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行走的肉丸子

    研發出一道新菜品,那麼應該如何定價呢?高了,市場難接受,低了毛利率難保證。怎麼做才能保證毛利率的同時又讓客人覺得可以接受?

    一切都有規律和公式,來了解一下吧。

    餐飲業的菜品價格不是憑空估計或者拍腦袋定出來的,菜價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經營效果。高了,顧客覺得是故弄玄虛,低了自己又覺得不值得了。一般來講,有以下幾種定價方法:

    定價的基本方法

    一、(毛利定價法)

    1. 在定價時以毛利來確定。

    菜品定價一般是根據餐飲店內部要求的毛利率,這個毛利率來自經營者的目標和經營中統計的平均水平。然後利用下列公式,依照菜品成本計算出來。一般餐飲店的毛利率在50%左右(低的在40%,高的達60%以上)。

    菜品價格=成本÷(1 - 毛利率)

    菜品的成本為:可變成本(食材、調料、水費、電費、燃料費)和固定成本(工資+商店房租+生活費+員工住宿費)

    例如:一份菜成本是12元,取定毛利率為40% ,則菜品價格=12元÷(1-40%)=20元,其中毛利是20-12=8元,或20×40%=8元。

    用毛利定價法有順算和倒算兩種操作法。還是用火鍋店的例項來說明:

    順算:

    一家火鍋店的土豆售價是5元/份。土豆進價每斤1.50元,估計每份菜調料價為0.5元,燃料費為0.2元,合計成本為1.50+0.5+0.2==2.20元。

    若規定毛利率為50%,則這一斤土豆的售價為2.20÷(1-50%)=4.40元,(若收了底鍋費,即調料費,那麼還應將調料費減去)但事實上5元一份的土豆只有3兩重,原材成本為1.50×0.3=0.45元/份,加上調料和燃料費的內部計價僅為4.40×0.3=1.32元/份,現在定價為5元/份,明顯是高了,達到(5-1.32)÷5=73.60%。

    由此可見,火鍋店的蔬菜毛利是很高的。

    倒算:

    即先確定毛利率為50%,若定一份帶魚價為10元,則客人只能吃5元的東西(包括菜、調料和燃燒費),若調料和燃燒費共計為0.7元,則客人只吃到4.3元的帶魚。

    所以對整個店來說,只能考察綜合毛利。

    2. 要充分了解當地同行的毛利情況。

    需注意的是隻有同品種、同檔次的店才有可比性。若無可比的,在參考其他類同店情況後,自己的定價也不要相差過大。

    係數定價法

    這種定價法要了解同地區、同檔次、同類型的餐廳菜品價格和成本。

    菜品價格=成本×定價係數

    定價係數=菜品價格÷成本

    比如:某菜品售價38元,經計算它的成本為15元,那麼定價係數是2.5。

    有了定價係數,其它的同類菜品均可以相應定出。

    二、附加定價常數法

    就是在係數定價法基礎上加上附加定價常數,這個常數是根據菜品的銷售份數來獲得的。

    菜品價格=原材料成本×定價係數+附加定價常數

    附加定價常數是生產和銷售每份菜品所發生的固定費用(如能源、工資、租金)。

    附加定價常數=(能源+工資+租金)÷當期銷售份數

    例如:某店一個月銷售菜品份數為30000份,當月的能源費50000元、工資25000元,租金75000元。那麼附加定價常數是(50000+75000+25000)÷30000=5元

    幾個菜品定價策略

    就餐的客人是奔著實惠來的,所以定價上就要看起來好像顯得比較低。比如推出一道菜,起初定價在30元,結果不好賣,後來改成32元,反而一天能賣到30多份。

    原來的道理是這樣:32和30當然是32大,但給顧客的感覺卻不是這麼絕對,30元給顧客的資訊是:這個菜30多塊錢,不便宜;而32元給客人的資訊則是:這個菜價格適中,還不到35元。所以有的店的菜價一般沒有整數。

    再說說尾數7,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價格策略,比如47元,會給顧客45、46元的感覺,而如果加1元為48,就好象貴出好多,就好象50比49貴好多一樣。”

