,事每來臨,切勿"怵頭"更需"梳心"。所謂勿"怵頭",就是要勇敢面對,正確看待,欣然接受;所謂需"梳心",就是要活躍思維,穩定思緒,理順思路;闢蹊徑,覓良方,求最大值。

  • 3 # 張心國

    很多營銷課程都流傳講授這樣的案例:

    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

    同樣的,有一次和公司的同事外出,在回公司的路上,我們討論公司的一產品。我說:一款產品的內容很好,但是定價過高,以這個價位很難銷售出去。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把它的價格做低些,然後做成一個內容引流產品,而不是一個高利潤性的產品。這個同事反駁我說:人家就是有能力有辦法,把梳子賣給和尚(言下之意,是我能力不行而找藉口)。

    我接著說:我只把一個產品賣給真正需要它的人,如果產品是一把梳子,我一定會賣給有頭髮的“女生”,而不會賣給一個根本用不上它的“和尚”。他說:人家就是有辦法。我問:什麼辦法?他說,讓和尚賣給來寺廟祈福的遊客。

    今天,我就“把梳子賣給和尚”這個問題,全面深入剖析。

    01把梳子賣給和尚就是孟子四大惡言中的“邪辭”

    《孟子·公孫丑》裡記載著他和弟子公孫丑的一段對話。公孫丑問:“敢問夫子惡乎長?”(您在哪方面最擅長?)孟子說:“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可見孟子對自己的兩大優點(知言、養氣)頗為自豪。歷來人們對“浩然之氣”談論比較多,而對“知言”卻很少深究。

    公孫丑問:“何謂知言?”

    孟子曰:“詖(bì)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孟子說:“詖辭我知道他要掩蓋什麼;淫辭我知道他的心陷在哪個坑裡,也知道他要陷害誰;邪辭我知道他在什麼地方偏離了正道;遁辭我知道他理屈詞窮之所在。”

    詖辭、淫辭、邪辭、遁辭,孟子的四大惡言辨識法,我在這裡重點解析“邪詞”,若對詖辭、淫辭、和遁辭有更深、更全面瞭解的朋友,建議去讀華杉老師的《華杉講透孟子·公孫丑篇》。

    一、何為詖辭?心裡有偏曲之見,有意把偏見帶給別人事情只說了一方面而隱藏了另一面

    詖(bì),就是偏僻、偏曲。張居正講解說,人之言語,都本於心中所想。如果他心裡明乎正理而沒有私心,那說出的話就平正通達,沒什麼毛病。如果心裡有偏曲之見,或者有意要把某種偏見帶給別人,那他就會只說一方面,而把另一方面掩蓋起來不說,這就是詖辭,又稱險詖之辭,很陰險。

    二、何為淫辭?心中見理不透,為私慾所障蔽,為了陷害別人

    淫,就是過、過度、放蕩。比如淫雨綿綿,就是雨太多了,老是不停。還有淫祀,就是非禮、過分、放蕩的祭祀。周禮說:“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

    張居正說:“心中見理不透,為私慾所障蔽,那樣說出的話就叫淫辭。我聽了他的淫辭,就知道他心裡哪兒被障蔽了。又或者是高談闊論,放蕩而無所歸宿的,也是淫辭,這時他心中障蔽已深,為私慾所迷陷,我聽了他的話,就知道他陷在哪裡。”

    三、何為邪辭?好為異說,新奇詭怪,與正論相悖的,叫作邪辭

    邪辭,就是異端邪說,不合正道的言辭。孟子說:“邪辭,我知道他和正道的分歧之所在。”張居正講解說:“好為異說,新奇詭怪,與正論相悖的,叫作邪辭。這是人心被歧路所惑,就與正理判然離異了。”

    人在貪巧求速的時候,就會走歧路。可以說,大部分成功學、所有的陰謀論,都是邪辭。真正的成功學,其實就只有四個字——滴水穿石!用《孫子兵法》的話來講,所有的勝利都是壓倒性的投入。在人生路上,所謂的壓倒性的投入,就是指投入時間。所謂的“一萬小時定律”,就是說如果你在一個領域專注堅持地投入一萬小時,就能滴水穿石,成為世界級專家。

    除了“滴水穿石”之外,其他一切的成功學都是邪辭。你若相信有竅門,就是一廂情願;你若想動手試試,就是拔苗助長。

    在營銷當中,說“把梳子賣給和尚”、“把稻草賣成黃金”、“把冰棒賣給愛斯基摩人”等等言論屬於什麼辭呢?就是邪辭,就騙術,就是有勝心,就是想透過標新立異來彰顯自己的“能力”。這些“新奇”的營銷概念、斷言和案例,都是一些追求詭異新奇,與正論相悖(正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水滴石穿、至誠無息、止於至善、實事求是)。

    那麼,這些人為什麼要講邪辭呢?孟子說,對方一講邪辭,他就知道對方在哪個路口上了歧路,開始偏離正道。這歧路的路口主要有兩個,用王陽明的話來講:一是貪巧求速,二是有勝心。

    王陽明說:“其說本已完備,非要另立一說以勝之。”歷代先賢大德,早已把道理講得很明白、很透徹了。有人卻非要說前人的理論過時了,要另立新說,勝過前人。於是就大放邪辭了。

