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非魚成長記
-
2 # 只想做成人
教育孩子很重要,這是人生的一大責任。
不要說人生沒有責任的。人生是有附帶著幾大責任的。有對父母的感情和孝敬與善養。有對家庭的擔當。有對兒女的教養。有對兄弟姐妹的相幫。這是義務,還有對他人和社會有沒有責任,有沒有擔當,這則是一個做成了什麼樣的人的問題。
對孩子的教育,言傳身教很重要,但也不是唯一,最主要的還是要懂得如何才能把孩子教育成為一個正常的人,一個對親人,對家庭,對他人和社會有擔當的人。不深深地懂得這些,要教育好孩子,是不會合格的。
言傳身教之所以很重要,就是要告訴被教育者,就是要讓被教育者深深地感受到,人活著,最根本的就是要做成這樣的人。做成什麼樣的人呢?要做成一個勤勞的人,要做成一個奮鬥的人,要做成一個時刻不忘學習的人,要做成一個寧可虧自己,不可虧別人的人,要做成一個樂於助人的人,要做成一個情懷社會情懷天地有重重擔慮的人,要做成一個對父母對長輩對親人有深深的愛有深深的情懷有不容推舍的責任的人。做成了這樣的人,你的孩子多在你身邊感受著你是這樣的人,你的孩子也一定會成為一個你這樣的人,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成為一個頂天立地,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的人,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的人,成為一個真正有了高階的人性的人。如果你是一個自私的人,一個邪惡的人,一個嫖娼都在你身上標明瞭的人,一個什麼垃圾髒汙都在你身上有的人,你的言傳身教又會是什麼呢?你的孩子被你影響和玷汙又會成什麼呢?特別是一個社會,人要都成自私無恥的東西,這個社會的後代又還會有什麼希望呢?真是想一想,都讓人深深的害怕!我們人要不知道這樣的害怕,我們人的後代,我們人的社會,是絕不會有什麼希望的。
言傳身教是如此的重要,如何教育好孩子,使孩子有一條正確的成長的路,保障孩子最終能成為有用有大能力的人,也是一樣的很重要。我們都不能保障孩子成為有用有大能力的人,實質都是我們沒有鋪就一條明確的道路讓孩子們走,實質我們人我們社會都是對孩子做的是無用功。這樣,孩子們成長起來了,將來在社會上也只是一群混雜,一群亂貸,一群絕不是一群擔責任的人。這跟我們今天的我們是一樣的,還在那裡自我感著良好,還在那裡感覺光彩很照人,而不知道都只是一些爛汙了,一些用物質裝扮成很美的樣子的爛汙了。
要教育好孩子,人性很重要,快樂很重要。
這裡字寫得多了一些,就不再寫下去了。求讀者們原諒。
-
3 # 語健君
言傳身教,是一種正確教育孩子的方式嗎?
言傳身教肯定是一種正確教育孩子的方式。大人的一言一行,無不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
電視上有一則公益廣告,可能大家都看了。一位年輕媽媽一邊給母親洗腳,一邊說"媽,燙燙腳,對你的腿有好處。"身後,年輕媽媽的兒子搖搖晃晃的端來一盆水,微笑著說:"媽媽,洗腳。"有溫度的畫面,有溫度的語言,感動了每一個人,這就是言傳身教的的最好例子。雖然是一則廣告,但他宣傳和頌揚的是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孝道,同時,還傳達了父母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的不在影響著孩子這樣的資訊。孩子是一張白紙,你給他染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同樣是電視廣告,有一則卻是,父親在牆上亂刻亂畫,孩子也學著亂刻亂畫,父親在往地上扔垃圾,孩子也學著往地上扔垃圾,父親在吐嚼過了的口香糖,孩子也學著吐嚼過了的口香糖。這些行為是不是印證了那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俗語。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意思是說是施教者自身做得好,不用下命令,學生也會照著做;但是施教者自身做的不好,你就是下了命令,學生也不會服從。2000多年前的孔聖人,早都認識到言傳身教的重要性。這在告誡我們,身教重於言教。要讓孩子讀書,你先要讀書,要讓孩子車上給別人讓位,你先要做到要,票讓孩子放下手機,你先要放下手機。自己做不到,要求孩子做到,他會想憑什麼這樣要求我,你做到了嗎?
