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儒姐在北京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出自《論語·述而》

    【譯文】

    孔子說:“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我想要仁,仁就會來到了。”

    【評析】

    從本章孔子的言論來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這種認識的基礎,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覺,要經過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達到仁。這裡,孔子強調了人進行道德修養的主觀能動性,有其重要意義。

  • 2 # 澡雪堂主談修心

    這世上的事情分兩類,一類如孟子所言"挾泰山以跨北海",是超出我們的極限而做不到的,另一類則如"為長者折枝",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仁"就屬於這一類。

    如果我們做不到"仁","非不能也",不是因為我們真的做不到,而"是不為也",是我們根本就不想去做。

    《里仁》篇裡,孔子就曾問過他的學生"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然後老夫子直接告訴學生們說"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美,我未之見也!"可見孔子所提倡的"仁",人人皆可做到,甚至容易到"吾欲仁",只要你想做,"斯仁至矣",馬上它就來了。

    聖人是不會給我們建立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的,所以關鍵還在於我們自己,建立一套良好的三觀,才是最重要的!

  • 3 # 山客Czm

    仁是指一個人對他人的友愛與同情心,也泛指善良,這是中華傳統文化亦即孔子思想的核心,已浸潤到了我們中華民族每個人的骨髓裡,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是天生具備的;但人受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的影響,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甚至各屬不同的利益集團等,就可能在本有仁善基因的同時、出於各種不同的利害、慾望、情緒出發,就可能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人和事採取逃避或惡念,甚至‘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的失控,一念之差就失掉了仁心、人性,因此一個人欲行仁事,決定於自已的主觀理性思維,或為大局、正義而行,是種道德信念,不需辛勞苦學,本身想做就可辦到,就如扶老、助弱一樣。這是孔子所言‘仁遠乎哉?我欲仁,則斯仁至矣’之意,當然行‘仁’僅指在人民內部,不能用於敵對,否則就如毛主席所說,‘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人民的殘忍’!

  • 4 # 祖述文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譯文

    孔子說:「仁遠嗎?我想要仁,這仁就來了。」

    此章雖短,只十三字,但義理頗深。仁道不遠,行之即是。朱子釋仁「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仁是我們本心所有,幷不在外。世人不肯行仁,故孔子有此言。仁道遠嗎?不遠。但行仁則由我,此非出自遠也,行之即是。欲仁即宜行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則仁不遠也。放而不求,故有以為遠者,反而求之,則即此而在矣。

    程子曰:「為仁由己,欲之則至,何遠之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是也。

    《孟子·盡心》:「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也是這個意思。仁在我,不在外,行仁得仁,其實不遠。

  • 5 # 冷國儉

    “我欲仁,斯仁至矣。”此語出自《論語.述而篇第七》的第3O章。此句是孔子自問自答。其主旨是道德修養問題,強調修養修煉修身養性主要是出於主觀願望,有了修養自身的強烈慾望就可火修養成功。

    欲,及物動詞作謂語,訓詁為“想要得到”、“想要做到”。帶有賓語“仁”。欲,倘作助動詞,惟訓作“想”或“想要”,用在動謂前作狀語。仁,孔子思想,孔子思想之核心。集中體現在《論語》一書中。我在我寫的《論語譯釋》一書裡附錄了七篇論文,集中地概括地論述巜論語》全書的思想內容。

    仁,愛人。仁,會意字,二人,即表二人相愛。這個思想是偉大的,春秋時代提出的,尤為值得關注,不可漠視。“仁”思想的核心是忠恕,孝悌是根是本。斯,楊樹達《詞詮》訓詁為“承接連詞,則也,乃也。”譯為“就”。全句譯文:“我想要得到仁,仁就達到了。”

