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時大彬
-
2 # 二里程
1.魏延:魏延是劉備一手提拔的大將,曾經鎮守漢中,獨擋曹魏。在劉備死後,多次隨諸葛亮進行北伐,在北伐期間,曾經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可見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可惜在諸葛亮死後,魏延與楊儀爭權,被馬岱所殺。
2.王平:王平是蜀漢後期的大將,在街亭之戰的時候,王平屢次勸馬謖認為他的軍事部署是錯誤的,可是馬謖不聽,果然在街亭大敗而歸。後來王平鎮守漢中,擊退了曹爽的十餘萬魏軍。公元248年,王平去世。
3.姜維:姜維在諸葛亮死後,繼承遺志率領蜀軍九伐中原,其戰果為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但是還是沒有挽回蜀國滅亡的命運,姜維攢動鍾會謀反,沒有成功,自己也死於亂軍之中。
4.霍弋:霍弋為霍峻之子,主要保護蜀國南部的安全,曾率軍平定南方的叛亂。在鍾會伐蜀的時候,霍弋曾上書要求帶兵保護成都。但是劉禪拒絕了他的請求。
5.羅憲:羅憲在蜀漢後期為巴東太守,蜀漢滅亡之時,吳國想趁機入侵,羅憲堅守永安城,擊退了吳軍名將陸抗的進攻。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蜀漢五虎將,關張趙馬黃,個個都是衝鋒陷陣、單挑廝殺的好手,每個人都能夠進入超級猛將的行列。
那麼無疑,個人的武藝將在評選五虎上將的位置佔有很大的比例。有了出色的武藝,才能被任用,上陣打仗,多立功勞,論功晉升。
那麼在蜀漢陣營中,除了關張趙馬黃以外,其他戰將的武力值從高到低依次排序又是怎樣的呢?咱們來分析一下。
一、李嚴
李嚴其實是個非常優秀的戰將,武藝高強,還有一定的領兵才能。綿竹一戰,當時還為劉璋效力的李嚴率三千兵馬阻截劉備,雙方對陣,劉備軍中老將黃忠出馬,“與李嚴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諸葛亮鳴金收兵後,黃忠很不滿意,認為自已若繼續打下去,可以擒住李嚴,而諸葛亮卻說,“吾已見李嚴武藝,不可力取”。以此看來,李嚴的武藝可是相當不錯的。所以說,如果蜀漢後期要再排五虎上將的話,李嚴肯定是最有資格入選的。
但李嚴這個人似乎並不受待見。劉備生前在各個戰場上都從來沒有使用過他,連東征孫吳最需用人之際都沒有帶上他。白帝城託孤,劉備為了川蜀的穩定,又利用了李嚴一把。李嚴的才能始終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魏延
無論武藝還是軍事才能,魏延都是當之無愧的後五虎上將的入選者,這是毫無疑問的。若論單挑廝殺的武藝,魏延肯定不如蜀漢前五虎,但絕不會輸給其他任何人,包括李嚴。陽平關一戰,能與龐德硬扛,還抽冷子幹了曹操一箭,這是曹操一生中最接近死亡的一次,就差幾公分到咽喉了。在諸葛亮北進中原的歷次戰役中,諸葛亮為對抗曹魏猛將張郃,主要就是倚重魏延。
魏延是比較純粹的軍人,腦袋瓜子主要使在軍事上,但他是個政治白痴,政治頭腦極其幼稚,輕率地踏入了政鬥漩渦,最終導致了自己的覆滅。
三、姜維
做為蜀漢後期真正的帥才,姜維入選後五虎的行列毫無爭議。自魏延死後,論武藝,姜維就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猛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任何其他戰將能與之爭鋒。姜維初次亮相就展示了自己不凡的實力,天水關擊退常山趙子龍,被趙雲誇讚,一戰成名。但姜維有個特點:發揮極不穩定,遇強不弱,遇弱不強,失誤頻頻。贏得精彩紛呈,輸得莫名其妙。
