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點點微視覺
-
2 # 音樂瞄瞄
鬼谷子這人在歷史上的詳細記載較少,翻遍史書古籍也沒有找到關於他的出生、背景、生平、生卒等資訊。最早關於鬼谷子的記載出現在司馬遷的《史記》中:“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在《在張儀列傳》中也提到了:“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關於鬼谷子都是寥寥數筆帶過,但卻是一位充滿傳奇的人物,培養出了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等當時叱吒風雲的四位著名的軍事家,這可能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軍校了。史書雖然沒有很多記載但是民間卻有很多關於鬼谷子的傳說:鬼谷子是河南雲夢山下王莊村人,其母霞瑞因食奇谷而生子,因此稱他為鬼谷子。又因蟬鳴時節所生,故隨母姓名王蟬,長大後又叫王詡。如今,王莊村人把鬼谷子奉為祖先。王莊村南現有一土冢,村民稱之為王蟬谷堆(即鬼谷子墓)。據村中老者講,村中原有一記載王蟬身世的石碑,1958年興修水利時被毀。
鬼谷子隱居於河南省淇縣西南15公里的雲夢山,傳說一生只下過一次山,所以自然不會有有什麼戰例,但沒有經歷過戰爭卻又能教出那麼多優秀的軍事家卻又不合常理,總之鬼谷子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疑問。
-
3 # 拾典
對鬼谷子其人其書的真偽,自古就議論相左。視其人其書為偽者,多認為《鬼谷子》乃 蘇秦之書。“《隋志》鬼谷子三卷,樂注。《新唐志》二卷,蘇秦撰,又三卷樂一注。樂注曰: ‘蘇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其言或別有本’。”“服虔曰,抵音紙。垝音羲。謂罪敗而復抨彈之,蘇秦有此法。顏師古曰,垝與戲同音,戲亦險也。《鬼谷子》有抵巇篇也。( 《漢書·杜周傳贊注》) 是諸家皆以《鬼谷子》為即《蘇秦書》而服虔為漢經師大儒,其言尤可信也。”王應麟早已提出《鬼谷子》乃《漢書》所錄的《蘇子》書。但清人姚際恆的《古今偽書考》卻斷言: “《鬼谷子》,《漢志》無,《隋志》始有,列於縱橫家,……然則其人本無考,況其術乎? 是六朝所託無疑。”總之,他們都認為世傳《鬼谷子》為偽書,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但事實上,《漢書·藝文志》沒有著錄《鬼谷子》,並不能證明沒有鬼谷子其人其書。《隋書·經籍志》著錄的《尉繚子》《六韜》等,《漢書·藝文志》也沒有著錄,後人也曾以此為由加以否定,直至七十年代初銀雀山漢簡的出土,才證明它們是漢代的作品。
另外,除《漢書》外,歷史上仍有提及鬼谷子其人其書的重要著作。最早記載鬼谷子其人的是司馬遷,他在《蘇秦列傳》與《張儀列傳》中分別記敘: “蘇秦者,東周雒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最早引用《鬼谷子》的是漢代劉向,他所編的《說苑·善說》中引用《鬼谷子》的一段佚文: “鬼谷子曰: ‘人之不善而能矯之者,難矣。說之不行,言之不從者,其辯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辯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於人之心,如此而說不行者,天下未嘗聞也。’”此之謂善說。東漢王充在《論衡·答妄篇》中還記敘過一段生動故事: “傳曰: ‘蘇秦、張儀縱橫,習之鬼谷先生,掘地為坑,曰:下,說令我泣,出則耐分人君之地。蘇秦下,說鬼谷先生泣下沾襟,張儀不若。’”由此可見,在漢代著述中尚可散見鬼谷子的言論。清代的大考據家阮元認為,“《鬼谷子》中多韻語……,合於古聲訓字之義,並非後人所能依託”。當代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史家李學勤先生在《< 鬼谷子·符言篇 > 研究》中,將其行文方式與近年出土的簡帛相比較,斷定《鬼谷子》為先秦之作不偽。據此可知,《鬼谷子》並非後世託古偽作,因為先秦諸子之書有多含韻語的特點。作偽書的人,無論如何古的文字,都能一邊使用一邊合韻,為了用自己時代的發音來合韻,於是就與先秦的原音有了區別。古代沒有的用法和字義也會屢次出現,這些大體已經露出馬腳。雖可知《鬼谷子》成書於先秦時期,但真正作者究竟是誰仍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鬼谷子所撰,例如,《隋書·經籍志》著錄有皇甫謐的註釋本,以及尹知章的註釋本; 也有人採納“蘇秦假名”之說,例如,《隋書》所著錄的樂一註釋本。故真偽之辯仍一時難以定論。