  • 6 # 文化三家店

    “仁”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圖騰,是無數仁人志士忠君愛國愛家,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思想源泉,是中華民族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無數的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以及像秦皇漢武這樣有作為的封建帝王的最高追求。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仁”的觀念是建立孔子思想高樓大廈的重要基石,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中學歷史課本中對“仁”的解釋是愛人,很顯然,在這裡這樣解釋把“仁”給簡單化了,是無奈之舉。孔子說我欲仁,則斯人仁至矣,就是說,雖然“仁”讓人感覺高大上,但實際上,追求“仁”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簡立單,如果想獲得“仁”,立馬就能獲得,求仁得仁。下面我對這句話再進行一下深入的闡釋。

    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對我欲仁,斯仁至矣的理解,讓我感觸頗深。他在《道光24年9月15日與諸弟書》中說,一個人只要能夠樹立遠大的志向,那麼什麼事情都可以做,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豪傑,不必假借助於他人。如果我想學孔孟,就要日日夜夜,孜孜不倦,認真學習,一心一意學習孔孟的學問,誰也不能夠阻撓我。而如果不能樹立志向,那麼,雖然每天與堯舜禹湯住在一塊,但是最終他們還是是他們,自己還是自己,他們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呢?

    地穢生萬物

    我在前面回答“君子不器”的文章中就說,華人的學習方法注重“取法乎上”“上下左右讀書”,也就是說在學習時要注重互相參照理解。對於“仁”的理解,“長養萬物”是一個很重要的註腳。也就是無論人的繁衍發展,大自然的和諧共生,還是人文化心靈的涵育,都要賦予它生機勃勃的特性。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地穢生萬物。土地之所以肥沃,是因為它能夠容納屎尿等肥料。水至清則無魚,一個社會,男女老幼,三教九流,賢人走卒,無所不包。大自然不光包括佳禾卉木,還有走獸毒蟲。這些人和物組成了一個生態圈。作為一名君子,就要很好的認識這個生態圈,對它的組成要素,要很好的分析研究,把握它的執行規律,推動他的流動和發展。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

    山水是華人重要的觀察思考物件,並從中獲得了許多啟示。要想獲得對人這個思想觀念的深入體悟把握,就要看山。就要學習山的崇高雄偉,就要學習山的樹木鳥獸生機勃勃,和諧花生。互文是漢語的重要語言特點,仁者必定是智者,智就是指智慧。智慧的仁者他的心胸必定是煙波浩渺,澄波萬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是生命之源,凡是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離不開水這一個重要載體。對人來說,營養需要靠水來獲取,體內廢物,要靠水來排出。水的作用如此重要,但水也從來不像人和大自然爭功。君子要向水學習。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對於這句話,大家都有所理解,並有所把握。但大家知道嗎?道家說一,儒家說仁,一和仁,就是事物的一體兩面。就像一個男人。在孩子們面前是父親,在妻子面前是丈夫。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對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呢?

  • 7 # 古之善

    如何理解“我欲仁,則斯仁至矣”這句話?

    那麼,我們只有在哲學範疇去理解孔子稱謂的“仁”,即在哲理概念上“仁”的本義到底是什麼?

    孔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又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一、中國古哲人孔子仰視天道

    針對“天道”的行為規律,或“天命”的思辨,孔子認識到“天道”存在絕對的、普遍的“性—德—仁”之真理。

    “性”,就是宇宙萬物都存在陰陽之性;“德”,就是宇宙萬物外在的行為存在陰陽行為原則(即,宇宙萬物外在的存在倫理德性);“仁”,就是宇宙萬物內在的存在陰陽行為原則(即,宇宙萬物內在的存在自然德性)。

    注:孔子的“德”和“仁”,主指宇宙萬物陰陽行為原則,而且區分為外在的陰陽行為原則之德和內在的陰陽行為原則之仁,

    孔子曰:“陰陽合德。”(《易傳·繫辭下》第六章)又曰:“陰陽不測之謂神。”(《易傳·繫辭上》第五章)

    其中,“陰陽合德”:是指陰陽行為原則之德。陰陽不測之謂神:是指“道”內在的“陰陽之氣”之行的正氣,是看不見的、摸不著的稱之為神。

    孔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中庸》,第十六章)