姜維不但武藝高強,他領兵打仗的水平也是一流,更重要的是,姜維很有政治頭腦,而且品行端正,忠心耿耿。從古至今,像姜維這樣的人才都非常難得,擁有姜維,是蜀漢的幸運。
四、王平
和魏延一樣,王平是蜀漢陣營中壯年派的代表人物,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王平這個人沒有什麼文化,但精通軍事地理,用兵老辣沉穩,氣勢雄強。而王平的武藝也非常不錯,街亭之戰,為救被困的馬謖,王平與張郃對戰,“戰有數十餘合,平力窮勢孤,只得退去”。能和張郃大戰數十回合,“力窮”而敗,王平的武藝足以拿得出手,完全可以進入後五虎的行列。
在蜀漢面臨人才青黃不接的嚴峻形勢下,是王平這幫壯年派撐起了蜀漢的江山,使國家在風雨中穩如泰山。
五、關平
其實在蜀漢後期,關平已經犧牲了,他不應該被列入。但把他提出來,是對蜀漢年輕一輩的致敬。在蜀漢年輕一代中,毋庸置疑,關平是最優秀的,最有出息的,最有可能撐起蜀漢江山的樑柱式人物。自少年時代就隨關羽四處徵殺,身經百戰。關平的武藝相當不錯,能磕曹魏猛將龐德三十合不落下風,而且在歷次戰鬥中常有斬獲,非常難得。關平完全有實力進入後五虎的行列。
關平有父親關羽的潛力,但他卻沒有關羽身上那些驕狂自大、目中無人的壞毛病,這是最難得之處。不幸的是,關平過早的犧牲,導致蜀漢的未來折卻了一根擎天之柱。
六、馬岱
如果關平不能入選,咱們就必須另外再找一位戰將來代替他。我認為馬岱是最有資格入選的。可能有些朋友對馬岱這個人有些疏忽了,因為馬岱這個人太有些不顯山不露水,扔到眾將中,毫不起眼,猶如長刀入鞘,鋒芒盡收。但馬岱這個人厲害就厲害在這個地方,能讓你毫無防備之心的敵人才是最可怕的。魏延的戰鬥生涯兩次都是栽在馬岱手上。再看看馬岱的其他幾次戰鬥:一個回合打敗鍾繇; 一個回合殺死忙牙長;一個回合活捉孟獲; 一個回合刀劈陳造;包括後來偷襲魏延也是一刀斃命。
象馬岱這樣乾脆利索的快刀手難道不可怕嗎?能一刀解決的事情決不用兩刀,弱勢的情況下立即施放暗箭,使絆馬索。這樣的心機和手段完全可以列入後五虎的人選。
也有很多朋友認為像關興、張苞這些後起之秀也應該列入,老將廖化也應該有競爭機會。但我認為,關興不是減配版的關羽,張苞也並非小一號的張飛,他們的實力根本無法與父輩相提並論。和東吳兩個水貨“萬夫不當”還打了個不可開交,這些所謂的萬夫不當,在老一輩五虎面前,都是“戰不三合”的事情。
-
4 #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有一定的出入,五虎將的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這個問題裡面我們不能單以《三國演義》來作為標準。首先看第一屆五虎將的選擇標準,張飛關羽是久隨先主,有從龍之功;趙雲,長坂坡單騎救主,也是天大的功勞;馬超,替劉備拿下了成都;黃忠,拿下了漢中,斬殺了夏侯淵。這些赫赫戰功,是其他將領比不上的,所以他們成了五虎。
蜀漢後期,戰役雖然不少,但是並沒有取得過戰略性的勝利,也沒有拿下一個關鍵的地盤,所以評選五虎的標準就要降低一些了,只能選擇那些一般軍事行動中有些亮點的將領了。