綜上,鬼谷子真偽之辯都難以定論,就更別提其所經歷之戰事了。我們可以想象,其所生活的戰國時代,到處都是戰爭,年年都是戰爭,他想躲避也是無法躲避的。
-
4 # 前線老喬
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衛國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周陽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王禪老祖”是後人對鬼谷子的稱呼,是先秦諸子之一。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其實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他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人不能及。
一是神學: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確;
二是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軍,鬼神莫測;
三是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
四是出世學,修身養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
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謀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縱橫家的鼻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縱橫家:張儀、蘇秦。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其著作有《鬼谷子》又叫做《捭闔策》,《本經陰符七術》言練氣養神之法。
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六國合縱土蹦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
-
5 # 褚伯林11布衣
鬼谷子是位神奇的歷史人物。他生活在春秋戰國(交界)最為動盪的歷史時期。此期間諸候割據、周天子的統治已名存實亡,形成了戰火不斷髮生、生靈塗碳的局面。鬼谷子剛出生下來,就用清脆的童音喊出了“弭兵!”意即:“止息戰爭!”
後來被一道士,自稱為太室山華元真人收為弟子。真人傳授其功夫課有:手搏、蹴鞠、角力、劍法、射法;技巧有:鑄劍、弓駑、司南、陶器;養生方面:百草、丹經、仿獸、服炁;貨殖方面有:神算、產業經營、商賈;數術有:占卜、星象、相面、算命等。這些都是身上功夫。
所傳身外之法為眼觀全域性,站得高,看得遠,運籌掌上,治天下為太平,學業頂極的兵法、縱橫之術。傳其兵法有黃帝《陰符》、《太公六韜》,縱橫則須採用的兵家之謀略,治世之道須掌握的捭闔、反覆、飛鉗、揣摩之術等。
鬼谷子平常與師傅斬草為馬,撒豆為兵,排兵演陣;又時時與師傅研討時事,論是與非,爭言鬥辯。
鬼谷子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於鬼谷山中又傳授給了兵家孫臏與龐涓,縱橫家蘇秦和張儀,使得他們之後縱橫於諸候之間,馳騁於普天之下。也將其他知識和功夫傳給了茅濛、計然第弟子。
《鬼谷子》一書眾說紛雲,始見於《隋書,經藉志》舊題鬼谷子先生撰……
《史記》中〈蘇秦列傳〉講:“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意即:“蘇秦是東周洛陽人,他曾向東方到齊國拜師求學,在鬼谷先生門下學習。”
鬼谷子雖然沒有親身經典戰例,但卻教出了兵家孫臏等高徒。
-
6 # 井夫子
古往今來,天下大勢分分合合,便有盛世名景,亦有亂世如棋。
只不過,在亂世之中,究竟是做一個棋子還是棋手,可是大不一樣!
鬼谷子,更是一個站在戰國這盤棋的各路棋手背後的神秘男人!