結束語,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求孩子做到的,儘量自己先要做到,否則你的要求蒼白無力,孩子即使勉強去做,也是心存牴觸情緒。
-
4 # 獨處的或熱鬧的
言傳身教其實就是看一個家庭的家風,優秀的孩子大多數都來自於這樣的家庭,跟家庭的背景比如權勢沒有直接的關係,家風和言傳身教主要80%來自於父母,特別是母親最關鍵,一個三觀正確、熱愛讀書的家庭,孩子即便成不了名人,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往歷史上看,那些出自優秀的人的父母特別是母親,比如:孔子、孟子、岳飛、韓愈這些人的家庭環境和背景都是極其貧困的,岳飛學習,家裡窮的連張紙都沒有,只能用沙子鋪在桌子上,用棍子來寫,好的言傳身教一定是父母以身作則,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事業有成,遇到問題就是解決問題,講道理,從而在時間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慢慢地引導孩子成長。
-
5 # 小小思維家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一位網友在長沙地鐵看到這樣暖心一幕:
等地鐵的時候
一個寶寶問腳下踩的腳印是幹嘛的
爸爸媽媽還有外婆(奶奶)
特別耐心地給他解釋是排隊的
並且整齊地排了隊給寶寶看
家教好的人,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出現的
地鐵車廂內
孩子把爆米花灑在地鐵車廂
父母跟孩子一起
一粒一粒撿起
或許這些舉動微不足道,但正是這些細微之處最有力量
在石家莊一路口
一名婦女牽著一個小女孩過馬路
見到有車輛駛來
兩人下意識地停步打算退回
不過,車輛在斑馬線前停下讓行
母女倆過了馬路
女孩還在媽媽的提示下
向讓行車輛鞠躬致謝
還向司機揮了揮手
好的教育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暴雨天
一位父親帶著一個孩子
發現路上的井蓋塌陷了
父親報完警後站在水中井蓋旁
引導過往的車輛避讓
此時,孩子就在路邊等著父親
虎父無犬子,這也許是孩子人生中最好的一課
同樣是下雨天
在一個地下通道入口處
一位母親用左右為孩子擋雨
而她的右手拿著傘
為一個佝僂著腰的老大爺擋雨
這位老大爺是一位流浪漢
而這位媽媽一直慢慢地跟隨在他身邊
善良總藏在不經意間,行動總比語言來得更加深刻
在一趟航班上
一位獨自帶孩子的媽媽
一上飛機就給大家發小禮物
裡面裝著耳塞小糖果
背面還列印了一段話
寶寶全程很乖
有些人並不是因為坐頭等艙才這麼做,是因為這麼做才坐頭等艙
有個孩子在書店“順走”了四本漫畫書
家長髮現之後寫下道歉信
並留下全部書款40元錢
一大早從門縫裡塞進書店
道歉信如下:“你好!由於我教子無方,(兒子)在你店裡拿了四本(漫)畫書。貴店門沒開,本應本人帶上兒子親自來道歉,沒開門,我給你(把錢)放裡面。對不起。”
孩子總有犯錯誤的時候,關鍵看家長如何處置
早高峰
坐在後座的孩子將酸奶盒隨手扔出窗外
父親隨即下車
對孩子的行為進行了教育
並將酸奶盒撿起,放回了車內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在飯館吃飯時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在靠窗的位置
過來一名流浪漢站在窗外看著她們吃
母親帶著孩子去點餐處打包了份飯給他
用自己的行動,教給孩子善良和施予
對待弱者的態度,才是一個人真正的素質體現
在你們家
每天吃飯時,第一筷子菜是夾給誰?
智慧的父母一定懂得:
要將第一筷子菜夾給長輩
這樣,孩子從小學到的是尊重和孝敬長輩
將來走上社會,才會更加受用
很多時候
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都會潛移默化印在孩子的腦海裡
影響到孩子未來路上的關鍵選擇
最終影響到他們的命運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素養的人
首先你就得成為什麼素養的人
再好的名校
都比不上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回覆列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圍繞孩子身邊的大多數都是父母,到了孩子牙牙學語,或者搖搖晃晃學走路的時候都是父母在一點一點的給孩子灌輸技能。
可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孩子在童年時期模仿能力特別高
我家寶寶現在1歲半了,特別喜歡看繪本,兩個小手翻書特別熟練,平時如果我和媳婦比較忙的話,無法陪他一起看繪本,他便自己一個人安靜的把他書架上的繪本翻一遍,邊翻邊喃喃自語,似乎看懂了書中的意思一樣。
之所以我家寶有這個習慣,得意於我和我媳婦平時在家幾乎,只要有時間就會就地在書架上抽出一本書讀。
很多學者就曾分析過,當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專注做一件事的時候,他也會認為這件事很重要,於是就會去模仿。假如我和我媳婦在家就抱著手機玩,那麼我家寶也會認為手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也會整天抱著手機玩。
身教大於言傳我記得看過一個公益廣告,挺有意義。一個媽媽給小孩子洗完腳,講完小鴨子的故事後,然後給奶奶打熱水洗腳,而媽媽的這個舉動,無意間被小孩子看到了。畫面切過去,媽媽回到房間中沒有看到小孩子,回頭卻看到小孩子跌跌撞撞的給媽媽打了一盆熱水,說:“媽媽洗腳,我也給你講小鴨子的故事”,這段公益廣告太有教育意義了,而且媽媽並沒有說你也要像媽媽一樣給自己的媽媽洗腳。只是用了自己的行動去教導了孩子。嘴上教訓孩子千百遍,不如身體力行的演示給孩子看,榜樣的力量最具有教育價值。
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而孩子在前期可以說是完全的去複製父母的一言一行。你給孩子演示的是壞習慣,孩子就會受到壞的影響;演示好的習慣,孩子就會受到好的影響,成就孩子一生,亦或是誤導孩子一生,主要看父母的言傳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