第一人,魏延。就他本人軍事能力來講,甚至可以競選第一屆五虎將,只是功勞上沒有那幾位耀眼。但劉備認為他是個可造之材,漢中戰役之後,提拔魏延為漢中太守鎮遠將軍,幾乎獲得了和關羽一樣的地位。事實證明劉備是個識貨的,魏延鎮守漢中,固若金湯,他制定的防禦策略持續了幾十年。後面方案被修改沒多久,漢中就丟失了。所以,論資歷,論功勞,論能力魏延應該都是第二屆五虎之首。
第二人,王平。他是戰役時歸附劉備的,當時劉備很高興,認為得到王平,漢中就是囊中之物了。事實再次證明劉備又對了,王平在北伐時期表現一直很不錯,統領無當飛軍,屢立戰功,被當做主力預備隊使用。鎮守漢中時期,又獨立打退了曹爽的十萬大軍進攻,累封安漢侯。
第三人,吳懿。從軍事上來講,吳懿並沒有單獨立下過大功勞,但是這人的地位很尊崇。諸葛亮死後受命為漢中都督,出鎮蜀漢軍事重鎮漢中郡,並遷任車騎將軍,領雍州刺史,進封濟陽侯。整個蜀漢能被授予節符的人很少,吳懿就是其中之一。論輩分,他是也後主的舅舅,並且吳氏是蜀中大族,給與他一定的榮譽也是對整個吳氏家族的認可。
第四人,姜維。能力是沒的說,帶兵九伐中原,勝多敗少,蜀中危機時刻巧渡陰平橋擺了諸葛緒一道,並且劍閣抵擋鍾會數十萬大軍,甚至還差點復國。之所以排名靠後,是因為資歷不足,他是諸葛亮一次北伐時期歸附的,沒有過追隨劉備的經歷,所以幾遍他很強悍,但是也只能排第四。
第五人,廖化。有句老話“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說明了蜀漢後期無人可用的無奈,但是又從側面說明廖化是一可以勉強當做一方大將來使用的。廖化是個老資格,跟魏延差不多。雖然沒有顯眼的功勞,但是有一點蜀漢陣營的將領都比不過他:他經歷了赤壁之後蜀漢所有的大戰役。這就是一本活歷史,襄樊,夷陵,諸葛北伐,姜維北伐,他幾乎都參加了。哪怕是再平庸的一個人,經歷了這麼多戰役,還能完整的活下來,憑他的經驗也能入選軍事家了,所以他拿一個五虎名額不過分。
當然,以上是我個人簡介,如變更選拔標準馬岱,李嚴,鄧芝等人也是可以入選的。
-
5 # 大愛無恨劉成
《三國演義》中,蜀漢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都是武功修為很高的超一流頂級戰將。他們的光輝事蹟不但史不絕書而且在民間也是家喻戶曉、廣為流傳。
蜀漢建立早期,關羽、張飛和黃忠就先後因為東吳而去世;馬超在蜀漢中期因病去世;趙雲則堅持到了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戰爭時期。
那麼,蜀漢要評選出新的五虎上將,就可以從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戰爭,趙雲去世的時候開始了。不然,趙雲怎麼辦?參加評比還是不參加評比?所以,我覺得應該從趙雲之後的大將裡邊選出新五虎上將,比較合情合理一些。那麼,都有哪些大將可以入選呢?
首先,五虎上將必須是武功高強的一流以上高手,然後必須對蜀漢忠心耿耿,還身經百戰能夠獨當一面的。我認為符合條件的是:
第一、姜維。上榜理由:
1、初出茅廬就大戰趙雲多合不分勝負,令趙雲刮目相看而且大吃一驚。我們看《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姜伯約歸降孔明、武鄉侯罵死王朗》:
當先一員少年將軍,挺槍躍馬而言曰:“汝見天水姜伯約乎?”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雲大驚,暗忖曰:“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
看到了嗎?令趙雲大吃一驚,這可是破天荒的一次了。放眼整個三國,除了姜維,誰能夠在兩人交手對陣的時候能令趙雲大驚?
