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圓論壇

    曹操去世後先是隻忠於曹操的青州兵不願再效力於曹丕,所以請求全軍退役。之後臧霸也認為曹操死後曹魏會天下大亂,所以帶著軍隊也暫時脫離了曹魏的掌控。曹丕繼位後開始重用曹休,臧霸對曹休說“國家不肯聽從臧霸而已!若能借我步騎萬人,我必能橫行於江表。”意思就是和朝廷要權要兵去攻打江東。但因為臧霸之前曾擅離職守並且表示想要脫離曹魏。所以曹丕不僅沒有重用臧霸,反而藉著巡視的機會剝奪了臧霸的軍權。此後臧霸就徹底成了一個無權的武將。魏明帝曹睿繼位後不久臧霸去世。

  • 2 # 月滿西樓9598

    臧霸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華縣人,他從小臧霸從小就很勇武,18歲就帶著食客殺死太守,然後開始落草為寇。他為人重義氣:曹操收復兗州,徐翕、毛暉亡命出逃投靠臧霸。曹操曾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級,是臧霸曉之以理保護二人之周全。臧霸手下的泰山賊和曹操起家的青州兵幾乎都是曹操一手帶起來的,他們只受曹操控制,所以他只服從曹操,有言在先:他曾對賈逵先生說,能治理天下的,唯有魏王,魏王薨逝,臧霸願意退隱山林,讓士兵各自散去。這可能就是曹操一死臧霸帶部隊離開的原因。

    曹操死後,曹丕的二弟曹彰曾借服喪之意找到主管人賈逵執要玉璽,是賈逵不卑不亢保得玉璽!司馬懿和賈逵明白,只要魏國一日沒有立新王,野心家就一日不會消停。所以曹丕在沒有朝廷任命下從鄴城到洛陽即位為魏王。曹丕剛剛繼位,賈逵和司馬懿即扶靈柩入鄴城。就這樣曹丕繼位了!

  • 3 # 簡單而有趣

    第一個問題

    1.對臧霸本人分析

    臧霸年少時,就有能力,有野心。父親獲罪後,他能召集人馬將父親救出,並將太守殺死。東漢末年,戰亂紛爭,他能自成一股獨立勢力。呂布與他曾有嫌隙,但為了對抗曹操,他願意和呂布聯合,由此可看出他心有大志。

    2.曹操對臧霸的意義:

    臧霸當初對抗曹操,曹操擒獲他之後,卻並沒有對他降罪。反而還重用他,這一點,作為政治家的曹操做的極為成功。當然了,曹操並不是只是對臧霸如此,只要是有才之人,曹操都是青眼相加,若不是如此,曹操也做不到權傾天下的魏王這個位置。

    知遇之恩:對於臧霸來說,曹操把自己任用為琅邪相,甚至還把青、徐二州交給了臧霸。

    不僅如此,曾背叛曹操的徐翕、毛暉,後來投奔了臧霸。曹操知道之後,命令臧霸將兩人殺死,臧霸卻拒絕了。曹操並沒有降罪臧霸,反而稱讚他這樣做是“古人仁德之事”。

    曹操並不是口頭上說說,然後背地裡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他是真心實意地這樣說,也的確相信臧霸,甚至任命徐、毛二人為郡守。

    “知遇之恩”這一點,曹操對臧霸做到了極致。

    曹操對抗袁紹成功後,臧霸的實力很大。自古“懷璧其罪”,臧霸心有不安,情願將家人前往鄴城,實際上是將自己的家人當作人質。

    曹操自然也是明白的。安撫了臧霸,後來還又晉封他為“都亭侯”,加“威虜將軍”。

    從此之後,臧霸對曹操死心塌地。這真的是死心塌地。在攻打孫權時,臧霸和張遼曾作為前鋒,在行軍過程中遭遇了大雨。張遼建議先撤軍,臧霸拒絕,並堅信曹操絕對不會捨棄自己。直到曹操撤軍的訊息傳送過來,臧霸才撤軍。

