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aeYang212

    這一次亞冠過後,國家隊真的會迎來換血,這不僅僅是宣告裡皮時代的終結,以鄭智、郜林、蒿俊閔為首的這批國足老將們之後也將會陸續退出國家隊,很多人都熬不到下一屆亞洲盃了。

    未來永遠都屬於年輕人的,亞洲盃的國家隊陣容年輕人不多,可在聯賽之中總有年輕人冒尖。95左右的年齡段是未來國家隊的主力,由於中國足協的u23政策,各俱樂部也確實是囤積了不少這個年齡段的人。

    高準翼、劉奕鳴、何超、鄧涵文等人都比較知名,張修維、韋世豪、劉洋等也是國腳球員。這一次的亞洲盃裡選拔的年輕人比較少,能上場的就更屈指可數,未來能否還有這些年輕人就得看他們的造化了。

    裡皮在臨走前確實是留下了一筆財富,並不是錢,而是他信任的年輕人。相信被裡皮看上的球員都不會差到哪裡去,可是能否踢得上球,始終還是要看個人的造化。

    說到底還是中國足球的口水成本太高,不管是起用年輕人還是老將,贏球還好說,一旦輸球必然完蛋。啟用老將可國家隊輸球,就說國家隊的陣容老化,使用年輕人可國家隊還是輸球,就說年輕人靠不住,不管用什麼人,都是主教練的錯。輸球就有千千萬萬個理由,贏球就能掩蓋一切,怎麼說都行,也就意味著中國足球永遠都不行。

  • 2 # 梅阿查的蛇精靈

    國足主帥裡皮在出席某活動時談到了中國足球的青訓問題:“青訓方面中國與歐洲最大的差距,就是缺少國際大賽歷練。歐洲年輕球員亮相大賽時間通常較早,豐富的高質量比賽有利於球員成長;而中國年輕球員缺乏比賽經驗,這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目前在國內,山東魯能足校和根寶崇明足球基地是中國足球最著名的兩大青訓基地。魯能足校在1999年建立,根寶基地在2000年建立,潛心搞青訓已經20年。魯能青訓在85-87一代最強,培養出了韓鵬、周海濱、崔鵬、王永珀、呂徵、鄧小飛、秦升等一批赫赫有名的國足球員。但是近年來,魯能培養的球員缺乏缺乏頂尖人才,雖也有鄭錚、劉彬彬、王彤等球員進入國家隊,但能夠站穩腳跟打上主力的球員不多,並且劉彬彬這批93年球員是魯能近年來最強的一代球員,其他年代出品的球員冒尖的人幾乎沒有,在魯能打上主力的人也很少。

    而反觀根寶基地,近年來為中國足球培養輸送了武磊、張琳芃、顏駿凌、王燊超、石柯、蔡慧康等一大批優秀球員。特別是武磊、張琳芃、顏駿凌等人已經成為國家隊的絕對主力,武磊更是本賽季已經打進27球,破了2006年李金羽創造的單賽季26球紀錄。

    於是我們就需要剖析一下,魯能青訓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其實裡皮的話就非常有道理,他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魯能青訓的最大弊端,那就是年輕球員缺少大賽的歷練。

    魯能青訓85-87一代為啥強,就是因為當時的前後兩任主教練涅波姆尼亞奇和圖巴科維奇敢於使用年輕球員,讓他們在頂級聯賽和亞冠比賽中早早就得到大賽的歷練。看起來他們是犧牲了亞冠成績甚至是聯賽成績,卻為魯能培養了一批高水平的主力球員,這也是魯能在那幾年成為中超霸主的根本原因所在。

    韓鵬在16歲就入選了魯能一線隊,不足19歲時就在聯賽魯能主場對陣重慶的比賽中替補出場,打進了個人職業生涯中的第1個進球,幫助魯能2-1獲勝。

    王永珀年僅16歲就在聯賽魯能對陣天津泰達的比賽中替換受傷的外援韋德克上場,20歲就在聯賽對陣遼寧的比賽中打入個人俱樂部首球,當年他還在在亞冠聯賽魯能主場迎南韓城南一和的比賽中,用倒鉤射門將比分反超,幫助魯能主場2比1戰勝城南一和。

    周海濱在17歲入選魯能一線隊,並在當年聯賽魯能客戰瀋陽金德的比賽中,打入他個人甲A聯賽的首球。2003年,18歲的周海濱第一次入選國家隊,成為當時中國國家隊歷史上最年輕的國腳。

    崔鵬在17歲時就被調入魯能一線隊,18歲就加入國家隊,19歲隨魯能斬獲雙冠王。2005年魯能打亞冠時,年僅18歲的崔鵬首發出場,飛快的速度和紮實的基本功讓人眼前一亮,成為魯能球迷心中的"拼命三郎"。