有人說,是因為趙雲老邁年高了,不敵姜維才大吃一驚。我認為,這個說法不妥。首先,趙雲的年老體衰不假,但是他的武功下滑不大,他剛剛斬殺了韓德父子五人,就可見一斑。
所以,趙雲大驚失色的不是因為自己的武功不行,而是因為姜維的武功修為太高,高得出乎意料。趙雲即使是身手有所衰退,但是對自己年輕時候的武力還是記憶猶新的,他對姜維武功修為的判斷肯定是參考自己年輕時候的武力值來比較的。
趙雲透過比較得知:姜維的武力值比自己年輕的時候也不遑多讓,因此才大驚失色。否則,趙雲如果以自己老年的武力值來衡量姜維的話,那頂多就是感嘆自己的青春已逝,年輕人“後浪推前浪”,是完全正常的規律,也用不著大吃一驚。
因此揆情度理,趙雲的大吃一驚是因為以自己的巔峰期的武力值來對照姜維的,這是不容置喙的。趙雲沒有想到的是,天水這個小地方竟然有一位和自己的武力值不相上下的大將。所以,姜維的武力值跟老五虎上將是無限接近,當選新五虎上將順理成章。
2、順手接住對手射來的箭,反射回去,一箭將對手射死。這可是《三國演義》中獨一無二的存在了。
應該說,面對敵方的暗箭,能夠順利躲過或者是用兵器打落,就不錯了。而姜維能用手接住,還反射回去。這一系列的動作,看似簡單,其實其中浸淫著姜維多少年的深厚功底?非千錘百煉的身手是不可能做到的。
當時是姜維兵敗逃跑。曹魏大將郭淮緊追不捨,眼看距離拉開了,郭淮就箭射姜維。姜維由於跑得匆忙,箭袋裡的箭都灑落了,只好接住郭淮射來的箭,然後用一隻腳踏住弓,用一隻手拉弓弦,一箭射中郭淮的前額,郭淮當場身亡。姜維這一箭的難度著實不小啊!
姜維用腳射出來的箭,比有的人用手射出去的箭還要準。姜維不當選五虎上將,誰還敢當選?
3、大戰鄧艾五十合不分勝負。
可不能小看鄧艾,鄧艾可是跟文鴦大戰了五十多合不分勝負的。文鴦的勇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有很多人甚至認為,文鴦的武功修為不在呂布之下,應該是三國第一。這當然只是猜測而已,缺乏實證。但是這種猜測也可以從側面證明,文鴦的武功修為很高。
4、身經百戰,在單挑上未曾有過一敗。
軍事上,姜維多次失利,但是單挑他卻最差的時候也是和對手打平。這太符合五虎上將的標準了。
第二、魏延。魏延是當之無愧的新五虎上將,因為老五虎上將他也差點當選。很多人就討論過,如果老五虎上將由魏延替換出一人,應該換誰的問題。這就說明了,魏延是有資格競爭老五虎上將的第六虎,那麼成為新五虎自然就無可非議了。上榜理由:
1、大戰龐德幾十合,略微處於下風,被龐德殺退。當時魏延一箭射中了曹操的門牙,龐德為了搭救曹操拼了老命,才殺退了魏延。由此可見魏延的武勇。
2、多次單挑大戰張郃,不分勝負。張郃是五虎之後公認的天下無敵,魏延能跟張郃不分勝負,就有資格當選新五虎上將。要知道,張郃當年大戰張飛,張飛也是以微弱的優勢取勝的。諸葛亮和劉備都多次公開表示了對張郃的忌憚。
3、斬殺曹魏大將、一流高手王雙。王雙使六十斤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他一出手就連敗蜀漢的大將,並斬殺兩名蜀將,打傷蜀漢一流高手張嶷,蜀漢無人能敵,令諸葛亮悚然一驚。最後,諸葛亮設計派魏延埋伏,斬殺了王雙。儘管魏延是趁王雙措手不及而斬之,但是這份功勞毫無疑問應該有魏延一筆。
4、魏延多次負責誘敵深入。引誘兀突骨大王進盤蛇谷;引誘祝融夫人進埋伏圈;引誘張郃進埋伏圈;引誘司馬懿進上方谷等等都是魏延。可以說,諸葛亮的北伐戰爭: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魏延;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魏延;哪裡有強敵,哪裡就有魏延……
5、魏延鎮守漢中,漢中固若金湯。這樣的軍事才能,就是老五虎上將中的個別人也望塵莫及的。劉備當年慧眼識珠,選擇魏延鎮守漢中,而馬超都督臨朐和馬岱協助魏延守漢中。被老五虎上將協助工作,魏延當選新五虎上將就理所當然了。
第三、王平。當選理由:
1、王平繼魏延之後鎮守漢中,採取“禦敵於國門之外”的策略,曾打敗曹魏的大都督曹真和大司馬曹休,漢中安若泰山。
2、王平在馬謖丟失街亭要道後,能夠整軍再戰,差點奪回街亭,而且救了被張郃、司馬懿包圍的魏延。王平大戰張郃幾十合不分勝負。當時魏延深陷魏兵的包圍圈中,幾乎心灰意冷,王平殺入,魏延立即信心滿滿,絕處逢生。我們看《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魏延左衝右突,不得脫身,折兵大半。正危急間,忽一彪軍殺入,乃王平也。魏延大喜曰:“吾得生矣!”
