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能否舉例
5
回覆列表
  • 1 # 百合7699

    會影響,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 ̄位老師,孩子的有些行為和語言習慣便是和父母學的,父母的失敗婚姻,也會讓子女對結婚產生恐懼。

  • 2 # 生活有我而精彩李紅英

    我喜歡音樂,費玉清老師!鄧麗君,張國榮,成功了可是生活心裡陰影大,一顆種子漸漸吸收在裡面的營養在沒有成年之前但是之後只是樹杆和葉子,樹的根曾經的一切會影響他今後的成長!個人看法

  • 3 # 李同歸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否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婚姻?

    這真是一個古老而難以找到“正確”答案的問題!心理學家們100年來幾乎都在尋找這個答案。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開始,這個問題就受到心理學家們的高度重視。總的來說,家庭教育的缺失對孩子日後的婚姻有影響,這點是毋庸置疑的。爭論不休的是,這種影響的路徑是什麼?也就是說,家庭教育是如何影響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婚姻關係的。不同的心理學家們給出的答案有著天壤之別。粗略看了看一些答主的回答,大多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過於簡略,也不成體系。這裡想從一個重要的心理學理論---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入手,給題主及讀者們詳細解釋這個作用機制。當然,依戀理論也被美國心理學會(APA)評為“10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20個心理學理論”之一,有著巨大的影響。要用這個理論,回答題主的問題,還得從嬰兒期開始講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依戀物件(attachment figure)

    依戀理論是英國學者Bowlby和美國心理學家Ainsworth共同合作的產物。在綜合了生態學、控制論、,資訊加工、發展心理學、以及心理分析的概念基礎上,Bowlby建立了依戀理論的基本框架。正是這些框架使得我們對母子間的情感聯結的探討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他認為依戀是個體與照顧者之間的一種持久的情感上的聯結(affectional bond),以對照顧者(caregiver)有一種尋求或者維持親近的傾向性(tendency to seek or maintain proximity),尤其是在受到威脅,或者處於應激狀態的情境下,這種傾向性更為明顯。

    很顯然,通常情況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照顧者,即最初的依戀物件(當然,如果從小就由保姆撫養,保姆也能成為最初依戀物件)。在一個完整的家庭裡,通常最初的依戀的照顧者(primary caregiver)是父母,尤其是母親。

    那為什麼個體要發展出這種依戀系統?Bowlby從進化論以及生態學等相關學科中借鑑了很多概念來說明嬰兒天生具有一種依戀行為系統!他認為,依戀是一種本能的社會行為(instinctive social behavior),如果能夠跟特定的成年個體形成依戀關係,那麼,個體就可以得到保護,從而提高生存的機率!他提出,正如沒有攝食行為,個體就會餓死;沒有性行為,個體就不會繁衍一樣,如果沒有依戀行為........

    嬰兒從舒適的子宮降生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以前透過臍帶輸送的豐富營養現在完全中斷,羊水中的自由自在被一種鉛一樣沉重的感覺代替。所有這些變化都是劇烈的,比我們成人生活中的任何困境和挑戰都更加劇烈。 你可以想象下我們的“小可憐”吧:她想喝水,但自己不能拿;想吃飯,不知道飯在哪裡;她頭都不能抬一下,甚至連笑也不會;他不好看,五官不突出,頭髮只有幾根,頭大腳小身子短;他不能表達自己,也不能聽懂別人;她不能向別人示好,不能滿足別人任何需要,而自己的需要卻多得不得了,吃喝拉撒睡都是問題……

    如果沒有人管她,她將毫無疑問的死去。會有人能“受得了她”,能毫不厭煩的悉心照料她以便幫她活下去嗎?每個人的生命之初,就是伴隨著這樣的焦慮、惶恐和疑問度過的。好在有父母,他們成為保護嬰兒的第一道堅強的屏障。

    依戀的核心功能是給個體提供一個“安全基地”(secure base)

    依戀理論的一個核心概念是“安全基地行為”(Security base behavior)。Bowlby認為一個安全的嬰兒能夠把依戀物件作為探索的安全基地,在恐懼、焦慮時作為安全的避難所,他們相信依戀物件能夠對他們的要求做出反應,相信依戀物件有能力作為自己的安全基地。