    “鬼神”是指:陰之為“鬼”,陽之為“神”,“鬼神”是孔子在當時的歷史時期,針對人們主觀“鬼神”的認識,形象地強調客觀存在陰陽的行為精神是無形無體無聲。

    孔子說:陰陽之合的行為原則稱之為“德”;而“德之行之神”的行為精神可真是普遍而盛行!看它也看不見,聽它也聽不到,但它卻體現在萬物內外的行為之中。

    這裡特別指出:孔子稱謂的“鬼”、“神”在他的語境中有不同的語意,我們要正確去理解孔子思辨中的奧妙之真理,我們不能僅僅以“形而下”在“字”的現象之義中去解釋。

    如:孔子的“鬼神之為德”、“陰陽不測之謂神”、“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氣也者,神之盛也;魄者也,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神無方而《易》無體”;以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孔子曰: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易傳·繫辭上》第五章)

    諸:指萬物。顯諸仁的“仁”:指萬物的自然德性之德,即萬物內在的陰陽行為原則。藏諸用:指“道之德之行”的道德理性作用在萬物內與外之中,就藏在道中。鼓:是指推動、鼓動膨脹、鼓滿天地。

    二、中國古哲人孔子俯視人道

    針對“人道”的行為倫理的思辨,孔子認識到“天道”存在絕對的、普遍的“道之德”,就是“人道”行為倫理之上的道德行為準則,或道德普遍原則。

    中國古哲人孔子“天道”的“道—德—仁”理論道德框架,與“人道”的“仁—義—禮—智—誠”實踐道德框架的倫理學說,代表著中國最高的倫理形而上學,也代表著中國“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基本精神。

    中國古哲人孔子建構的“道—德—仁”理論道德框架,就是在探尋、解釋宇宙萬物的倫理問題。而且,迄今為止,是孔子率先提出:“天道”存在萬物“陰陽行為原則”的道之德(即,宇宙世界的“第一推動者”的陰陽行為原則之德),就是“人道”之上的道德行為準則,也就是人類倫理的道德普遍原則;並且,孔子解釋了人的本性之仁性的自然德性,其倫理道德價值的終極依據,就是遵從“道之德”這唯一人類之上的無時間、絕對性的陰陽行為原則。

    所以說,古哲人孔子解釋了“人類的目的”與“自然的目的”相統一,就是人類倫理道德價值的最終目的;即“天人合一”的本義。

    中國古哲人稱謂的道德或道之德,是指宇宙萬物的行為原則,也就是人類倫理道德之上的道德普遍原則。(注:人類倫理道德在不同的習俗、宗教、意識形態中是不同的,而且相互之間的行為倫理標準具有相對性、歷史時空性)

    特別指出:道德普遍原則必須具有一般的形式,必須普遍有效適用於一切場合和一切人,即適用於宇宙萬物(不涉及具體的人、習俗、宗教、意識形態)。也就是說,針對人道而言,道德普遍原則能夠作為人類相對行為倫理標準次序的終極絕對標準來接受。(注:西方哲學和現代倫理學至今也無法回答到底什麼是道德普遍原則?)

    孔子的“我欲仁,則斯仁至矣”這句話,是說,如果你想獲得“仁”,需要你真正的懂得“天道”存在絕對的、普遍的“性—德—仁”之真理。那麼,你的本性遵從至上的道之德之行,立馬你的本性就涵養了道之德之仁。

    所以,孔子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注:國學中對“仁”的解釋是“愛人”,這種解釋只是後人以形而下的思辨方式認為的,不是孔子的本義。

    正因為“道之德”是最高的、絕對性的道德普遍原則,所以“道之德”之“和”的行為原則,就是全球人類自身不同歷史時期、相對的倫理道德的認識本體,就是人類共同價值觀的共識,就是全球人類社會中不同的國家政治意識形態、宗教意識形態必須遵從的倫理道德底線。

    摘自《論中國哲學辯證思維》南京出版社,2015;《老子的智慧之學》南京出版社,2015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鹹蛋白做什麼菜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