魏延一看到王平就知道自己性命無憂了。由此可見魏延對王平的信賴和依靠。所以,王平的武功修為絕對不在魏延之下。
3、魏延和高翔被魏兵圍困,王平殺入曹魏圈,救了魏延和高翔。
王平兩次救魏延於瀕臨絕境之中。魏延看到了王平就等於是看到了希望,僅此一條,就足以當選新五虎上將。
第四、廖化。當選理由:
1、關羽敗退麥城被困,廖化突圍而出,前去向劉封和孟達求救。試想,在東吳大軍的重重圍困之下,單槍匹馬突圍而出,需要多麼高深莫測的武功修為,才能實現?如果突圍那麼容易,關羽為什麼不突圍?
2、有一句諺語說的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透過這一句諺語,我們可以得知,廖化已經是當時蜀漢數一數二的大將了。
3、廖化早期跟隨關羽,後來跟隨諸葛亮參加北伐,斬殺過曹真的副將秦良,可謂身經百戰。而廖化卻未曾受傷,享年將近百歲。大家可以想想看,在刀從劍浪、矢石如雨的戰場之上,廖化能夠身無片傷而且壽比南山難道總是靠運氣嗎?
4、姜維北伐中原時,派廖化鎮守漢中。大家都知道,鎮守漢中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吧。想當年,劉備派魏延鎮守漢中,可是轟動一時。姜維既然能夠派廖化鎮守漢中,廖化肯定是名不虛傳的頂尖戰將。
第五、關興。這是真正的蜀漢二代。新五虎上將的評選,無論如何必須有年輕人的加入。否則,北伐大業後繼無人哪。張苞去世過早,不然張苞也應該和關興並列新五虎上將。當選理由:
1、關興斬將數量是六人,是後三國時期蜀漢的第一。即使是前三國時期,這個數目,也可以排在頭幾名。
關興斬殺的敵將有:東吳將領李異、周平、潘璋三人。羌族元帥越吉。曹魏的將領楊陵、董禧。
2、關興在鳳鳴山營救老將趙雲。趙雲經常營救別人。可以說《三國演義》中救人次數最多、數量最多、含金量最高的就是趙雲。趙雲救過劉備、劉禪兩位皇帝,僅此一項,足以傲視群雄。
而趙雲遇險是關興救的。關興武功之高,就不言而喻了。
3、關興斬殺了周泰的弟弟周平。周泰和韓當竟然不敢迎戰。劉備當時對關興和張苞兩位小將的評價是“虎父無犬子”,暗示關興幾乎繼承了關羽的一切。
4、關興的箭術出神入化,一箭射中天空的飛雁,而且能夠指哪隻就射中哪隻。我們看《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張飛遇害、雪弟恨先主興兵》:
正言間,忽值頭上一行雁過。興指曰:“吾射這飛雁第三隻。”一箭射去,那隻雁應聲而落。文武官僚,齊聲喝彩。
關興之所以指定要射第三隻,一則證明自己的百發百中,二則要讓大家知道他是真正地射中那隻大雁而不是射落的驚弓之鳥。
關興這一箭的難度,絕對不在前輩呂布轅門射戟和趙雲射落船帆之下。就憑這一箭的風采,關興也可以入選新五虎上將。
綜上所述,蜀漢集團雖然人才凋零,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可圈可點而又能夠負重致遠的大將之才還是不乏其人的。
有道是:“牛溲馬勃俱是好藥;良金美玉需要打磨。”
只要有伯樂,就不會缺少千里馬。所以說,人才的有無,關鍵在於善於發現和用心培養。
-
6 # 夏雨風
劉禪時期新五虎,當屬魏延、姜維、廖化、關興、張苞。
其中老將魏延和姜維誰列第一位,關係重大。前者本就第六虎將,姜維是諸葛亮關門弟子。把魏延列第一,楊儀等人不服氣。把姜維列第一,魏延會不會和關羽一樣不甘人後。廖化也是一員久經沙場老將,後期已擔綱先鋒。
關興和張苞是關張虎門之後,張苞武藝長進迅速,已有乃父雄風,只是不幸跌入深淵,過早去世。
諸葛亮之後,魏延已死。新五虎可有夏侯霸和王平繼之,就是姜維、廖化、關興、夏侯霸、王平五虎將。