    曹操死後

    臧霸是信服曹操的,或者說是被曹操的個人魅力和政治氣度所征服。

    曹操一死,不說臧霸,單單是臧霸下面所統帥的將士,以及一直帶領的青州兵,都認為天下將要大亂,很多都擅自離開。

    曹丕即位之後,又因為聽別人說,臧霸向曹休說過:“國家不肯聽從臧霸而已!若能借我步騎萬人,我必能橫行於江表。”誤以為臧霸有其他心思,逐漸明升暗降。

    簡單來說,臧霸對曹家忠心,是因為曹操。曹丕無法做到像曹操那樣用人不疑,即便是表面重用臧霸,但臧霸的實際權力卻是縮小了的。

    第二個問題

    曹操死後,曹丕繼承了曹操的位置,成了魏王。後來,又取代了漢獻帝,以魏代漢,正式稱帝。

  • 4 # 歷史文武君

    先來說曹操死後誰繼位,這時候不能說繼位,因為曹操並沒有稱帝,是魏王,由曹丕世襲,後曹丕稱帝。

    再來說臧霸為何要帶部隊離開,其實不是自願的,而是因為他並不支援曹丕繼承魏王,被迫離開。

    所以在《魏略》中記載:“建安二十四年,霸遣別軍在洛。會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

    臧霸,黃巾作亂時,臧霸跟隨陶謙破黃巾,拜為騎都尉,並且收兵于徐州。後與孫觀、吳敦、尹禮等聚合軍眾,臧霸為統帥,屯於開陽一帶,自成一方霸主。在公元197年(建安二年)與呂布合作,在公元198年(建安三年),曹操攻打呂布,藏霸幫助呂布共同攻打曹操,但是隨後呂布失敗之後,曹操招降臧霸,並未收其兵權,拜臧霸為琅邪相,繼續統領青、徐二州,並在之後的對袁紹之爭和對抗孫吳政權的戰役中,出工出力,協助曹操大破袁紹,擊退孫吳政權的進攻,一時間成為曹操心腹力量。

    因為,曹操對於臧霸那是信任,並給予他在青徐二州一定的管理許可權,並在勝仗之後進行封賞,而曹丕則不同,曹丕一支想重用曹休,並讓曹休取而代之臧霸。

    《三國志 魏書十八》:文帝即王位,遷鎮東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及踐阼,進封開陽侯,徙良成侯。《三國志》注引《魏略》:文帝即位,以曹休都督青、徐。

    曹丕,一繼承王位,就安插曹休在青徐二州,可見對臧霸的不信任,這也就是開始了曹丕正式奪取臧霸兵權的第一步,所以在聽聞曹丕繼承王位的時候,藏霸心裡也清楚,曹丕不會像曹操那樣信任自己的,所以自己才走的。

    即使在之後,臧霸為曹魏在立戰功,但是臧霸也只是換來了,官位上的升遷,但實際的兵權漸漸地被曹丕削去。

    公元222年(黃初三年),曹休督領張遼、臧霸等人,在洞口一帶徵討吳將呂範,在此時臧霸已經聽命於曹休的指揮。

    《魏略》中有記載:帝疑霸軍前擅去,今意壯乃爾,遂東巡,因霸來朝而奪其兵。”

    曹丕“東巡”,發生在黃初四年,也就是在這時候,臧霸已經在無兵權。

    可以看出臧霸知道曹丕對待自己的態度,才會出走而並沒有反對曹丕,也是明智的選擇,以至於臧霸能夠得以重享晚年,在公元243年(正始四年)七月,臧霸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從而善終。

  • 5 # 史海鉤沉者小王

    臧霸作為一個縱橫青州、徐州的投機分子,在曹操死後感到心憂,一方面認為繼承者曹丕無力領導,另一方面為了自保繼續投機,所以帶著隊伍回到了老窩。

    縱橫青徐兩州

    《三國演義》裡,臧霸不過是呂布手下的八健將,曹操滅了呂布之後,轉投曹操帳下,被委認鎮守青、徐二州。在赤壁之戰前夕,隨著徐庶前去散關,防守馬騰韓遂等人。但奇怪的是,並未發生什麼重大戰役,臧霸就這麼莫名其妙地消失在《演義》中。

    其實,臧霸在歷史上的形象要比《三國演義》豐富得多,他是縱橫在青徐兩州的投機分子,赤壁之戰雖然沒有參加,但也沒有消失,而是和張遼一起多次伐吳。

    為什麼說臧霸是投機分子?

    臧霸十八歲時,帶人在牢獄中救父、殺太守,勇武的聲名至此打響,但始終是犯了法,一直在東海郡一帶流亡。恰逢黃巾亂世來臨,憑藉自身的勇武,跟隨陶謙一起征伐黃巾軍,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起點,被封騎都尉。這個官職,呂布、曹操、李肅、徐晃等人都得過,在徐州刺史陶謙那屬於比較高階的官職。

    “遂收兵於徐州,與孫觀、吳敦、尹禮等並聚眾,霸為帥,屯於開陽。”

    這一年是公元188年。臧霸和孫觀、吳敦、尹禮等人聚眾,招攬兵卒屯於開陽,臧霸是這一夥人的頭頭,在徐州一帶成為了一方霸主。直到197年,小王看到臧霸一直沒有記載,而這個過程中,陶謙遭遇了人生大劫,曹操以為父報仇的名義帶著大軍來討伐。臧霸並沒有帶兵抵抗幫助昔日的老上司,結果陶謙求救於青州刺史田楷和劉備,但仍然免不了徐州被屠。

    徐州幾經換主,到了呂布的手裡,而臧霸趁著這段混亂的時期,去襲擊了位於徐州的莒縣琅邪國,獲得不少錢財,呂布眼紅索取,雖然表面逢迎的臧霸嘴上答應,可手上不行動,呂布親自跑去要。