    呂徵19歲時進入魯能一線隊,當年在魯能對陣天津泰達的聯賽中迎來自己的中超處子秀,為球隊攻入2粒進球,幫助山東魯逆轉天津泰達。2006年,年僅21歲的呂徵便入選中國國家隊。

    鄧小飛19歲時就代表魯能征戰中國頂級聯賽,20歲便坐穩俱樂部主力守門員的位置。

    王彤和劉彬彬的成長則得益於騰卡特在2012年掀起的青春風暴,雖然他只有8個月就被迫下課,但王彤、劉彬彬、吳興涵等人卻已經得到充分歷練,他們的出色能力也得以充分展示。

    王彤在18歲時就代表魯能在足協盃四分之一決賽能對陣河南建業的比賽中首發登場,攻防兩端表現都非常出色。19歲時,他成為騰卡特麾下的主力球員,在聯賽魯能主場對陣上海申鑫時,打進首個聯賽進球,也是魯能聯賽史上首個90後進球隊員。

    劉彬彬在18歲時入選魯能一線隊,但只參加了中超預備隊聯賽。19歲時,他在騰卡特任主帥時成為主力,在當賽季中超聯賽揭幕戰中,劉彬彬迎來自己的中超聯賽處子秀並且打滿全場,當年他共為魯能出場11次,未能取得進球。21歲時,他成為庫卡手中的重磅武器,2014賽季貢獻了5粒進球和7次助攻,榮獲中超聯賽最佳新人獎,併入圍了CCTV體壇風雲人物最佳新人獎的提名。

    總體來看,這些球員的成功都是在20歲以前就得到了大賽的歷練,成為球隊的主力球員,為他們今後的成長打下了基礎。但是在騰卡特之後,魯能青訓球員在20歲之前能夠打上聯賽的球員就只有郭田雨一人,且只替補出場了10幾分鐘,此後再也沒有出過場。在今年夏窗,他還被撤出了一線隊報名名單,結果當他從國青隊回來後,無法出場比賽,只能去客串模特。

    還有劉洋、姚均晟、陳哲超、李海龍等95一代傑出球員,在23歲了還很難獲得出場機會。比如劉洋,已經被裡皮選進國家隊了,但回到俱樂部4場比賽,只是在吳興涵停賽時打了一次首發,還被早早換下;還有姚均晟,在亞運會國家隊比賽中,是絕對的中場核心,4戰打進3球貢獻1助攻,打進的三粒進球都是世界波進球,但回到俱樂部又上場了幾次呢?還有陳哲超、陳科睿、劉超陽、陳蒲、趙劍非、段劉愚等人,都是炙手可熱的新星,但有誰在聯賽中出過場呢?同時,劉彬彬、李松益、齊天羽等一批中生代的球員年紀輕輕就遭到棄用,而一批30歲以上的老將佔據主力位置,魯能的新秀球員又談何發展呢?

    在武磊成名後,老帥徐根寶曾經回憶了培養武磊的訣竅:“武磊成長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們敢用他,他很少坐板凳。對有潛力的球員一定要給機會,但武磊可貴的是能把握住機會,用他的行動逐步得到大家認可。”

    這或許是魯能培養年輕球員最應該借鑑的地方,魯能的球員也是善於把握機會的,比如劉洋,他在魯能2-0戰勝泰達的比賽中獲得首發機會,立即就用進球回報了主帥的信任。只是在接下來魯能對陣蘇寧的比賽中,他又一次沒有獲得一分鐘的出場機會。

  • 3 # 中國足球論道

    就最近曝光的所謂國足參加2022世界盃亞洲區40強賽的第一批名單共計有62人,其中,有多8人是山東魯能青訓出品的球員,這裡面有6人都已經離開了魯能,對於目前的魯能來說,隊內確實老將居多,能夠讓人年輕一亮的年輕球員屈指可數,不過呢,這並不代表說魯能不重視對於年輕球員的培養,畢竟,不管這些魯能青訓出品的球員效力那支球隊,他們也都是魯能培養出來的。

    最近兩個賽季以來,山東魯能的主力框架,如果沒有在U23球員政策之下,恐怕真的是沒有年輕球員的生存空間,都是以老將居多。這對於魯能的長期發展當然不是一件好事兒。尤其是球隊主教練李霄鵬,還特別倚重隊內的老將,像崔鵬和周海濱“玄冥二老”,以及青島系的宋文傑,他們三人都被外界所詬病,被視為是李霄鵬的嫡系。

    可能就俱樂部或者李霄鵬本人也認識到,魯能目前隊內老氣橫秋,放眼整個中超BIG4裡面,恐怕就山東魯能的年輕球員沒有冒出頭來,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夏季轉會視窗以來,魯能也補報了多名年輕球員,像陳哲超、陳蒲,此前一直留在一線隊的段劉愚、田鑫、陳科睿、黃聰、劉軍帥、劉洋、趙劍非、李海龍等人。

