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情棋書畫

    徐悲鴻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代宗師。他留學法國學習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物件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徐悲鴻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

    徐悲鴻最具代表性的且最激動人心的畫作是馬系列。他的馬也最受世人追捧,究其原因如下所述。

    一、他將西畫技法融合到了傳統當中,在表觀馬之形體方面,進行了科學的探索與研究,馬的每一塊骨骼肌肉都符合現實世界中馬的真實存在標準。在透視上、顏色深淺上中西合璧,和諧統一。

    二、他的馬在內在精神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九方皋》裡面的馬骨子裡面全都是桀驁不馴,《奔馬圖》之馬每一寸肌膚都透露著拼命賣力,《飲馬圖》之馬整體感覺閒適恬靜。

    三、有人說徐悲鴻的馬有君子之風,我以為然。其馬既是他自己精神寄託的寫照又是自我潛意識的反映。他的馬從容自若,裡裡外外都透露著一種大氣、剛健有為。

    四、從歷史上的畫馬名家來看,古人技法上多純用線條勾勒,只有少量皴擦以表現明暗立體效果。韓幹《照夜白圖》、《洗馬圖》韋偃《雙騎圖》、《牧放人馬圖》李公鱗《五馬圖》趙孟頫《滾塵馬圖》在形象生動上、線條凝練準確上確實是古今畫馬標杆,然而從透視、筆墨韻味、神態及文化內含看,徐悲鴻的馬超過了前人,實在是難得的很。

    最後,歷代名家畫馬在馬的姿勢上雷同之處較多,尤其是後腿的表現,實在是千馬一面,缺少變化。郎式寧等西洋畫法不在議論探討行列。

  • 2 # 千千千里馬

    如果你指的是徐悲鴻“悲鴻”二字的來歷,那就跟徐悲鴻更沒有關係了。

    徐悲鴻原名叫徐壽康,是他老爸徐達章給他取得名字。徐悲鴻1912年第一次來上海以後,就給自己取了“悲鴻”二字,從此,徐悲鴻這個名字,就成為中國美術史上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了。

    但是,徐悲鴻的“悲鴻”二字,與鴻雁悲鳴駿馬悲嘶,一點關係都沒有。

    徐悲鴻因為覺得人生太悲了,1913年第二次來到上海。不久,父親病重1914年去世,就回到宜興料理完父親的後事,在家鄉中學教圖畫。

    1915年7月,徐悲鴻第三次到上海,也是困難重重,不容易找到工作。他感覺自己的悲太大了,所以,就取了“悲鴻”二字。鴻不是鴻雁,而是大的意思,也是鴻圖大志是意思。

    鴻雁的聲音聽起來確實有點悲,但是,駿馬就不一定都是悲鳴。

    馬可以悲,可以喜,也可以怒。所以,馬有悲鳴,也有喜鳴,例如,人歡馬叫,不可能人高興,馬不高興吧?所以,馬也有喜鳴。除了悲鳴、喜鳴,馬還有怒,叫做怒嘶。

    《說文解字》裡說,馬者,武也。又說:武者,怒也。所以,馬的氣質又叫“怒武”。馬有一種威武不屈的氣質,這叫“怒氣”和“武氣”。

    徐悲鴻畫馬,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馬。他的馬,畫出了馬的喜怒哀樂,情感的豐富變化。特別是他畫出了駿馬的怒武氣質,所以徐悲鴻畫馬,人見人愛。

    是駿馬,就應該有一種英雄好漢的氣質,這種氣質,就像孟子說的,要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

    徐悲鴻雖然畫的是馬,但是,他的馬就像有鴻圖大志男子漢一樣,是一個英雄好漢。

    徐悲鴻喜歡畫馬是從小就有了。他1895年出生在江蘇宜興的屺亭鎮,但是,南方也不是很容易見到馬的。因為南方的水地比較多,人們出行有船,耕地有水牛。馬基本上就是北方人的專利。

    但是,徐悲鴻愛馬,不是因為天天看見馬,而是華人崇尚馬文化的精神薰陶了他。

    例如,一日千里的千里馬氣派,奔騰不息的龍馬精神,勇往直前的戰馬品格,馬到成功的駿馬意志,馬不停蹄的好馬風格。

    徐悲鴻6歲學畫,13歲就跟隨畫家的父親,在鄉鎮賣字畫,補貼家用。他經常在一些圖畫上尋找馬的象形。當時,在宜興很容易見到上海出品的一種香菸盒,上面的圖畫有馬,徐悲鴻就收集這些煙盒,描摹煙盒上的馬。

    這些馬的圖案,是西方的畫法,比較接近寫實的畫風,所以,徐悲鴻從小就對寫實繪畫很感興趣。也從學習寫實繪畫上,打下了很好的繪畫基礎。

    徐悲鴻17歲第一次到上海,他看見馬戲團的獅子老虎和馬,就喜歡上這些動物了。

    後來,徐悲鴻從宜興鄉下三次到上海闖蕩,希望憑自己的繪畫天才,能夠有一個好的前途。

    1916年1月,徐悲鴻給上海的一個美術出版社上海審美書館畫了一匹馬寄給這個出版社,結果令大畫家高劍父、高奇峰兄弟非常吃驚。高劍父看了以後,給他回信說,“雖古人韓幹,無以過也”!