    高低價格分雜湊

    薄利多銷

    對於小餐館來說,價格是最能影響客人心理的因素。如果食客發現你的價格和大酒店差不了多少,他就會覺得不值,恐怕領教過一次就不會再來了。

    出於上述食客的消費心理,餐館在制定價格的策略時,不妨也玩一下選單上的數字遊戲。比如,鄰近檔次相近的餐館某款常點的菜式定價是20元,你可以定18元;一些稍高檔的菜式,如果人家是30元,你就定28元。

    儘管表面看來,你的單項菜式的毛利率低了,但你吸引的客人也多了,從而帶動了其他菜式的消費,增加了營業額,綜合毛利的總額可能就低不了多少,當營業額達到了一定高度時,總毛利甚至會增加,基本精神應該是薄利多銷。又或者你在其他方面儘量節約開支,降低成本,力保選單上的數字遊戲有玩轉的空間。

    總之,菜品定價是一門學問、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定好價格的,定高了,銷量上不去,低了,不能賺錢、白忙活。只有掌握了顧客的消費心理,恰到好處的定價才能贏得不錯人氣和提升營業額。

  • 2 # yiheng恆恆

    一個餐館的菜價定位應該以房租,人工,還有原材料定製菜價,但是最重要的是看你店周圍的消費群體是什麼水平,水平高的話可以適當高一些,但前提菜的口味質量要搞上去

  • 3 # 華哥說門店生意

    我從事實體店營銷策劃12年,在這十幾年期間,也幫助過很多的飯店策劃過相應的營銷服務。我現在有自己的生意,作為一家童裝企業的總經理,自己也開有26家童裝店面,基於我的策劃經驗來對這個問題,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我們很多的人,在設計價格時候,往往是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進行設計,而忽視了市場營銷的角度來設計。

    1、根據產品的成本加上一個毛利,制定出了產品的價格。在13年的時候,我給一家飯店策劃的時候,就調查過他們菜價的定位方法:就是把菜品的原材料成本加上一個分攤的成本(比如說房租、人工、管理費用等),然後加上一個毛利,就這樣得出一個菜品的菜價。

    比如說,一個青椒炒肉絲,青椒成本1塊、肉絲成本2快,加起來就是3塊,然後人家根據財務核算的分攤成本,價格要乘以5倍的倍率,然後這個青椒炒肉絲的菜價就是15元,就這麼簡單。

    2、有很多的老闆也會根據周邊的競爭狀態來進行制定菜品的價格。

    畢竟,現在的飯店競爭也很激勵,飯店在制定菜價的時候,會進行一些市場的調查工作,瞭解一下週邊同等檔次的飯店同類菜品的價格,別人的青椒炒肉絲是多少錢,那麼他也定多少錢,也有可能是稍微有點來去。

    其實,這樣的生意定價模式,我的理解是,我們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當然的認為消費者就會接受。在生意中,產品的“價格”是很敏感的,有可能消費者最關注的就是“價格”因素(高階的奢侈消費除外,畢竟消費人群不一樣)。

    像這樣的定價模式,對生意造成的阻礙就是:

    1、消費者對你這邊沒有“感覺”:如果一家飯店的最具特色的菜品沒有設計好的話,消費者在消費之後,感覺上就是和其他的地方吃飯差不多,下次來不來就看運氣。所以,不能產生吸引消費者的第一印象。

    2、容易產生惡性競爭:惡性競爭就是“價格競爭”,因為大家都差不多,口味、菜品、風格、價格都差不多,競爭者為了生意的競爭,就會時不時推出所謂的“特價菜品”等促銷活動,這樣的活動說白了就是惡性競爭。惡性競爭的結果就是大家都不賺錢。

    所以,對於飯店的價格設計,我的建議是必須要設計價格梯隊:

    1、對於飯店來講,客戶首先要的就是“體驗”:這一點對於飯店經營者來講,一定要注意,客戶的體驗度會直接決定你的生意的回頭客。

    那麼,客戶的“體驗度”,對於飯店來講,最主要的就是“菜品的口味”,因為,這個是消費者能夠直觀感知到的菜品價值,就是透過味覺來品嚐。

    2、當飯店的“特色菜品”打造好之後,然後進行菜品系列的佈局,這個就是任何一個實體生意必須要做的“產品佈局”。因為價格設計,從生意的角度來講,正確的做法是必須根據產品佈局來設計的。