    以呂布的赫赫威名,會要到手嗎?NO,臧霸一陣亂剪射的呂布人仰馬翻,吃了癟的呂布也拿不下莒縣,只能撤走,更加做實了土霸王的地位。

    而劉備與袁術爭鬥時,呂布曾轅門射戟救了劉備,雖說擔心劉備會對自己不利,不過勢大的袁術和背後的臧霸一夥如果勾結在一起,除掉劉備後說不定下個目標就是自己,可見臧霸在當時左右逢源的地位。

    “太祖以霸為琅邪相,敦利城、禮東莞、觀北海、康城陽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於霸。”

    這還沒完,等到青徐兩州到了曹操手裡後,對於臧霸一夥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上表封他們為地方太守,割據青徐兩州。因為此刻曹操的最大對手是袁氏,手中的兗、豫、青、徐四州中,兗州和青州不少地盤還在袁氏手裡,沒必要多樹敵,讓自己難堪。

    投靠曹操

    要說投靠曹操,是官渡之戰之後,北方的形勢已經明朗了,基本處於曹操的掌控之下,臧霸面對這個北方巨頭,再一次施展投機行動,完全投靠。

    官渡之戰前,臧霸也給面子,在曹操對陣袁紹過程中,不僅沒有搗亂,還數次領兵襲擊聚集在青州的袁譚。袁譚是袁紹任命的青州刺史,可從官渡之戰到袁紹身死,袁譚一直在袁紹身邊,與袁尚決裂也是去了南皮,說明青州在臧霸的攻勢下已經收歸手中,小王認為這也解決了曹操的後顧之憂。

    當然這並不說明臧霸完全投靠了曹操,因為此前背叛曹操的徐翕、毛暉等人躲入臧霸地盤後。曹操要人、卻遭到臧霸的拒絕,曹操沒轍,還封徐翕、毛暉兩人繼續為郡守,誰讓臧霸是土霸王。而官渡之戰中,臧霸也是處於觀望狀態,看看誰究竟能獲得勝利。

    205年,曹操滅了袁譚,臧霸趕緊前往祝賀,並把子弟及諸將之父兄家屬送到了鄴城當人質,目的就是讓曹操放下戒備、表表忠心。曹操也懂,雖然滅了袁紹,但還有孫權、劉表、劉備、馬騰等人,穩住臧霸就好,封了都亭侯。

    不過待遇上,臧霸經過多次封賞,食邑跟曹仁一樣達到3500戶,遠高於其他夏侯諸曹、五子良將等人,比如頭號心腹夏侯惇只有2500戶,夏侯淵800戶,許褚700戶。

    心憂自保

    在曹操、曹丕的軍事部署上,各大軍區一般都是任用宗親,比如揚兗徐青是夏侯惇、荊豫是曹仁、雍涼是夏侯淵,五子良將都是接受諸夏侯曹的節度,外姓將軍很少能都督一方。而臧霸卻能在曹操時期,割據青徐,他們的子嗣也多在青徐當官。

    根據《魏略》記載,219年,臧霸領兵駐紮在洛陽,主要是關羽北伐,關中一帶陸渾等盜匪響應起兵,曹操調臧霸部隊和青州兵來防禦。可曹操死後,臧霸的部隊和青州兵都擅自離去。

    “會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

    這裡臧霸的部隊和青州兵是兩個隊伍。臧霸的部隊是前面說的,與孫觀、吳敦、尹禮聚眾形成的隊伍,在平定黃巾後招攬形成,一直聽臧霸調遣,其中不少兵卒應該來自黃巾軍;青州兵是黃巾軍戰敗後,被曹操收編的隊伍,是獨立存在的,兩者具有一定聯絡。

    曹操一死,臧霸這樣一個投機分子,原本只是看好曹操,至於曹丕比曹操如何、多少能耐?臧霸應該是不看好。再加上一直都是獨立存在於曹操集團中,他的隊伍也保持了獨立性,萬一曹丕奪權,還不如躲遠一些,更為保險。

    於是,臧霸帶著隊伍離開,而青州兵由於黃巾軍的緣故,與臧霸隊伍一同離開,這樣的離開其實在曹丕眼中,已經等同於兵變。不過為了安撫,曹丕即位後加封臧霸為鎮東將軍、安鄉侯、都督青州諸軍事,但也開始了奪權舉動。

    先是讓曹休都督青徐軍事,接著打著東巡南征孫權的藉口,招臧霸前來,來了奪了兵權;要是不來就帶著大軍征伐臧霸,反正不會留下一個炸藥桶埋在後方,盤踞在青徐的臧霸集團就這樣被解決了。

    所以,臧霸離開就是新一輪的投機,儲存實力靜觀其變,沒想到繼位的曹丕很好掌控了局面,還順利的解決了青徐的獨立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評價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