    韓幹是唐玄宗時代的青年畫家,他以畫馬聞名,中國歷史上說到畫馬,必須要提到“曹韓”,曹就是曹霸,是韓幹的老師。他們師生創作的馬的象形,就是唐代最好畫馬的象形,所以,提到畫馬,必須提到曹霸韓幹。到了宋代李公麟畫馬也是學習韓幹的。

    高奇峰稱讚徐悲鴻畫馬是古代韓幹再生,這是對徐悲鴻畫馬非常高的評價了。

    這一年的2月,上海哈同花園倉聖明智大學校長姬覺彌,在《時報》、《申報》多次刊登廣告,徵求倉聖遺像,選中者還有稿費酬謝。

    徐悲鴻此時正陷入危機呢,得知這個訊息,就畫了一幅三尺左右大小的倉頡像應徵投稿。

    很快,徐悲鴻畫的倉頡遺像3月就被倉聖明智大學選中了。徐悲鴻出色的繪畫才能,得到校長姬覺彌的非常欣賞,就聘他為哈同花園的美術指導,同時還兼任倉聖明智大學的教授,徐悲鴻的命運轉折,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徐悲鴻,在這裡遇到賞識他的姬覺彌,作畫、工作非常勤奮,不分晝夜,非常珍惜每一天,透過希望得到一筆收入,能夠去法國留學深造。

    其實,二十年代以前,徐悲鴻畫馬才剛剛開始。

    徐悲鴻畫馬經過了三個重要階段,才真正登上了中國歷史上畫馬的最高峰。

    第一個階段,是徐悲鴻1918年出國到法國留學學習。在歐洲徐悲鴻刻苦學習了十年西方繪畫,系統學習和接受了西方的繪畫技術體系,使他的繪畫技藝更加精準科學。他在歐洲留學期間,到過德國,比利時等國,其中他在德國期間天天到公園畫馬的寫生的速寫,對馬的生活和感情有了具體的瞭解。

    第二個階段是從1928年回國以後三十年代裡,他的畫馬逐步成熟。例如,1931年畫的《九方皋》就是徐悲鴻畫人物畫馬的代表。特別是《九方皋》中的那匹千里馬,徐悲鴻畫的非常有生氣,把一匹即將擔任馳騁萬里的馬,畫的躍躍欲試,生氣勃勃的,大有“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強烈願望。

    關於徐悲鴻畫《九方皋》這幅畫,還有一個生動感人的故事。1917年,徐悲鴻赴法國留學前,為當時段祺瑞政府在上海的淞滬護軍使盧永祥畫馬,廉泉就在這幅畫上題寫了四首絕句詠盧永祥將軍和徐悲鴻畫馬。詩中的盧使軍就是時任淞滬護軍使的盧永祥。

    廉泉題寫的《徐悲鴻為盧使軍畫馬》詩,這是早期為徐悲鴻畫馬的題詩資料,值得我們瞭解一下,不妨把四首詩都錄出來看看。

    《徐悲鴻為盧使君畫馬》四首:

    1

    荒荒萬劫見沙痕,

    細草長松鎖洞門。

    為寫一枝掃寥廓,

    與君躍馬看中原。

    2

    天長野闊玉花閒,

    龍額封候境裡顏。

    莫笑歸來臥斜日,

    嘶風曾踏賀蘭山。

    3

    三千弱水傳名跡,

    少日飛騰也自豪。

    帳外雪花大如掌,

    不知誰是九方皋。

    4

    玄黃血戰豈天心,

    洗甲天池萬馬瘖。

    長孺也曾為揖客,

    赤松海上好追尋。

    從這首詩來看,徐悲鴻給盧永祥畫的馬,應該是一幅《長松躍馬圖》。

    畫上有松樹,有駿馬賓士。徐悲鴻畫過多幅這樣的畫。例如,下面這幅畫就是1938年畫的《長松奔馬》圖

    第三個階段,是徐悲鴻進入四十年代以後,他的畫馬完全成熟 ,畫出了具有說的精神的一系列駿馬作品。例如1941年在新加坡畫的《前進》、1942年在重慶楊德純家裡畫的《六馬奔騰圖》。