    飯店的菜品佈局,我以前是分為3個系列的產品,菜品的價格根據這個菜品的佈局來進行“價格梯次”的設計:

    2.1、引流型產品(開鑼戲產品):這類產品是屬於吸引客流的產品,從價格因素來講,這個產品系列的價格是一定要有競爭力的。

    那麼,引流型產品,我們可以選擇我們前面設計打造的“特色產品”中的其中一個,換句話說,消費者一想起要吃這個菜,第一反應就是你這個店,在消費者心中就是這個反應:價格便宜(比別的店)、味道獨特、口味爽,總之就是能夠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第一印象”。

    2.2、中軸戲產品(常規利潤型產品):這類菜品就是屬於大眾型別的,大家都有,消費者一般都能接受的常規性質的產品,價格也是屬於合理的(在這裡,不能說高或者低,因為這個要根據不同地域的消費能力來定的),消費者來你這家飯店,前面的引流型的特色菜是必點的,這些常規性質的菜也會要一部分,總不至於單點一個菜。

    2.3、高毛利菜品(壓軸戲菜品):這個菜品是你這個店獨有的,或者特色是獨特的、叫法獨特也行,總之,消費者看到這個菜名,就知道只有你這個店有,當然,口味、特色這些是必須的。

    2.4、那麼,這3種產品的定價基本上就是按照:

    設計價格流程=設計價格梯度+設計價格差距。

    所謂的價格的梯隊就是:引流型產品的價格是“低”、中軸戲菜品的價格“中”、壓軸戲菜品的價格“高”。

    所謂的價格差距就是:前後兩種產品的價格差距拉開1.5倍,最好不要超過2倍的價格差距。比如說你的引流型產品的價格是10元,那麼你的中軸戲產品就是15元(不要超過20元),你的壓軸戲產品的價格就是30-40元(當然,這個是理論上的價格差距,具體的菜品價格還得看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比如說:你定的引流型產品拿了你那裡的特色產品,這個是特例)。

    2.5、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根據我們的菜品的成本,來制定合理的菜品價格;

    比如說,你的引流型產品,就拿青椒炒肉絲來打比方,你的成本如果是3元,原來定價是15元,但是如果這個菜品你定位的是引流型菜品,那麼你完全可以定價在5元(換句話說,這個引流型產品就不是我們的主要賺錢產品)。

    根據產品佈局、菜品的原材料成本以及飯店的管理成本來綜合制定菜品的價格,切記不要認為所有的菜品都要統一的毛利,所以,實體店的生意不是我們傳統思維那樣的做法,一切都是有佈局的。

    這些方面,都必須根據飯店所在地的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定,包括飯店所定位的目標消費者來制定合理的價格佈局。

    當然,飯店除了產品佈局,還有客戶佈局和成交佈局。因為這個問題中的關於菜品的價格定位就是屬於產品佈局中的內容,生意其實就是做“局”,如果對客戶佈局和成交佈局有興趣的,或者對實體店經營和營銷有興趣的,

  • 4 # 我是貳農

    1.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借鑑別家選單。分析競爭同行的價格,挪為己用,這種是以競爭為中心的定價策略,現實中是比較常用的,但是借鑑的時候要注意加以甄別,不要把別人不成功的選單搬為己有。可以收集自家餐廳為圓心三公里輻射半徑內的餐廳,將其菜品、裝修、服務、客單價等多方面的比較,並結合自身的定位進行綜合分析,然後擬定菜品價格。這樣定出來的價格會更符合市場規律,避免了出現價格過高或過低的現象。

    2.套餐定價,這種方法是被市場所認可的。因為套餐的價格比買單品更便宜,但是對於餐館而言,雖然套餐較單品少賺了一點錢,卻提高了銷量,銷量上漲了。利潤自然也會上漲。

    3.尾數定價。大部分餐館選單定價都是以八或者九作為尾數,一般不會以五作為尾數,這是利用消費者一種很奇怪的心理,比如十八或十九,即使差了那一兩塊錢,但顧客的心理覺得還不到二十,就會接受這個價位。

    4.多聽聽其它老闆的意見。

    定價的方法還有很多種,要綜合考慮市場,成本,毛利率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一生有什麼壓力和痛苦可以和女人生孩子的痛苦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