1、戰國這盤棋
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時期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也就是從散沙之中開始有出類拔萃者出現,它們就是這片黃沙之中的殘存者、強大者。並開始成為體系。
以三家分晉的結果為標誌,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也讓亂世走入下半場,開始角逐最終的勝者。這其中,就有那麼一個人物,說起來,他似乎並沒有親身參與進來,但是他的身影卻是無處不在,如同帷幕後的黑影默默的掌控、觀察著這一切。他,就是鬼谷子。
只是,至於這位鬼谷先生到底是誰?就連留下史記的司馬遷也不清楚,他沒有來歷,既不見其形,也不見其事,只留下一個名號,還有一本講解陰謀術與縱橫術的書籍《鬼谷子》。而更多的,則是來自於他的傳說。
《史記》上只是提到,蘇秦張儀有一位老師叫做鬼谷先生。因此,或許想要知道這位神秘人物的事情,還得從他的學生身上抽絲剝繭。
2、決定歷史的走向
太史公司馬遷就曾在其《史記》中鄭重寫道:“此二人真乃傾危之士也!”一笑則而天下興,一怒使諸侯懼。而作為他們師父的鬼谷之厲害,也由此可見一斑!
為什麼說這兩個人厲害,可以說蘇秦與張儀,正是左右戰國棋局的兩位棋手,一者持黑,一者持白。
蘇秦透過遊說列國,得到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一下子,就打亂了使秦國的謀劃,也讓強秦十五年都不敢出兵函谷關。
而張儀與蘇秦師出同門,學習縱橫之術。出山之後,則是遊說六國入秦,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受封為武信君。
如果是縱橫術就是一種戰略體系的話,那麼這二位棋手不亞於掌控大局之人,可是他們也不過是鬼谷子的徒弟,他真的會不知道弟子如何出招嗎?
自然不,但他卻無需出山,親自掌控,僅僅站在棋手背後,就可以負手觀天下若棋局,著實厲害。
但是,你若單單以為,他只是懂得這些,那又錯了,不只是戰略,就連戰術也在他的把握之中。
3、戰局之初的奠定
在傳說之中,可不只是蘇秦張儀,孫臏龐涓也是他的弟子。而這二人,則都是戰術大師,可以掌控具體戰局勝敗的人物,不過自小常常有孫臏的勵志故事縈繞在耳邊,龐涓反而會作為反面的典型出現,容易使人以為他不強,但實際上,龐涓的戰術素養是很高的,他的失敗只是在於性格之上。因為他即好戰,又好強。
而孫臏則是身殘志堅,為齊國軍師,兩次擊敗魏國龐涓,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站在所謂的上帝視角我們可以看一下,先有戰術上的人才輔佐不同的國家,形成了七國的崛起,繼而又有戰略上的蘇秦使得六國對秦,形成分庭抗禮的趨勢,然後才有張儀橫空出世,秦國重新掌握主動。
而一切的發展,影響關鍵點的人物都是鬼谷子的徒弟,讓我們不禁想象,似乎秦國的最終勝利似乎早已經註定,而戰國七雄,不過是鬼谷子為了讓這段歷史更加輝煌壯麗而佈下的遊戲罷了。
4、秦國的強大早註定
不過說到這裡,我們似乎還要往回追溯一下,就算鬼谷子厲害,他又真的能保證秦國一定是最終的勝利者麼?畢竟如果按照他的算計,六國聯合起來,這實在是太過強大了,也難以把控,那麼秦國真的可以以一對六嗎?
其實早在比龐涓還早的時候,又一個棋子已經佈下,那就是商鞅!以及呂不韋。
商鞅透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而呂不韋因為扶植秦國質子異人而進入秦國政治核心,異人繼位,為秦莊襄王,拜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莊襄王去世後,年幼的太子嬴政繼位,呂不韋為相,被嬴政尊為“仲父”,權傾天下。
瞧,到了這裡,秦國有法治,有權利,似乎早已經為統一天下做好了最萬全的準備,也似乎所有的局勢,都已經在鬼谷子的掌控之中,若是說這一切都與他無關,又有幾個人會覺得百分百可能呢?
或許,鬼谷子確實沒有親自參與到任何一項事件與決策之中,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成為站在棋手背後的男人,默默的看著這一切,可能對於他來說,戰國,不過是一場早已經被他掌握,註定了結果的棋局罷了。
回覆列表
鬼谷子據史料記載只下過一次山,收了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四人為徒,但據傳戰國名將幾乎都拜會過鬼谷子,鬼谷子身懷曠世絕學,精通百家,是中國第一位跨學科、跨領域天才,更是教出了四個經天緯地的四個徒弟,左右戰國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