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範質(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邢臺市威縣)人。五代後周時期至北宋初年宰相。範質自幼好學,博學多聞。後唐長興四年(933年)登進士第,官至戶部侍郎。後周建立後,歷任兵部侍郎、樞密副使等職。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託孤於範質等人。
獲封蕭國公。陳橋兵變後,範質與宰相王溥、魏仁浦被迫擁立趙匡胤為天子。曾舉薦趙普、呂慶餘、竇儀等人。乾德元年(963年),封魯國公。次年罷相。同年九月去世,獲贈中書令。
2、王溥(公元922年-公元982年),字齊物,宋初幷州祁人。歷任後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兩代四朝宰相,又為著名之史學大家,編撰《世宗實錄》、《唐會要》、《五代會要》——三部史籍共170卷。
出生於官宦世家,乾祐年間,甲科進士第一名,任秘書郎,廣順三年(公元953年),官至宰相。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正月,罷相,任太子少保。
王溥任丞相十年,三次遷升一品。太平興國初年(公元976年),封為祁國公,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八月去世。朝廷停朝兩天,贈侍中,諡文獻。
3、魏仁浦(911年—969年),字道濟。衛州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五代後周至北宋初年宰相。歷官後晉小吏、後周樞密都承旨、中書侍郎、平章事,居高位而不念私怨,宋初,進位右僕射,從徵太原中途病死。
他為人清靜儉樸、寬容大度,能言善辯、足智多謀、與人為善、左右逢源。“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可以說是他心胸的體現。他博聞強記,殫精竭慮,為後周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4、沈義倫(909—987),因避太宗光義名諱而單名倫,字順宜,開封太康(今屬河南)人。北宋的開國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兩朝執掌財政大權,後任宰相。沈義倫少習《三禮》,以講學授徒為生。沈義倫是趙匡胤霸府幕僚中繼趙普之後第二個升任宰相。曾經因得罪盧多遜被罷相。
1、範質(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邢臺市威縣)人。五代後周時期至北宋初年宰相。範質自幼好學,博學多聞。後唐長興四年(933年)登進士第,官至戶部侍郎。後周建立後,歷任兵部侍郎、樞密副使等職。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託孤於範質等人。
獲封蕭國公。陳橋兵變後,範質與宰相王溥、魏仁浦被迫擁立趙匡胤為天子。曾舉薦趙普、呂慶餘、竇儀等人。乾德元年(963年),封魯國公。次年罷相。同年九月去世,獲贈中書令。
2、王溥(公元922年-公元982年),字齊物,宋初幷州祁人。歷任後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兩代四朝宰相,又為著名之史學大家,編撰《世宗實錄》、《唐會要》、《五代會要》——三部史籍共170卷。
出生於官宦世家,乾祐年間,甲科進士第一名,任秘書郎,廣順三年(公元953年),官至宰相。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正月,罷相,任太子少保。
王溥任丞相十年,三次遷升一品。太平興國初年(公元976年),封為祁國公,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八月去世。朝廷停朝兩天,贈侍中,諡文獻。
3、魏仁浦(911年—969年),字道濟。衛州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五代後周至北宋初年宰相。歷官後晉小吏、後周樞密都承旨、中書侍郎、平章事,居高位而不念私怨,宋初,進位右僕射,從徵太原中途病死。
他為人清靜儉樸、寬容大度,能言善辯、足智多謀、與人為善、左右逢源。“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可以說是他心胸的體現。他博聞強記,殫精竭慮,為後周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4、沈義倫(909—987),因避太宗光義名諱而單名倫,字順宜,開封太康(今屬河南)人。北宋的開國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兩朝執掌財政大權,後任宰相。沈義倫少習《三禮》,以講學授徒為生。沈義倫是趙匡胤霸府幕僚中繼趙普之後第二個升任宰相。曾經因得罪盧多遜被罷相。