    何為“安全基地”?先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下在你的兒童時代,是否有過這種場景:

    你的父母坐在沙發上,他們也許在看電視,也許在看報紙,也許在看手機,反正你沒聽見他們在交談。而你坐在沙發旁邊的地板上,玩著你心愛的玩具,搭著樂高積木,你會非常開心地玩著,你會把搭好的積木,展現給爸爸媽媽看,有時,你甚至還會嘟囔一句“媽媽”,而媽媽迴應一聲的時候,你甚至都不會回頭去看媽媽一眼。但如果你嘟囔後,媽媽沒有反應,你會扭過頭,看看沙發上的媽媽,然後還會嘟囔句“媽媽,我剛才在叫你呢”,但你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玩具.......

    在你的成長經歷中,有過類似這樣的場景沒有?如果有,那麼,我相信你一定能夠理解了Bowlby的“安全基地”的概念了!是的,在這個場景中,你是把媽媽當做了你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啦(a secure base from which to explore)!

    Bowlby正是從兒童的最簡單的反應,去分析安全基地的最為早期的模式的。一個嬰兒,在感到足夠的安全時,會嘗試著走出父母的懷抱,展開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一遇到陌生的東西,嬰兒會立刻退回到父母的安全環護之中。這就是他看到的最原始的“安全基地”原型。

    正是在這一基礎上,Bowlby提出了他關於養育的核心觀點:父母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讓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知道,那裡永遠對他敞開。當感到痛苦時,他可以在那裡得到平靜;當受到驚嚇時,他可以在那裡得到安撫,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滋養。安全基地,是個體(無論是兒童、青少年或成人)都可以反覆離開這個基地去探索,並且在需要的時候返回。

    探索行為的含義頗為廣泛,在兒童階段,玩玩具是重要的表現,而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習和工作就成為主要的探索行為啦。因此,這個安全基地的功能,即使在你走向社會之後,也會表現的非常突出。在這樣的時候,我們同樣需要一個“安全基地”。

    那如果缺乏安全基地,個體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只舉一個例子,估計大家就容易理解了。看過《紅樓夢》的讀者們,知道林黛玉的苦,主要是在於她孤苦伶仃,在大觀園裡,她無依無靠,所以,她才在她葬花的傾訴中,道盡她“風刀霜劍嚴相逼”,卻無力應對的苦楚。這種行為背後的根本原因,恐怕還是她沒有一個可以供她撫慰內心傷痕的安全基地!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說,對孩子安全感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之間的關係。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講,父母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父母之間偶爾的不快,相當於世界區域性衝突;父母之間的冷漠和敵對,如同德國豎起的柏林牆;父母之間的激烈爭吵,甚至拳腳相加,就是世界大戰。

    因此,我們常說的鄉愁、俗語說的葉落歸根,其實都關乎個體的這種精神的安全基地問題。對於人生的此刻的這個時點來說,安全基地就是你的家庭,那是你此刻的根;對於你人生的漫長髮展過程來說,故鄉與童年,就是你的安全基地,那是你生命脈線的根。

    成長經歷基礎上構建起來的內部活動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s)

    依戀可以透過依戀行為表現出來,包括在獨處或者和陌生人在一起時,嬰兒會哭泣、叫喊、追隨、靠近、抓撓和反抗等等。 而且嬰兒總是間歇性地尋求親近,或者與依戀物件接觸,尤其是在受到驚嚇、生病、疲勞或者處於其他應激狀況時,或者在需要照顧和保護時,依戀系統會被啟用。Bowlby認為正是在於父母的這種交往經歷的基礎上,個體會在與照顧者交往的基礎上會形成一種心理表徵模型(mental representation),並借用認知心理學的術語,稱之為“內 部活動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s)。這個活動模型包括兩個部分:對自身的活動模型 (自我模型) 和對外部環境的活動模型 (他人模型) 。Bowlby在他的著作中寫道:

    在所構建的有關外部世界的活動模型中,一個核心特徵就是關於他的依戀物件是誰,在什麼地方能夠發現這些依戀物件,以及對他/她們的反應有怎樣的期待。類似地,在任何人所構建的有關自我的活動模型中,一個核心的特徵就是在依戀物件的眼中,他/她自己是如何被接受或不被接受的。

    因此,他人模型包括一些有關誰是依戀物件,以及依戀物件的情感效用性 (availability) 和反應性 (responsibility)的資訊。自我模型則包括有關自己能夠從依戀物件那兒獲得支援的能力,以及自己的要求能不能使他人,尤其是依戀物件作出支援性反應的能力等資訊。這個內部工作模型的概念相當重要。因為內部工作模型能在幾個方面幫助個體:

    (1)幫助人們解釋他人的行為的含義;(2)對將來的 行為進行預測;(3) 提高對個體反應的組織。

    因此,不管依戀的型別如何,兒童都會從他們早期的活動模型中發展出人際關係中對自己和他人的期待。隨著兒童的成長,這些內部活動模型不僅僅只取決於過去的經歷,在目前的人際關係中也能相互起作用,因此,活動模型可以在人的一生中進行修正。儘管如此,許多研究表明內部活動模型並不隨時間的推移而改變,而是處於一種動態的穩定狀態。

    成人的親密關係也是一種依戀過程

    心理學家Hazan & Shaver從依戀理論的內部活動模型的穩定性性出發,認為依戀行為是人類“從搖籃到墳墓”一直髮展的行為系統,因此,成人的愛情和兒童對他的依戀物件所感覺到的愛是非常相似的,完全可以把嬰兒依戀理論推廣到成人的親密關係中去。他們認為依戀可以用特定的功能進行分析。例如:

    嬰兒會表現出對外部環境探索的興趣 ,即使依戀物件就在附近的時候,也會與家庭的其他成員或群體成員進行交往,這表明嬰兒依戀的“安全基地”(secure base)的功能。當嬰兒處於威脅或者不舒適的時候,他會停止探索活動,去尋求照顧者的保護和安慰,這是嬰兒依戀的“避風港”(safe haven)的功能。為了得到這種安全感的保障,嬰兒會尋求與照顧者的親近,當與照顧者分離時,嬰兒會進行反抗,這是嬰兒依戀的“維持親近”(maintain proximity)的功能。

    顯然,成人的親密關係同樣具有這三種功能。例如,與對方尋求和維持身體上的親密接觸,依賴於對方不斷的情感效用性,向對方尋求安慰,在分離時感到痛苦,或者在兩人關係受到威脅時感到不安等等,成人的這些 行為和兒童依戀中的一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他們認為依戀的個體差異會透過“內部活動模型”得到維持 ,因此,兒童依戀行為模式也會在成人的親密關係中得到驗證。這些推論在他們調查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幸福的家庭會遺傳,不幸的家庭也會遺傳

    根據上述的理論分析,可以想象,當一個孩子,如果他透過多次的嘗試認識到,他想親密的時候,媽媽就可以跟他親密;想要幫助的時候,媽媽就能來幫助;而他想自己玩、做事情的時候,媽媽也允許並關注,那麼,這個孩子的安全感就會比較穩定的建立。

    同時,當他看不到媽媽時,也不擔心失去媽媽;媽媽不在身邊,但媽媽的愛還在心裡,這樣的孩子就不會有分離焦慮,上幼兒園不會哭太久、長時間不適應,長大後失戀、親人去世、遭遇挫折都不會承受不住。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父母能送給孩子最大最好的禮物,就是父母有一個美好的婚姻,這不僅直接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形成積極的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並對孩子的社會化、人際關係等諸多方面也是大有裨益的。要知道,基於依戀經歷所形成的安全感也是日後孩子婚姻幸福感的重要來源!

    儘管沒有滿足題主,透過舉例來說明這個問題的願望,但願這個回答,能夠從理論上給題主和讀者們提供一個完整的、清晰的邏輯思路,去分析家庭教育的缺失對孩子日後婚姻關係的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淵為何能統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