    特別是,1940年到1941年間,徐悲鴻在印度國際大學交流期間,他到過印巴交界的克什米爾地區,在這裡他見到了世界名馬之一的阿拉伯馬。

    使他對中國古代傳說的神馬,有了更加深刻具體的感受。所以,徐悲鴻畫馬從此有了對馬理解的質的提高和昇華。

    徐悲鴻這一時期,創造於印度的《群馬圖》是他傑出的代表作品。

    我們都認為徐悲鴻畫馬是以奔馬出名的,這其實是膚淺的看法。

    徐悲鴻不但善於畫各種動態的奔馬,就是各種立馬、飲馬、他都畫得非常精彩。

    例如,徐悲鴻最出名的立馬,就是畫杜甫詩意“哀鳴思戰鬥,迥立向蒼蒼”,徐悲鴻畫杜甫的這句詩的畫,不知畫了多少次,每一次都不一樣,每一次都畫出了徐悲鴻對華人民抗日必勝的資訊,所以,徐悲鴻畫立馬,也是古人沒有這麼高成就的。

    此外還有徐悲鴻畫“飲馬”這個題材,他仍然畫的非常精彩,也畫的非常多。

    馬兒是離不開水的,而且,馬兒還喜歡在水邊飲水、徜徉。

    所以,古代大師都喜歡畫這個題材。根據蘇東坡給韓幹畫馬的題詞看,唐代畫馬大師韓幹非常善於畫馬在水腫嬉遊,人們讚揚韓幹畫馬,說他的馬好像在水中一樣。

    元代畫馬大師趙孟頫著名的《洗馬圖》,畫的就是馬與水,有飲馬,有行馬,是非常精彩的馬兒與水的作品。

    徐悲鴻別出心裁獨闢蹊徑,他也畫出了非常精彩的馬兒與水的作品。

    例如,《岸邊》就是一件馬兒與水的代表作品。

    這幅畫採用了俯瞰全景的視覺,把寬闊的江水,岸邊的小樹和江岸的沙磧都攝入畫中, 給畫面以豐富的生活氣息。

    這三匹馬,踟躕大地,兩匹馬暢飲一江秋水之上,一匹馬踟躕而行,步履舒緩而有力。

    這幅畫以開闊的畫面,襯托了駿馬馳騁萬里的另一面風格:安逸與自由的希望。趙小立給徐悲鴻這幅畫有一首題詩寫到:

    《題悲鴻畫岸邊三馬》

    一江秋水月空圓,悲鴻不畫十二閒。

    凌煙二十四人在,百戰壯士今見三。

    徐悲鴻畫馬是全方位對馬是精神生活的反映,但是,又不是一般的反映。

    他畫的馬每一匹馬,都有自己人生的寄託,就像杜甫詠馬詩裡面寫的:“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徐悲鴻把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理想都寄託給馬了,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從徐悲鴻的駿馬裡,找到自己精神寄託,這就是徐悲鴻畫馬人人都喜歡的原因。

    徐悲鴻畫馬不但華人喜歡,世界各華人民都非常喜歡。

    在擁擠的觀眾裡。有一個軍人全神貫注地觀看了徐悲鴻畫馬的過程。他叫布瓊尼,蘇聯的騎兵元帥,對馬的喜愛之情可想而知有多深 布瓊尼觀看徐悲鴻畫馬以後,激動得無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他不客氣地撥開擋在他面前的觀眾,大步走到徐悲鴻面前,先向徐悲鴻行了一個軍禮,然後直率地說;“徐先生,你畫的馬,比真馬還要好。”

    徐悲鴻感到非常意外,於是他決定把這匹馬贈給元帥,並立即題上了贈給布瓊尼元帥的款。布瓊尼更加激動了,和徐悲鴻熱情擁抱,大聲稱讚道;“你筆下的奔馬,比我所騎過的所有軍馬還要精神!”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是蘇聯的開國五元帥之一,戎馬生涯長達七十年,參加了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在內幾乎所有蘇聯重大戰爭,戰功卓著。

    朱可夫、鐵木辛哥、羅科索夫斯基等二戰時的蘇聯名將都曾經是布瓊尼的部下。

    但在1941年7月7日到9月26日,由布瓊尼指揮的蘇聯西南方面軍一百多萬人在基輔戰役中被納粹德國全殲。

    但是,布瓊尼一直穩坐軍界重要地位,1973年才去世,活了90歲。

    徐悲鴻的奔馬,也陪伴了他40年的戎馬生涯呢!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以後,為了歡送支援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徐悲鴻還給即將回國的美國將軍陳納德畫過一幅《八駿圖》,這幅畫也陪伴你陳納德將軍一生。他去世以後,他的中國籍夫人陳香梅女士捐給了美國華盛頓的費爾博物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外孫子兩週半已斷奶,不愛吃飯,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