但這一切都純屬遊戲,五虎將本是羅貫中演義的。倘如再演義新五虎將,羅貫中手上精彩素材已消耗殆盡,實在搜腸刮肚也找不出新的段子。
況且,劉禪並不支援姜維征伐,一度害得姜維屯田自保。直到費煒被人刺殺,姜維才獲得軍權,九伐中原。可見,劉禪也和孫權一樣,但求自保,不求攻伐,更不求虎嘯天下了。
回覆列表
蜀漢的五虎上將家喻戶曉,為蜀漢立下蓋世功勞。可惜隨著關羽殞命江東,張飛遇刺而亡,黃忠馬革裹屍,馬超不久亡故。最後一員大將在張飛被殺後七年後病故,就這樣五虎上將走過了他們的光輝歲月,沒有英雄的時代,這時間是寂寞的,不過長江後浪推前浪,又一批英雄開始馳騁疆場,蜀漢後期如果要數大將的也不過是這幾位,也可以暫叫他們蜀漢後期的五虎上將。
第一位,姜維。
和魏延對諸葛亮有所不滿外,姜維這位降將卻處處表現了對諸葛亮的忠誠。姜維文武雙全,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裡任命為中郎。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有人說姜維心有斗大不虛語也。
第二位,廖化。
常言道: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行。當世名將凋零,廖化就顯得極為重要。字元儉,曾為關羽主簿,關羽敗亡後歸入孫吳,用詐死之計迴歸蜀漢,劉備授任為宜都郡太守。劉備去世後,為丞相參軍,後為廣武都督,遷陰平郡太守,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官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蜀漢滅亡後,徙往洛陽,在中途病逝。廖化以果敢剛直著稱,是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
第三位,王平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縣東北)人,籍貫益州。三國時蜀漢後期大將,原屬曹操,曹操與劉備爭漢中,得以投降劉備。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與馬謖一同守街亭,之後深受諸葛亮的器重,率領蜀漢的王牌軍隊無當飛軍,多次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死後鎮守漢中,曹爽率領十萬大軍攻漢中時,被王平所擊退。諸葛亮死後,魏延不服氣。楊儀和大將王平設計,派王平前去征伐。王平便對魏延的部隊說:丞相屍骨未寒,你卻領兵造反。魏延的部隊一聽主將造反,紛紛逃散。魏延便被王平所殺。可見王平的功勞非常人所比。
第四位,鄧芝
早年就曾被預言,認為其能位至大將。後被劉備任為郫令,升遷為廣漢太守。因任官清廉、嚴謹,有治績,被徵入朝為尚書。劉備逝世後,奉命出使吳國,成功修復兩國關係,並深為孫權所欣賞。建興六年,諸葛亮屯兵漢中,準備北伐,以鄧芝為中監軍、揚武將軍,命其與趙雲佯攻郿城,吸引曹真主力。建興十二年,遷前軍師、前將軍,領兗州刺史,封陽武亭侯,不久督領江州。孫權在此期間多次聯絡鄧芝,贈賜豐厚。延熙六年,遷車騎將軍,後授假節。平定涪陵叛亂。
第五名,句扶
句扶應該是蜀漢人氣極低的一位大將了吧。很多人對他都不太瞭解,甚至從未聽說過他的名字,其實這個句扶作戰勇猛,屢立戰功,人品還不壞,使一把開山斧,在中國歷史上似乎有個慣例,使斧的都挺能打,句扶也不例外,而且官位也做得挺大,是蜀漢的左將軍,在當時人們都把他和王平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