    邪辭的聽眾,通常比正理的聽眾多得多(傻子太多,騙子都不夠用了)。因為講正理的,來來回回就這四個字——滴水穿石。除此之外,沒什麼可教的了。於是同學們就都跑了,去聽邪辭大講堂了。邪辭大講堂裡講的,主要就是以少勝多、以小博大、速戰速決,比如“試論儒家思想與量子力學的關係”之類的“新知識”。最後,你也是受騙也不能全怪騙子,主要責任還是在於自己有貪巧求速之心。

    四、何為遁辭?說得不當,卻支吾躲避,屢變以求勝的,叫作遁辭

    遁,是逃避。遁辭,就是躲躲閃閃的言辭。張居正講解道:“說得不當,卻支吾躲避,屢變以求勝的,叫作遁辭。此必其心屈於正理,自覺其窮極而難通故也。”遁辭知其所窮,意思是:我一聽他的遁辭,就知道他在什麼地方理屈詞窮。在哪裡詞窮,就是在哪裡心窮了。

    02騙術VS銷售術的區別?利用資訊的不對稱和展示資訊的對稱性

    什麼是騙術?

    就是透過非常手段使人迷惑從而上當的伎倆。在銷售中具體的騙術是什麼呢?就是利用資訊不對稱,投放一個煙霧彈和精神迷霧,不給它真相,也不給他需要的東西,只給他想要的東西,佔領他的心智,矇住他的眼睛,然後牽著他的手,讓他選擇我。

    就像“把梳子賣給和尚”的全過程。

    最後馬雲對管理人員說:立刻,馬上開除這個講師。

    什麼是銷售術?

    就是當你賣任何一項產品的時候,你首先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的產品,是不是顧客需要的?如果不需要,那麼你應該讓他馬上走開,別擋著需要他的人看到這款產品。如果顧客就是需要這款產品的人,你要將這款產品的所有資訊都告訴他,讓顧客知道這款產品的所有資訊(包括不足),在一定的時間內,讓顧客成為一個產品的專家,懂得產品和服務的一切真相,然後讓他選擇你。

    就像“把梳子賣給長髮的婦女”一樣自然。

    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顧客因為你的話而選擇購買了你的產品,最後在體驗這款產品的時候,產品有嚴重的質量問題(價值比不上支付的價格),或者照著你的話去做,卻越做越難。而在資訊對稱的情況下,好產品的標準就只有一個(不會有兩種),這個時候,我們拋開一切“營銷策劃”,負責任地去尋找為顧客提供價值的真相。我們就要捫心自問,如何給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唯一的方法就是,做任何一個事情,唯有無我,存天理,去人慾,撥開精神迷霧,找到行業和產品本質。

    什麼叫天理、什麼叫人慾?做物美價廉的產品給消費者,就是天理;希望我們的產品賣得最好,賺得最多,就是人慾。如果我把“物美價廉的產品”放在“希望賣得最好賺得錢多”之前,這在《大學》裡面就叫“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相反,如果你始終把“希望賣得最好,賺得最多”放在最前面,或者眼裡始終只有這一條,那麼你自己就會陷入到欺騙他人的行為,或者自己被他人所欺騙之中。

    夫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得到最大的市場。不是洞察消費者,不是給消費者扔廣告的煙霧彈,而是替消費者安排好一切,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03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人怎麼辦?

    任何一家企業都會遇到過這樣的人,我雖然只有三年的工作經歷,但前後就遇到了不少於5個這樣的人。同樣的馬雲和雷軍也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人,一個遇到了把梳子賣給和尚的騙子,一個把稻草賣成黃金的牛人。

    他們都做出來了相同的行為:開除VS不錄用。

    我們設想自己的公司有這樣的人,能夠“把梳子賣給和尚”、能夠“把稻草賣成黃金”的人,你會怎麼做?將他奉為座上賓,還是將其開除?

    很多人嘴上會說將其開除,但是實際上卻在重用這樣的人。我還親自見過一個職業經理人,讓自己的下屬去賄賂別的公司的(私下給對方2000塊錢)。

    這樣的企業,其最終的結果:一定會被市場所淘汰,自食惡果,沒有人會例外,不要抱有任何的僥倖心理。相反,把這樣的開除的人,就一定能夠贏得市場,也不會有例外。有人會說,因為他是“馬雲”,所以他開除了會賺錢,我就是一個普通的人,我要活下去,我捨不得開除這樣的“牛人騙子”。因為他開除了這個騙子,所以馬雲的企業才能夠盈利,而不是因為他是馬雲而讓阿里巴巴盈利。

    核心原理:一個人先做了什麼事,他才是什麼樣的人。所以我說:做事之前,先做人(選擇做正確的事);做人之前,先做事(正確的去做事)。最後,這個道理放在公司經營上,就是一家公司文化和價值觀不是牆上的字,而是取決於這家企業的具體行為。這家企業做什麼事,他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就是怎樣的,而不是這家企業牆上寫了什麼字(創新、公平、誠信,顧客至上等等)。

    記住一句話:如果你是一個公司的老闆,不開除“把梳子賣給和尚的”和“把稻草賣成黃金”的騙子,那麼沒多久,最短三個月,最長三年,市場和顧客就會“開除”你和你的公司。

    這就是市場的天道,沒有人會是例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根據相對論有質量物體絕不會達到光速,但《三體》裡三體人和人類飛船都達到光速為何沒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