    此前,被租借到天津天海的姚均晟,已經成為了球隊的中場核心,被租借到武漢卓爾的20歲小將郭田雨也發揮越來越好,這都是非常可惜的。尤其是留在魯能的21歲小將段劉愚最近表現非常搶眼。這都是非常可惜的一個變化,隨著給予更多年輕球員鍛鍊的機會,相信會有更多魯能青訓出品入選國家隊。

  • 4 # 五蓮日師

    魯能自從1999年奪得雙冠王,在當時教練桑特拉奇的提議下,建立了自己的青訓體系。初期的魯能青訓,完全是歐洲的團隊,很快見到了效果,出現了韓鵬,王永珀,周海濱,崔鵬等國內聯賽頂尖的球員,被稱為黃金一代,再比如呂徵,王曉龍,可謂成果斐然。隨後幾年,俱樂部將退役的球員納入足校,個人覺得,成績就平庸了,尤其是2010年以後。

    當然讓國內球員擔任教練,出現了魯能早期的影子,比如邊路的劉彬彬,吳興涵就具有速度快,但不會拐彎,被球迷詬病。

    2013年,魯能足校改變策略,在巴西建立基地,走中外結合的路子,足校的優秀隊員,足校專門拿出資金培養,送到足球強國培養,這就出現了韋某某,唐某某叛逃。

    客觀說,如果足協能夠有所作為,這種風氣可以剎住,但是無奈足協除了黑以外,別的一無是處。但是作為老牌俱樂部,魯能足校表現的很大度,本來如果起訴,韋某某,唐某某也會職業生涯受影響,但是足校最後本著以人為本,還是放棄了。這一舉動可以看出魯能是真的立足青訓的。

  • 5 # 愛體育的雁子

    導讀:關於魯能青訓出品8人進入國家隊,這應該是近期國足上交亞足聯(世預賽參賽球員)的一份62人名單,其中有8位球員出自魯能青訓,包括:王彤、劉洋、賀慣、羅森文、郭田雨、姚均晟、買提江、韋世豪,目前仍然在魯能效力的球員為劉洋以及王彤,但是其他6位球員已經轉會至其他俱樂部效力,能夠有這麼多球員入選國家隊,當然說明魯能青訓工作確實不錯,那麼給予其他球隊培養年輕球員的啟示有什麼呢?

    一、魯能完備的青訓體系值得其他俱樂部學習

    青訓作為培養足球人才的搖籃,這已經是一個共識,一支球隊想要擁有足夠的競爭力,僅僅依靠買入大量球員,也許短期會有成就,但是長此以往不利於俱樂部的長期發展,魯能青訓作為國內足球的翹楚,依託魯能足校培養出大量的年輕才俊,這當然也是源於他們擁有十分完備的青訓體系,各年齡段U系列足球梯隊魯能全部涉及,另外球隊還與巴西以及其他足球強國開展了深入的合作,這是值得所有中超俱樂部學習的地方

    二、魯能對於年輕球員非常重視

    其實從這些被魯能培養出的年輕球員可以看出,魯能對於年輕球員的培養是十分成功的,而且更為難得的是,俱樂部對於年輕球員的重視程度,並不是非要在魯能效力,如果在魯能只是擔任一名替補,無疑於浪費這些年輕球員的潛力,而且不利於這些球員的發展,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魯能毫不吝嗇的將自己培養的球員輸送到各家中超俱樂部,甚至是國家隊當中,這也從另一面說明,魯能對於自己培養的年輕球員非常重視,希望他們即使是在其他球隊效力,但是隻要能夠發揮出自身才能,那麼球隊樂見其成

    三、魯能能夠做到的其他俱樂部也可以做到

    其實魯能青訓的成功,最關鍵的還是給其他俱樂部一個示範作用,只要踏踏實實做青訓,俱樂部就會收到成效,雖然過程漫長不過這也是培養年輕球員的唯一途徑,其他俱樂部想要擁有高水平的球員,青訓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在目前的聯賽中,外援之所以能夠得到不菲的球隊報價,其實還是我們本身儲備的人才太少,如果各支球隊都像魯能這樣做青訓,也許就是五大聯賽的球隊過來找我們的球員了,當然魯能能夠做到的其實其他俱樂部也可以

    結語:其實除了這次國家隊的集訓名單,魯能目前的陣容,將近一半都是自己青訓出品,另外還向中超、中甲、中乙,各級國字號球隊輸送了大量人才,希望有更多的俱樂部能夠像魯能一樣,踏踏實實在青訓上下功夫,也許這樣才會更有利於俱樂部的良性發展,也有利於國家隊水平的提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傳言蒿俊閔轉會恆大你怎麼看?會對魯能恆大甚至國家隊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